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她被堆在大家捡来的松针和柴火里,被火焰吞噬,周围的雪融化,露出黄色的土地,落了一层黑灰。
浓烟过后,人彻底没了,骨灰都没拾。
洪嫂子不断地哭,洪营长面无表情,那些孩子,被大人压着过来,都磕了头。
仅此而已。
这件事就这么结束了。
那天值班的警戒人员也回来了。
除了进出家属院严格了些,再没有别的异常。
好像这件事,从来没有存在过。
哦,唯一证明梅梅存在过的证据,就是洪嫂子自从她死后,天天和洪营长吵架。
洪营长刚开始忍着,没几天就动手打她,她也没客气,还动了刀。
虽然洪营长没受伤,也消停了。
陈可秀只是隔墙听着,洪嫂子不出门,她也不串门打听。
又一年东风临窗,院里的积雪消融,露出本来的样貌。
腊月二十七,洪嫂子终于出了门。
是郭嫂子来找陈可秀,问她要不要去镇上买东西,她拒绝了,倒是洪嫂子出了门说一起去,脸上还有几分笑容。
陈可秀想起梅梅怯生生的模样,叹了口气,这个年代的人,承受能力真的很强。
她准备收拾东西,明天准备回老家。
不是带东西回去,而是把家里拾掇整齐。
傍晚郭嫂子过来和她聊天,说起洪梅梅的事儿怎么解决的。
“听她说,那些孩子家,每家都赔了钱。许政委家赔了五十块钱,其余的,一家十几块钱。毕竟,洪梅梅不是冻死的,而且回家发烧没及时治疗,洪营长也有很大的责任,所以就这样了。”
陈可秀没吱声,暗暗地算了一笔账,十几个孩子家,加上许政委家的五十块钱,二百块钱出头。
养了十年的孩子,这些感情,竟然不到二百块钱。
这个代价,也太轻了。
郭嫂子也是摇头,“不知道她怎么想的,孩子刚去了一个月,她说她要收养一个孩子。”
“洪营长能同意?”陈可秀有些奇怪。
这个人,连亲生的都不顾,怎么可能给别人养孩子。
郭嫂子凑近了些,声音很低,“这事,他也是犯错误的。洪营长怕洪嫂子闹腾,也不敢不同意。她今天看中了一个。”
陈可秀目露惊讶,“不是,才去了镇上一会儿,就打听到了?”
“对。”郭嫂子点点头,“镇上的一个小姑娘,也是十来岁,和梅梅生得有点像,无父无母,她奶奶前几天摔死了,今天在路上要饭来着。”
陈可秀狠狠皱眉,迟疑着问道,“这丫头,不会姓王吧?”
“你咋知道。”
陈可秀都不知道怎么说好了。
她还是记得王大花要丢石头砸她时,她那阴恻恻的目光。
小小的女孩子,令她不寒而栗。
郭嫂子见她面色不对,问道,“小陈,怎么了?”
陈可秀迟疑了下,正要和她说这件事,听到洪嫂子在外面喊,“小陈,你在家吗?”
她只好起身去开门。
洪嫂子拎着一只篮子进屋,笑着说道,“听说你们明天就要回老家,好久不聊天了,过来唠唠。”
陈可秀勉强笑笑,和她也没什么好说的。
洪嫂子把篮子递给她,“之前的事儿,还没好好谢谢你。这些鸡蛋你拿着,明儿在车上的时候吃。”
“不用,不用。”陈可秀看着篮子里的十几个鸡蛋,连忙推辞。
人都没了,还有什么可谢的。
而且,鸡蛋来之不易,太贵重了。
两人拉扯了下,洪嫂子见她真的不要,脸色就不太好看了,“你是不是看不起我?”
陈可秀摇摇头,还没说话,就见她抹了眼泪,“还是嫌我拿女儿买命钱给你送的鸡蛋?”
郭嫂子见状,劝道,“小陈,这是洪嫂子的一片心,你就收下吧。”
陈可秀十分别扭,可洪嫂子哭天抹泪的,她只得无奈收下。
“那就谢谢洪嫂子了,坐会儿,我做晚饭,大家一起吃吧。”
郭嫂子闻言,点点头,“也行,那这样,我回家拿点东西,今儿在你家吃吧。”
最近,因为她和陈可秀的关系,两家关系不错,还没一起吃过饭呢。
她前几天磨了一板豆腐,拿几块过来,拿点粮食,也不算占便宜。
正好她今年不在大院过,就当提前热闹了。
陈可秀原本只是顺嘴客气,她其实不太喜欢很多人一起吃饭,尤其都带家属,还有个洪营长。
在这大院里,她最不待见的,就是他了。
当然,也不待见郭连长。
可是郭嫂子这么说了,她也只能点头,“行,嫂子啥也不用拿,叫上红平和郭连长过来就行。”
“好嘞。”郭嫂子应得爽快,就回家去了。
她才不会什么都不出的,谁家都没有万贯家财,和亲近的人家一起吃饭,是常有的事儿。
那也得一家出点粮食,断然没有让人请客的道理。
洪嫂子也是欣然同意,“我今天买了不少肉,我拿点来,粮食就不拿了啊。”
陈可秀原本还希望她拒绝的,毕竟两人的关系比之郭嫂子差得太远了。
没想到她同意了,只能捏了鼻子认下。
第57章 爷们说话,插什么嘴
两个嫂子都走了,她原本是打算吃米饭的,只能换成了白面。
她也不会蒸馒头,等洪嫂子过来,她把面粉交给她,“今晚上吃馒头吧?”
洪嫂子嘴角抽了抽,“这个天,面一时半会发不起来,烙饼吧,我来做。”
陈可秀:“……”
哦,她忘记了啊。
蒸馒头好像要发面。
反正她也不懂,吃面食这方面,还得看洪嫂子和郭嫂子的,两人来了,就忙活起来。
她就在旁边打下水,跑跑腿,要啥给啥就完了。
郭红平也来了,他没乱跑,安安静静地坐在煤炉子前面,看起来稳重多了。
郭嫂子和陈可秀来往密切,这些日子,都到了互相能借盐借油的交情了,连带着郭红平和她见面也多。
她偶尔会教郭红平认字,没事的时候讲个故事给他听。
可能小孩就是这样,郭嫂子的话,他不一定听,但是陈可秀说的,他基本上都听。
什么抢秋千的恩怨,已经不复存在了。
再加上,因为洪梅梅的事,大院里的人肯定都说教孩子了,也不像以前那样轻拿轻放。
至少,这些日子,孩子们打闹的声音都少了。
很少听到谁家孩子被打哭的事,安静了不少,也不玩打仗的游戏了,孩子们都稳重了。
陈可秀见他坐着,有点别别扭扭的,就拿了本邵卫国的书给他看,“这是你邵叔叔的书,你看着玩。哦,不许弄坏弄脏,不然他要说我的。”
郭红平嘿嘿应声,“晓得了。”
他接过书,顺手翻看。
《十万个为什么》有插图,而且是等比例的,他看的这本,还是和军事实操有关的。
大院里的男孩子,多数都有当军人的梦想的,郭红平也不例外,一下子就入迷了。
见他看的津津有味,郭嫂子笑道,“这是天要下红雨啊,一个看书不到三分钟,屁股上就长了钉子的人,在小陈面前,稳重得很。”
陈可秀抿嘴笑笑,那也得看看什么书啊。
她看过郭红平的课本,说实话,真的很难学。
没有什么拼音,全靠老师教,对于这些大多数从老家过来就开始上学的孩子不是很友好,毕竟没有任何基础。
而且课本枯燥乏味。
就她给的郭红平的书,估计一大半的字,这小子都不认识,因为他的眼睛光看图了。
要不,她可以试试做带着拼音的启蒙读物,画些插图。
她是学过美术的,虽然刚刚入门,问题应该不大。
不过,启蒙不学拼音,她带拼音也没用啊,还得再琢磨琢磨。
她入了神,连洪嫂子让她找个大碗,都没听到。
喊了两遍,她才反应过来,连忙去干活。
郭嫂子见郭红平看了好久,都不带动的,十分乖巧,忍不住感叹,“你管孩子比我强多了。你说你这么会管孩子,赶紧生……”
她说到这里,想起洪梅梅刚死了没多久,立刻闭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