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先打断你的腿,再让岳兰把你拖出去,你爱去哪去哪。”
明知骁嫔在说笑,采莲在后面仍是一哆嗦,带着半假半真的求饶状,说:“好娘娘,只求您到时给奴婢一条活路就好。”
“没出息的。”穆晏清啧了一声。
几人顿时都笑开了坏,没留神迎面而来的另一拨人,抬头突然碰上了,脸上的笑意都不约而同地刹那消失。
“妹妹们在聊什么呢?兴致这样好,本宫听到这样热闹的笑声,都觉得整个人开朗了。”
原先有说有笑的几人都显然有些扫兴,丝毫不给情面地黑着脸,齐声道:“给易妃娘娘请安。”
一身绯红海棠花宫装的易桂华端庄地一抬手,“免礼。”她仍是兴致盎然地扫了一眼秦佩英和穆晏清,接着道:“你们刚在聊什么呢?”
秦佩英不耐烦地别过脸去,没什么兴致去回答,穆晏清见状,上前一步说:“回娘娘,刚才我们在聊着昨儿一起看过的一则故事,正觉得里头的情节有趣呢。”
“哦?说与本宫听听?”易桂华轻轻挑起柳眉,也往穆晏清跟前迈了一步。
“是佞臣费无忌的故事,他挑拨父子关系,陷害忠良之士,前期虽也有如鱼得水的时候,最终也是落得凄惨不堪的下场,身败名裂之时,百姓纷纷叫好。娘娘您说,这样的小人,岂不是从一开始就自作自受,给自己找了一条末路?”顾甯川在大雨滂沱中的苦楚仍在眼前,穆晏清的笑意逐渐消退,与她四目相对,毫不退怯。
易桂华的唇边仍挂着虚伪又得意的笑意,双眼如冰冷的铁钩子一般直视着穆晏清,说:“本宫却认为,小人能有得志之时,那就是她的本事,就算最终输了,也肯定不会是输给自以为是的正义之士,别忘了,她们一开始就不是小人的对手。”
“娘娘见解独到,晏清受教,”穆晏清微微低头,继续道:“能不能互为对手确实无法当下判定,但晏清时刻记得,小人之举不可为,为人做事定要问心无愧,才不至于落得如费无忌这样的凄惨下场。”
易桂华低头浅笑着说:“是忠良还是小人,也是最后的胜者说了算,胜负未分,可说不准。从前只知道穆答应伶牙俐齿,竟不知对于读书还能有如此见解,颇有几分当年姚妃初进宫时的神韵,改日本宫定要做主,让穆答应和姚妃一起探讨一二才好。”
穆晏清一听到姚妃,连那点口蜜腹剑似的笑容都懒得演了。
在后边听得晕头转向的秦佩英已经感觉到,这两个人今日的氛围异常奇怪,正要上前拉开穆晏清,身后却传来另一人的声音。
“好一句‘小人之举不可为’,穆答应说这话的时候,可谓正义凛然。”姚既云由弦凝扶着,径直走到穆晏清面前。
“姚妃娘娘吉祥。”穆晏清低头屈膝。
姚既云冷冷地俯视着她,说:“数日不见,穆答应的见识又进益了,当真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但穆答应既然对费无忌的故事颇有见解,可记得其中一句话?”
穆晏清没有起身,努力保持着卑躬屈膝的姿势,平静地说:“但请娘娘赐教。”
“‘行不可不孰。不孰,如赴深溪,虽悔无及。’①”姚既云对她恭敬的模样,越看越生厌,“你对小人之流侃侃而谈时,可有先深思熟虑过,自己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易桂华冷眼旁观,嘴角挂上一丝冷笑。
穆晏清膝盖酸疼,如今已经开始控制不住的微颤,却仍然努力不让自己失仪,“谢娘娘指点。”
秦佩英正要上前帮穆晏清说几句,好歹让她先起身,不料刚迈出去一步,易桂华就先开口道:“骁嫔,能得姚妃的指点,是穆答应的福气,本宫做姐姐的都盼着能与姚妃探讨一二,都不曾有机会。”
易桂华这话一出,摆明了告诉秦佩英,一个妃位的要教导一个小小答应,她作为妃位之首都还没出声,秦佩英再怎么急,也只能看着。
姚既云居高临下,见穆晏清额头已经渗着汗,心里一阵嫌弃,可易桂华的话也提醒了她,总有不知天高地厚的在这里卖弄风骚。
“穆答应出身书香之家不假,可若凭着区区认得几个字就在本宫面前高谈阔论,焉知不是邯郸学步呢?”
穆晏清一直是屈膝的姿势,已经快要站不住了,可她并不想和姚妃起什么争执,只怕易桂华就盼着她顶嘴呢,只好忍着酸疼继续示弱,说:“娘娘教导,晏清谨记在心。”
可姚既云仍是分明没有让她起来的意思,秦佩英管不了这么多,上前道:“姚妃娘娘,穆答应并无冒犯之意,大热天的一直行着礼,可见对娘娘也是尊敬有礼。娘娘还是先让她起来吧。”
姚既云动了动嘴角,易桂华却抢先说:“穆答应有个教书的父亲,大概自小耳濡目染,如今自己有了见解,才忍不住和本宫谈论指点几句,本宫也觉得,这不算无礼。”
别的不说,就现在这几个回合,穆晏清简直想一拳过去,君子动口不动手,如今也不想当什么君子了。易桂华那个心思到底什么做的?字字句句都比骁嫔那些明刀明枪还要狠。这可完了,姚既云一听,还是不想让她起来。
三方焦灼,就在秦佩英也快急眼了的时候,传来一道清朗的声音。
“璟辕给各位娘娘请安。”
众人稍一回身,太子那威严华贵的仪仗已经近在眼前。论品阶,当朝太子自然是众人之首,而李璟辕向来很尊敬他这些庶母们,是以总是做先行礼问安的那个。几个嫔妃当然也心中有数,这是未来的国君,纷纷回礼。
穆晏清松了口气,托太子的福,这才跟着起身了,膝盖和小腿奇酸无比,采莲和岳兰都在身后及时一把扶住。
易桂华上前道:“殿下身体才好,怎么今日就起得这么早?”
李璟辕走上前,见后面的穆晏清已经起身,心里也暗暗松了口气,说:“谢易娘娘关心,本来就没有大碍,太医们出于谨慎才嘱咐修养。我想学业落下了,且好几日没有前去给父皇母后请安,是以今日早些前去。”
易桂华笑着夸道:“殿下勤勉孝顺,真不愧是宫中典范,四殿下这几日也在惦记着太子殿下,总想听殿下在与先生们交谈对答呢。”
“易娘娘谬赞,璟辕愧不敢当,”李璟辕微微低头,作揖道,“我还要去见父皇,改日再给各位娘娘请安。”
太子身后的队伍也不小,几个妃子纷纷自觉退到一边,给仪仗队让道。两方交错而过时,李璟辕略有担忧地回头看了一眼穆晏清,两人只匆匆点了个头互为示意。
易桂华的目光一直跟着那华丽的仪仗走,不舍得挪开目光,思绪不禁随之飘远,若是有朝一日,自己的四皇子李璟檀也能如此,那该是如何的耀眼夺目。
姚既云回头瞪了一眼穆晏清,弦凝在身后悄声提醒:“主子,该去给皇后娘娘请安了,免得为这些人费了口舌误了时辰。”
易桂华听得清几分,说:“向来知道姚妃妹妹饱读诗书,琴棋书画均是六宫一绝,今日连姐姐我也跟着受益了。”
姚既云扬了扬袖子,不屑于再与穆晏清计较,同样回以礼貌的笑容,对易桂华说:“姐姐若是真的有进益,今日也不会被一个小小答应辩得无言以对了。”
易桂华的笑容僵了一瞬,说:“后宫人才辈出,如百花争艳各有所长。既然已经有穆答应如此口齿伶俐的,又有姚妃这样才华横溢的,本宫实在不必做一个同类的与之一较,说到底,皇上的宠爱和一点血脉,总归是胜过任何风华绝代之姿,妹妹,你说是吗?”
姚既云不及易桂华,不会时常保持那不变的端庄笑容,当即就心中一痛,连行礼都懒得客套了,转身就走。
“姐姐是不是好奇,我为何今日要和她针锋相对?”穆晏清看秦佩英一直欲言又止的样子,干脆自己挑破。
秦佩英藏不住心事,什么都写在脸上,“我也知道她与你有恩怨,只是平日你都避着她,从不像今日这样,我才觉得既说不通,又好像说得通。”
穆晏清说:“那故事的确是我近来读过的,用来形容易妃这种人最合适不过,谁让她大早上的非要凑上来扫兴?她明知我们都和她不对付,她既然这么讨嫌非要一个回答,我给她一个就是了。”
秦佩英没有看到穆晏清那越说越气的神情,听了也觉得穆晏清这番解释说得通。穆晏清是留了个心眼,岳兰和荣姑姑都不是吃素的,她若不是特意解释一通,只怕秦佩英就算不觉得奇怪,她那两个优秀的
经纪人也会察觉到不对劲。
“易妃不好对付,总不知道那么漂亮的皮囊下藏着什么狠毒心思,给她点颜色也是好的,我也出出气,”秦佩英顺着话头说,“不过,姚妃虽然和你过不去,你倒是从来没有与她正面争执,次次都让着。我也信你当初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既然如此,你又何必总是让着她随便欺压呢?”
穆晏清心里泛起一股心酸,她今日再见到姚既云时,总难免对她有所同情,“我当日虽有苦衷,可是事情真相还无法揭开,我总是觉得有愧与她。家里当初为还兄长的赌债才将我卖出去,姚妃此前也从未为难过我,终究是我的恩人。更何况,她再如何恨,可是也从来没有陷害过我,行事光明磊落,我又何必非要和她过不去。”
凭姚既云的出身和才识,这样的高傲人设,是不屑于去做那些栽赃嫁祸的事情,所以直到如今,穆晏清从没有在姚既云那里真正吃过什么亏。
第48章 相互揣度
“我怎么听着听着,你反而有些替她着想的意思了?”秦佩英调侃道。
穆晏清藏起心事,说:“后宫里讨生活,哪来得及替别人去想?我不过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罢了,若是真的和她对付起来,姐姐,你我二人都免不了要吃苦头。”
秦佩英想想也是,“幸好太子恰好过来了,否则,刚才你还不知道要蹲到什么时候。”
穆晏清只沉默,不敢再搭话。经过昨日的一惊险,她觉得今天的入戏状态都不好。李璟辕也许不是要经过这里,只是有意替她解围罢了,幸亏秦佩英没有瞧出来什么不妥。
如她所料,李璟辕今日带着仪仗队出行,人数多排场打,前往勤政殿的路的确不会经过这里。他是遥遥一眼就认到了几个人,包括穆晏清,心里觉得不对劲,就派了心腹前去打探,这才改了路线,带着浩浩荡荡的人群往这里搅和。
李煜玄只顾着埋头看折子,随口问:“今日带着这么多人出行,可有不便之处?”
李璟辕不假思索道:“回父皇,没有不便之处,谢父皇为儿臣安排。”
年轻的帝王抬起眼眸匆匆一看,见李璟辕神色平静,回答得也快,就知道自己刚刚那一问,是在太子预料之中的。
面对儿子的有备而来,李煜玄放下折子,仰靠在椅背上,直视着李璟辕,问:“看来对父皇也不能坦诚相告了。既然没有不便之处,你素来勤勉律己,为何今日误了半柱香的时辰才到?可是路上遇到什么事情?”
李璟辕一听,登时想跪下答话,被李煜玄出声止住,“不用跪,你和朕是父子,朕想听听自己儿子的真心话,而不想听这些动辄就跪地求饶的君臣之言。”
“是,”太子忙重新站好,头垂得更低,说:“路上没有任何事端。父皇给儿臣安排仪仗随同出行,儿臣很是感激,但儿臣自知资历尚浅且年轻,万事应当克己勤勉,实在无需如此大费周章。儿臣鲜少领着这么多人出门,一路也引来注视和让路,儿臣略有惶恐,担心给他人带来诸多不便,是以有所耽误,请父皇恕罪。”
李煜玄沉思了片刻,站起身走向李璟辕,指着一旁的椅子说:“坐下再说吧,病了刚好,一路走过来也累了。”
“谢父皇。”饶是如此,李璟辕也是等李煜玄先坐下,又从宫人手中接过了茶盏放到李煜玄旁边,才缓缓坐下。
李煜玄看在眼里,心中其实倍感欣慰,太子的过人天资与后天勤勉,毫无异议堪为皇子表率,甚至超过当年的自己。
“璟辕,你从来都不喜欢这么多人跟在身边,朕看重你的品性,也不多说什么。你可知为何此次病愈,朕执意要你带着仪仗出门?”
“儿臣愚钝,请父皇教导。”李璟辕不明白,但一开始李煜玄让人把话传到东宫的时候,他也没有质疑和抗拒。
“你是当朝皇长子,东宫太子,任何风吹草动,都不是你一人的事情,动辄引朝野议论,人心难安,你可明白?”
李璟辕垂着头,低声道:“儿臣明白。”
李煜玄的脸色掩映在或明或暗的光线里,语重心长道:“此次你身体不适,加之婚事取消,对你一人而言可能是小事,但对于宫里来说可不是。朕让你前来的请安的时候带上队伍出行,就是为安定人心,镇定朝野。你要记得,你是大蔚的太子,未来的国君,你的每一步,朕不得不深思熟虑。”
李璟辕这才明白李煜玄那随口一说的用意,不禁有些心虚,总觉得今天的父皇明明比往日都多些耐心,却少了几分温度,也许这就是别人时常说的,天家父子,总是先君臣后亲情。他起身恭敬地说:“是儿臣愚钝,没有及时明白父皇的良苦用心。”
李煜玄轻叹了叹,招手说:“你看你说得好端端的又站起来,朕没有怪罪于你,坐下来。朕知道,你啊,和你母后一样,心性仁慈,素日也不喜这样的大排场,罢了,你若不喜欢,今日领着走走过场也就是了,自己做主吧。你只需记住,自己的一言一行,代表的是朕,也是大蔚。”
李璟辕心中窃喜,带着一点笑意说:“儿臣谨记教诲。谢父皇。”
太子离开了勤政殿后,李煜玄叫来卫凌,漫不经心地问:“太子今日过来的路上,真的一路平静?”
卫凌跟在荣祯帝身边多年,自然醒目,方才就问过仪仗队的人,说:“回皇上,总的来说,也算一路平静。”
李煜玄笔尖一顿,“总的来说?你什么时候也学会那些弯弯绕绕的东西了?有话直说。”
卫凌笑了笑,接着道:“殿下前来的路上,遇上了易妃、姚妃、骁嫔和穆答应几位主子,殿下孝顺,特意绕路过去请了安再走。大概也因为这个,今日才耽误了一会儿。”
李煜玄不以为意地哼了一声,说:“你看,太子如今也知道说话前对朕留个心眼,难怪连你都不老实了。”
“皇上饶命,您就是给奴才一百个胆子,奴才也不敢欺瞒半句。”卫凌知道皇帝这是说笑罢了,陪着笑脸求饶。
李煜玄放下笔,说:“他从前可不会对朕隐瞒什么,如今也知道说话行事留个心眼了。”
卫凌察言观色,没看出皇帝有什么不悦,这才继续说:“皇上,殿下一直懂事,许是怕您忧心,那些无关紧要的芝麻小事才没有说,皇上不要动气。”
“朕可没有动气,”李煜玄看着堆积得整整齐齐的折子,有如整个大蔚的茶米油盐和生老病死都压在面前,他像是看到了李璟辕的将来,“细想下来,这也未尝不是一种成长。”
李璟辕有如今的改变,作为一个未来的君主,无疑是利多于弊。李煜玄一直都欣慰于他的心性和长进,却也担忧他的纯良,会让别有用心的人一眼看穿心中所想,然后加以利用。懂得心有谋算又不宣于口,才不会被轻易暗算。
李煜玄想起昨夜那场瓢泼大雨,太子的这一点改变,若是细算起来也是近来才有的。没想到,就穆晏清那股子自作聪明,还是有一点益处的。
“他们如何了?”
李煜玄冷不丁这么一问,卫凌反应了好一会儿才明白说的是谁,登时收起了笑意,说:“昨夜回宫后,并无任何动静,太医院也无人前往,想来……他们并没有再惊动任何人。”
荣祯帝若有所思地“嗯”了一声,像自言自语,“还算聪明。你亲自去太医院,安排个靠谱的去永寿宫,和骁嫔说,朕看近来天气反复,心忧爱妃,走走过场把个平安脉,把活血化瘀的给到了就行。”
卫凌反应过来万岁爷的用意,心里不禁起了冷颤。昨夜才把人教训了一顿,今天又暗中派人送药过去,这又是哪出?
伴君如伴虎,他一下子想不明白,也不敢多问,立即就前去太医院安排。
景仁宫中,前来请安的嫔妃都到齐了,皇后见姚妃、易妃、骁嫔和穆答应这几人都是前后脚走进来,再看脸色,心中料到她们应该是在路上就碰到了,那肯定难免有不愉快的地方。
“姚妃,”皇后给魏姑姑递了个眼色,和颜悦色,“这是今年进贡的新茶,味道清新得很,你尝尝。”
魏姑姑从宫女的手里接过来,亲自给姚妃递上。
姚既云再不高兴,也不
得不给皇后一个笑脸,起身谢恩。她尝了一口茶,沁香扑鼻,说:“皇后娘娘的茶素来都是宫里数一数二的好,果真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