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亲队伍到了,谢承志被众人簇拥着去了何萍儿的闺房。
沈宝惜和何萍儿在过去一两年之内感情很不错,身为小姐妹,原本该去她的闺房之中送上一份添妆。
不过,在沈宝惜发现何萍儿靠近她只是为了占便宜后,这份姐妹情烟消云散,她不觉得自己有去何萍儿闺房的必要。
今日沈宝惜一身浅紫色衣裙,名为芍药,整个人如同人间富贵花一般,容貌艳丽,明艳张扬,花蝴蝶一般和众人说笑着,老远就能看见她。
谢承志路过女宾所在的院子时,一眼就看到了人群里沈宝惜,此时她眉眼弯弯,神情愉悦,找不出一丝心上人另娶她人的黯然。
就沈宝惜这样的神情和笑容,再说她心里有多爱慕谢承志,谁都不会信。
沈宝惜打扮精致的消息还传入了何萍儿的耳中,是她的姐妹和表姐妹在旁边说那名为芍药的裙子飘逸如仙,美得不似人间之物。
何萍儿只听别人描述沈宝惜今日穿戴美如天仙,心里酸溜溜的,忍不住问:“是何种颜色?别是大红色吧?”
谢承志成亲,沈宝惜穿一身大红,又打扮得精致……她唇角浮起一抹嘲讽的笑。
“不是呢?”何萍儿的亲妹妹何瑶儿笑吟吟道:“是浅紫,我从来没见过那么美的颜色。”
不是大红,甚至不是朱红桃红粉红,也没有故意穿白来恶心人,人家穿浅紫,怎么都和谢承志成亲不沾边。
浅紫色确实很美,这是沈宝惜自己问父亲要了染坊以后调出来的颜色。
她不会染布,只是知道怎么调色,前前后后花费了两三个月,总算是调了出来。
当下还没有这种淡淡的紫,今日沈宝惜这在人群之中,得了不少夸奖,又有人问她新出了哪些颜色。
她忙得口干舌燥,期间喝了好几杯茶,压根儿来不及管新嫁娘有没有出阁,何时拜别了长辈上花轿。
她又不送亲。
送了新嫁娘出门,众宾客用完喜宴后就可以各自散去,胡氏与其他夫人有约,先走了,嘱咐裴清策送闺女回府。
直到上了马车,沈宝惜心情还很兴奋。
裴清策看着她的眉眼:“很高兴?生意就那么重要?比我还重要?”
这话怎么酸溜溜的?
抬手整理发饰的沈宝惜动作一顿,抬眼看他。
只见裴清策白皙的俊颜微垂,整个人神情低落。她心中忽然就生出了几分歉疚来:“那个……对不住哈,方才孙家姑娘问我衣裙,我就忍不住多聊了几句……你生气了?”
“我有什么资格生气呢?”裴清策幽幽叹一口气,修长的手指理着腰间的流苏,“孙姑娘都得了你送的小荷包,你又没有其他的东西可以送我,我即便是生气,也不过是白白气一场。”
沈宝惜:“……”
她摘下了腰间的暖玉,这玉上是并蒂莲的花样,由老师傅花费一个月才雕成,价值不菲。是胡氏在女儿定亲以后特意买来给她挂上,要的就是这并蒂莲花的好寓意。
“呐,这个送你,够有诚意了吧?”
裴清策瞅了一眼:“我更想要那个荷包,礼轻情意重,收你这么贵重的礼物不合适。”
“咱俩是未婚夫妻,你的就是我的,哪怕送你金山银山,也没到外人手中,没什么不合适的。”沈宝惜说着,将手中玉佩放到他的手心,霸道地道:“挂上!”
裴清策:“……”
他用手摩挲着花纹,唇角微翘:“并蒂莲哦,好美。”
沈宝惜方才忙着跟那些大家闺秀说衣裙和首饰,确实把人撂到了旁边冷落许久,此时就想弥补,一挥手大方地道:“若是喜欢,回头我再给你挑些。”
裴清策瞅她:“是不是我要什么,你都愿意帮我买?”
沈宝惜觉得这话有点怪异,不过她这会儿心有歉疚,点头道:“小玩意随便挑。”
对于沈府而言,不是买庄子置铺子,都花不了太多银子。
裴清策没说想要什么,不过,神情明显比方才愉悦不少。
*
另一边,何萍儿上花轿时,即便是有盖头阻挡,她看不清周围人的神情,却也能猜到众人脸上的艳羡。
唯一让她觉得不爽快的是,原本以为谢承志是这府城所有年轻人之中的佼佼者,结果又冒出来了一个裴清策,偏偏何萍儿打听过后,众人都分不清谁更厉害一些。贺夫子那边传出的言语间,似乎对裴清策更为看重,他老人家认为,谢承志此人要更在意自己的名声一些。
贺夫子要更喜欢那种踏实读书的年轻人。
不过不要紧,何萍儿不觉得自己会在这府城内住太久,等到明年秋的乡试过后,他们夫妻就会启程去京城,如果一切顺利,谢承志一次就能榜上有名,无论是留京做官还是去外地上任,回来的可能性都很小很小。
她……一生不会局限于府城这个小地方。
而沈宝惜如今再得意,也早晚会被她踩在脚下。
何萍儿这番豪言壮志全都压在心底,面上并未露出半分,一副小女儿家的娇态,饶是谢承志对这门婚事不情不愿,也被她迷了心猿意马。
如此也好。
谢承志既然选择了将未婚妻娶进门,自然是要与她圆房的,他害怕自己神情过于勉强,被妻子看出了端倪。
“萍儿?”
何萍儿娇羞抬头,二人对视,情意绵绵。
*
沈宝惜送裴清策回家。
她很少到裴家来,即便是过来,一般也不会与裴家人碰上。
今日开门的是裴母,她看见沈宝惜后,满脸的热情:“沈姑娘来了,快进来坐,我这会儿正在蒸包子,手艺粗陋,沈姑娘不嫌弃的话,可以尝一尝。”
裴清策拉住她的袖子,微微扯了扯。
他希望和她相处久一点,更久一点。
裴家人在花银子这事上有些没分寸,总想着从他手里抠些好处,但对待沈宝惜时,还是挺懂事的。
因此,裴清策不担心沈宝惜会被裴家人慢待。
“石子,来帮我烧火。”
裴石子就是跟在裴清策身边的那个书童,平时很有眼色,闻言屁颠屁颠过去帮忙。
裴母送来了茶水点心,又端了几个热腾腾的包子过来。
端包子的是裴家的女儿裴软软。
裴软软今年十五,很是羞涩,一副寡言的模样,包子一放,偷瞄了沈宝惜一眼,飞快退走。
沈宝惜负手在屋中打量,又侧头看裴清策:“你在这里住得舒心吗?”
“住了十几年,我都习惯了。”裴清策是寄人篱下,和真正的裴家子女是不同的。他自小聪明,很快就掌握了与裴家人之间相处的分寸。
第29章 搬家和争吵裴清策和裴家人都清楚……
裴清策和裴家人都清楚对方的底线,相处还算愉快。
沈宝惜没从他的脸上看出勉强,道:“可是这么小的院子,你在屋中看书光线不好,院子里有个动静,也会打扰到你。年后你要参加乡试……对了,贺夫子住在内城,你从这里过去找他请教也不方便。要不这样,我给你找一个合适的宅子,或租或买,先把明年应付过去?”
裴清策细细打量着她的眉眼,只见她眼神晶亮,仿佛精力十足,他一笑:“那就麻烦沈姑娘多多费心了。”
“不必言谢,若你心中感激,他日爬到高处,顺手庇护沈家一二就可。”
裴清策听了这话,微微皱眉,他口中说谢,是真的感激她的用心,并不是客气,不曾想她竟然这般疏离客气。
他感觉自己很贪心,总觉得不够,却又明白自己不该得寸进尺。
“好啊,若真有那一日,裴某一定像庇护家人一般照顾你们。”
沈宝惜没有多留,告辞离开时,裴家母女都送到了门口,裴软软看着她身上的穿戴,满脸的艳羡。
既然说好了让裴清策搬到内城住,沈宝惜回府后就着手安排,贺夫子住的街不算繁华,可那边多数是读书人家,房子有价无市,其中还有好几个宅子被读书人合租。
沈宝惜想买,一时间没有卖家,只好租了一个三间房的小院。
院子里没有井,没有厨房,但有许多书。
书是金贵东西,这个院子的东家是城内的一流富商,原本这个院子找了人整理,平时不租不住人,是听说沈宝惜需要,又是给裴清策住,人家主动找上门租给她的。
裴清策找了人搬家那日,沈宝惜刚好在附近,便过去瞧了瞧。
搬来的东西不多,可能他本身行李也不多,值得一提的是,裴母不放心,特意跟了来,裴软软也跟着忙前忙后地拿东西。
沈宝惜见状,看了一眼身边的春风。
春风立即让车夫和护卫们去帮忙。
裴母里里外外的转悠着,这个院子和裴家院子的大小差不多,不过,这边只有裴清策一个人住,确实宽敞又清静。而且这院子小归小,修建院子用的木料上佳,桌椅更是红木所造,东西不多却样样考究,她看不出价钱,却一眼能分辨出摆设都不便宜。
“清策,你在这里住时要小心一些,别把里面的东西碰坏了。”
裴清策答应了下来。
裴母越看越不放心:“你一个人在这里住,一日三餐怎么办?我看那厨房都许久没开过火,谁照顾你?”
裴软软也担忧道:“要不大哥还是回去住吧?或者……娘搬过来陪你。”
裴母不赞同:“我来陪他住,家里怎么办?”
裴软软低下头:“要么,咱们全家都搬过来住?”
“不行!”裴母一口回绝,“内城买菜那么贵,全家人的花销不是一笔小数。”
裴软软指了指院子角落:“那里可以开出一块菜地来,能省不少呢。”
裴母顺着她视线望去,顿时双眼放光:“还真行,清策,你得空时……”
“娘!”裴软软打断母亲的话,“大哥忙着读书,哪里有空种菜?若是因为种菜耽误了乡试,那多不划算。要我说,还是你在这里陪着吧。”
母女俩兀自说得欢快,沈宝惜站在旁边听着,春风忍不住了:“我家姑娘会安排一个厨娘在此照顾裴秀才吃喝,再说,还有裴秀才的书童在呢。”
此言一出,母女俩对视一眼,都住了嘴。
裴母有些尴尬:“是哈,我这乱操心。沈姑娘别跟我计较。”
沈宝惜浅笑:“我和裴秀才是未婚夫妻,他乡试得中,我面上也有光,所以,你们尽管放心,我肯定会照顾好他。”
裴母在外人面前将自己比作裴清策的亲娘,但她到底不是亲娘,当着裴清策的面,她可不敢在沈宝惜面前表露她和裴清策的亲近。
“沈姑娘,日后清策的事你多费心,我就把他交给你了。”
裴母说这话时,心里有些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