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款是红色外壳的书信模式,做工精巧,质地讲究,一看成本就不小。
薛子兰没发表意见,只问:“姐,你们日子定了吗?”
“还没呢,江皓他爸妈还在翻黄历,说是要选一个良辰吉日,挑来挑去还没挑到合适的,不过应该快了,我先把请柬样式选出来,到时候方便些。”
“哦。”薛子兰递出第二款,“江皓他爸妈有点老派人的作风,应该更喜欢这种复古的款式,你要不选这款?”
薛子梅犹豫着,“可我觉得太老土了,我喜欢干脆利索一点的。”
话音一落,门铃响起。
薛子兰起身去开门,门外站着的是张远洋。
张远洋来找张行舟商量事情,偏巧张行舟不在家。
“来得不巧,没遇着人,子兰啊,行舟要是回来,你让他打个电话给我,我有点事情要和他商量。”
“好嘞。”
张远洋寒暄两句便要走,临走前发现薛子梅也在。
他想起一桩事情,“对了薛子梅,听说你婚房装修得很漂亮,我能不能带我对象去参考参考?她最近为装修的事情挺费心思。”
“可以啊。”薛子梅很大方地应下,“明天过来就行,我和江皓都在家,不过……”
“你那位对象脾气怎么样?脾气要是不好,那我可不欢迎。”
薛子梅向来有话直说,从不藏着掖着。
这样的言语多少有些冒犯,好在张远洋知道她一直都是这个死脾气,倒也没介意,“放心吧,我对象性格很好,倒是你对象,介意有人去他屋子参观吗?”
“这个你就更放心,江皓向来很有气度。”薛子梅为自家对象争辩。
两人说完,互相对视一眼,分别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不信任。
作为旁观者的薛子兰忍不住站出来发声:“江皓的脾气的确挺好,这两年里我从来没见过他发脾气。林思艺的性格也很好,阳光开朗又乐观的人,很好相处。”
薛子兰的话是最为公正的。
两人见薛子兰站出来发言,这才消灭心中的担忧。
“行,那我明天过去。”
张远洋回去把这件事和林思艺商量,林思艺很快同意。
两人第二天一同出门,张远洋开着小车一路行驶到薛子梅的新居。
房子在市中心很豪华的小区,小区绿化环境非常不错,张远洋领着林思艺敲响薛子梅的家门时,薛子梅正在屋子里打扫灰尘。
听到门铃声,立即过去开门,“来啦。”
她看到张远洋手中拎了满满两袋礼盒,微笑着请进来,“你们先进来吧。”
随后扭头去叫房间的人,“江皓!江皓!”
她目光全然望向房间,丝毫没有注意到旁边林思艺听到这声叫喊后兀自沉下来的脸。
江皓从房间出来,一眼看到张远洋,以及张远洋身旁的林思艺。
原本淡然的脸色骤然沉下来。
一股无声的尴尬在空气中流转,薛子梅和张远洋都敏锐地感知到这一点,但他们都以为是两人对象不太熟而产生的隔阂。
薛子梅主动打破沉闷的气氛,热情给江皓介绍:“这位就是我妹夫的大哥张远洋,旁边这位是他对象林思艺。”
“是吗?”向来好脾气的江皓沉着脸,上下打量林思艺,“这位林小姐不合我眼缘,可以从我家离开吗?”
此话一出,气氛陷入极度尴尬。
薛子梅对江皓这样没礼貌的行为始料未及,惊得目瞪口呆。
不是,他平时在家不这样啊,待人接物都彬彬有礼,怎么突然对林思艺发难?
这这这……这让她很难办啊!
相比于薛子梅的惊愕,张远洋更多的是气愤。
给林思艺甩脸色,无异于给他甩脸色,自己的对象被被人这样羞辱,他要是站在一旁无动于衷,那也忒不是个男人。
张远洋跨步就要上前,谁知林思先他一步跨上前,直挺挺看向江皓,哂笑:“我是被子梅姐邀请过来的参观新房的人,你要赶我走?呵,我偏不走!”
林思艺大摇大摆地推开江皓,一个人独自四处参观。
江皓见状,重新拦在她面前,冷声逐人:“你到底走不走?”
“不走!”林思艺丝毫不惧地回怼。
两人之间剑拔弩张的氛围看傻了旁边的薛子梅和张远洋。
向来脾气不怎么好的薛子梅和张远洋此时像两个找不着东南西北的老实巴交孩子,被冷落在一旁,交头接耳。
“子兰不是说你对象阳光开朗,很好相处吗?我看着不怎样像啊。”薛子梅纳闷。
张远洋嗤了一声,“子兰还说你对象性格好,进门就赶人,这是性格好的样子吗?”
“不是,我怎么感觉这两人认识?”薛子梅提出心中的疑惑。
张远洋沉默着点头,“看样子,就算认识,应该也是有仇吧。”
两人眼神对视片刻,心中很快有了成算。
薛子梅上前一步,对着屋子里自带怒意的两个人,企图问个明白:“你们……认识吗?”
“不认识。”
“不认识。”
两道同样冰冷的回答不约而同地响起。
江皓与林思艺回答完,互相剜了对方一眼,一个脑袋向东,一个脑袋向西,谁也不理睬谁。
这看起来不仅认识,而且有深仇大恨呐!
张远洋意识到不对劲,率先打破僵局,主动牵起林思艺的手,“既然江先生不欢迎我们参观,那我们先回去吧。”
林思艺没动,她直挺挺站着,“我想问问江先生,这家里为什么装修成北欧风格?”
这话一出,薛子梅倒是先愣住。
家里的装修一直都是江皓在把控,她从来没有考虑过江皓为什么要把家里装修成这样的风格。
如今林思艺这样一问,薛子梅也难得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思考着思考着,她逐渐意识到不对劲。
林思艺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
偏巧林思艺在欧洲留学。
该不会是……
薛子梅不敢深想。
“我想林小姐你想多了,现在流行这样的风格,我便装修成这样的风格,只不过是随大流而已。”江皓嘴硬着解释。
“是吗?我以为你喜欢欧洲风格呢。”林思艺指着桌上的钢笔,逼问:“如果我没看错,这支钢笔是德国产的吧?是江先生你自己买的吗?”
江皓沉默。
片刻之后,才深呼吸一口气,缓缓道:“是一位故人送的,我早该扔了。”
“是该扔了,江先生都是要结婚的人,留着故人送的东西并不好。”林思艺提醒他。
江皓冷笑,“这就不劳林小姐操心了,据说林小姐也是要结婚的人,太过操心别人的事情,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
两人酸溜溜的对话熏得薛子梅和张远洋在一旁动弹不得。
江皓和林思艺就像故事中的男女主角,因为误会分开,女方一气之下出国,多年后回国,两人昔日情人见面,分外眼红,说出的话透着一股明显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愫。
而薛子梅和张远洋就像故事中的路人甲,仅仅只是促进男女主相遇的工具人。
两个工具人并不傻,很快理清这其中的恩怨。
毫无疑问,他们一开始的时候猜错了方向。
这两人哪里是仇人,分明是因爱生了恨。
得,旧情人相遇,这要怎么收场?
尽管心里再不高兴,两人面上都没有任何显露,他们就这样静静站在一旁,看着江皓和林思艺两人说着言不由衷的话语。
谁也不敢主动上前捅破这层窗户纸。
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想要终成眷属,通常就差捅破这一层窗户纸,才做了炮灰的薛子梅和张远洋谁也不愿意去再去当冤大头。
揣着明白当糊涂尚且还有一线生机,一旦捅破,那是半点余地都没了。
薛子梅和张远洋在这件事上达成空前的默契,两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好脾气地默默站在一旁围观看戏。
等到好戏散场,两人各自扮演着体贴又尽职的伴侣,对此事绝口不提,不作任何追究。
第二天薛子梅约了张远洋在咖啡馆见面。
一见面,薛子梅扬起手,怒气冲冲甩了他一巴掌。
“都怪你!出的什么馊主意,要不是你把人带过来,说什么要参观房子,也不会闹成现在这样!”
张远洋咬咬后槽牙,没吭声。
这一巴掌,到底是还给薛子梅了。
他冷笑,“都怪我?对,怪我提出这一茬,破坏了你的美梦,不是这一出,你就可以继续沉浸在你们相知相爱的假象中。”
“你!”薛子梅语塞。
她无言以对。
直到昨天,她才知道,原来那支德国产的钢笔是江皓的前女友林思艺送给他的。
想当初她与江皓结缘,正是因为这支钢笔。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丢了钢笔的江皓是何其紧张,原来他不是在紧张这支钢笔,他是在紧张林思艺的心意啊!
薛子梅平生第一次感到挫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