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倒没有看不上村里的姑娘。
对于她来说,邵建国以后娶的媳妇儿,是一个能干又勤劳还孝顺老娘的人就最好了。
城里的姑娘娶回家有面子,但是还不一定有村里的好。
所以,她最近忙碌着给邵建国定亲的事,倒是不怎么作妖了。
同住在一个村里,陈可秀还是能听到她的消息。
赵玉兰在村里,搞得跟选妃一样的,还放话出来,想要给儿子娶一个什么样的媳妇儿。
说出的那些要求,感觉村里的姑娘都是她家养的一样,真是把邵建国当做皇太子了,对人家的女娃指指点点。
又不是每户人家都想和她家结亲的,甚至有的姑娘家也不愿意,这些话说出来就像是笑柄。
有不少人当做笑话来听。
同样,也吓退了大多数人家的姑娘。
不过也有几个姑娘,坚持对邵建国有意的。
邵建国这两年长高了一些,不像之前那么矮了,活儿干得少,还算白净,说出去又是个读书成绩好的,怎么看都有一层滤镜。
虽然个子依旧不太高,也是很得姑娘们喜欢的。
即便邵母要求未来的儿媳妇,不能要彩礼钱,要生得好看,还要干活麻利。
一大堆的要求,总有那么几个,还是有心思的。
不过大多数的人家提到赵玉兰,都不屑一顾。
不管家境有多好,以后邵建国有多少出息,就凭赵玉兰这种性格,就不想把女儿嫁过去。
跟她没有办法相处,而且还挺丢人的。
村里现在两级分化很严重,想要把女儿嫁给邵建国,就说什么儿子是儿子,当妈的是当妈的,不能放在一起说。
而另一头就说,简直就是糊涂,现在都还没有什么成就,只听说成绩好就忙不迭地把女儿倒贴过去,也是挺没皮没脸的。
不管村里人怎么说,赵玉兰依旧我行我素。
去年承包的地,今年就开始种了,本来是打算让邵建国和邵梨子放学之后帮忙的。
现在真的有几个姑娘想嫁给邵建国,家里的活忙完了,就去帮赵玉兰的忙。
没想到,赵玉兰承包了土地,竟然也能挺清闲的。
陈可秀听说这些东西,都觉得大跌眼镜,怎么会有人,因为一门赌博一般的亲事,就上赶着去帮忙干活了。
她是真的不能理解。
林姐笑着说道,“你不懂,这嫁人嘛,就是第二次投胎,要是嫁的好,后半辈子也就不愁了。”
看不上邵建国,那是因为太了解这对母子了,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可是别人又不怎么了解,加上邵建国这些日子以来,看着还挺勤快,和村里人打招呼也热切。
都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以前他口出狂言的那些话,大家也都当做年少不懂事。
现在看着有礼貌了,又是读书好的后生,说实话,长得也不次,装起来像模像样的。
自然有人垂涎。
这会儿的姑娘也挺大胆的,喜欢就勇敢的向前追,为了嫁人,一点都嫌不寒碜。
“别说现在啊,就说之前的时候吧,就我那个前夫……以前嫁给他之前,他家就是双职工家庭,未来的路规规整整的。”
“那时候,就他们街上,多少大姑娘都想嫁给他。别说就是帮忙干点活了,有的勤快的,大早上就过去帮他家晒被子。”
“甚至还有的,帮忙去做饭什么的,明明八字都没有一撇,都已经当做自家的活干了。”
林姐提起前夫的趣事,语气倒是没有波澜,似乎也不觉得有什么,只当做笑话来听。
陈可秀随口问道,“那后来怎么没从那些姑娘里头选呢。”
林姐剁着肉馅儿,嗤笑起来,“哪那么容易,这个结婚吧,就讲究门当户对。那时候我家也不咋地,但是我爸妈都是有工作的,而且我本人当时也是读了中专的。有工作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那些女孩子,能这么倒贴,也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太好,想要嫁个条件好的。”
“那我前夫也会算啊,谁不想找个也有工作的,一辈子平平顺顺,日子稳稳当当的过,自然而然相中了我。”
第670章 还真有上当的
林姐说到这里,多少有些惆怅。
年轻的那会儿没想到这些,还以为是难得的互相欢喜。
那会虽然是经人介绍,不过也是相处了一段时间,才决定结婚的。
看似感情好,所以为了那个家,明明自己也有工作,却任劳任怨,付出的也不少。
没想到竹篮打水一场空。
人到中年,婚也离了,儿子们都不愿意跟着,竟然还嫌弃她是一个累赘。
现在想想往事,以前还真是单纯的可怕。
要说后悔吧,其实当初也没有多少选择,总不能自己有工作,选一个无业游民吧。
无业游民还不一定对自己好,加上家里那关就过不去,能找到前夫结婚,在当时也是很令人羡慕的。
只是现在看来,觉得村里倒贴的这几个姑娘,把邵建国当做香饽饽去争抢,不免有些感叹。
其实做什么都没有用的,邵建国有野心,他想要读书,然后分配工作,吃上商品粮。
这可不是简单的事情。
一个家里只有一个吃商品粮的,想要在城里站稳脚跟都不容易,毕竟不是工作了就分配房子,最起码要干满5年。
那这五年的时间处哪里?
只能是哄一个城里的女孩子结婚,然后慢慢来了。
这些女孩子的付出,最终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还会沦为村里的笑柄。
要不是事不关己,都想劝上几句。
毕竟最后是没有结果的。
陈可秀摇摇头,“这事儿咱们就别管了,每个有自己的想法,我们跟赵玉兰的关系微妙,要是跑过去劝别人,还显得是我们心怀鬼胎。”
虽然觉得唏嘘,能够因为不确定的未来,就去家里帮人干活,可这是别人的选择。
谁也管不了的。
林姐点点头,“那倒是,我们就别管了。”
谌小芳在一边听着,半晌都没有说话。
讲真的,要不是有这份工作,加上经常听林姐和陈可秀说起邵家的人,她其实对邵建国的观感还可以的。
虽然村里的那些人说,邵建国特别傲气,又不像个男人,力气还特别小。
可是她觉得吧,读书人,识文断字的,有点傲气很正常,因为本身和大家就不一样啊。
至于说没什么力气,人家以后也不靠下力气生活,力气大小又有什么打紧的呢。
每次听到那些同龄的大哥们说邵建国的不好,都觉得很心烦的,觉得这些人就是嫉妒人家读书好。
当然,经过这段时间近距离的观察赵玉兰,也时不时从林姐嘴里听说邵建国都凉薄,倒是也没觉得邵建国能是什么好人了。
可是她有些着急,村里有个和她玩的很好的姑娘谢红艳,也就是隔壁的邻居,也喜欢邵建国。
之前对邵建国的好感,都是来自谢红艳,那些所谓的优点,都是红艳姐说的。
这几天,好像也去帮邵家干活了的。
她琢磨着,林姐说的话肯定是有道理的,到时候红艳姐可别竹篮打水一场空。
遭人笑话不说,还付出了劳动力,想想都觉得可怕。
自从来林姐这里干活,没少听同龄的女孩子尖酸刻薄,阴阳怪气,但是这个朋友倒是没说过。
她想着,还是应该提醒两句。
谌小芳有了这个念头,下了班之后,也不管是不是天很黑了,还是去了谢红艳的家里。
两家都是几十年前才来的,又是邻居,不过谢家的日子要好过些。
因为谢家的人丁多,能干活的也多。
在这种时候,人丁多就意味着劳动力多,日子过得一直还不错,但是比黄大娘这样的人家差很多。
可能是因为差不多时候来的,来到村里的初期都被村里人排挤,两家的关系一向还不错。
小辈们的关系自然也差不到哪里去了。
谢红艳只比谌小芳大两岁,快要满18岁了。
在村里这样的年纪,基本上就要开始说人家了,也在为自己打算了。
谢红艳生的还行,就是嘴巴稍微有一点玉米嘴,不过也看不出丑来。
身材也不胖,这是有一点魁梧,长长的麻花辫子,增添了几分爽利,胸大屁股大的,整体而言,是大家喜欢的那种类型。
谌小芳就不一样了,因为家里穷,弟弟妹妹也多,父母又是那种情况。
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过度劳作,加上营养不良,瘦瘦巴巴的,细脖子好像风一吹就能拧断。
哪怕是在林姐这里干活,养了一些日子,这种情况都没有好转。
和谢红艳站在一起,年龄看起来差的就不止两岁。
这会儿刚过完正月,这边多少还有一点冷,谌小芳看着她已经穿了衬衣,忍不住打了个冷颤,“红艳姐,天都黑了,你还穿这么少。”
现在还得穿袄子呢。
衬衫是夏天才穿的,怎么这会儿就穿上了。
谢红艳摇摇头,在她面前也不藏着掖着,“今天周日,邵建国不是休息嘛,家里的活干完了,我去帮他家翻地,可不得穿的好看一点吗?”
好的汉子百家求,自从赵玉兰放出,要给邵建国说亲的消息,除了她之外还有其他人家的姑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