其实过完年,张明卿去拜年的时候也问过她的安排。
当时徐梦给她的回复是不用担心。
说不担心就不担心了吗,店里现在能起来,靠的都是徐梦的方子,徐梦要是不来了,店里到时候卖什么,他们店可吃够了临时换厨子的苦。
虽然嘴上说过不担心,张明卿其实也是担心的。
收拾了半天,徐梦总算是来了,这次她过来还带了个小姑娘一起。
张明卿脸上也总算有了笑容,忙招呼两人坐下,又去吧台拿饮料请两人喝。
“怎么样,要开学了吧,累不累?”
徐梦没喝东西,而是跟张明卿说:“张姨,我这次过来是要跟你谈正事,这学期你也知道我高三了,我打算好好冲一把,能来店里的时间可能不会很多了。”
张明卿差点没站稳:“你这孩子,学习自然是重要的,但——”
但赚钱也很重要啊,去年不是还说想买房子吗,没钱我可以给你借,但一言不合就说分手是怎么回事啊。
张明卿觉得心口有些堵,脑子里面却在迅速的去想补救的措施,是马上去川省请个懂做火锅的厨子过来,还是自己尝试着自己做,这些都不靠谱,会做这些东西的,在老家做个小老板,知足常乐不香吗,干嘛背井离乡的离开京市,她这个店规模又不大,用什么来挖人家过来?
至于自己尝试,那还是算了,客人们都认了徐梦做的这个味儿。
徐梦看她的表情百转千回的,也猜到张明卿想的是什么,笑了笑把黄晓莹往前面一推,说道。
“这段时间我这个小表妹住在我家里,我也把炒料的方子教过她了,这次带她过来就是想跟你商量一下,方子还是我来配,但炒料的事情她过来,以后她每天都炒新鲜的火锅底料,你看怎么样?”
张明卿都打好腹稿了:“小徐你看这样行不行——”
话说出口了,才明白是什么意思。
徐梦不能来,但她这个表妹可以。
不光可以,还可以每天按时过来,炒新的底料出来。
张明卿以为自己听错了:“你说什么?”
两人聊的东西枯燥,黄晓莹百无聊赖这里看看那里摸摸。
徐梦拍了拍她的肩膀:“你出去玩一会儿吧,京市最有名的几个大学都在这边,你进去溜达一会儿,大概一个小时的时间左右再回来,可以吗?”
黄晓莹刚好也坐不住,赶紧起身:“那我出去玩啦。”
一溜烟就跑了。
张明卿看着她带过来的这个人,这还是个小孩儿嘛,靠谱吗请问!
不过徐梦都张开口说了,她自然也要给个面子听着。
徐梦笑了笑:“这是我妈妈娘家的表妹,你见过几次,小孩儿初中毕业就没书读了,来京市以后就住在我家,我看着她这样一天到晚闲着也不是个事儿,就想让她帮我炒底料,前面教她弄过一次了,也送邻居试过味道,都说跟我做的没太大区别,主要是配料方子也是我配出来的,她就跟着步骤炒,差别其实不会很大。”
张明卿听懂了,方子还在她自己的手里。
如果是这样,她反倒是比较放心。
“那就让她试一试,我事先说好了啊,味道肯定要跟你不差多少的。”
“你放心,她从小就自己做饭,人还没灶台高呢,就开始学煮饭了。”徐梦知道她担心的是什么:“你这个火锅店做的这么好,没想过做别的?”
生意越做越好,投入越来越大,期望也越来越高。
这一家店好了,她就想着做扩张,以后开分店,但她也很清楚,前夫那一家人盯着她的动作,出了大学城这一片,去别的地方做生意她也吃不开,所以她也只能守着这家店好好干下去。
张明卿叹了一口气:“我这家店也才做起来呢。”
她把自己家店的难处一说,李家就是做餐饮的,在这方面有些人脉,他们是不允许她把餐饮这一块做大做强,与其不断地尝试碰壁,还不如把这一片的生意做起来,打出名气出来,或许等到以后基础更扎实了,她也有了跟对方叫板的资本,到那个时候再尝试做下一家分店。
徐梦却没想过张明卿这么人间清醒。
当她说出“我只要把这家店做透了,再开下一家店”的时候,徐梦当时就觉得,这么稳健她做什么都是能做成功的。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如果往后走,继续合作的模式,又扯了一会儿学习,时间过去的倒也快,很快就看到黄晓莹回来,徐梦招了招手,让她过来:“张老板想尝尝你炒的火锅底料。”
黄晓莹一愣:“就在这里?”
徐梦指着后面:“以前都是在这里弄的,后面也有厨房。”
带着黄晓莹就去了后院厨房。
刘京飞已经过来,厨房里面是他跟另一个帮厨在收拾。
徐梦一见他就问新年好:“炉子有火没?”
人都没没到齐,刘京飞第一个过来了,就等着徐梦这句话呢:“火,肯定有火。”
这可是吉利话,徐梦会心一笑。
厨房里面的东西也是她用习惯了的,先帮黄晓莹把底料需要的调料搭配出来,然后让她自己熬一锅牛油:“虽说后面的牛油帮厨会熬,但第一锅还是你自己做比较好,咱们自己在家做的时候用的是菜油,牛油怕你用不惯,先适应适应。”
虽然上次在家做,也只做过一次,但无非是掌握火候,调料都是搭配好了的,并没有多难。
别说黄晓莹这样天天站在灶台前做饭的人了,就是一个不擅长做饭的,这样简单流程的炒料方子,也是很难做失败的,差距其实就是配料跟火候。
倒不是张明卿不相信徐梦带来的人靠谱,其实之前她也想试过自己做,但不知道徐梦给的配方,不知道什么时候该放多少料,味道就是差了十万八千里,所以人家能拿来卖,还是有一套的。
徐梦自然也留了一手,配方是她配好了的。
一个配方用多少的油,多少的辣椒,多少盐,都有数。
多了少了都不行。
果然,熟悉的香味从厨房里传出来以后,张明卿的心也就定下来了,就算徐梦不来,她的店也能开下去就好!
1
一锅火锅料炒出来,适当的比例配上高汤底料,还是那个味!
张明卿心头的那块大石头总算是能放下了。
徐梦说:“我表妹的工钱就由我来开,上班的时间你来定,怎么样?”
那就是跟以前一样,只是以后每天出来的火锅底料,都是当天制作的了。
这样最好!
就算是同一个配方做出来的,当日做的跟一周做出来的,还是有区别,有黄晓莹来店里,就不用摆开大排场,一天做一锅底料就够了,每天用新鲜的。
没想到换了人,合作模式变了,对自己的店却更好了!
张明卿脸上的笑容怎么都压不住了。
“我还有个事情想跟你商量。”徐梦软干脆开门见山:“我记得你之前提过卖火锅料的事,不知道现在还考不考虑,这方面的市场,可能比我们想象中要更大。”
第106章
前世徐梦过的并不太顺利,母亲过世以后,她是从家里跑出来的,不敢跟以前的朋友联系,也不敢跟冯家的亲戚们联系,总觉得愧对母亲,愧对所有人,也不敢见姥姥跟舅舅这些亲人,那一年她也才十八岁,除了去姥姥家,连城区都没出去过。
她活的很努力,但也很费劲,往往事倍功半。
但后来发现越费劲越辛苦。
这一世不一样了,除了身边有母亲,还有各种各样的朋友和亲人。
从遇到第一个贵人张桂芬,开始在火车站卖西瓜以后,她就尝试着跟身边的人产生一些勾连。
比方说张明卿,最开始只是一个来找她妈妈补习的客人。
如果没有某个时候更进一步的来往,那张明卿可能到现在为止,还只是学生家长而已。
可现在情况变了,他们不单单有感情联系,也有利益勾连,是朋友跟亲人,也是合作伙伴,当徐梦想要做火锅底料,就知道这并不是一个人能够做成功的事。
她有方子,有点子,但是没有资金跟人脉。
张明卿有钱,但她没有如何去扩张的思路。
把这一切整合一下,或许会产生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张明卿挑了挑眉,问出纠结她最久,也是让她最关注的问题:“可是,万一影响到咱们店里的生意怎么办?”
之前她不是没想过要做火锅底料,但那会儿自家店里卖的火锅料都不够,她是疯了才会把这东西卖到外面去,还有一点就是她说的,要是在外面卖,影响到店里的生意怎么办?
但现在不一样了,黄晓莹如果能来店里工作六小时,意味着产量要比以前多五六倍。
多出来的火锅料怎么办,总不能都拿去送人吧。
“但你想想,你这家店能做多少生意,调料市场做大了,能做多少生意?”
一家店,做到现在饭点客满,一个月的盈利差不多万余元。
换一般人来说,也该满足了。
离婚的时候她也分了不少钱,婆家那些三姑六婆的看着她,都说:“你这辈子也就生了个女儿,但也能养老啦,以后抱紧这些钱就好,只要不被人骗走,这辈子算是锦衣玉食了。”
对于他们来说,张明卿也就配个衣食富足。
丈夫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家里需要找物流,她在站里没少找关系。
那个年代能找到火车皮,可是能做很多事情的。
张明卿在站里干了小二十年,人脉一会儿不是盖的。
现在生意做起来了,就忘记当初是怎么求她的,大家都觉得她是只金丝雀,是拿着几十万,就该感恩戴德,一辈子躺在金窝银窝。
她出来做事未必是闲的,也想证明证明自己。
“那你说,咱们怎么做。”
其实这几天徐梦还没过来,但也想了很多,她自己逛过各个菜市场卖调料的地方,又说了下自己的想法:“你不要觉得火锅调料是抢自己的生意,这么多人都会在自己家里做饭,但外面的馆子也没有都倒闭掉,你这个餐馆才多大,能招待多少个客人,但火锅底料的受众可是全国,不光能卖到京市,将来还能卖到更早的地方,咱们要做就做到别人前面,才有机会,先把商标注册,我不懂食品销售要办什么手续,你先问一问手续怎么办吧,办下来以后,咱们再商量细则。”
前世徐梦就做过很长时间的小商品的售卖,很清楚这种东西的利润。
小小的一个东西,别看价格便宜,真走起量来,利润也是杠杠的,要抢占市场先机,打造品牌这个概念,前世好多火锅店都出同品牌的火锅底料,可影响到店里的销售了吗?
两人聊着聊着就更加投入了起来,张明卿也越发心头火热。
给她的感觉就是,可以做。
那就试着去做,食品送检,各种手续,她是做这一行的自然有人脉。
而徐梦则是负责产品的开发,现在她不用总耗在厨房了,也有大把的时间去研究更好的口感,两人一直聊到下午,这才兴致很好的结束这次谈话。
张明卿现在干劲十足:“你只管去念书,后面的事情都交给我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