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宝惜握住他的手:“累了吧?咱回去洗漱。”
裴清策紧绷了一天,在皇宫中不敢行差踏错一步,确实有点累。他抱着她的腰,想要用力抱,又怕伤着她,只松松圈着,觉得二人不够亲密,她将自己的头放在了她的脖颈之上,又不敢全力压上去。
沈宝惜都笑了:“你这样不累吗?”
不累是假的,裴清策小声道:“可我更怕你累。”
翌日一大早,贺喜的人就到了。
前后不过半个时辰,院子里挤满了人,裴清策得皇上授官,做翰林院的编修。
他如今已是六品官员了。
裴清策处处谦虚,也宴请了众人。
沈大海不差钱,原本是想好好办一场,被裴清策阻止了,他的意思是,保证前来贺喜的众人能吃饱就行了。
经女婿这一提醒,沈大海立刻就反应了过来,如今家中有官员,得低调行事。
想到此,他忽然看了一眼女儿。
官员家眷若是做生意,好说不好听啊。此事沈家上下早就知道,之前还能安慰自己会试没那么好考,如今这说中就中……他得好好和女儿女婿谈一谈。
新进进士在十日之内入职,入职后,可以回乡一趟。裴清策对淮安府没有丝毫惦记,他所有的亲人都在京城,因此,拒绝了回乡。
至于打马游街……被当今皇上年轻时给取消了,京城已经许多年没有过那样的盛况。
裴清策歇了一日,实在不愿应付源源不断上门贺喜的宾客,跑去翰林院上职了。
他一走,家里没有了上门拜访的客人,总算安静了下来。
翰林院距离状元街有点远,沈大海去那附近买了一个两进宅子……那一片的宅子都是为官员准备,没有太大的,布局都差不多。
搬家时,一家人也并不张扬。
沈大海比以前更忙了,看着不张扬,最近找他牵线的人多了许多,真的是财源滚滚来。
这就是家里有一个官员的好处了,他这是凭本事赚的钱,只不过是别人看在裴清策的份上,来找他做生意的人比以前更多了而已。
而关于沈宝惜做生意的事,律法上没有不允许官员家眷做生意。
“没有不允,那就是允许的。”裴清策笑道,“你尽管放手去做。”
高英中了状元,榜眼是红山书院的学生,据说是太傅大人的弟子。
如今三人同在翰林院,比以前要亲近不少。
*
谢承志知道裴清策考中后,一个人在屋中坐了大半天,没有看书,没有写字,就那么发呆。
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比淮安府出来的那些学子差,隐隐觉得自己是众人之首。后来他有发现裴清策很厉害,有与他一争的本事。
裴清策是真的给了他些许压力,所以他在得知白紫烟的真正身份后,才会那么迫不及待地对她示好。原以为尚书府助他一臂之力,他此次一定能榜上有名,多半能得到淮安府众举子中的头名,万万没想到尚书府没给助力不说,还拖了他的后腿。
他沉默良久,起身去了尚书府,说是要寻未婚妻,实则是去找尚书大人。
柳尚书刚好在府里,听说未来女婿一个人在园子里赏景,便把人请进了书房。
“晚辈有一事,心中迟疑,想请伯父帮忙拿个主意。”谢承志知道尚书大人很忙,不敢东拉西扯浪费时间,进门后就拱手询问,眼看尚书大人示意他继续往下说,这才试探着开口,“裴清策和晚辈是同乡,又是同窗,他考中后晚辈还没有上门贺喜,晚辈不知该不该去。”
其实他是来卖好来了,如果柳尚书想要拉拢裴清策,他是最好的人选。
他想证明自己能帮得上柳尚书的忙。
只要踏出了这一步,柳尚书需要他,就会容他去科举。
柳尚书一个老狐狸,人精儿似的,瞬间就看明白了他的心思:“不需要!我说过,你只要哄好明珠就行,其他的事都不用你操心。”
谢承志:“……”
“可我年纪轻轻,自认才华还行,又心有抱负……”
柳尚书大笑:“这天底下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多了去,你不过是其中最不显眼的一个。做尚书大人的乘龙快婿,已经用尽了你这一生的好运气。”
谢承志哑然,他曾经以为白紫烟流落到乡野和他青梅竹马是自己运气好,那是两人有缘分,老天爷想帮他。
如今看来,是孽缘才对。
第81章 父子重逢皇家公主的驸马有个……
皇家公主的驸马有个虚爵,然后就不能入朝为官。
谢承志感觉自己的处境就跟个驸马差不多,只不过他身份比驸马差多了。
偏偏柳尚书还一副他占了大便宜的模样……对于不求上进的年轻人,这尚书大人的乘龙快婿确实是个不错的活计,只要老老实实,一辈子都有荣华富贵可享。
可是谢承志心有抱负,真的不想碌碌无为过一生。
他口中有千言万语,但是在柳尚书面前一句话都不敢多说,憋屈地告辞离去。
心中有怨,他甚至都没等到未婚妻过来和自己相见。
白紫烟知道他来,打扮了一番,人还没有出院子,就听说人已经离开了,她心里很是失望,又宽慰自己,谢承志应该是有正事要和父亲商量。
就在这时,父亲身边的管事到了,说请她去书房。
家里的女眷一般不能入书房,白紫烟回家后因为那个所谓的“亲”姐姐,受了不少委屈,姐妹俩明争暗斗,都想让自己成为家人心中最重要的人。此时得了父亲的传唤,她心中大喜过望。若是能够入书房,以后谁还敢小瞧她?谁还敢说她不受双亲重视?
柳尚书直接告诉了女儿方才翁婿二人之间的那番交谈,末了道:“再这么下去,他会怨上你。”
白紫烟讶然:“那你就不能让他入仕吗?”
“我是为你好。”柳尚书强调,“他太有野心,入仕后会想方设法往上爬,一开始有我压着,他肯定会对你好,等到哪天我压不住了……他所谓的对你一心一意,根本就是假的。依着我的意思,你最好别嫁给他。”
白紫烟眼圈泛红,鼓起勇气道:“可我……嫁给他是我从年少时就想要做的美梦!”
柳尚书颔首:“那你试一试吧,婚期定在三年后。他熬不住,那就是你们没缘分。”
白紫烟哑然,方才她再次在父亲面前争取和谢承志在一起,就已经用尽了自己所有的勇气。她想说让父亲别压着谢承志,他一定熬得住……却再不敢开口。
*
吴明行在会试上得了第一百八十名,等到殿试,他名次往前挪了挪,得了第九十一。
前九十是进士,后面九十是同进士。
同进士再也没了科举的机会,只能任由朝廷安排。当然了,有门路的可以留京,没门路的,就只能去偏远的小县。
吴明行并非迂腐之人,裴清策打听到了一些门路,带着他前去拜访,然后去了一个还算富庶的江南小县。
那个小县城离淮安府坐马车七八天的路程,也算是离家挺近。
吴明行很满足,启程的头一日,沈大海特意留他用膳,席间难免就说起了他的名次。
“能中就不错了。”距离放榜已有半月,吴明行早已接受了事实,此时一脸坦然,甚至还笑得出来。
“会试一百八十名估计用尽了我所有的运气,所以殿试落到九十一名也正常!”
在胡欢喜的宽慰下,他已经想开了。没有头一个一百八,也不会有第二个九十一!
虽说九十一某种程度上也证明了他能考上,但事已至此,自怨自艾没有用。
“妹夫,孩子落地时,千万记得告诉我一声,我们还要送贺礼呢。”
送礼这事,那是礼尚往来,只有脸皮厚的人才会跟别人讨要礼物。
胡欢喜有点尴尬 ,瞪了他一眼:“孩子不缺你一份礼。”
“那我也得送,这是我的心意。”吴明行醉眼迷蒙,笑看着她,“放心,我平时有分寸,不会说这么出格的话。面前都是自家人。”
胡欢喜:“……”
“自家的人你不在意,外面那些陌生人又用不着你在意,合着你就是要毫无顾忌的乱说话呗?”
这话是开玩笑。
吴明行并不蠢,他和沈家人一路进京,从来就没有做过让沈家讨厌的事。
胡欢喜夫妻俩离京的那天,沈宝惜亲自送他们出城。如果不是身怀有孕,她还想送他们上船呢。
看着马车走远,沈宝惜这才和胡氏一起上马车。
人还没坐稳,忽然听到不远处有人唤。
“沈太太!”
只有官员的妻子或者举人的家眷才会被称为夫人,一般称呼身份不高的妇人,都是太太。
京城遍地是夫人,太太是少数,在裴清策考中了探花后,沈家多出了许多亲戚和友人,他们称呼胡氏,一般都是喊沈夫人。
胡氏听到来人喊话带着淮安府的口音,下意识瞅了过去。
然后发现……不认识!
沈宝惜倒是眼熟,认出来那是顾胜身边的随从之一。
“沈太太,我家大人有请。”
胡氏听了女儿的小声提醒,这才恍然大悟。
“那还是去见一见吧,到底是清策的亲爹呢。”
沈宝惜不想去,胡氏瞪她:“人家父子俩感情不好,那是他们俩之间的事。你身为儿媳妇,对顾大人恭敬一些总是没错的。若是你对顾大人爱答不理,不说顾大人会怪罪,万一哪天他们父子和好,你可就是罪人了。都快要当娘的人了,处事要圆滑一些,知道了吗?”
大抵这天底下每个母亲都有个唠叨的毛病,沈宝惜怕了她了,也懒得多解释,两人之间有代沟,谁都说服不了谁。
两人走到了顾胜的马车前。
胡氏没有套近乎,脸上带着点他乡遇故知的惊喜:“顾大人是何时来京城的?”
顾胜是得知岳父出事后匆匆赶回,紧赶慢赶才到此处,还没来得及入城呢,他走的是陆路,原是想绕路去寻一个故旧,那个故旧和京城里的太傅大人有亲戚,他想让那人帮忙求情。忙活半天,路上耽搁了这么久,结果连门都没能进去,等了几天,也没见到人。
人到中年,顾胜看得出别人隐晦的拒绝,他也是想强求,所以才多留了几天,确定留下来也改变不了别人的决定后,就飞快赶往京城。
这一路,顾胜也见了一些同僚,算是体会了一把人情冷暖。一路顺风顺水走到如今,身边围着的人一直都很和善,如今才见识到了什么叫翻脸无情,什么叫人走茶凉。
此时看到胡氏和原先一般无二的态度,顾胜面色缓和了不少:“刚到此处,不知可否方便去家里拜访?”
胡氏面色尴尬:“这……”
其实不太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