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也没由头,现在借着快新年的口子,表达一下感谢。
蒋清清犹豫了下,这才点点头,低声和她说,“姨,我和你说个事,你别告诉别人啊。”
陈可秀笑着推了推她的头,“怎么了?有喜欢的小男生了?这么神神秘秘的。”
“我才不喜欢呢。”蒋清清撇撇嘴,凑在她的耳边说道,“我觉得,我妈可能有弟弟妹妹了,真的。”
陈可秀楞了下,“你怎么知道?”
“哎呀,和你去年怀弟弟妹妹的时候差不多吧。我问她了,她说有可能,但是不让我说出去,你也别说啊。”蒋清清笑得一脸明媚,“我希望是个弟弟,这样人家也不会说我妈不行了。我以后要赚钱,给弟弟买好多的东西。”
陈可秀摸了摸她头,“好。”
要是真的,她也替蒋嫂子高兴。
她心心念念的,想要自己生孩子。
之前就是医生说她难生养,这才收养了清清。
哪怕清清再优秀,她对清清也很好,就跟亲生的一样,可听说别人家有孩子了,眼里都是挡不住的羡慕。
有时候还说对不住蒋营长,毕竟是她的问题,才没给对方留个亲生的孩子。
要是真的能有,也算是皆大欢喜。
清清这会都大了,总不能还能偏心吧。
而且蒋嫂子不是这种人。
至于蒋营长,在这个年代,能养养女,也没执意要亲生的,应该也是宽宏大量的人,不至于容不下清清。
应该是没有影响的,对于谁来说,都是好事一桩。
虽然听到了讲嫂子的喜讯,她也没特意去找她道喜,人家没说,就是谁都不想告诉。
蒋清清是因为和她关系好,才会告诉她的,她也不能转头就把小姑娘给出卖了啊。
回到家,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响了,赶紧继续做饭。
孩子不在,她一天一夜都没喂奶了,头一次觉得涨得厉害,挤得手都酸了,才缓解了些。
甚至很无聊且好奇的尝了一口,吐都来不及。
吃完饭没事做,也都收拾好了,只能拿出本子做点工作。
她都觉得自己是劳碌命,本来想给自己放几天假,稿子都写完了,可最后还是发现无所事事。
只有工作能让她安心。
晚上做了两人份的饭,邵卫国说好了回来吃的。
总觉得家里的条件好了不少,毕竟邵母那边没有继续狮子大张口,邵卫国的吃苦观念也改变了些,家里再不是什么都没有了。
至少油还是管够的。
炒个土豆,又炝炒了个酸辣白菜,煮了个鸡蛋汤,蒸一锅米饭,好歹让她凑出了三菜一汤。
不过这味道……不难吃,也没不好吃就是了。
做饭的技能,她这辈子应该是点亮不了的了,也就不挣扎了。
还是好好赚钱吧。
邵卫国回来就看到热气腾腾的饭菜,外套都没脱,就先把她抱在怀里,“媳妇儿,你真好。”
“怎么了。”陈可秀觉得莫名其妙,总不至于就感动了吧。
以前她也经常做饭的,也没见他这么矫情。
邵卫国把下巴搁在她肩上,“没事,就是觉得有你真好。”
以前没觉得,那是因为大家都这样啊。
自己过了一段时间,虽然可以去食堂吃,可有时候回到家,火都是熄的,没点热乎气。
一点都没有家的样子。
所以他才会把火都添好,希望回家的时候,热乎乎的。
也想着她要是突然过来,也不至于因为生火弄成大花猫。
家的幸福就是如此,说简单也很简单,可他差点都得不到。
陈可秀拍拍他的背,“这不是说我不懂事的时候了。”
“我错了。”邵卫国立刻认错,想到以前吵的那些架,都觉得特别没有必要。
媳妇多好啊,哪哪都好。
陈可秀也不欺负他了,“赶紧洗手吃饭吧,虽然家里暖和,天冷,一会儿饭菜都凉了。”
“好。”邵卫国发现连洗手的热水都给他倒好了,有点受宠若惊。
他能有这种待遇?
不都是他给陈可秀倒热水的么。
“媳妇,你有啥事就说,这样我还挺害怕的。”
第512章 陈可秀,你没完全赢
明明家里也没那么缺钱,她不至于拦着邵卫国,让他对老家那边一毛不拔。
她还没那么霸道。
“我知道,但是应该和你说一声。”
邵卫国突然想起什么,和她说道,“对了,昨天有封信,是郭嫂子给你的。寄得是大院的地址,填的我的名字。我以为是我的,就看了看,信在抽屉里。”
郭嫂子……
在陈可秀听来,似乎是挺久远的称呼了。
她还以为,这辈子都不会联系了呢。
哪怕她给了对方一些钱,说好了是借的,不过她给出去的东西,从来没想过要收回来。
而郭嫂子也说了,等回到家就给她写信,这都过去了快一年,没想到,还能收到对方的来信。
她懒得出被窝,就问邵卫国,“说的什么呀?”
“没看,就看了开头,发现是你的信,就给收起来了。”
“哇,你还尊重我的隐私呢。”
邵卫国:“……”
没想那么多,就是刚好没空看。
既然不是自家的事,是陈可秀朋友之间的来信,干脆就没看了。
没想到,在陈可秀这里,居然还是值得表扬的。
他默默的接受了表扬。
并且打算发扬光大。
……
陈可秀一向起得不早,起床的时候就只有自己了,洗漱完,这才找了郭嫂子的信出来。
看到邵母寄来的信还在,就都看了一遍,有两封信,看起来比以前的舒服多了。
没有追忆往事,也没有卖惨,内容简洁,阐明要钱的原因。
早点这样不就完事了么,搞那些花里胡哨的。
她也没任何想法,她自己不要家人,总不能逼着邵卫国也不要。
只要态度好,别恶心人,多给十块钱这种事,好说。
看完了家里的信,这才看郭嫂子的来信,有好几页,看着字迹,应该是郭红平写的。
从叙事的角度,应该是郭嫂子让他写的。
这小子都该五年级了,很普通的词语,都写不明白,还好陈可秀知道郭嫂子的语言方式,连蒙带猜的也能知道说了什么。
郭嫂子和她说回了家里,转业的房子也安置好了,在县里,也算不错的。
一家人的户口,都挪到了县里,郭红平也可以去读书了,不过就是郭家人总是过去。
还有郭连长的那个侄子,也跟着去家里了,户口在郭连长名下,现在也在城里上学。
她运气很好,因为郭连长是某个大厂里的保安队队长,她也得了个在厂子厨房打杂的工作。
算是塞进去的临时工,虽然工资不高,好歹是有份工作了,也不觉得辛苦。
郭红平也知道好好学习了,不怎么爬树摸鱼,对她挺贴心的,一切都挺好的。
郭红平也还记得这个打破了他脑袋的陈姨,会讲故事的陈姨,偶尔都会念叨起她。
最后告诉她,可能她会把她给的钱,挪用一点。
至于用途,并没有说。
陈可秀拧了拧眉,也知道这是报喜不报忧了。
要不然,凭郭嫂子的性格,若是没有困难,指不定得把她给的钱捂到起毛也不会花的。
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何况是郭家这种环境呢。
而郭嫂子最后也问她,和邵卫国怎么样了,嘱咐她别和他吵架。
还说会跟着郭红平一起学习写字,说不定以后有机会了,能靠着识字转正呢。
让她要是收到信,也可以给她回信。
落款是韩幺妹。
这是不同的笔迹,应该是郭嫂子亲手写的,字体又大又粗,还有点歪歪扭扭的,不过一笔一划写得很认真。
难怪郭嫂子从来不告诉她她的名字,问了一次,她都说叫郭嫂子也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