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读书,也知道意味着什么。
等到弟弟长大?
等到爷爷好了,或者说熬死了?
就到了该草草嫁人的年纪,她在村里见过的。
她不要这样,她喜欢读书,喜欢书包,喜欢学校的一切。
“一天到晚就想读书,一个丫头读书能有什么出息?怎么的,你是能考状元还是能当官?”
张婆子的骂声穿透力极强。
她不是完全没文化的,也不是不知道读书的好处,就是觉得张香香不知好歹,非要骂人泄愤。
张平等她骂完,这才说道,“香香,别听奶奶的话,爸爸支持你读书的。但是你得挑个时间是不是?”
张香香猛然摇头,“我不,你要是不让我现在读书,我就跟着大姨走。”
“读读读!”张平不耐烦地说道,“明天就送你去乡下,去读书行了吗?”
张香香眼睛一亮,“你说的是真的吗?明天就把我送回去?”
虽然在大姑家住的也不好,能读书就行。
妈妈对不起大姨过,如果不给她添麻烦的话,就尽量不给她添麻烦。
张平一口气卡在嗓子眼里,他说的就是气话。
家里这种情况,哪能让她再回去读书?
不光是读书的问题,如果她在乡下,还要额外给大姐家一笔生活费。
家里又没有人照顾,都没有办法放得下心。
不过他也不说实话,打算等陈可秀走了之后,再继续让张香香过来做家务。
“我当然是说真的,你是我的女儿,我还能真让你当文盲吗?”
张香香点点头,学着陈可秀的话威胁,“好,要是你不让我读书,我就打电话给大姨……不,我去你的单位,告诉大家我是你的女儿,你违规生了二胎。”
她这话,就是现学现卖的。
她有点不信老爸的话。
虽然说这话的时候很害怕,但是不得不争取。
她才不要和妈妈那样,只能指望着男人过一辈子。
她得像大姨,读书,然后给自己找出路。
张平眼神冷了冷,这个女儿果然养不熟。
跟她说了很多遍,要是被人知道,她又回来了,且是他的女儿,那他不但会下岗,还得交罚款,家里的日子会很艰难。
现在都学会威胁他了。
被气的半晌没说话。
陈可秀觉得香香真的很争气,轻笑一声,“你要留下香香也可以啊,那记得送她去读书,我会让人盯着的。要是对她不好或者不让她完成学业,那就别怪我了。”
张平气得想骂人,真他妈事多。
别人家的孩子用得着她操心?
真是吃饱了没事儿干。
可他什么都不敢说。
又觉得张香香养不熟了,留下反而会更麻烦,又不能照顾家里,还得多出一笔钱。
他缓了缓劲儿,语气生硬地说道,“算了,香香,你还是跟着你大姨走吧。乡下的教育不好,住在你大姑家也委屈你。要是在城里读书的话,爸爸又会丢工作,你去京城读书吧。以后,要是政策管的没这么紧了,爸爸就接你回来读书。”
要去读书也行,也可以笼络住这个女儿,就当做陈可秀帮她养女儿好了。
反正张香香就是他的孩子,这是谁也没有办法否认的。
张香香点点头,“好吧。”
扯了半天,她还是要走,张婆子想到家里的一堆事,就觉得心烦意乱。
虽然还有几个女儿,孝心可嘉,不过各自都有自己的事情,也没办法把老头接到家里去照顾。
她得伺候一家子吃喝拉撒,晚上还要带爱哭的孙子,没有张香香帮忙,怕是得累死。
她开始口不择言,“要是你走了以后我就不认这个孙女,果然是赔钱货,能干点活的年纪就跟着别人走,真是……”
“妈!”张平打断了她的话,虚情假意的说道,“是我们对不起香香,为了她有更好的未来,不能强留她。”
他腆着脸和张香香说道,“好了,你收拾收拾东西吧。记住老爸的话,等到家里宽裕了,就把你接回来。”
说完还摸了摸口袋,给了张香香10块钱,“家里开销大,你拿着这点钱,要好好的读书。到时候给我打电话,寒暑假回来啊。”
张香香接过,乖顺地点点头,“我知道了。”
大姨要带她走了,她以后不会回来的。
至于钱嘛,给她她就要,不要白不要。
前段时间在乡下读书的时候,支教老师说了,没满十八岁,父母就该养的。
所以,给钱养她,这不是应该的嘛。
以后要是一直给,等他老了,她也给点钱养他。
要是他以后不管了,那就不养了,长大了把赚的钱都给大姨。
谁养她,对她好,她就对谁好。
什么亲情血脉,妈妈毫不犹豫抛弃她的时候,她就抛弃这些了,不在乎。
她的东西已经收拾好了,也没什么东西,就连衣服都还是陈可秀之前给她买的那些,已经短了。
一个书包就能把所有的东西都装好。
陈可秀也没多留,带着几个孩子离开。
身后传来张婆子的骂声,“养的是什么孩子?心思都不在家里的,跑了出去,以后哪里还能指得上。”
“我老婆子命苦啊,一大把年纪了,又要照顾孙子,又要照顾老伴,也没人分摊。”
“你倒是大方,把劳动力都给让出去,娶了个媳妇还只会压榨家里,要我说还不如陈可馨,至少让她干活没一句屁话。”
后面的也听不清了,张香香一直抿着嘴。
这句话她都听倦了。
爱说什么说什么吧。
至少,正午的阳光很灿烂,罩在头顶上暖融融的。
如意姐姐的手也很软很暖,未来的日子一定很好。
第984章 我眼光不如你
陈可秀既然要把人接走,难免花了两天的时间,开了一些证明,把户口迁移,不想给娃留下安全隐患。
让张平的大姐,给了寄养手续,把户口转出来,回到了陈可馨的名下。
陈可馨对于这件事,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虽然她不要张香香,毕竟她的女儿,能得到好的教育和富足的生活,她觉得也不错。
还暗自窃喜,大姐就是大冤种,给她养女儿,蹦着高的处理这件事情,直接给她寄养了。
虽然不是收养,但是因为要读书的缘故,户口直接挂到了陈可秀家,只不过关系是侄女。
虽然麻烦了一点,不过也是有好处的,等到张香香满了18岁之后,就可以单独立户,不用挂在谁的户口本上。
她亲生的父亲那一栏,写的虽然是张平,不过因为没有联网,才让张平假装没孩子,逃脱了政策和号召的处罚。
就是因为没有联网,陈可秀重新给她办理了档案,生母是陈可馨,父不详。
虽然显得陈可馨浪荡点,毕竟生了个孩子,父亲都不知道是谁,她都没有犹豫,就同意了。
她和张平没有领证,到离婚的地步都没有迁移户口,她和罗大柱,还能算头婚。
她恨张家,自然也不想扯上关系,所以同意得果断。
张香香以后要是想认张家人,就可以认,要是不想认,完全可以不认的。
也就是现在没联网,这种操作才能实施,不就是找找关系的事儿吗?
回到京城的第5天,这件事情就解决了。
张香香热泪盈眶,她终于和大姨家在一个户口了,虽然是人家说的寄人篱下,心中也充满了安全感。
她也不要别的房间,就想和如意住在一起,如意也没有意见,就这么安定下来。
陈可秀帮她办理了入学,这次户口在她家里,也不用到处找能够借读的学校。
直接报学区的小学就行。
张香香是该读初中了,不过她的基础比较差,从四年级开始读,一切都很顺利。
家里多了一个年纪偏小的孩子,也没影响陈可秀的决策,她依旧要出去走走看看。
反应张香香是如意要养的,如意很懂事,家里的这点人,也没什么三观歪的,张香香本性也不错,养不歪。
不过也没有很放心,还是买了大哥大,到时候给家里打电话比较方便。
也不缺钱,虽然是贵了些,也没关系了。
其实在两三年前就已经有手机了,不过她不怎么出门,而且买手机需要找渠道,她觉得麻烦,也不想欠别人人情,就没买。
这两年手机距离普及也差得很远,不过不算难买,有钱就行,就是重了点。
不过出门在外,要是不能随时给家里打电话,她不担心,家里都得担心了。
她收拾了东西,准备到处转转,如意和安安也支持,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样难舍难分。
果然放心不下孩子的只有她,孩子并不会非要她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