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培训都结束了,刘淑霞还能跟她一起走,除了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也是觉得她有点可怜。
毕竟和学生对抗起来,她输得体无完肤,可见她还挺有底气的,自然忍不住好奇。
陈可秀也没隐瞒,笑道,“生孩子了,大院的家属房小,帮忙带孩子的姐姐没法住。所以就留在县里了。”
刘淑霞张大了嘴巴,她家庭条件其实还是不错的,可从来没想到,能是这个原因。
居然是因为要找保姆,就在城里暂住,这也太任性了吧。
她有些迷茫,“陈老师,你孩子爸或者是婆家不反对吗?”
这种行为,还是挺铺张浪费的。
她下乡很久了,到了现在能懂很多事,都是在乡下看的。
要是村里有这样的媳妇,怕是一家人都能聚在一起骂三天三夜。
不说乡下,就是在城里,也没有婆家会允许这样做的。
陈可秀有些无语,“这有什么可反对的。好了,你快去坐车吧,要是错过了还得等下一班,这天也怪冷的。咱们有缘再见吧。”
刘淑霞嗯了一声,挥手说了再见,就沉思着走了。
她真的不信,会是这么简单的原因。
也许……她是和男人关系不好?
又或者是别的原因。
不然怎么会说有缘再见呢。
她现在不敢说去大院里教书,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也是八.九不离十。
而陈老师是大院里的家属,以后总是有机会见面的,除非她不打算回去了。
这是不是意味着,她刚刚说的不是真话,只是怕别人嚼舌根,挽尊的说辞呢。
可是,要是夫妻关系很差,蔺主任又怎么会看在她是军嫂的份上,把这件事情交给她做?
她边思索边摇头,算了,其实也不关她的事。
她拢了拢衣领,赶紧去坐车,心底也不免有些担心面试了。
本来十拿九稳的事情,被陈可秀一说,也就担心起来了,万一没面试上,这些日子又是坐车,又是上课的,风里来雨里去,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
而且等过段时间过了年,又得继续加入春耕,周而复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想想都看不得出头之日。
……
陈可秀没再参与剩下的事儿,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准备,就要前往松海了。
不管邵卫国能不能提前去,她肯定是要先去的。
答应了编辑,而且对方还有事和她细聊。
再一个,现在编辑手里的权利还是挺大的,关系处得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别人帮忙争取点什么,都够她汲汲营营许久了。
再说她还挺喜欢这个编辑的,虽然没见过,毕竟也通信一年多的时间了,彼此聊天就像是老朋友。
从行事的桩桩件件来看,对方也是挺厚道的,多个朋友多条路,总是不亏的。
听说要收拾东西,陈可馨和林姐这才知道,陈可秀打算去松海。
这里距离松海,有将近两千公里的距离,别说陈可馨,就是林姐都觉得太远了。
现在的交通和信息都不发达,大家没有办法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要离开故土,即便是林姐都有些忐忑和焦虑。
她不知道陈可秀会不会带她走,要是不带,她就失业了。
要是带她走,也对远方充满着未知的茫然。
心里纠结无比。
第484章 找人问问上学的问题
陈可秀没打算让她多纠结,边收拾重要的物品,边和林姐商量,“目前打算去一年,要是你不想去的话,我多给你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以后大概也是要回来的,到时候你要还是没有别的路子,我们再合作也可以。”
去了松海,保姆也很容易找的,当然,也肯定是贵不少。
她想留林姐最重要的原因,其实也不是这个,除了她和安安如意都有些感情了,用起来得心应手之外,也有别的原因。
如果时间线和大事件不变的话,还有两三年,就要开放了,她不可能把写作当做一辈子的依靠。
会不会江郎才尽不知道,但是目前十几二十年赚不了多少钱,她肯定是会想干个体户的。
一个人的经历有限,要是找别人合作,她的性格又不会轻易的相信别人,林姐的性格和人品是可以通过她的考验的,当然希望合作伙伴是她。
且林姐很有优势,她已经懂得很多东西,以后是很好的帮手和合作伙伴。
做事情,尤其是在先知的情况下,她不可能到时候临时抱佛脚,是需要提前部署的。
林姐对她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一环,更希望感情维持不变。
不过,这得看林姐的意思,现在的人,要离开故土,是挺艰难的抉择的。
尤其,她给的也不够多。
但是她也不能在这种时候加钱。
她和林姐关系不仅仅是雇佣关系,也是林姐走投无路时,她不介意别人挑剔过她的污点,算是半个伯乐。
林姐做事认真,不排除是有感激的心在里面的。
要是这种时候加钱,那就是告诉林姐,她很需要她,心态就会变得不一样了。
所以,所有的东西维持不变,就看林姐愿不愿意过去了。
林姐迟疑了会儿,苦笑一声,“我还是跟你走吧,这个地方,也没我的容身之处。”
她是明白人,丈夫那边趁她下乡的时候,把孩子教得不认她了,娘家那边的情分也耗得差不多了。
虽然也有些朋友,看起来挺有体面的,找人帮助做点事,也会有回应。
可是,她心里明白,都是因为陈可秀在后面出钱,人家觉得有利可图,才又热情起来。
要不然,真有那么多真心的朋友,也不能迟迟找不到工作。
是陈可秀对她伸出援手,不计较她曾经犯下的错误,全心全意的信任,像家一样的温暖。
即便是远走他乡,她也是愿意的。
她看着外面黑沉沉的天,“小陈,我明天请个假吧。虽然孩子们没什么感情了,毕竟要离开,我想去看看。”
孩子们不认她,那也是她好几年都没在,她怨怼,却又舍不得真的责怪孩子们。
离开之前,也该回去见见。
嘴上说就当没生过,可骨肉亲情,哪里是那么容易能舍弃的呢。
陈可秀也理解,“好的,我这两天没事,也不工作。你就放几天的假,和家里人都道别。”
一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是该去看看的。
同在一片天空下,县城又不大,说不上的低头不见抬头见,哪怕是没回去,总归也不太担心家里的事。
可要是离得远了,心情总是不一样的,她可没那么刻薄,不让别人回去看看。
林姐笑着点点头,“行,那我明天早上去,要是可以的话,可能会带孩子回娘家住一天。安安和如意,你多受累。”
虽然安安和如意,是陈可秀的孩子,可照顾两人,是她的责任和工作,这可不是相当于陈可秀是帮她干活嘛。
她这一点,陈可秀是真的非常非常喜欢。
或许是曾经背过难,她在这方面,谨慎又通透,且恪守原则。
陈可馨却是不太高兴,要去更大的城市,她没有任何兴奋和激动,只觉得惶恐。
好不容易才熟悉了,也算是安定下来了,现在又要换地方,她总觉得像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她低垂着头,不收拾东西,也不敢发表意见。
陈可秀每次看她这样,都觉得一个头两个大,按捺住性子问道,“四妹,你有什么意见和想法都可以说。你要是不说,谁知道你的需求是什么?”
陈可馨抿抿嘴,依旧是不说话。
心里的念头杂乱无章。
一方面,她觉得大姐说的没问题。
可是,她又觉得,上次她明明说了要买钢笔的需求,结果换来的是被无情拒绝的结果。
说了有什么用,还不是不能满足她。
陈可秀有些烦了,“我看你不太高兴,是不想过去吗?”
“我没有。”陈可馨低声说道,“我没有意见,都听姐姐的。”
陈可秀要是看不出来她有想法,那真的是白活了,皱眉说道,“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有什么事情你就直接说,别整这些虚头巴脑的。”
这个妹妹,真的让她很无语。
有啥事就说,能商量的商量,能解决的解决。
闷在心里,口是心非,别到时候又偷偷怪她不善解人意。
她真的是想把人送回去,一了百了了得了。
可是她一念之差,把人带了出来,让她过了比在老家好十倍的生活,再把她送回去,她还能活吗?
人总要为自己做出的抉择负责,陈可馨性格再别扭,但是总归没做什么不好的事情。
总不能只是因为她闷葫芦,就把她弄走吧,那成什么了。
陈可馨听她不耐烦了,就立刻红了眼眶,搅着袖子,嗫嚅着说道,"大姐,不是说好了要送我上学吗?要是去那边,还能上学不。"
这个问题,还真是问到了陈可秀的知识盲区。
她就知道,要是在这边,有暂住证,只要把陈可馨的户口暂时挂靠在她家,就能借读。
可要是去了松海,那边的政策是不是一样的,是否宽松,她就不太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