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母现在正脾气大,直接拍了桌子,指桑骂槐,“老二,怎么着,我现在也使唤不动你了,对吗?”
邵建国脸色有些难看了,不过终究是没敢和她对着干。
他心里很明白,能有现在的日子,都是靠着邵母,把她惹急了,就没好日子过了。
只希望村里人能劝得住邵卫国。
他看了邵母一眼,这才不情不愿的离开。
邵大伯是最先知道家里闹起来的,听闻了这事,立刻就要过来。
邵大伯母气得不行,“你是吃饱了撑的?别人家的事跟你有什么关系?这么积极做什么。”
邵大伯皱眉瞪她:“我弟弟去得早,我这个当大伯的,自然要把控着点。”
邵大伯母嗤笑一声,还想说话,邵大伯并不允许,喝道,“妇道人家唧唧歪歪的,再和我吵,信不信我动手了。”
邵大伯母忍了气,都一把年纪了,孙儿都有了,再打起来,谁的面子也不好过。
她只能跟在后面,看看怎么回事。
恰好今天没事,也没上工,邵卫国的堂叔堂伯,还有三爷爷他们,全部都过来了。
就连听说邵家有热闹可以看的村民,也都来了。
把邵家的院子堵得严严实实。
没法,邵卫国在村里比较出名,那叫一个家喻户晓,谁都说他是最有本事的。
以前也是家庭和睦。
但是这次……刚回来就闹了矛盾,这种热闹不看白不看。
看着人越来越多,邵大伯的脸色难看得快要滴出水来。
“说吧,到底是什么事?一大清早的,就准备丢人现眼。”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可他说话的时候,目光都是看着邵卫国的,指责的对象,显而易见。
邵卫国抿抿嘴,“这事得问我妈,她说要把大家都叫过来,大伯你问她吧。”
要让他主动开口,还挺难以启齿的。
过往看着和和气气的一家人,现在因为他的工资,闹成了这个乌鸡眼的模样。
他自然是别扭的。
也想最后给邵母一个机会。
要是她现在改变主意,主动说误会一场,他可以不计较下去。
要是铁了心的为了要钱,闹得不死不休,以后不管她过得什么样,老邵家过得怎么样,他都不会再插手过问了。
邵母看着这么大的阵仗,心中也不是完全不后悔的。
可是邵卫国没有低头,更没有打圆场,她就气不打一处来。
把昨夜想了一夜的话,如同竹筒倒豆子般噼里啪啦说出来,“今天呢,是想请大家评评理。”
她看向邵家目前年龄最大的长辈,邵家三爷爷。
“三爷爷,你说,现在我们家,除了卫国,都算是老的老,小的小。身为家里的顶梁柱,应不应该帮衬家里人一手。”
“这个是咱们的习俗,也是我们家的优良传统,三爷爷你说对吗?”
“远的咱们就不说了,咱就说近的,就三爷爷的家里,儿女都没有分家,都是一起干活,一起吃喝。有能力的帮扶没能力的,互相搭把手,就把日子过去了。”
“但是现在呢,卫国有了能力,不想管我们的死活,大家来评评理,他的行为合适吗?”
邵三爷爷今年都快七十了,不过也是老当益壮,至今也要下地干活。
骂起人来那叫一个中气十足。
不过邵卫国不是他的亲孙儿,从小也没在跟前长大,他倒是没有开口骂。
“卫国,咱们做人做事呢,都得讲良心。我知道你从小离家早,可能对弟弟妹妹没有什么感情。不过这个事儿,这么办……不妥当。”
第580章 又开始寻死觅活
邵卫国对待族人也还算尊重,毕竟在农村,很多时候都是互相帮助的。
还记得那时候的大队长莫名的针对他家。
而他家的人口不算多,上公粮的时候,大队长非要说他家的粮食不够,怎么称都不足。
邵父怀疑是称坏了,提出要检查检查。
当时的大队长可蛮横了,说什么要是信不过就自己背到镇上去称,要么就得把粮食给补上。
当时他爸都已经生病了,而他也才十岁出头,又下着雨,根本就没法到背镇上去。
大伯家的,堂哥堂弟们也还小,家家都顾不过来。
还是三爷爷招呼了人,帮他家全部背去镇上,人人都淋成了落汤鸡。
事实证明粮食是够的。
然后问当时的大队长,讨了一个公道,要了一份道歉回来。
还想了法子,大家同心协力,把大队长给挤兑换人了。
平时家里的人受欺负了,三爷爷也没少上儿子们帮忙出头。
就因为一心团结,不内讧,邵家算不上人口多的大姓,在村里也有一席之地,没受人欺负。
他对三爷爷家,没有任何想法和意见。
对这个老人也是很尊重的。
如今对方开口,邵卫国也没有顶撞,只是说道,“三爷爷,我知道咱家的规矩,我以前都是这么做的。”
“你放屁,你什么时候这么做了。”邵母急吼吼地打断,“自从你娶了媳妇,就不想管家里的死活。现在更是彻底不想管了。”
邵卫国冷冷地扫了她一眼,并未和她争辩,只是自顾自地说道,“我十五岁当兵,二十岁的那年,是个连长了。但是我入伍的时间不长,工资是二十三块钱一个月。我只留了三块钱,其余的钱都给了家里。”
大家一片哗然。
那就是1967年的时候了,那时候给家里二十块钱……
真不敢想,邵母一家三口,过的是什么样的好日子。
要是这么说的话,别说对不起家里了,那付出和牺牲,是很大的。
邵母过得这么好,怎么还能每天哭穷呢?
现在还说他没管家里。
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邵母也没敢否认,就怕邵卫国是有能证明打钱了的,到时候更显得是她的不对了。
她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强行争辩:“这个事情我承认,但是那时候,孩子爸还没死。平时要吃药,那点钱只够吃药的。”
“然后,没几个月就去了。丧葬费欠了很多钱,大家都是知道的,对不对?”
众人点点头,这个事情倒是知道的,还问了村里人借钱呢。
隔了几年才还上的。
不过,按道理说,要是每个月给二十块钱,还账应该也用不了那么久。
难道说,邵父死了之后,邵卫国给家里的钱就变少了?
纷纷都去看邵卫国,等着他的解释。
邵卫国淡淡地说道,“我一直给的二十块,给了三年,然后我成为营长。工资变成了三十七块钱,我就开始每个月给家里三十块钱。”
因为变成营长了,也算是有些朋友,他也不能吃最差的,天天都过的落魄。
要是这样的话,就和别人说不上话了。
所以,他才会留了七块钱。
给家里每个月三十块。
这个数目,听得村里人都晕乎乎的。
别说放在以前了,就算是现在,灾害的时间完全都过去了,谁家也不能赚这么多钱。
别说是一个月了,就是一年到头,除了吃喝穿,还能剩下30块钱,那都是不错的家庭了。
给了这些钱,邵母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她有什么资格在这里闹。
大家这次没客气了,你一言我一语的指责起了邵母。
“我说赵玉兰,你这就不对了啊,他自己的生活都不顾,把钱全部都给你了,你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就是,本来他也没在家待多长的时间,十几岁就出去了,你咋那么狠的心呢?”
“要是我有这种儿子,怕是做梦都会笑醒,那能跟你一样的,人就是要惜福,不然是要遭天打雷劈的。”
邵母被指指点点,脸色扭曲得几乎看不出本来的容貌,她瞪着眼,“你们知道什么!我那时候生病,两个孩子又要上学,这些钱,也就正好够家里的开销。”
她缓了缓,又继续说道,“而且,我想着他还没有结婚,从牙缝里省钱,给他攒钱娶媳妇,你们说说,我什么时候对他不好了?”
说到这里,她其实已经心虚了,不停地瞪邵卫国,想让他停下来,这件事就这么算了。
她搞这么大阵仗的时候,从没想过邵卫国会真的和她算账,当众落她的面子。
就是现在,也还指望着邵卫国把坏名声都扛了。
可是在邵卫国的世界里,开弓没有回头箭。
既然已经说了出来,那就要掰扯到底,至于谁难堪,那就不关他的事情了。
他无视了邵母威胁的目光,淡淡地说道,“是啊,你为了给我娶媳妇,逼着组织做工作,因为不想出彩礼,各种刁难人。逼着人家嫁闺女不许要彩礼。”
邵母怒吼,“那我最后不是给了吗?难道我没给!”
邵卫国嘴角勾起一抹讽刺,语气发沉,“是的,你还是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