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工资没涨,留下来的钱,也就够吃填饱肚子。
她要求邵卫国不许寄钱回老家,要寄也行,最多五块钱,然后每个月还别人家五块钱,剩下的都要给她,她要寄钱回娘家。
邵卫国指定不能同意啊,弟弟妹妹小,病秧子老娘不能干活,五块钱,不如直接喝西北风来得快,直接驳回了她的要求。
也许是邵卫国觉得委屈她,才一忍再忍,后来涨工资了,专门打饭给她,都是挑好点的。
没想到,这会儿一个月先还五块钱,他居然也能同意,还是自己主动提出来的。
要不是原身习惯了他的退让,理所当然且故意折腾,好好过日子,也轮不到她捡了便宜。
邵卫国想到以前因为钱的事吵,脸色不太自然,“你是那种能过苦日子的吗?省得哭着和我说不吃苞米面,嚷嚷着要离婚。”
他这话不太好听,陈可秀也没计较,反而笑眯眯地亲了他一口,“行啊邵卫国,知道疼媳妇了。”
邵卫国唬着脸,“大白天的,哪有亲亲蹭蹭的。”
嘴上这么说话,那嘴角都咧到耳后根了。
等还完了钱,弟弟妹妹能撑事儿了,除了给老娘一些钱,其他的都给她。
还没把所有钱给她呢,就高兴成这样。
陈可秀白了他一眼,“不喜欢我亲你,下次不亲了。”
邵卫国板起脸,一本正经,“你啥时候愿意听我的了?你也可以不听的。”
陈可秀哟了一声,“还是听吧,不是说媳妇要听话嘛。快吃完,一会儿时间来不及了。”
邵卫国:“……”
该听的时候不听,不该听的时候瞎听。
他也是闲的,说那么多干嘛。
陈可秀见他气闷,乐不可支,他这么老实的吗?
伸手捏了捏他的耳朵,“逗你的,不过你别说嫌弃的话,我不爱听,下次我就当真了。你重新说一遍,到底愿意不愿意我黏糊你?”
邵卫国憋了半天,五大三粗的男人,露出些许羞赧,别别扭扭地说道,“喜欢,就是要分时候。要是当着别人,你别这样。”
要是没人,喜欢得要命,恨不得死她身上。
陈可秀龇牙乐,“行。一会儿我给你量量,下午去镇上买东西,咱做衣服。”
“我不要!”邵卫国下意识拒绝,“我平时穿军装,用不着衣服,你做自己的就行。要是有余钱,你买个雪花膏抹抹。”
听说政委他媳妇有这个。
没他有钱,买不了多的,买一个也行。
“回头再说。”陈可秀摇摇头,指指他的身上,“都破成这样了,也不保暖。你要是不做衣服,我也不好意思做。”
邵卫国低头看了眼补了无数个补丁的里衣,还有破了的毛线衣,想到毛线衣还是家里老娘织的。
他想了想,点点头,“行,对了,你不是不会做吗?可以寄回老家,让妈帮忙做。原本就申请了假期,就不销假了,也就二十来天就回家了,刚好能穿。”
之前她表现很差,家里人都不太喜欢她,就是现在写信,还偶尔说她的不是。
他觉得可秀现在挺好的,也带回家,让大家改观改观。
陈可秀迟疑了下,点了点头,“好,那就这样。”
想想没离婚还是有点烦的,根据记忆,她不太喜欢邵母。
脑子里都是她的种种不好,不过鉴于之前留给她的记忆里,邵卫国也没有好的形象,里头应该大多数是原身的主管臆断,回去看看再说。
还有,两家人离得很近,想到陈家的那一家子,她也头皮发麻。
不过假期也就十来天,忍忍就过去了,离得又远,还能怎么着。
邵卫国之前没少听她骂自家老娘,现在她同意得爽快,他忍不住笑着说道,“我妈要是知道你现在的情况,一定很高兴。”
陈可秀勉强笑笑,但愿吧。
她不觉得,能够纠缠一个知青,死活让人给他儿子做媳妇,还一分彩礼都不想掏的人,能好到哪里去。
只能但愿,不是那么差的。
不然,这个婚她非离不可。
她和邵卫国想法不一样,并不觉得睡了一觉,这辈子就得纠缠着了。
到镇上买了布,秉持着可多不可少的原则,两个人买了二十五尺棉布,花了十三块钱。
棉布比小作坊出来的硬布要好很多,穿在里头的,也不用买棉花了,保暖还方便。
这些布,足够两人做一身衣服,衣服和裤子都有。
想了想,又花了五块钱,给邵卫国的弟弟妹妹买了点布,孩子个子小,又是做外套的,又搭了四斤棉花。
至于邵母的,她也买了十尺青色的硬布,三斤棉花。
一下子就花了二十八多,全家人都安排了新衣服和新棉裤。
哪怕邵卫国给的钱,是足够老家的人生活,再加上偶尔做身衣服的,她还是给买了,当做新年礼物。
反正用的邵卫国的钱。
寄出去的时候,邵卫国给她的三十五块钱,只剩下了六块多一点点。
三十多块钱,那可是大钱,落到她的手里,三两下就花没了。
只能感叹,钱太不经花了。
顺道买了点黄豆回家,没有菜叶子的日子,她过得很难受,屋里那么暖和,发个豆芽应该没问题。
准备回家的时候,在粮食公司门口遇到了王大花,她穿着补丁摞补丁的外套,看不出衣服本来的颜色。
头发也没梳,流着两条鼻涕,眼神直勾勾的,“陈老师。”
陈可秀瞥了她一眼,没吱声,越过她身边,径直离开。
她和王大花没什么可说的,本就是萍水相逢,还是这么个损人不利己的孩子,能有啥说的。
她刚走出没多远,听到石头落在地上的声音,回头看了一眼,黄色的石头在半融化的雪上很是显眼。
冷冷地看了眼带着几分挑衅几分恨意的王大花,没有搭理,转身走了。
这小姑娘可能脑子有包,她不说对她有多好,总归是不差的,明明是她做错事,居然还一副别人都欠她的模样,真是够了。
今天没什么耽搁的,踩着还没融化的积雪回家,还没天黑。
“小陈,你回来了?”洪嫂子站在门口,似乎是在等她,见她回来,忙迎上来打招呼。
眼神落在她的手上,看到只有一些豆子,如同竹筒倒豆子一般说道,“听郭嫂子说,你打算做衣服?冬天闲来无事,要不要我帮你做。今天是没买到棉花和布料吗?”
这么热情,好像之前吵闹的嫌隙都不存在一样的。
陈可秀都不知道说她脸皮厚,还是该夸她大气量了。
前几天被气得跳脚,现在可以笑眯眯的说话。
伸手不打笑脸人,她只是摇摇头,“买了,不过寄回老家了,让婆婆帮忙做。”
“哦。”洪嫂子的笑容淡了下来,气冲冲地说道,“那郭嫂子和我说你要找人做,结果贴着邮费寄回家,也不让大家帮忙,真小气。”
第46章 生到有儿子为止
她说完就回了家里,陈可秀一脸懵。
小气啥?
不想麻烦别人,就是小气?
她想去问问郭嫂子,不过时间也不早了,就先把东西放下做饭。
顺便用温水把黄豆泡上,等着发豆芽。
刚泡了水,郭嫂子就过来了。
看了眼黄豆,有些奇怪的问道,“你打算用来做什么?你不是不吃这些吗?”
连苞米面都不吃,总不能吃豆饭吧?
而且,这边豆子比大米还贵,吃了也不划算啊。
“发豆芽。”陈可秀苦着脸说道,“别人是不吃肉不行,我不吃菜不行。这些时间,也就冬至那天发的那棵白菜,我就没看到菜叶子,有点痛苦。”
郭嫂子哦了一声,“这样啊,这发豆芽我知道,不过好像不出数,要是泡坏了,不划算。要不你留一点,回头看看附近的哪个乡亲家有石磨,我们一起去磨豆浆做点豆腐。”
她嘴上不说,心里只觉得小陈真的是很败家。
黄豆目前是一毛五一斤,大米可才是一毛二,就是面粉比较贵,一毛六,她居然用豆子去发芽来吃。
豆子一般只有过年才买点做豆腐,吃不上肉,吃点豆腐也是很好的事。
这是怎么舍得的啊?
陈可秀闻言,好奇地问道,“那什么时候去做?”
她也没有很想吃豆腐,想喝豆浆是真的。
郭嫂子摆摆手,“还早呢,一般都是腊月二十几了,到时候叫你。”
“那再说吧。”
她和邵卫国,应该腊月二十七八就回家了,这个豆浆,喝不喝的吧。
“对了,嫂子,今天洪嫂子找我了,说想帮我做衣服。不过我把布料寄回家去了,她听了就说我小气。这是为什么啊?”
郭嫂子仔细打量她,见她是真的不懂,这才扭捏地说道,“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要是你请人帮忙做衣服,一般来说。碎布就不好找人要回来了,就算作报酬。”
陈可秀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洪嫂子是为了那点碎布。
她有些说不上来的滋味,虽然这人嘴太碎了,也喜欢看别人受难,然后落井下石。
可是她为了那一点点的布,刻意守在门口,等她回来,拉下脸和她说话。
并且要是说定了,还得付出劳力,才能得到那些。
她觉得有些可悲,又觉得可怜,忍不住问道,“我看她比刘嫂子还省,她家目前就一个孩子,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