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十八线女配穿进后宫演顶流_分节阅读_第33节
小说作者:望沧笙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40 KB   上传时间:2025-05-10 19:37:11

  穆穆晏清看着皇后那波澜不惊的双眼,从那股平和与温柔中立即反应过来:这怕不是送命题?还好,这种既要显格局又要打太极的台词,老娘会。

  她为难地低下头说:“娘娘也知道,姚妃对嫔妾有恩,昔日旧事……嫔妾有迫不得已之处,始终心中难安。更何况,嫔妾所做的并非只是为了姚妃娘娘,更是为了皇后娘娘。嫔妾的一点私心,不过是因为人微言轻,渴望能得到皇后娘娘的庇护。若六宫和睦,嫔妾的日子也就能安好了。”

  皇后似乎对这番回答有所预料,却还是为之感慨,说:“以你的聪明,若要日子好过,去得到皇上的宠爱也不难。晏清,后宫的女子讨生活,无一能离开圣恩。皇上当日嘉奖你敢于直言才封的答应,事后姚妃复宠,皇上也并没有怪罪于你,可见你还是你在皇上面前还是有机会的。你怎么总为别人打算这么多,却不为自己想想呢?”

  穆晏清从这番真挚的话里只听出来更加送命的东西,心里暗暗为皇后觉得可惜,她显然没有真正了解到她的夫君有多么可怕。在皇上面前,她穆晏清只有送命的机会。她把当日回答骁嫔的话进行美化,又复述了一遍,无非就是强调兼暗示一个问题:就算能分得皇帝的流量,也会成为所有人攻击的对象。昙花一现的流量小花最容易把命搭上去,她情愿一直做一条咸鱼,靠着娘娘们的流量过日子。

  皇后默认穆晏清说的话在理,在她心里也清楚一个问题,穆晏清指正过姚妃,皇帝心里不一定完全没有介怀。

  穆晏清看皇后也信了九分,说:“也因为嫔妾只求平安这一己之私,恳请皇后娘娘,加封姚妃娘娘一事,还请您不必让人知道是嫔妾的主意。”

  皇后有所安慰地点了点头,说:“这倒也不难,本宫可以答应你。”

  穆晏清走的时候,又带上了皇后给的一些赏赐,刚出了景仁宫的宫门,就不禁渗着冷汗。

  采莲正高兴地捧着赏赐,问:“主子,皇后娘娘宫里这么凉快,您怎么还是这么热?”

  “你当然不懂,”穆晏清给自己定定惊,“是我自己没留意说了这么多,可能让皇后有顾忌了,幸好她还算个正派。”

  魏姑姑端着刚沏好的茶进去时,看见皇后若有所思地靠在软榻上,不禁心疼地说:“娘娘如今费神费力去摆平这些争端,奴婢只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后宫的主子们哪个不是希望自己一枝独秀呢?”

  皇后接过茶抿了一口,说:“你啊,看人看事也是这般一语中的。”

  魏姑姑笑着说:“看来穆小主又能解主子忧心了。”

  “晏清确实聪明,也有胆量与本宫说这些,”皇后懒洋洋地放下茶杯,神色变得有些严肃,说:“不过这么善谋人心的人,若是有意在皇上那里花心思,只怕不是什么好事。”

  “那穆小主的意思是?”

  皇后有所欣慰,说:“她很懂进退,知道什么能要,什么不能要。她既然只想过自己的安生日子,本宫自然乐意应承。后宫难应付的人,有眼前这些已经够让本宫头疼了。”

  魏姑姑给皇后捏着肩膀,问:“既如此,主子也知道易妃的心思,为何当日还要提出晋她的位分呢?”

  “本宫何尝没有料到这些,她想让璟檀的婚事办在璟辕之前,本宫怎能甘心?”皇后颇为顾虑,此刻也不避讳自己的心思,“本宫是六宫之主,太子是众皇子中最出色最尊贵的。我也是一位母亲,岂能甘心让别的孩子走在太子前头?”

  当了皇后这些年,她的一言一行都担得起国母的身份,世俗规矩从不允许她拥有任何的私心,容不下任何关乎自己的考虑。可她也只是一个妻子,一个母亲。

第52章 慈宁宫

  慈宁宫中,伺候的宫人不多,为防打扰太后静养,虫鸟等聒噪之声在这里无迹可寻,荣祯帝将其余人等都留在外面,一走进来就觉得尤为宁静。

  他走到寝殿的时候,见太后正专心地看书,便低声道:“儿子给母后请安。”

  太后放下书,一如既往地和声道:“皇帝不必多礼,起来吧。”

  待李煜玄坐下,太后才见到他额头的汗珠,吩咐人上茶,说:“天气这么热,难为皇帝还过来陪哀家说话,可是有什么事情要说与哀家听?”

  知子莫若母,太后虽长久不插手后宫的事情,但也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

  李煜玄说:“母后,桂华晋封一事已经可以着手准

  备了。儿子想,她在宫里多年,这样的喜事,也该及时与母后您分享。待八月入秋,是丰收兼团圆月,到时行册封礼颇为合适,母后意下如何?”

  太后心里清楚得很,李煜玄这么可有可无地一问,无非是试探试探她对易桂华晋封的态度。她只是轻轻点了点头,问:“易妃的封号可定好了?”

  李煜玄想了想,抹去了心仪的几个封号,问:“母后可是有属意的?”

  “哀家方才读到一句话,‘居敬而行简’,这‘敬’字可好?”

  太后开了口表态,便是同意了易桂华的晋封,李煜玄心里悄悄地松了一道,颇为赞赏地说:“母后想过的事情当然是最周全的。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也说过,‘慎始而敬终’,用以形容桂华平日张弛有度的处事风格正合。谢母后。”

  “论用人处事,哀家久居深宫,远比不上皇帝,”太后意味深长道:“但是哀家应付女子的时日可不少,看人的眼光还有一些。皇帝既然觉得易妃该晋封,也尊重哀家的意思,哀家怎好驳了皇帝的美意?不过是刚好读到这一字觉得合适,皇帝若有更合心意的,也不必就要这个。”

  李煜玄笑笑说:“母后这便是自谦了,哪里有比您亲自挑选还要好的字呢?”

  “皇帝既然知道处事谨慎有度方能长远,那后宫女子多,是非也多,这其中的错综复杂,可有去谨慎平衡过?”

  李煜玄知道,母亲真不是平白无故叫他过来叙话。他收起方才的笑意,正色道:“儿子若有不当的地方,还请母后教导。”

  太后说:“教导谈不上,皇帝只当是听哀家这个长日无事的妇人唠叨几句家长里短吧。哀家也知道,易妃有美貌有智慧,还为皇帝诞下一双聪明伶俐的子女,皇帝想给予奖赏,这也是应当的。可若说摊开了说,后宫的有功之人,又岂止是易妃一个呢?”

  李煜玄细心聆听,指尖时而敲着茶杯,沉默了须臾答道:“母后的意思是,还有有功之人可以予以奖赏?”

  “若说有功,皇后当属第一,可她位分最高,已经封无可封了。余下几个嫔妃,家世才貌无一不是万里挑一的,哪个伺候皇帝的时候不是尽心竭力呢?可后宫的人本就不多,皇帝只嘉奖了易妃,还让她成为众妃之首,皇帝可有想过,其他对你尽心尽力的妃子要作何感想?”

  话已至此,李煜玄就知道太后要说的人是谁,“既云对儿子用情至深,儿子一直都知道。只是……她现在还没有孩子,若是再行晋封只怕不妥。”

  “皇帝说的不妥,可是指姚家那几个不争气的人?哀家知道,他们仗着家世,也曾口出狂言,引你忌惮,可你当初也通过姚妃给过警告。将自己喜爱的人送进冷宫,于你而言又何尝不是惩罚?时过境迁,姚家成不了气候,哀家也心疼姚妃靠一人之力撑着娘家。她虽没有子嗣,但对皇帝你的心意,哀家也知道的。既然皇帝对当时的惩罚一直心有愧疚,此次晋封易妃只怕又会伤她的心,皇帝何不顺手也赐予一个封号,就当是安抚她昔日受过的苦呢?”

  两母子都很清楚,姚既云从前一直没有子嗣,是他们二人的手段所致。凭姚既云如今弱不禁风的身子,如今即便没有手段,也难以怀孕。知子莫若母,太后了解李煜玄一直对事情耿耿于怀,忌惮他们的大逆之言中包含的祸患,可也对姚既云受过的苦有所内疚。

  与其让皇帝一直对一个女人心怀愧疚,太后私心更想让皇帝早日放下这份不该有的情意。皇帝这个位子本来就会辜负很多人,但内疚和在意,就不应该有。

  李煜玄沉思了好一会儿,才从那些气愤、为难又愧疚的矛盾中回过神,说:“既然母后也宠爱姚妃,这是她的福气,就依母后所言,让她二人一并接受封赏。”

  “哀家喜欢的妃子可还大有人在,”太后一说起便眉开眼笑,“映池这孩子心性沉静,又温柔可人,知道哀家喜欢七公主,就总不辞辛苦将她抱来讨哀家高兴。和这样可人的孩子相处多了,哀家都觉得日子开朗许多。”

  李煜玄想起七公主和温映池,很认同太后的夸奖,笑意慈祥,“映池才行过册封礼不久,母后的意思是……”

  “不不,哀家也知道她此时不宜再封,娴嫔还年轻,日后再诞下皇嗣,还有的是机会。哀家是想,她性子好,如今也担得起一宫主位了。易妃晋封为贵妃,宫里定是人多来往,娴嫔母女再住在延禧宫只怕不妥。你与皇后做主吧,给她选个安静怡人的地方迁出去。她还年轻,又有个小女儿要照顾,事情肯定多,哀家会从慈宁宫给她挑一个掌事宫女过去。”

  太后鲜少要赏赐后宫的妃子,难得对温映池如此夸赞,近来又显而易见地精神开朗起来,李煜玄自然没有拒绝理由。

  “母后如此厚爱,儿子先替娴嫔和昭儿谢过母后。”

  只是这样一来,后宫的喜事一下子就多了,三个妃子晋封的晋封,迁居的迁居,皇后肯定免不了劳累一番。一想到这里,李煜玄就觉得,易桂华晋封的事情还要加紧一些,好让她协助皇后的时候也可以更得心应手。

  殊不知这话一出,太后就有所预料似的,慢悠悠地说:“越是这样千头万绪,越急不得,就你方才说的,八九月入秋就是好时候,八年都等来了贵妃的位子,总不至于八月都等不及吧?”

  李煜玄有一丝迟疑,但易桂华晋封一事,不得不尊重太后,她愿意点头就是最好不过的结果。易桂华当年未能顺利封为贵妃,就有太后的意思在。

  荣祯帝不想去探讨女子间的什么心思和猜疑,只好作罢。在他看来,若委屈一个爱妾,能换来母亲的满意,自然是不必犹豫的事情。

  太后的神情转而浮起隐约的悲伤,“皇帝知道有功当赏,这很好。有错当罚的,罚过也就罢了,该吃的苦头都让人吃过,有些陈年旧事就不要再咬着不放了。”

  李煜玄正想着方才的晋封之事,忽而没反应过来太后说的是是什么,诧异地抬起头。

  “哀家说的是顾家那个孩子,”太后定睛看着他,“他日子过得很艰难,顾家就剩一个了,皇帝何苦再与他过不去呢?”

  李煜玄避开了太后的审视,似轻松说笑,“母后还是耳聪目明,一点小事都瞒不过慈宁宫。”

  “你不必这样试探哀家,”太后只笑了笑,隐约叹了口气,“后宫与前朝之事,哀家没有这么多心思都去惦记着。就顾家那个孩子,皇帝你是知道的,哀家还是放不下。顾家至此境地,皇帝也该让自己松口气了,让那孩子过些安生日子吧。”

  在宫里讨日子岂能安生,太后心里清楚,皇帝对那场战事的溃败,一直有复杂的心绪,当年若不是自己出面力保,不等皇帝下旨,以顾家的心性,顾甯川也早就随父母去了。

  李煜玄知道,太后对顾甯川还在意,即便那有顾甯川自讨苦吃的原因,如今也不必在太后面前争那点正当理由,便颔首说:“儿子谨记母后教导。”

  他离开后,慈宁宫的掌事姑姑青砚推门进来,太后本在闭目养神,听到脚步声才懒洋洋地睁开眼。青砚说:“如太后所料,皇上的确随意问了一嘴,近日除了娴嫔,可还有其他的妃嫔来过。”

  太后微微点头,“哀家就知道,他一定会留个心眼。”

  “奴婢也如太后的交代,说皇后娘娘来过。儿媳伺候太后也是情理之中,皇上应该不会多想些什么。”

  太后沉吟道:“他就算料到是皇后向哀家开的口,也无妨,此事的确有他不周到的地方。皇后深知皇帝的性子,贸然开口再加封一个,哪这么容易?”

  “那娴嫔可就真的好福气,是太后您亲自开的口。只是奴婢不明白,娴嫔前日才说,待七公主满周岁后,就带来慈宁宫常伴太后。您这么喜欢七公主,倒是没有应承这个。”

  “娴嫔是个好性子,不争风吃醋,这样懂进退的人伺候皇帝,哀家还是放心的。而今成了母亲,事事都为女儿的将来着想,哀家怎么会容不下一个母亲的心思?”

  青砚在太后身边数十年,太后能看得清的事情,她也心中有数,温映池是知道易桂华不是善茬,而且也真的胆敢向皇嗣下手,才想通过太后来庇佑孩子。

  太后的眼中掠过一丝疑虑,说:“她想将女儿养在哀家这里,哀家当然高兴。但是一个母亲而今最大的牵挂就是亲生女儿,她若把自己的命根子都安置好了,你觉得她接下来会如何?”

  青砚仿佛悟到了说不明的寒意,“那行事也就……没有什么顾

  虑了。”

  “哀家也说不清楚什么,宫里讨生活的日子多了,事事都不得不多留个心眼。女儿还在身边,她的任何事情才不至于毫无顾忌。哀家让她迁出去住,且让她先安心抚养女儿吧。”

  李煜玄出了慈宁宫,才坐着轿辇前行没多远,就瞥见一个有些眼熟的身影,正朝仪仗队埋首鞠躬。卫凌察觉到皇帝的目光停留了,举手示意,抬轿的人便停下来。

  “数日不见,伤倒是好得几乎没痕迹了,”李煜玄目光冰凉,姿态轻松地直视着前路,“朕没想到还能在慈宁宫附近遇见你。你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还能得太后的一丝惦记。”

  轿辇旁的顾甯川跪下来,绕开了李煜玄话里的试探,说:“皇上与太后惦记天下万民,是天下人的福气。皇上赐予的东西,奴才倍加珍惜,所以伤也好得快。”

  李煜玄明知他说的是治伤的药,却仍是携着一丝嘲讽问:“你是记着朕给的教训,还是珍惜治伤的药?”

  顾甯川低着头,语气中透着坚定,说:“皇上的教训亦是赏赐,是提点,奴才同样不敢忘。”

  李煜玄这才侧头打量着他,沉默了须臾,说:“能记住就好,宫中年岁漫长,朕的眼里只容得下懂进退的人。”

  “奴才谨记教诲。”

  卫凌瞧着皇帝的神色轻松了些许,回想起自己那一晚的拳打脚踢,顿时心里起了一丝不寒而栗,离开时不由自主地回头看了一眼顾甯川,却见他仍是躬身站在原地恭送,神情意味不明,仿佛那晚咬牙切齿地激怒过他的顾甯川,只是一个错觉。

  “什么?你还故意在他面前露脸了?”穆晏清听了后心有余悸,虽说有太后顶着,但李煜玄是个变化莫测的疯子,就怕一个心血来潮,又把顾甯川打一顿。

  顾甯川却不紧张,说:“那是在太后的地方,我就是搏个机会试探一下皇上的态度如何,自然是有把握才敢露脸的。”

  穆晏清看他完好无损,语气也很轻松,这才坐下来,“皇后昨日去了慈宁宫,今日太后就把皇上叫过去,照这么看来,姚妃的事情应该十拿九稳了。”

  采莲端上茶水,说:“那主子接下来打算如何?”

  “做好事不留名这些伟大的事情,不是我做的。接下来该是去邀功的时候了。”

第53章 邀功

  穆晏清得意地端起茶杯,闻了闻,问采莲:“这什么茶叶?味道这么好,和我宫里的不一样,可又好像喝过。”

  采莲没有细想,说:“是内务府的例常分发,那些有眼力见的,应该是知道皇后娘娘与主子合得来,做事也上心了,就把好东西都送过来孝敬。”

  穆晏清定睛瞧了瞧茶叶的眼色,采莲这么一说,她就想起来是在哪里尝过了,“采莲,把这些茶都还回去,就说是发错了,告诉他们就按我的位分给就好。”

  采莲看她神情都严肃起来,接过茶水也闻了闻,“这茶叶怎么了主子?挺好的呀,为什么不要?”

  “这茶叶,我在景仁宫喝过。皇后宫里有的东西,我这里也有,可就不妥了。”

  “主子不用担心这些,那是他们忙着巴结您呢,才把好东西挑过来了。”采莲倒仍是乐观得很。

  顾甯川明白穆晏清想到了什么,说:“采莲姑娘,这还不一定是巴结呢。若是哪一天被人挑了毛病,这就是主子的僭越和狂妄了。你就听主子的,还回去吧,就说他们拿错了就好。”

  采莲这才如临大敌,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脚步匆匆地跑出去了。

  穆晏清眸色一亮,看向顾甯川,“你也觉得这并非无心之失,对不对?”

  “他们是不是给错了不要紧,若有一天被追究起来,主子就肯定不是无心之失。”

  能让内务府的“做错”事情,还能有谁?穆晏清也习以为常了,“看来,有的人还没登上贵妃的位子,就迫不及待要把爪子伸过来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9页  当前第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十八线女配穿进后宫演顶流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