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史密斯去坐公交车,被人认成了老爷爷,被“让座”了,这让他很受伤,跟人解释了半天,结果被人当成了一个客气的老爷爷。
见女儿都能跟人日常对话,他决定找个老师学中文。
“你要找我学中文,我没有这样的经验。”面对着史密斯,冯燕文有些哭笑不得。
今天史密斯专门跑上门,就是为了说这个,他也是想了很久才做的决定,既然未来要在京市待上至少一两年的时间,掌握一门当地的语言,有基本的沟通能力,这是有必要的。
现在他跟着艾玛学会了“你好”“多少钱”“再见”……这种。
“但冯,我认识的人里面也只有你在搞英文教育,我可以多开一点钱,麻烦你帮我补个课,我知道我跟其他人的情况不一样,你给我补习是要另外做教案,我给你出三倍的价格,你不是也在教艾玛吗,这有什么不一样的?”
见冯燕文犹豫,史密斯又说:“五倍。”
冯燕文哭笑不得:“真的不是钱的问题,除了艾玛以外,我没有教过中文。”
她是英语老师好吗。
但史密斯还真赖上她了,在她这个小院待着不肯走,冯燕文做饭他就帮忙洗菜洗碗,冯燕文做家务他就帮忙扫院子,也不知道是不是大胡子的家务做的好,冯燕文竟然也一点都不反感。
最后她同意了补习。
“首先说明,我没有教人说中文的经验,这跟教英语也不是一回事,首先你要学日常沟通,那就是口语,跟我们的教材也对不上号,我要重新给你做一套教材。”
史密斯认真的听着,他对老师一向很尊敬。
“价格也不用像你说的那么多,就跟艾玛一样的价格,一次课程两个小时。”
史密斯比了一个“OK”的手势:“你说OK,我就OK,我只关心什么时候能上课。”
他做出一副苦恼的样子:“你是不知道,我现在去外面跟人说什么都沟通不了,还要带着我的小艾玛做翻译。”
导致小女孩的脑子有些转不过来,她可以跟讲中文的人沟通,也可以跟讲英语的人沟通,但是无法协助讲这两种语言的人沟通。
其实学校也可以给他派一个生活助理,他们对这个级别的专家,尤其是请来的外国专家,一向都有优待。
但史密斯拒绝了,他不习惯身边总待着一个人。
等到史密斯想走,艾玛抱住冯燕文的大腿不肯走。
张明卿正好这个时候过来,艾玛觉得在陌生的阿姨面前撒娇不好意思,总算是不抱人大腿了。
冯燕文哭笑不得,这孩子也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
送走了史密斯父女,冯燕文才问:“怎么了?”
张明卿问:“徐梦呢?”
徐梦刚好回来:“怎么了?”
张明卿把账本递给她:“你看看。”
徐梦打看了账本:“这么多?”
第一天营收刚刚过千,紧跟着第二天一千二,第三天第四天都在一千二以上,没有一点下跌的趋势,现在饭点上店里基本上都是满座,尤其是小酥肉卖的最好,这帮大学生还发明了小酥肉的各种吃法,有人占不到位置的,就专门跑来店里打包一份酥肉回去吃。
王佳慧还发明了炸货的各种吃法,沾了浆子的平菇炸来吃也很好吃。
忙不过来,张明卿又让宋霞找了两个帮厨的过来。
现在店里勉强能忙过来,张明卿等到店里井然有序,她自己才没有那么忙了,这才有时间清点账目,然后来找徐梦算账。
“找你来是跟你说一声,周日那天我去学校接你,直接到我店里去。”
徐梦突然想到了韩季明说过要来接她的话,就推辞了:“我一放学准时去你店里,不用你接。”
张明卿从钱包里面掏出来一千块钱塞到徐梦手里:“这钱你拿着,先预支给你一个月炒料的钱,至于分红我们按自然月结算,一个月结算一次。”
“不用不用。”徐梦知道她店里生意刚起步,手头肯定也不富裕,忙推辞:“这个也干满一个月给我钱就好。”
张明卿却硬要把钱塞到徐梦手里:“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客气呢,我这是怕别人使坏把你挖走呢,你收了我的钱,可别在外面跟那些莫名其妙的人搭上话了,收了我安心些。”
对面湘湘挖徐梦的事情她也听说过了。
包括对面的老板娘什么背景,张明卿都了然。
那女人是跟着她丈夫生了个儿子的,原本想接着儿子上位。
但张明卿一回来,又从李家弄走了不少钱,她觉得张明卿沾了大便宜,又把李家的钱看成了自己的,于是就跟张明卿杠上了,这女人多少也是想不开,本来张明卿是打算把生意做起来了就离婚的,现在故意拖她一拖,她就更生气了。
火锅店的生意好,底料很重要。
就连王佳慧都说:“这个酥肉的方子可真好,幸好你没叫别人过来。”
她跟张明卿说,对面的胖子有意接触她,有点想挖她过去做大师傅的意思。
王佳慧嗤了一声:“什么东西,我可听说了,他之前挖过去的师傅待遇不好,后面那几个干了几天就被他们晾着坐冷板凳,湘湘可容不下这么多人。”
她现在有这个手艺,全部都是因为张明卿。
要是看不清形式跟着钱跑,到时候就跟那几个跳槽想发大财的大师傅们一个下场。
现在酥肉一天能卖上百份,一份酥肉定价是两块,光这一块的收入,都给店里贡献了两百多。
张明卿答应了王佳慧,除了基本工资,酥肉的销售价格的百分之三,给王佳慧做提成,现在她干的才起劲呢,压根没有跳槽或者自立门户的想法。
一天三个点,差不多就是六块多七块钱。
这是不用承担风险,工资以外的钱。
做个体看着挣钱,但不挣钱的也海了去了,这几年开始流行下海,没少人停薪留职去南方,可最后咋样了,发财的毕竟是少数人。
她回家跟丈夫一说,丈夫拍着胸脯保证:“你帮你表妹好好干,以后家里的活儿,两个孩子都交给我。”
就这样才短短一个礼拜的功夫,王佳慧的家庭地位就提高了。
这还得是因为她能挣到钱。
徐梦拿着钱,心里却翻江倒海一般,暑假以后,她也算是为家里做贡献了,她给张明卿做保证:“您放心,我绝对不会给对面那家做的,哪怕有一天我自己做生意,咱两也不要在一个片区竞争。”
张明卿立刻露出感动的样子:“就是这个道理。”
徐梦还要读书呢,她只想挣到一份算一份。
她挣钱的事情,学校没有人知道,马上要出模考成绩了,有人比她还紧张。
徐佳比徐梦更紧张,她的紧张倒不是因为担心自己考不好,而是担心徐梦会考的比她更好。
她已经习惯自己比徐梦更优秀,让她接受徐梦比她过得好,甚至还要看着徐梦在学习上碾压她,就说不出的难受,更别说徐梦现在连生活条件都比她改善多了,租的房子又大又敞亮,上次她偷偷摸摸的找到徐梦住的地方去看,发现人家连彩电都用上了,她只能安慰自己说,徐梦的房子也是租来的,而她住的是自己的房子。
这也是她比徐梦唯一一点强的地方。
她本来还想打听一下徐梦的成绩,结果就看见章老师把徐梦叫进了办公室,自见到徐梦起,章老师脸上的笑容就没落下来过。
没过一会儿校长也进去了,很和蔼的拍了拍徐梦的肩膀,说了会儿话。
徐佳连旁边站了个人也没察觉。
“有意思吧,我只见过男生高中突然成绩变好的,很少见过女生突然开窍的,但你要说徐梦作弊吧,她还真是一步一步,成绩稳扎稳打的在变好,你知道她这次考多少分吗?”张晓宇说:“上了五百分了,文科班排进了前二十。”
到了一定程度,就是舞弊的那些人到不了的高度,比方说徐佳就从没有考到过五百。
她能抄到四百多,但作文她写不出来,主观题也得靠自己。
徐佳睁大了一双眼:“你说她考五百?”
张晓宇还纠正了一下:“是五百多,总分多少我忘了,但肯定上五百了。”
徐佳顿时觉得,自己跟徐梦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这才到二模,就已经有这么大的差距了,再给徐梦一个学期的成长时间,她不得冲到天上去!
如果徐梦到时候只是考上个平平无奇的大学,学校或许不会有人记得她,但如果徐梦能够考上重点本科,意义就不一样了,不光老师会关注,学校也会出光荣榜出来,除非徐梦死了,不然她肯定知道自己考上了大学。
徐佳恨得徐梦要死,但也不能咬她一口。
徐梦拿着成绩单回去,这可比赚一千块钱都让她开心。
自从搬出来以后,事事顺利,不光自己的事业有了进步,就连徐梦的成绩也变好了,现在以母女俩这个赚钱速度,明年肯定能买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房子,现在冯燕文觉得格外扬眉吐气:
“再有人说我什么我都不怕了。”
徐梦很敏锐:“说你怎么?”
冯燕文呐呐的:“嗐,都是周围的邻居们瞎嚼舌根的。”
她离婚以后,不少人过来打听,想给她做介绍,但十个有八九个都是歪瓜裂枣,有家庭负担比较重的,图她现在收入不错能挣钱养家,有些是娶不上老婆的,图她一个二婚肯定好上手。
但冯燕文被第一段婚姻搞怕了,觉得不是非要嫁人才能过日子,有些连条件都没听,就直接回绝了,有人觉得她清高性子冷傲,也有些嫉妒她一个人能把日子过好,说闲话的也越来越多起来。
还有人说冯燕文不找对象,就是想单着勾引别人家男人的。
这些话就算刚开始不当成一回事,听得多了也会觉得难受。
而唯一让她心生安慰的,就是养了个好女儿,这里的人或许不会羡慕她挣到了多少钱,但一定会羡慕徐梦被她教的好,果然有同一个学校读书的,也留意着徐梦的,回来一说,大家都知道冯老师家的闺女多厉害,进步有多大,这一次模考一下子就到了五百多分。
谁家没个读书的孩子,最羡慕的就是家里的孩子突然“开窍”这种事。
徐梦以前有多平凡,现在就有多传奇。
她的故事,却是普通人逆袭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对普通人来说,更具有吸引力。
大清早,冯燕文去了趟官茅房。
早上不免要碰到些熟人,有些人比较热情些,见人就会打招呼。
一般情况下,冯燕文都融入不到这种场合里,迎面走来了个胖乎乎的婶子,长着一张笑脸,见人就打招呼,冯燕文正准备避开一些,要是人家一路打着招呼过去,到了她这里却一个不吱声了,那她估计也挺别扭的。
结果那人居然在她跟前停下来了:“冯老师,早啊。”
这样的待遇,以前可没有过。
虽然搬来这边小半年了,但冯燕文的社交圈子很宅,除了刘大姐和常喜妈那几个,其他人她都来往的少。
冯燕文杨起笑脸来:“杨大姐,早啊。”
杨三淑问:“你家徐梦去学校了?”
这也是邻里间客套的常用句型了,冯燕文点点头:“他们高三到的早,六点就得走了。”
杨三淑点点头:“确实辛苦。”
然后就走了。
冯燕文没放在心上,谁知道才走了几步路,又有人跟她打起招呼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