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氛突然之间就变得好了起来,居然也不在互相炫耀了,都说起了创作的灵感之类的话题。
听起来还真像那么回事。
饭局结束之后,华兰这才私底下跟她聊天。
“你这脾气,上来就把我一个作者给弄走了,你得赔啊。”
“赔什么赔,我是帮你清除毒瘤,话说女作者就打算要刘玉琼一个吗?我记得之前那个女频杂志,不是有一个培养的挺好的,你都没能挖过来呀?”
陈可秀的确是一个人开两个马甲,一个女频的,一个男频的。
这些年男频倾向的马甲在国内风生水起,而女频的主打海外市场,华兰就把国内的很多杂志的板块让给了其他的女性作者。
还是那句话,就现在的环境,基本上就是编辑挑什么稿子出来,读者就只能看什么?
说白了就是在编辑跳出来的作者里头,不管高矮个子,读者在里面选一个喜欢的。
现在的杂志社编辑,基本上就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挑选稿子。
要么就是盯着已经有点名气的畅销榜作家。
读者其实是没有什么选择的权利的。
只要愿意捧,而对方写的又不是狗屎一坨,就一定能捧得起来。
还真让华兰捧了两个女频作者出来,有一个销量还很不错,没想到是一个都没能挖过来。
华兰摇摇头,“人走茶凉,我能被逼走,谁还想不到我的背景没有那么深厚。背靠大树好乘凉,人家自然都想安安稳稳。”
好不容易闯出了一片天,只要稳扎稳打,赚钱不算是很难的事情。
也能距离成为大作家的梦想越来越近,不想跟过来也是正常的。
人家也怕万一哪天,自己办的这个杂志是干不下去,到时候泯然众人。
理解归理解,多少还是有点心塞的。
她一向对手下的作者都不错,只要是觉得有潜力的,更新也比较稳定的那种,所有的资源都会倾斜。
原来的公司捧出了两个还不错的女频作者,全部都留在了原来的公司。
倒是没想到刘玉琼这个小冷门的作者,没留下,反而是跟着她过来了。
“没关系,你我都知道如今的杂志小说是什么情况,无非就是花点时间去捧呗。刘玉琼,你今天也见到了。有空你可以看看她写的书,有点你原来写女频的那个味儿,有空的话帮忙指点指点,当做我们以后的台柱子也未尝不可。”
她能捧出第1个,就能捧得出第2个。
当然,也是要值得捧才行。
不过陈可秀这里,还真是靠着她自己争气。
尤其她写的男频的悬疑,现在是国内畅销榜第一,跟榜二简直就是断崖式的区别。
只能说有些人就是天生吃这碗饭的。
只要有陈可秀在,星河杂志社就不可能消沉下去。
而且杂志社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本金,不过就是发行,有着些许的投入。
但也不是很贵,一般来说不清楚市场,就少量发行,如果卖得好就再加印。
而作者那边,现在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分成,一毛钱都是投入,都不用给。
想要投稿的人多如牛毛,从里头薅两把就是了。
她不缺作者。
陈可秀也是明白的,所以才会毫不犹豫的让秋刀滚蛋。
至于刘玉琼,如果对方愿意,她也可以传授一点技巧。
已经写了这么多年了,大概还是知道怎么去抓眼球的。
“对了,人家秋刀走的时候话了点,肯定让咱们星河好看,我觉得他说得出就能做得到。”
“好事啊。”
华兰一点都不生气,笑眯眯的说道,“那就靠你了,秋刀是原来公司的,现在跟我们这边闹翻了,多半还是要回去的。那你回去就把原来公司的邀约拒绝了,根据我对新接手的总监的了解,他一定会接受秋刀,甚至会任由秋刀挑事,中伤我们星河,这可是不花钱的宣传呀。”
陈可秀啧啧两声,“你说你一个杂志社的编辑,还是主打小说连载的,怎么那么擅长炒作啊?”
“被逼无奈呗。”华兰嘴里这么说,神色还有些骄傲,“原来原来的公司在打压我,目前连出版的渠道都没谈下来。不过暂时还是有印刷公司会接我们的单子,到时候我还得去跑一下线下书店的销售,不过我不会屈服的。”
陈可秀点点头,“好,你加油。对了,那个民国异闻录,有电视节目想要做一期传奇故事,用主持人解说以及拍摄的片段呈现故事的办法,幸亏版权都在我手里。回头我也会要求他们加上星河杂志社的名字。”
别的都不用提,只需要提一嘴出版方是星河杂志社就行。
纵然是之前的公司出版的,不过现在版权不在原来的公司了。
之前只是以杂志小说连载的方式,还没有收录成一本书,现在可以考虑做起来了。
也能作为星河杂志社的第1本出版书。
华兰给她承诺,“就按你说的,这本书出版后的收益我都不要,刨去所有的成本,赚的钱全部都给你。”
第783章 让你男人听电话
陈可秀也没矫情,“那就这样了,你也小心一点。你没有接受原公司的安排,反而自立门户,打压肯定是少不了。审稿方面,告诉大家认真一些,别踩线了。”
之前华兰做的那么好,也不过是子公司的总监。
也幸好之前开放了员工投资,她才能分到一大笔钱,现在才有自立门户的能力。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只是一直拿死工资的话,一丁点反击的能力都没有。
即便是这样,小小的星河杂志社,在她原来的公司面前,依旧是小小的一个。
万一人家想搞点什么手段,真是防不胜防。
不过嘛,想靠那种人脉关系打压,也得看压不压得住。
打铁还需本身硬,有可能被打压的稿子都不能要了,稳扎稳打,慢慢前行,不能让人抓到一点把柄。
华兰是知道的,“放心好了,这些我都明白。你就安安心心的把你的书写好,其他的事情都交给我来。”
迄今为止,她在杂志社干了28年的时间,这些流程,还有其中可能会被打压的事,全部都是一清二楚的。
这些坑她一个都不会踩。
即便是现在艰难点,她也有信心能够做好。
目前今天请来的人,有两家出版社,但是都被原来的公司打过了招呼,不肯出版星河杂志社的东西。
但是没关系的,图的不就是一个利字,等到民国诡事录确定出版,肯定有人抢着要出版的,那时候就是她来挑选了。
也就是目前的实力不足,只能先开办一个杂志社公司。
等有了实力,谁还要去跟他们合作?自己干一条龙就好了。
华兰看着屋外的清冷的阳光,只觉得未来可期。
也庆幸当初自己的选择,自从把陈可秀当做台柱子之后,无论在任何时候都维护她的权益。
要不是有她在,自己这条路还真的走不出来。
两人的对策已经商量好了,秋刀也没让她们失望。
回到家之后,立刻就把准备好的稿子,投到了原来的公司。
所以说他现在是个三流的,好歹也有一点点读者基础,不论是哪家出版社或者是小说杂志社,不会把他当做新人对待。
尤其是原来的青年小说杂志社,现在走了几个男频的作者,真是想要立威的时候。
看到他又投了稿子来,也没退稿,暂时把稿子留下了。
其实目前想要主推的,还是晓黎明的新书,所有的板块都想给他空着。
靳主编也有点烦,“晓黎明那边是什么情况,不是说近期要开新书,现在还没开始定稿,下一期赶不上了。”
他空降接手了热火朝天的杂志社,即便是华兰走了,收益也没有往下跌。
毕竟所有的运营模式,都是沿用华兰留下来的。
包括作者资源,全盘接收。
肯定是不会出什么差错的。
可最大的问题是,华兰自己出去自立门户,还多少挖走了一点人。
当然,都不是什么头部的作者,只是一些中坚力量,甚至属于可有可无的类型。
但是靳主编对华兰,那是有相当高的防范意识的。
一个女人,连孩子都生不出来的女人,在七十年代中期,那种文化被废除的差不多的时候,大胆的搞了小说。
她的胆子多大啊。
发表了一些当时不太能发的东西,上面一道禁书令打了下来,她都挨了骂,差点被停职回家。
她不但没放弃,竟然把书整理成册,直接拿到国外去出版。
她的运气很不错,成功发行,并且收益不错,让她又坐稳了青年杂志社的编辑的位置,甚至牢不可破的那种。
因为赚到了钱,总公司干脆放手让她去做。
反正做的好了,赚钱的是公司,做的不好,把她推出去背锅就行了。
华兰一步一步,把那个小破公司做成了现在的小说连载杂志龙头企业,甚至自己还有股份。
她也不太听话,想做什么改革就大刀阔斧的搞,总公司不需要这么不听话的员工,就让他过来接手。
华兰都48岁了,居然还有胆子出去单干。
但是靳主编不敢小看她。
他就怕,那个晓黎明,跟华兰合作了十余年的时间,会跟着她走。
催来催去也没消息。
关键是档案也没有,连个真名都没有,只留了一个电话。
人都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