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卫国大孝子的名声,在村里无可撼动。
“千好万好,不如生个子女好,赵玉兰这么荒唐,前段时间生病了,还在说疯话,连我都差点信了。”
“现在看看,邵卫国哪里是不管她,分明是对她好得不得了,有这种孝顺的儿子,也不知道赵玉兰前世修了什么福。”
“可不就是嘛,她还说邵卫国要害她,把她关起来呢。真要是关起来,朱家哪能带她去治病。”
“她脏心烂肺的,可是邵卫国对她好啊,看看她以前做的那些事,哪里像是对待儿子的,分明就是对待仇人。”
“我们也只能羡慕了,这种福气能有几人呢?”
这种理论的话很多,不过因为离得远,还没传到邵家人的耳朵里,邵卫国就带着赵玉兰走了。
赵玉兰容光焕发,也不再说邵卫国狼心狗肺了,全程安安静静的。
哪怕村民骂她,她也没有反驳。
这一年来,在朱家的日子确实不怎么好过,虽然没饿着,但是也不是什么好的。
现在邵卫国良心发现,好处她都能得到,也不敢计较什么了,更不敢露出尖酸刻薄的一面,就怕邵卫国想起以前那些不愉快的日子,回头翻了脸。
做梦做了这么多年,终于能够到城里当老太太了,那些人说的话,就是羡慕嫉妒恨。
她摸摸车座,又摸摸安全带,靠在窗边看风景,“我还是第一次坐这种车,还是卫国你有本事。”
“这车是我媳妇儿买的,跟我没关系。”邵卫国淡淡地说道。
虽然他现在的工资也不低,但是想要买一辆车,也得存几年的工资。
这说的就是实话,也没啥别扭的。
赵玉兰闻言撇撇嘴,压下心中的不愉快,并不敢反驳。
爱说是谁买的就是谁买的,只要能得到好处就行。
她知道,她现在在邵卫国的心里,地位肯定是不如陈可秀的,没有必要说坏话。
等到了城里之后再说,要是不孝顺,哼!
先培养培养感情,的母子亲情热络起来,再一笔一笔的和陈可秀算账。
要不是她,自己能吃这么多年的苦?
两人刚走,邵建国就到了村口的路边上接人。
他会读书认字,虽然家里都没有钱,他也不赚钱,就靠谢红艳在旁边鞭策敲打,才勉强跟着下地干活。
不过也就做这么多了,家里的事情全人不管的。
都已经破罐子破摔了,还端着大少爷的派头,好不容易家里卖了牲畜攒点钱,就拿去看录像带,或者是买点小说看看。
偶然借到一本杂志,看到了熟悉的人名字。
一个小说作者跟大嫂的名字一样,他刚开始觉得不可能的,大嫂就是个没文化的。
又去买书的时候,看到了那位作者的笔名,没想到有这么火热,还很畅销的。
他一向不看女生小说,也看不起女性作者,只是因为好奇翻了翻。
又对了对杂志,虽然里头没有提到具体的作者,但是提到了这个作者之前在兰城,这和大嫂去过的地方对上了。
虽然觉得不可思议,更觉得应该不是这么回事儿,可是他兜里一穷二白的,就想打点馊主意。
这种杂志会现在还在挖新闻,如果他提供了线索,是不是能赚点小钱花花。
到时候人到了,即便是弄错了也没有关系,反正名字一模一样,谁也不能说出他的不对来。
找个地方打了电话过去,那边还问了细节,这么一对,对方说很快让人下来采访,到时候谈一谈细节。
邵建国都有点懵,对方这么积极,这件事情总不能是真的吧?
就大嫂那种人,也能成为作家吗?
换句话说,如果真有这种水平,还能被迫嫁给大哥?
反正他酸溜溜的,明明他才是以前村里的高材生,大哥只是读了二年级,认得几个字的放牛娃,不就是运气好,捡了点军功,日子越过越好了。
随便娶个媳妇,现在都有可能是个作家,简直是运气爆棚。
就这些运气,放在谁身上,都能够起飞。
而他就不那么好了,以前风风光光的,甚至还有过几个女孩子为了他争风吃醋的。
现在被迫跟谢红艳结婚生娃,整天不是吵架就是干活,没有清静的日子,还会招人笑话。
他既盼着陈可秀真是作家,爆料一些事情就能得到好处。
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她是,要不然的话,大哥也实在是太风光了。
可不管怎么说,对方要过来,他还是得接一接。
再把家里的事情好好说道说道,就算大嫂不是那个作家,大哥抛弃老家的这种嫌贫爱富的行为,是不是也应该报道出去。
想到这里就觉得兴奋,让大哥拉一把,他就是不肯,要是得不了好,那也怪不了别人。
如果去年能给自己找个工作,自己也不会这么对他,还是会尊敬的叫他一声大哥的。
呵呵,背地里做这些事,都是大哥逼的,怪不得他。
打虎亲兄弟,不讲情分的人,都是活该的。
第894章 人品肯定有问题
茶话杂志会的小卢被外派采风,深挖这条线索,就想要得到一个确切的消息。
如果对方提供的消息属实,那可就热闹了。
在新一期茶话杂志上,故意留下了关于月亮的身份背景线索,就是希望能够继续深挖下去。
没想到真能走到这一步。
如果真的挖出了什么消息,小说圈肯定会炸的,话题度更上一层楼。
而且水莲是自家友公司的作者,只要月亮消沉下去,她就会一家独大。
帮助友公司干出了业绩,总公司那边也会嘉奖,以后两家联动,自家杂志社就越干越好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这件事有热度,几乎都是有点出圈了的。
刚开始大家都说茶话杂志社,剑走偏锋,只会宣发一些花边新闻,臭不可闻,带坏了杂志的风气。
可事实证明,群众就是喜欢看这些,销量节节攀升。
他和邵建国碰面,看到对方裤子上都有补丁,一件毛衣起球得不行,不免挑挑眉。
这位知情人,看来过得不咋地。
也有可能就是故意报复。
不过也没有关系的,只有矛盾越深,说出来的东西才会更有意思。
“你就是电话里的那位?”
邵建国连忙说道,“你好你好,是上面来的记者吧?”
这个称呼,小卢还是挺喜欢的,因为茶话杂志社,是参考了香岸的一些运作成立的。
就不干什么正事,属于哪里有腥味往哪里钻。
圈子里的人压根就不会称他们为记者,而是狗仔。
他笑容热情了几分,“你好,你就是那个知情人士吧?请问怎么称呼呢。”
邵建国也没想过隐瞒,他也想出这个风头,“我叫邵建国,之前你们杂志说得那个月亮,应该是我大嫂。”
小卢点点头,和同行的助手说道,“记。”
他们茶话杂志社,可没有摄影机,只能依靠照片,但是更多的还是文字。
典型的一支笔,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爱怎么编就怎么编。
一听说现在就要开始记,邵建国说话就开始文绉绉起来了,“我也不知道是否是同一个人,不过想把这些事情分享给大家。现在我们去看一下原来的住址,也就是我家。”
“好,那就麻烦了。”小卢看了眼村里,这村里,看起来还是挺不错的。
只是看这些房子,就知道村民们还算富足,相比之前去过的那些乡下,要好上很多。
他经常出去找新闻。
虽然茶话杂志社,搞点花边新闻,其中也有一些电影明星,但是这种人,基本上都有点背景和靠山,而且没什么可写的。
无非就是谁谁谁跟谁结婚啦,或者在拍这部电影之前做了些什么。
很多时候连采访都预约不到,因为人家有专门的电影杂志去写,然后就开始做别的。
大多数都是婆婆妈妈的事,城里的很多人做事都得顾及着面子,即便背地里有很多阴私,却也很难挖出消息。
不过乡下的消息好挖,有很多奇葩事,有很多那种传闻传说,这都是大众感兴趣的。
经常在乡下跑,对农村的情况也比较了解。
这个村子算是生活比较好的了。
他其实有点失望。
有对比才能有噱头,要是月亮的老家人,依旧过得不错,那就没有什么可抓眼球的地方了。
虽然有点失望,还是跟着去了。
“前面就是我家了。”
小卢眼睛一亮,这是他见过村里最差的房子了,院里的篱笆,缺一块少一块的,看起来风化的差不多了。
门口还有一个大坑,坑里都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散发着腐臭的味道。
一眼就能看到墙,泥巴夹芦苇的墙壁已经脱落了不少,被熏得黑黝黝的。
房屋上的茅草潦落。
同样是茅草房,这家的茅草房格外落魄。
这里就是月亮的老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