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方圆去给卫沧澜换药,李承哲就守在外面,随时准备上去交谈。
方圆仔细检查了卫沧澜的伤口,发现比预料之中好得还快。
她便直接开口问到:
“四公子,您这身体恢复得很快,这线我今天就能帮您拆了,您看如何?”
卫沧澜也感觉到自己的伤口已经没了大碍,点头同意了:“行,你拆吧!”
他也想看看这线到底要怎么拆?
他猜测自己伤口能好这么快,估计就是缝起来的结果。
方圆便拿起剪子,一边给他拆线,一边装若无意的说道:
“四公子可知西北大旱,不少灾民东迁南下,昨晚后面的峡谷貌似出现了人影,也不知道是商队还是灾民。”
“灾民?”卫沧澜微微皱眉。
是了,今年西北大旱,那些灾民就在他们后面不远处。
没想到已经赶到了这里,看样子他们是不能再留了。
“是啊,听老一辈说,灾民过境跟蝗虫差不多,咱们就这么几个人,可千万别是他们追上才是。”
说完方圆还特地加了一句,“四公子您恢复的真不错,就算骑马都没问题。”
卫沧澜深深的看了方圆几眼。
这提醒如此明显,他怎么可能不知?
他想了想问道:“方千户的伤如何了?”
“我爹跟四公子一样,今早也已经拆线了,骑马也没问题。”
有她的丹药在,她爹的伤势比卫沧澜好得还快,骑马当然没问题。
卫沧澜点头,“既然方千户都能骑马了,那咱们就尽快出发吧!”
他带着贺寿的寿礼,确实该走了。
他穿上衣服起身,慢慢活动了一下,“既然这样,咱们也该启程了。”
除了大力伸展时还有些隐隐作疼外,小心活动已经没什么大碍了。
他觉得多亏方圆这奇特的治疗手法。
回去之后找机会推广一下试试。
“是今日吗?”方圆赶忙问道。
“自然,宜早不宜迟,咱们今日就出发。”卫沧澜回道。
“那我这就去通知其他人,顺便在检查一下行李。”
方圆略带欣喜的给他行了一礼,拿上医疗箱就快步出了帐篷。
“······”
卫沧澜看着她那急匆匆的步伐好笑的摇摇头。
这丫头是个急性子,这几日相处他已经弄明白了。
方圆的话一说,等候多时的李承哲转头就让其他人整理上马。
“四公子,走小路大车不好走,只能委屈您上这辆小车了。”
卫沧澜整理好出来,程贺舟把他引到了方圆的小驴车这边。
不对,这车现在也是马车了,毛驴昨晚就换成了马。
“如今情况,能有车坐已是不错!”
然而等程贺舟打开车帘子的时候,里面的布置让两人都吃了一惊。
只见车厢的三面都安上了长凳,只中间留下勉强一人通过的过道。
“这车厢······”怎么变成这样子了?
程贺舟转头看向不远处的方圆,方圆却快速转头看一旁。
他尴尬的看向卫沧澜:“回禀四公子,这车厢先前是表小姐的,小的也不知道里面居然是这模样。”
他当然知道这车厢先前的样子。
只是没想到方圆不知不觉间把车厢改成这模样。
他这才想起最开始说了走小路之后,方圆好像在捣鼓什么。
但他要守着四公子也没去看,没想到居然是在改车厢?
卫沧澜却轻笑了一声,直接上了车。
坐好后才对程贺舟到:“你去让方夫人带着小公子一起上车。”
他哪里不知道这姑娘的心思。
看着那两块明显新增的凳子,他越发觉得这位救命恩人很有趣。
他很轻易就能看穿她的小心思,因每一个心思她都写的明明白白。
“是,我这就去通知姑奶奶。”
得到这个答案,程贺舟也松了一口气。
心道还好,这位是个好脾气的主。
第123章 古代逃荒的工具人长姐17
程贺舟一脸佩服的找到方圆问道:“表小姐,这车厢你亲自改的?”
“自然,咱们人多马少,这车改一下能多装人呢,是四公子说什么了吗?”方圆反问道。
“表小姐真是聪慧过人,连马车都能改装得如此巧妙,”程贺舟由衷地赞叹道,
“属下对您的才华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凑近方圆身边小声说道:“四公子见车厢有空位,特意吩咐让姑奶奶和表少爷一同上车呢。”
姑奶奶如今神志有问题,他只能找方圆说话。
“太好了!”
方圆脸上露出欣喜之色,她转头对父亲招了招手,高兴地说:
“爹,四公子让娘亲上车呢,我们快过去吧。”
卫沧澜听到方圆那略带得意的声音,在马车里轻轻笑了一下。
这丫头是真的很有趣。
“你这丫头,四公子是何等尊贵,怎么能让你母亲上去同坐?”
方从山却轻声呵斥道。
这丫头在乡下野惯了,半点不知道四公子是何等身份。
四公子出身显贵,将来至少也是一位郡王。
他们怎可与他同坐一车?
“无妨,事急从权,让方夫人带着孩子上来吧,本公子一人坐着也无聊。”
卫沧澜的声音再次从马车里传来。
方圆得意的看向方从山道:
“爹,你看四公子都不在意,赶紧让娘和弟妹上去吧,咱们赶路要紧!”
卫沧澜既然发话了,方圆就把二妹和小弟都送了上去。
“卑职多谢四公子!”方从山也没再反驳。
行了礼之后,让李静茹跟两孩子上了马车,自己则准备驾车。
看到方从山的动作,方圆赶忙上前:
“爹,你的伤势还没好全,还是我来吧!”
毕竟他们要走小路,马车的颠簸还不如骑马呢。
“你?你什么时候学过驾马车了?”方从山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爹你又小看我了不是?娘亲都是我亲自驾车带到这里的。”
方圆说着上了马车,一手拿起鞭子,另一手扯了扯缰绳,动作颇为熟练。
“那行吧!”
看自己闺女有模有样的,方从山也没再强求。
他们现在还剩五匹马和一头驴,他们剩下五人正好一人一匹马。
至于方圆那只小毛驴,身上坨了两大袋包裹跟在队伍中间。
李承哲开路,身后跟着方从山和程贺舟,接着是方圆的马车。
后面就是小毛驴,以及最后面的两护卫。
进了李承哲说的小路之后,她发现跟先前的官道区别不大。
唯一的区别就是这条路路面坑洼不平,周围杂草丛生,显得道路窄了不少。
但能顺利的过下她那辆小马车。
一直到中午休息,方圆才好奇的凑到李承哲身边问道:
“三表哥,不是说走小道吗?怎么跟先前的路没什么区别?”
在她以前学的历史里,古代的管道稍微好点外,其他的路不是都很难走吗?
怎么这所谓的小路还能过下一米宽的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