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承安今天还要回单位开会,很快就走了。
田香叫大家散了,有什么事她会通知。
等众人离开,田香坐在椅子上叹了口气,感觉又回到了当年厂里上班的那种感觉,只不过压力更大了。
胡红莲安慰女儿,“小事大事都是一样干,保持好心态就行了。”
田香点头。
后面的日子,田香就开始回厂里上班了,每天都带着胡红莲跟儿子,还有一大堆东西。
有时老爷子也会跟着过来,在家实在是无聊,不如一起过来带孩子。
因为刘君还没回来,目前厂里也没有什么片子拍,就接了一些电视广告什么的。
田香每天去厂里除了开会就是看剧本。
孟承安给她介绍的人已经到位,目前正跟编辑部那边一起研究剧本。
要出好的作品,首先故事得讲好。
这剧本一看就是一个月,最后还把田香看生气了,连着好几个版本都达不到她的要求,也不知道是真没有这方面的人才,还是大家没有努力,还像之前那样过一天是一天,拿着厂里的工资却不将这些事情当回事。
其实这也是国营单位目前的通病,大家还没从以前的工作态度中回过神来,积
极性不高,比较懒散。
这些事情厂里开会领导也是说过好多次了。
没办法,再不努竞争就要完蛋了。
领导们的觉悟还是挺高的,下面的人却不这么想。
晚上回到家,田香就问孟承安,有没有什么好法子?
孟承安开的杂志虽然是中私合营,但只是为了拿牌照,在公家那边挂个名,实际还是私营管理。
孟承安给媳妇出了个主意,就是打破铁饭碗。
田香听进去了,隔天开了个全厂大会,她要搞一个征文大赛,将目前编辑组的项目拿出来让全厂员工都动动脑子,不管是谁,但凡能被挑上,立马就能调到编辑组,工资按最高级发,年底还有奖金。
原编辑组的人,三次没有写出有用的东西,就调出编辑组,安排进别的部门,比如后勤跟保卫科。
如果连这样厂里都没有写出好东西来,田香就要在报纸上打广告,全国征文了。
到时,厂里这些人,能留就留,不能留就买断工龄或是提前退休。
条例一出,众人震惊了。
隔天,就有人悄摸摸向上面递了举报信,说田香破坏规矩,欺负员工。
上面根本没理。
目前面临改革的又不止制片厂,各行各业情况都差不多,全都有这些问题,相关单位每天收到的举报信能堆成山。
没办法,这就是改革的痛点。
厂里见上面不管,还想组织罢工,可一见孟老爷子在,身边的警卫还带着枪,立马就怂了。
田香的强硬政策还是挺有效果的,不到半个月,她就收了好几个还算不错的剧本。
拿着质量高不少的新剧本,田香心说,大家也不是没能力嘛,只是不上心。
又是半个月过去,田香挑中了一个门卫大叔写的本子,正式拍板,让筹备拍摄。
刚好刘君学习回来了。
在外面学习了两个多月,刘君的变化挺大,身上的文人傲气没了,谦虚了很多,人也稳重成熟了。
他看了田香选出来的剧本,也觉得不错,建议厂里在报纸上打广告,对于接下来的这部古装剧,通过报名的方式,全国海选角色。
对于选角方面,田香觉得还是要导演来,让刘君看着办。
刘君:“别的角色外面选,女主角还是得你来当。”
刘君看着田香,诚心道:“这次外出学习,受益良多,谢谢你了。”
两个多月不见,这人还肉麻起来了。
田香:“以剧本为主,我当不当主角无所谓。”
她已经看开了,爱好跟钱之间,还是后者更重要一些。
刘君:“放心吧,你很合适。”
既然他这么说了,田香也就不推辞了。
后续田香休了一个星期的假,将工作都交给了刘君。
制片厂的海选广告出来之后,在业界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为这次选角不再是给演员发工资,而是按参演集数跟时间来算钱。
这么算下来演员能拿到的酬劳可不少,比拿工资不知强了多少倍。
广告一出,报名的人挤满了整个制片厂大门,很多还是专门坐车从外省赶来的。
常婉见田香将行业规矩都打破了,还回家找常梓良说,这样不行,功利性太强了,让常梓良想办法制止,毕竟他是文化部的。
常梓良反而说女儿,“这不是挺好么,你也在这个行业里,赚多一点钱不开心吗?”
第203章 心机
多赚一点钱谁不开心,现在买什么都不用票了,物价也是一天高过一天,谁不想多赚一点。
可也要厂里能拿得出来钱才行。
常婉现在所在的制片厂还能发得出工资,已经很不错了。
常梓良见女儿不开心,就劝她,“不如,我调你来文化部?”
他还有几个月就要面临退休了,最后的机会,之后女儿再想走这条路子,还得找人。
常婉:“爸,我不喜欢坐办公室。”
常婉就爱演戏。
常梓良想了下,“要不我想办法调你去二厂。”
二厂就是田香所在的制片厂。
之前二厂不行,已经快发不起工资了,现在人家有财神爷,立马就神气起来了。
常梓良根本不知道女儿跟田香私底下矛盾颇深,以为两人只是关系一般罢了。
常婉见父亲居然要送她去仇人手底下讨生活,开始发脾气了,“我死都不去。”
常婉说完,回房“咣当”一声关了门。
常梓良还有些莫名其妙,现在想进二厂的人可多着呢,自己家里有这个机会她居然还嫌弃。
秦蕊在旁边劝,“小婉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生来就要强。
常梓良放下手里的杂志,想了下对秦蕊说:“都快二十六岁的人了,你好好劝一下,还是先成个家,别到时候两头空。”
秦蕊莫名看着丈夫,“你什么意思?”
常梓良:“趁我还在这个位置上,把她跟小陆的事情办了。小陆都三十了,这两年一次都没有提过结婚的事,你觉得他跟他家里都不急?”
这个年龄了还没结婚,怎么能不急呢。
不过陆丰对女儿的好秦蕊看在眼中,就觉得他是看重女儿,愿意等她。
常梓良:“再看重也有一个限度,过了就是装模作样。”
常梓良好歹当了这么多年的领导,时间一久,自然看出端详来了。
陆丰大概率就是瞧中了常家的家庭背景。
虽说家庭背景也是相亲市场里的条件跟底气之一,但摆在明面上跟暗中窥视是不同的,前者是相互筛选,后者是心机。
听丈夫这么说,秦蕊警惕起来,“你的意思是我们都被骗了?”
常梓良摇头,“也不是被骗,只是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罢了。”
这两年陆丰的表现不错,受到不少人夸赞。
可是……
“是小婉不愿意结婚啊。”
常梓良想了想,“这事我去解决。”
隔天,常梓良难得主动打电话给陆丰,约他吃午饭。
陆丰去了,两人边说边聊,很快就说到了结婚的事。
常梓良的意思是,趁他还没退休,把这事办了,不然等到后面,他从这个位置退下来,参加婚礼的客人都会减少一半。
小婉不懂事,他不能不懂,先将婚结了,暂时不要孩子,工作上也不耽误。
常梓良认定了陆丰这个女婿人选,一是这人是他一手扶持上来的,不想自己的心血打水漂。
另一方面,他如今仍然觉得陆丰是可控的,自己能压制他,这人不敢亏待女儿,让女儿日子过得不好。
女儿脾气差,常梓良比谁都清楚,找别家根本不合适,还得是像陆丰这样,没有家庭背景,又有些本事的人。
陆丰有心理准备,暗示了一下自己想转杂志行业的事,希望常梓良帮忙。
常梓良夹菜的手一顿,之后点头道:“行,我帮你看看。”
陆丰:“谢谢叔叔。你放心,我会一辈子对小婉好的。”
月底,当田香所在的制片厂选角完成,正准备开拍的时候,陆丰跟常婉的请帖递到孟家这边来了。
陆丰还是很有本事的,他想结婚,就能哄着常婉乖乖跟他领证。
两人的婚礼安排在了十一月中旬,还有一个多月时间。
孟承安还给田香透露了一个消息,陆丰也开了家杂志社,以后他俩就是竞争对手了。
田香:“常家帮的忙?”
孟承安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