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娇美人带娃改嫁沪上大佬[七零]_分节阅读_第36节
小说作者:桃吱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42 KB   上传时间:2025-05-15 11:52:03

  可冯秘书刚才只是注意力都在沈晚月身上,没有跟刘丰收说话,却不代表没看见刘丰收。

  回到炼钢厂,冯秘书先是去了趟人事科,这才又去见陈勋庭。

  “厂长,我去见了王师傅,他那边还挺稳定的,对厂里的安排也很满意。”

  陈勋庭刚吃完中午饭,合上饭盒点点头。

  “沈同志那边我也去了,沈同志的情况很好,看起来心情还不错,就是医院环境没那么舒服,瞧着她家里人今天似乎去帮忙买了点日用品回来。”

  日用品?

  陈勋庭想起了昨天晚上。

  现在天热,她一个女同志想要清洗,只能去外面的卫生间,而且连个毛巾都没有,确实是不方便。

  “下午有时间吗?”陈勋庭问,“安排工作了没有。”

  “下午要跟您一起开个会。”

  冯秘书猜到了什么,心里已经暗自开始欣慰落泪,连忙又说:“厂长,我刚上楼看到小王回来了。”

第19章

  医院。

  冯娟回想着刚才男人的话,狐疑的问:“你不是说厂长给你批假了?冯秘书是厂长身边的人,又不会为难你,怕什么?”

  刘丰收搁下碗:“那就是顺口一说,你也不想想我这号小人物,厂长往哪儿知道去,是车间主任给我批的假。”

  “那也是正常工伤假,到时候厂里还得给你报销医药费营养费,有必要躲着吗?”

  刘丰收叹了口气:“你懂什么啊,这领导身边的秘书也是领导,我这腿上毛病说重了也用不上住院,这几天厂里遇到事情正是最忙的时候,我想……”

  刘丰收压低了声音,“我想躲个懒,这才用了这招,我要不躲着点,被人家看出来,举报我了咋办?”

  “我觉得没啥事儿,反正你这也确实是从楼梯上摔下来了,他去问医生医生也得说是扭伤,你有闲心想这个,不如想想到时候咋跟财务上多报点医药费。”

  两口子压着声音嘀嘀咕咕的了半天,等说完了抬起头,冯娟准备继续把面吃完时,旁边的沈家姐弟两个才刚把菜都一一拿出来。

  “糟钵头、红烧素鸡,还有枫叶路的双包鸭片,同志啊,这都是沪市出了名的本帮菜。”对面病床住的老大爷看了一眼,忍不住开了口赞许,“那面的口味儿稍微偏北方一些,是怕你们吃不惯,这送饭的人一看就是用了心的。”

  沈晚月看着摆出来的菜品,一时间也看愣了。

  这年头在外面,普通人家别说其中一盘菜了,就算是炒肉丝都得考虑一下才能下手买,这,这也太奢侈了一些……

  “姐,这鸭片好吃,你快尝尝。”

  出去跑了一上午的沈立民早饿了,抄起筷子就开始吃饭。

  他跟沈建国可不同,他觉得自己姐就是最优秀的,谁家娶了姐那是天大的福气,就算是那个什么厂长,想要争取跟姐相亲,自然得表现一下的。

  所以就算知道是陈勋庭让人送的,他也照样吃的心安理得。

  两荤一素的菜,外加一份汤两份面,他们姐弟两个是怎么也吃不完的。

  “你先别动筷子。”沈晚月拦了一下沈立民:“问问看病房里有没有没吃饭的,分出去一些,天这么热,咱俩吃不完剩下的肯定放不到晚上,到时候就浪费了。”

  沈立民只好放下筷子,在病房里问了一圈。

  当然,出于礼貌,沈立民直接无视了刘丰收夫妻俩。

  但是病房里的病人要么是因为身体有忌口,要么年纪大了不能吃油腻,最后只有对面床的老大爷要过去了一份开洋蟹黄面。

  “谢谢你同志,我从前好这一口,现在得了病,身上钱都花医院了,今天也是运气好,跟着同志你沾沾光。”

  沈晚月客气的摆手:“不用谢,本来就是怕浪费,您能吃了还帮我们解决问题了呢,就是您身体没问题吧,要不要问问护士能不能吃海鲜。”

  “能吃,我昨儿还眼馋让我儿子给买了点河虾吃,我胃口啥的没毛病。”

  “那就行。”

  “有什么好吃的,油腻腻的,看着就嫌难受。”冯娟瞥了一眼,咽了口唾沫,情不自禁的欺骗着自己。

  “这位同志一看就不懂了吧。”

  老大爷笑眯眯的抬起筷子,“单这几样菜,就没有一个腻的,卤味过了汤没什么油水,片鸭肥瘦相间除了能吃着感觉香绝对不会感觉腻。”

  沈晚月:“大爷以前年轻时候一定是个会品菜的美食家。”

  “美食家?”老大爷笑了起来,“这个词还真是挺适合以前的我,可惜现在不能吃太多,不然消化不动。”

  冯娟眼红的翻了个白眼,“吃吧吃吧,赶紧吃,屋子里都是你们的菜味儿,也不嫌影响别人,还说素质高呢。”

  “刚才你还吃的满屋子榨菜味儿呢。”沈立民怼了回去。

  老大爷也替他们说话:“这个点本来就是吃饭时间,哪个病房不都是菜味儿,不能只许你吃,别人不吃啊。”

  “就是。”

  “唉你们夫妻俩烦死人了,事儿不少还话多。”

  “小沈你们别搭理他,他们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他嫉妒着呢。”

  “对,别理他们!”

  屋里人纷纷帮沈晚月说起话来,沈晚月是救人的英雄,漂亮说话又温柔,而且还愿意跟他们分享饭菜,相比之前,他们又不是眼下看不见,肯定偏帮着沈晚月。

  沈晚月应了一声,也懒得搭理冯娟了。

  而且饭菜实在是太香了,沈晚月自己也饿了,抄起筷子一会儿工夫干下去半碗米饭。

  意外的,她竟然没有觉得不合口味,反而还很喜欢这种细腻的口感。

  尤其是红烧素鸡,口味儿比北方的红烧肉要偏甜一些,但那却不是很腻味的甜,当成调味品放了一些进去反而更加鲜美。

  沈立民更是吃的满嘴冒油,吃到最后,干脆把剩下的面也拿过来就着菜给吃完了,最后站起来时揉着肚子直想打嗝,却因为撑着了打不出来。

  沈晚月吃完后秀气的擦擦嘴角,忍不住替弟弟拍了拍后背,“虽然说怕吃不完浪费,也没你这个吃法啊,干脆把脖子叩开直接往里面倒得了 。”

  本来以为要剩下不少,结果除了一点汤没喝完,菜跟饭都干了个干净。

  “……诶哟,姐,我撑。”

  沈立民硬是打不出来嗝来,顺了好一会儿,干脆拿起碗筷,“姐,我去收拾一下垃圾刷个碗,再顺便走走消消食。”

  沈晚月忍着笑点头,“快去吧,把水果也带过去洗了,我想吃里面的苹果。”

  “诶。”

  -

  金桥区的筒子楼里,沈建国看着两个孩子睡午觉后,这才拿着钥匙,将门反锁确定安全后这才离开。

  走到半路,沈建国忽然想起来什么,有些无奈叹了口气,转而去向医院。

  医院里,刚过吃中午饭的点,病人们困倦的准备睡觉,陪床家属则排着队等着刷碗。

  沈建国上到二楼病房区,队伍已经排到了走廊阳台上。

  他本来想从中间借过一下,谁成想旁边就有人主动跟他招手。

  “沈同志,你来这边过。”

  沈建国看过去,眼神立刻亮了,“我记得你同志,你是那天帮忙处理事故的好心人钟强同志吧。”

  “顺手的事儿,别这么夸我了。”钟强不好意思的笑笑。

  “要的要的,对了,你怎么好像天天都在这医院里呀?”沈建国没了离开的意思,反而站到旁边跟钟强聊家常。

  “我妈糖尿病足,一直没好利索,这夏天容易感染,只能天天在医院里耗着,我都习惯了,这医院里你要是有啥不知道的,都可以来问我。”

  沈建国连连点头:“情况严重吗?你在母亲在哪儿,我也去探望一下。”

  “算不上严重,但每年都要来住上两三个月,我们家都习惯了,探望就用了,我们就在沈晚月同志的病房隔壁,东边过两间就是我妈住的病房了。”

  说到沈晚月,钟强免不了想起了上午记者来时那一幕。

  她真是自己见过最漂亮的女同志。

  那种独有的气质,钟强觉得可能连电影海报上的明星都比不过。

  不过他也就只能偶尔遇见了远远看上一眼,毕竟上次自己连跟她说话都口齿不利索,实在是不好意思再主动过去聊天。

  “沈晚月同志是人民英雄,今天上午报社还来采访她了,很快就要见报了,真是了不起的女同志。”

  沈建国谦虚的笑笑:“我妹子就是有股子莽劲儿,其实在家里也挺胆小的,说英雄也太重了些。”

  “救了人还不算英雄啊,到时候登了报,大家肯定都认可。”

  沈建国随意应付了两句,又问:“对了钟强同志,说起来我一直就见你在医院忙,咋没看家里人来呢?你媳妇儿呢?”

  钟强低下头,神情惭愧:“我爸去世了,我姐外嫁,家里就我跟我妈还有一个女儿,媳妇儿……媳妇儿也是生了病,头年走了,所以只能我自己来回跑,连孩子都只能每天送到育儿所让别人帮忙带着。”

  “咋没再找个?”

  “没机会,也找了媒人帮忙问着,头年家里条件又不好,所以没几个看上的。”

  钟强也不隐瞒,大大方方的说了自己的状况。

  “你不是在纺织厂里当工人吗,条件应该不算差吧,在我们那儿,厂工都特别吃香,县城里的厂工还分配的有房子。”

  “我也分的有,只不过不算大,主要是头年家里事儿都积攒到了一块儿,所以困难了点,但是今年情况好了很多,我妈不生病的时候,我就在厂里加班,再加上工作年份上来了,涨了工资,平时我也自己接点小活儿,日子好过了不少。”

  “主要是……”

  钟强不好意思笑笑:“我这人嘴笨,不太会说话,虽然家里条件上去了,我也没时间再去找媒人沟通,就一直这么拖着没再找。”

  沈建国心中暗自盘算,忍不住又追问:“涨了多少啊,车间工人不都是四十八块钱?”

  “我升了副组长,长了一半呢。”

  钟强说着忍不住骄傲起来,“我们车间就属我加班时间最多,领导夸我组织能力强,这才给升的副组长。”

  沈建国竖起大拇指:“可真能干,你要是再娶个媳妇儿,肯定日子越来越好。”

  “害,我看见女同志就说话打结,我妈还笑话我之前是运气好,以后可能再找不到媳妇儿愿意跟我说话了。”

  “你家里三口人住的是筒子楼,能住下吗?”

  沈建国怕被看出来什么,连忙又补充,“这不嘛,我们这几天也在筒子楼借住,我妹子的两个孩子,再加上我们俩,比着乡下的土房子还挤一点。”

  “现在三个人肯定够住,还有富余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3页  当前第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3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娇美人带娃改嫁沪上大佬[七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