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等多久,林和壁就带着徐远航到了对梅饮酒。
赵华灿和邓正初今天倒是没来。
“小陈同志,小李同志。”林和壁提着一个公文包,进门先跟两人打了个招呼。
陈疏影笑吟吟地坐着对他挥了挥手:“林主任。”
李忘忧起身跟林和壁握了握手,又亲手给他和徐远航一人倒了杯茶。
林和壁端起来喝了一口,砸巴了下嘴:“小李同志这茶泡得,越来越好了。”
李忘忧笑了笑:“您谬赞了。”
陈疏影端起面前李忘忧倒的茶喝了一口:“我觉得没什么变化啊。”
徐远航嘴角一翘,低下头掐了掐自己的大腿,他是真怕自己笑出声。
现在在深城,能这么直白跟他叔说话的,已经没几个了。
林和壁噎住,略过这个话题从公文包里抽出几张纸来:“小陈同志,这是我们挑选过的,适合建厂的村子。”
纸上不光写了村名,村里的大概数据,竟然还附有村子的照片。
陈疏影拿起第一张看了眼,觉得还是得去现场看看:“十二个工厂都在这里吗?”
那肯定不可能。
前天从陈家离开后,市政连夜开了个会,最后决定在陈疏影去湘省的这一个多月,先建两座工厂出来。
现在罐头厂和卫生巾厂都已经开工了,刚好到时候可以看看,工厂生产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卖出去。
如果能卖出去,市里才会把安排其他十个工厂的地基。
毕竟他们深城本来就没想过,要靠这些日用品工厂发展。
对深城来说,日用品工厂只能是锦上添花,不符合他们已经确定好的发展战略。
如果这几个工厂的东西都售卖不出去,那后面要建的工厂只能暂停下来。
当然,说肯定是不能这么说的。
林和壁组织了下语言:“你和小李同志去湘省也就一两个月,十二个工厂肯定建不起来。”
“我们讨论之后,觉得暂时先只修两个工厂,两个学校。”
他说得有点道理,但是工厂也就罢了,两个学校有点少。
陈疏影眉头随着他的话皱起又松开:“建四个学校吧,把四个学校的地址都选出来。”
之前是她想岔了,深城以后是很富,但这不代表现在的深城人日子就好过。
希望小学一个阶段还会给她提供五百扮演点,还是多建点学校比较好。
林和壁顿了顿,还是笑着答应下来:“行,刚好选出来的这些村子离得也不是很近。”
市里担心工厂建多了,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但是不担心学校建多。
学校建得越多,能上学的孩子就越多。
听说上面已经在考虑等全国改开后,在全国建希望小学的事情了。
是他觉得,市里不能只要好处不承担风险,在讨论出先只建两座工厂的时候,说那学校也先只建两所。
结果没想到,市里没反对,反对的是陈疏影。
不过既然她都这么说了,林和壁肯定也不会说不要多建学校。
他终究是深城人。
答应了就好,陈疏影满意地将几个村子的资料放到李忘忧面前:“等会吃了午饭再去现场看看。”
去那些村里,多少要走点路,不吃东西直接去她会饿死。
至于谭明杰那儿,只能让苏西去说说,可能要等晚上。
选完工厂和学校的地基后,她还得跟林和壁谈别的事情。
因为从商城新买的直升机明天才会到,苏西带着曾三先跟着保镖们去那些村子。
饭后,陈疏影和李忘忧、林和壁几人坐上直升机,朝着选好的几个村子而去。
兴陇村是她们到的第一个村子,大概是市里打了电话,苏西、曾三还有保镖们又已经到提前到了。
兴陇村的村民已经把晒谷坪清理了出来,陈疏影一行人一下直升机,村干部们就上前带着她们往选好的地基上走。
林和壁带来的村选有十个,重点标出来了五个,兴陇村就是其中之一。
曾三在两块地基里转悠了几圈,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写写画画,却没有发表什么意见。
等曾三画完
从地基里回来,陈疏影也没说什么,而是往停车的地方走。
林和壁说这些村子离得不近,那是按照走路来算。开车的话,其实这些村子之间的距离并不算太远。
路是还没修好,但只有一架直升机,不带保镖又不安全。
出发前陈疏影就决定了,到了第一个村子后,直接坐车去其他村里查看。
她没说话,林和壁也不好问。对着兴陇村的村民安抚地笑了笑,转身也上了自己的车。
后面九个村子如法炮制,十个村子全都转了一圈,陈疏影都没说要在哪些个村子建厂和学校。
直到回到对梅饮酒,林和壁跟徐远航还是一脑门子问号。
之前没有问是因为在那些村里不好说,这会儿没有那些村民在了,林和壁一下车就快步走到陈疏影身边:“小陈同志,你选好建厂的村了?”
直升机停在了兴陇村,陈疏影懒得再往兴陇村跑一趟,干脆坐车回的城区。
她没直接回答,而是指了指曾三手上拿着的图稿:“这些村子经过了市里的考察,肯定都符合建厂条件。”
“我干脆让曾三以每个村子的地基,都粗略画了下草稿。”
“等会直接看哪个草稿图合适,就选哪个村建工厂和学校。”
林和壁懂了,只要不是觉得几个村子都不适合建厂就好。
回到主楼客厅,陈疏影喝了一大口茶后,才开始看曾三画的草稿图。
这些村子林和壁都派人考察过,民风都比较淳朴。
私心肯定是有的,但这些村的村民都不是会让人心生厌恶的刁民。
陈疏影去现场,也是为了看看地方跟她和李忘忧合不合气场。
就像跟陌生人初初见面,就觉得那个陌生人不好相处一样,人总是会有一些说不明白的感应。
当然,这不代表那个陌生人真的不好相处,而是纯粹因为两人之间没有眼缘。
人跟人之间要看眼缘,地跟人之间,有时候也要看眼缘。
陈疏影从前世起,有些地方她从网上看一眼,就算风景再魅,也会觉得不舒服。
前世她还觉得自己可能是太迷信,这辈子都穿越了,她直接变成了宁可信其有。
那些让她觉得不太舒服的地方,她是不会去建厂的。
可能以后摊子铺大了,她会慢慢不再去选址现场。但是前期肯定是要选那些,让她觉得舒服的地方,建厂还有学校的。
之前确定制鞋厂位置的时候,那几个村子里就有让她觉得不舒服的。
这次林和壁送来的这十个村子,倒是没有一个让她觉得不舒服的,李忘忧也没跟她说那个村子不太好。
既然这十个村子都合了她们两的眼缘,那事情就好办了。
只要让曾三按照这十个村子选好的地基打个草稿,然后回家在这些草稿里面选择布局最舒服的那个就可以了。
十个村子选定的地基有大有小,所处的地形也不一样。
有个村子,甚至把学校的地基选在了山坡上。
虽然山不高,但是在山上建学校,比在平地里建麻烦多了。
希望小学不光无法录入兴华集团名下,还不能成为陈疏影名下的产业。
对陈疏影来说,这些学校就是用来刷扮演点的。
建在山上,会把学校竣工的时间拉长。
之后不能给她持续性创收就罢了,阶段性任务还要拉长,陈疏影哪接受得了。
就算工厂的地基选得再好也是白搭,林和壁一开始跟她说的是选两个村子,每个村里一个学校一个工厂。
还是她说要多加两个希望小学,才把学校的数量从二变成了四。
也就是说,这一批村子里,没有学校的地方,肯定不会建工厂。
这村都不用往下看了,直接落选。
挑选了一番,陈疏影又跟李忘忧讨论了会儿,最后确定在兴陇村和九宜村建厂和希望小学。
再在安祁村和同浦村各建一所希望小学。
她把这几个村子的资料和曾三画的草稿挑出来,放到林和壁面前:“林主任,就在这四个村子建工厂和学校吧。”
资料是林和壁自己做的,扫了眼资料上的照片,他就知道选出来的是哪几个村。
没看到他最看好的村子,他有些好奇:“海门村的地基不是更大吗?”
海门村就是把希望小学地基放到山上的那个村子。
陈疏影把曾三画的海门村的草稿翻出来,吐槽:“学校建在山上,学生上学下学路上顺便还能锻炼会儿是吧?”
真正的理由是不能说的,但她这会儿说出来的也不光是借口。
上学还要爬山,累是一方面,关键是很不安全。
这时候可没什么路灯,学生上学的时间又早,万一在山道上摔了怎么办?
总不可能让她在山上修一条直通学校的水泥路吧。
林和壁若有所思:“确实不太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