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快穿之食味_分节阅读_第164节
小说作者:沙柳273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4 MB   上传时间:2025-05-18 11:32:49

  或许死了太多人,安吉尔没用多少钱便买下一大两小酒庄和万亩葡萄园。安然带着孩子们亲自去看过,如果没有战争的印迹那里是非常美丽的地方,而那些炮弹坑和战壕无疑给这片土地抹上最难看悲壮的一笔。

  好在房屋还完好,地下酒窖还完好,酿酒坊还在那里。安吉尔招了一批人对土地庄园进行整理,三个并一个,小庄园的房子修修就给工人居住。

  藏起来的酿酒师也被请了过来,他们还雇佣了一位曾经在这里工作的管事,他儿子和家人在都没了,老查理说,如果他们将酒庄交给他管理,那么这里就是他的家了。

  他望着莱茵河方向很愤怒,是他们让他失去了一切。

  安然让他找两个助手,因为她和安吉尔没时间打理这里,但物资可以提供。

  老查理让他们放心,只要有物资人不是问题,他可以找来一些上了年纪的男人和壮力的女人,“别小看了那些老家伙,他们可是管理葡萄园酿酒的好手!”老查理希望他好心的新主人能接纳那些可怜人,让他们有个归宿。

  安然相信他说的,因为这里出产葡萄酒有着悠久历史,这里的人们几代都做着同样的事。

  见主家答应了,老查理激动地去找人,他们卖力地平整土地,种植新的葡萄苗,收拾庄园里的一切,安然也将他们需要的生活物资全部运来。

  老查理还找来四只小猎犬,糖豆兄妹马上有了新欢,小狐狸终于得到解脱了,冲进山林帮着安然去采集松露松茸。

  新鲜的松茸非常好吃,尤其拿来香煎,煮汤,就是炒饭都提升了一个档次。

  他们来的季节正是松露采集的最好时候,庄园的事安排妥后安吉尔便带着妻儿进去森林去采集松露,这里不但盛产黑松露还有白松露、松茸,只是人不好发现,可他们有小狐狸啊,小狐狸带着四只小猎犬开始疯狂大搜索,寻找山林里的第一鲜,他们不求别的,等回去主人做好了东西能分给他们一份足矣!

  能和妻儿一起出来安吉尔很开心,时不时将两孩子高高举起,让他们看得更远。安然可是怕树枝刮了孩子,忙让放下,两孩子在林子里快乐地奔跑着,欢笑着。随后一家人遇到野猪一家了,两小家伙不知道野猪的危险,还是安然喊了一声“快爬树!”

  小狐狸已经奔着一头野猪而去,转瞬间野猪就倒地不起了,看得安吉尔都忘了开枪。

  被惊扰的野猪朝着两人扑来,安然和安吉尔这才开枪击杀,小狐狸再次出手,地上便躺下四头野猪,其余的落荒而逃。

  两孩子这才惊魂未定下来去看野猪,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见到野猪,知道他们也是来吃松露的恨恨地踢了几脚。

  四头野猪被安吉尔叫*来的工人拖回去,足足让工人们吃了两天。安然请老查理与他们一起吃,就如一家人边吃边聊,新鲜的松露做的奶油蘑菇汤配鸡肉卷很得老查理喜欢,他喜欢酿酒,从十几岁便跟着师傅酿酒。安然正想学学,两人聊的倒是投机。

  吃饱喝足坐在高坡上欣赏着日出日落,一切那么安静美好。安吉尔将妻子儿女拥在身边,此刻他无比的幸福。

  尽管安吉尔一家被野猪一家惊吓过一次,他们依旧喜欢进山林里,小狐狸除了帮着挖松露便是抓猎物。安然回来便各种的做,法国人不用猪油,而是用黄油橄榄油,为了照顾老查理,安然会特意为他做两三道他喜欢的法菜,如肉酱面、黄油煮芫菁,煎蔬菜培根卷配松露酱,对安然做的慕斯蛋糕、苹果派、烤鲜奶一样喜欢。

  两孩子被安吉尔带着疯玩,他们也慢慢适应了山林和酒庄的生活,只是日子太短他们便要回到小镇。

  沈安荣再来信的时候告知安然已经有人联系他让他帮忙购置军火,“我答应了,对方给的价钱很好,但我提议交易在公海上进行,这样就少了很大麻烦。”还有暗中想要一批手枪和子弹的,尤其是便于携带的勃朗宁。

  安然略加考虑便同意,因为她收集了太多枪,早晚要处置出去。沈安荣的信里还要大量的铜和钢坯,这一点没问题,他们已经找了三家钢铁厂帮着加工他们收集起来的废旧物品。

  现在他们主要是赚钱,两边赚,安然不但要赚钱还要赚物资,赚人手。随着一批遇难华人的骨灰返乡,一批流浪儿童也被安然训练着。这里不但有从中国来的,还有法国当地的孤儿,还有帮他们干活工人的孩子。

  经历过战争残酷后人们更崇尚力量,安然不但给他们力量,还请了残疾老兵教他们打枪,这一点安吉尔很支持,他们很多人临上战场才学会开枪,如果大家都是训练有素的或许结果不会那么悲惨。

  所以安吉尔在训练糖糖豆豆和侄子侄女们时俨然一副严厉的样子,就是拉着野外训练也不留情。在法国这座小镇的好处就是地广人稀,废旧的战场更能让孩子们熟悉战场。安然没想有一天让她的孩子上战场,但自保的能力一定要有。

  孩子们在夫妻俩共同努力下不断成长着,随着小镇不断建设酒庄那里也开始酿制葡萄酒了,这是安然最想学的,那些老师傅毫无保留教着安然,从种植到酿制,到储存,不但安然学,也会带着糖豆学,尽管他们还小,可安然希望他们早早接触,将来不管是谁都要接手这里,这里是她和安吉尔的心血。

  酿制葡萄酒需要葡萄成熟度高,却不能太过,糖份、单宁和新鲜度要保持着适当平衡,否则影响酒的口味。果粒汁液要饱满,果粒不需要多大多紧凑,反而酿制酒的葡萄以粒小二均匀,松散度好,皮厚者为优,这些知识完全颠覆安然的认知。

  总之酿酒第一关便是葡萄的品质,为了最后的收获大家一年都在提心吊胆,早春怕春寒,夏季怕干旱酷热,秋季怕霜冻冰雹,盼爷爷盼奶奶地把葡萄盼回家才可以下一步工作。

  酿制白葡萄酒需要葡萄破皮去梗,皮液分离,整个过程低温操作,最大化萃取果皮的原始香气。完全发酵后才能入桶,期间酿酒师每日精心呵护着每一个发酵罐,让他们发挥出最大潜能。理想的酿酒应该按地块酿制,即使一个庄园的葡萄品质也不尽相同,酿出来的酒自然不同。

  这样的麻烦事对于他们一个新建的酒庄太奢侈,安然没让老查理那么麻烦。他们只要先将第一批酒酿成功就算胜利。

  经过澄清、发酵、过滤等一系列操作,初酿才算完成,最后进入窖酿。老查理的建议是第一次酿制可以往里面加入一些其他酒庄酿好的酒平衡味道。当然也可以不加。

  安然去买了一批品质好的白葡萄酒进入其内。接下来就是根据要求定干型还是甜型,干型白葡萄酒里面糖份全部转化成酒精,不含糖。甜型白葡萄酒又分微甜和甜型两种,主要是控制酒里的糖分——

  初酿的白葡萄酒果香馥郁,清新微酸,甚至有一股强力,就如春光乍现,略作醒酒适合开胃,配以羊乳酪,黑松露火腿,或脆爽的蔬菜沙拉、鲜嫩的海鲜最搭。

  只可惜的是这个庄园只能酿制白葡萄酒和少量的淡红葡萄酒,红白两种酒的酿制方法大致相似,主要是白葡萄酒不需要葡萄皮参加发酵浸渍,红葡萄酒却需要皮增色。中间过程在温度控制上有些区别外基本相似。

  老查理也酿了一些红葡萄酒,但颜色偏淡,属于淡红酒类型,它的酿制是一种古老传统酿制方法,口味和你特别,有多特别只能等酒出来再说。

  按老查理所说,这里的葡萄只适合酿制这两类酒,也就是她想喝那种鲜红色暗红的酒就要区别的酒庄买了!

  老查理说各有千秋,安然便不再去纠结这个了。

  第一批酒基本上自产自销了,因为老查理对酒有诸多不满意。好在第二批酒让老头满意了。

  安然学着品尝美酒,将法国意大利各大酒庄产的酒全部买了一遍,慢慢也品出了味道。

  美酒配美食,女人们除了研究吃的就是研究吃的。

  安然和孩子们在法国一呆便是四年,两孩子已经跟着镇上的孩子一起上学了,安然开始考虑是不是应该让他们回国学习的问题。

  这一点她和安吉尔有了分歧,安吉尔的意思是孩子早晚要来法国读书,为什么不能一直留在这里?何况他们的产业还在这里。这两年他们不但有了一个酒庄,还有一个大农场,穆勒家一样购置了产业,除了庄园也弄了农场。

  因为欧洲粮食的短缺和国内灾害的发生,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国粮价都居高不下,安然他们农场产出的粮食第一季便大赚了一笔,看到好处,穆勒家也买了一些土地农庄发展农业。别看短短四年时间,这四年给穆勒家带来了巨大变化,就连给他们做工的人都比其他人生活富足,他们也给小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

  小镇有了学校、医院、商店、集市,还有了一座训练场,更重要的是这里有安静祥和的生活环境。中国可是在经历军阀混战,你方唱罢我登场,官员换的一茬又一茬。从沈安荣的来信就知道那里是多么乱。

  安然是不想让孩子缺失国内的传统教育,更不能忘记怎么做一个中国人。即使国内一直引进西方教育模式,但固有的思想还是存在的,作为中国这部分不应该缺失。她承认她不会教育孩子,就在纠结中沈安乔从美国过来了。

  

第292章 沈安乔大学已经读完,准备在回国前看看安然和他的侄子侄女,当然还有一……

  沈安乔大学已经读完,准备在回国前看看安然和他的侄子侄女,当然还有一件重要事要找安然。

  同来的还有一个北平姑娘孙舒雅,老弟能找到红颜知己安然自然高兴,孙舒雅学教育的,回去打算教书,沈安乔则打算回自家厂子帮忙。“现在纺织机已经改用电机动力,蒸汽机已经过时,我回去想将厂子里的织布机纺纱机进行改进。”

  “你有没有实际改造经验?想像与现实是不一样的。”安然问。

  “所以我过来了,想在你这里先进行实验,如果成功了再回去。”

  “好,找蒸汽纺织机的事交给我,你带着舒雅先在法国到处看看,希望你能尽快完成机器改造。”这是安然真心话,她想回去了。

  所以寻找老旧的纺织机很快,沈安乔感觉还没玩几天便被喊回来干活,安然还请了几位机械工程师帮着一起改造,男人一做事就忘了一切。

  安然拉着舒雅姑娘请她做这些孩子的先生,“我实在没空,不过这些孩子已经学完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基础的数学加减乘除法,还有唐宋诗词三百首。舒雅你既然学教育的,就麻烦你先教教他们,主要是中文,还有一些传统的思想理念。我希望他们有民族观、正义感、责任感,这些孩子将来是要回去的。”

  “姐姐为什么还要将孩子送回去?在这里读书不好吗?”孙舒雅不理解安然为什么还要回去?因为安然他们在这里已经有了产业。

  “我想让他们接受中国传统的教育和亲历国内现状,将来有了一定基础再回来继续高等教育,除了豆豆和糖糖,很多孩子都是中国人,他们不应该缺失中国的文化和思想,而且在国家危难时他们也有一份责任。”

  “姐姐原来胸有丘壑,小妹佩服!”她没有什么民族大义观,只是觉得国内需要他们这些人,需要他们将西方的技术思想观念带回去。孙舒雅被感染了,一口应下,和安然一起给孩子们上课。安然这里的中国孩子已经一百多了,法国孩子也有一两百人,而且大多是战争后的孤儿。

  这些孩子平时不但学文化课,早晚还要练武,农忙时跟着做农活,偶尔还要拉出去野营训练,孙舒雅接触孩子们后居然莫名地有种紧迫感,仿佛这一切为未来做的准备。

  别管哪国人,在从小被灌输了英雄正义忠诚主意思想后,多少都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行为。孙舒雅在孩子们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只有军人才有的气质,她悄悄问过沈安乔“你说姐为啥要训练这么多孩子?”

  “好管理,他们大多是孤儿,姐是为厂子培养的工人,这样的工人忠诚度更高不是吗?”

  好像是!孙舒雅若有所思,不过在这里这些日子过得非常舒服,住的不说,吃上与国内差不多,安然知道她是北方人,时不时就让季红红玉做一些饺子包子,肉做成她喜欢的红烧肉,鱼偶尔清蒸,偶尔红烧,而且咸甜适中,根本不像上海人做出来的东西齁甜。

  因着穆勒一家的胃口,安然做的东西往往是中西结合,披萨、牛角包、另类的肉饼,苹果派人人爱,芝士焗的土豆、香煎小排孙舒雅能接受,但她最喜欢安然做的黑松露披萨,芝士虾球,芝士奶棒、黑松露芝士意面、海鲜面,牛肉面,黑森林蛋糕,牛羊肉的烧麦——

  孙舒雅后悔来晚了,早知道她这位大姑姐有那么一手好厨艺她就该在法国留学。安然也难啊,不管是厂里还是家里都是两种口味,在吃的上面她不得不下功夫琢磨,将后来的诸多网红款拿出来。

  国人依旧喜欢煎炒烹炸,习惯了牛奶面包黄油奶酪的法国人对骨子的味道情有独钟,尤其在各自重大节日时,两边人想回味一下自己的口味便各自吃。这时候国人就如过节一般杀猪宰羊抓鸡,大锅炖肉小锅炖鸡,肉一定软烂香浓,骨肉一拿,骨肉分离,咬一口满嘴流油。

  那边却是各种烤炖煮,烤牛排羊排,烤鸡烤鹅,煮鸡煮牛肉,别管什么黄油奶酪香草粉可劲造,安然还真真的不习惯法国人将各种料塞满鸡鸭鹅的肚子去烤的方法,更不喜欢浓汤杂锅煮。

  安然就管那个煮鸡的锅叫杂锅,里面除了鸡还要添加土豆洋葱甚至西红柿,加上奶酪,味道不敢恭维,可能他们就喜欢这样的味道。

  刘刚他们这些年因为生活稳定了,有的不但没回去,反而将家里人接了过来。而废品这边活却是越来越少,彼得又在其他地方设置了收购站,用的都是当地人。

  安然便将这边多余的人手安排到农庄,想回家的送回去。在农庄他们不但种地,还养猪养鸡,日子却是比国内好上很多。

  人很好满足,这几年安然最发愁的是给诸位大神的供奉,每次都要搜肠刮肚,身处法国,很多食材并不容易获得,这就不得不动用她空间储备,当然也有一些是国内不好寻找的,就如黑松露、白松露、这里的乳酪、火腿,这里的香肠。

  所以这几年的供奉往往是中西结合,异域味很浓,也不知道大神们习不习惯?

  安然不知道的是酆都大帝喜欢的紧!一口红葡萄酒,一口带着血的牛肉,尽管眉头皱了皱,他依旧大口吃着,嘴里还不停嘟囔“什么玩意?外国人懂不懂吃?”不过还好,没想象的难吃,而且——味道好像也不错。他吃这个本来是不想在诸位王面前丢脸的,不管好不好吃都要吃,因为那些人在看他。

  “吃啊!非常的好!哈哈哈!”

  十殿阎罗看着帝君嘴角隐约的血水,怎么想觉得帝君没说实话,不过他们是什么人?十殿阎罗,什么没见识过?不就是葡萄酒配带着血水的肉吗?

  听说这酒是小丫头酿的,得尝尝,闻着那酒香阎罗王忍不住来了一口,那是一种复杂而浓郁厚重的香,有花果的香,还有香草雪松的味,酒的厚重,微微的甜,这些混合的味道冲击着味蕾,再来一口肉,很嫩,汁水充盈,微微带着海盐和香料草的味,还有酒的味道。

  这种口味的冲击让他们对食物有了另一面的认知,“很特别的味道,不过我讨厌!咦?怎么还上了蜗牛?我得尝尝?”阎罗王说完朝着一只大蜗牛就戳了过去,还好蜗牛肉被挖了出来,阎罗王没费劲便夹到了。

  “什么味?怎么味道越来越古怪?”不过不难吃。

  有人对着那一盘什么饼努力了,外皮香脆,里面好像是各种海鲜,还有淡淡的奶香酒香,微微滑腻香浓的口感,也不知道怎么形容。

  “嗯,咱们是应该多品尝品尝异域食物,我看这丫头这次穿的好!”转轮王是一定要支持小丫头的。

  酆都帝君哈哈大笑,尽管那丫头上来的东西不伦不类,不过好吃就行。

  安然哪里知道那些大神的想法?沈安荣的来信说了一下国内情况,由于欧洲战事结束,大批的纺织机运回国内,现在国内纱线棉布的市场越来越不好做了,由于沈家的机器落后于现在的电动机器,织出来的布已经没了竞争力。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安然写信回沈安荣,“建议在云南选址建纺织厂,上海老厂维持现状,等待改造——”

  沈安荣收到信很是不理解,将沈安庭和沈老爷叫来一起商议,“安安的提议我很不理解,云南地方太偏僻,就是生产出来布运输就是问题,爹,你觉得安安是什么意思?”

  沈老爷沉思后道:“既然安安让去云南我们不妨就过去,建厂安装怎么也得一年多时间,或许期间会发生什么?再说云南本来就是一个大市场,这些年他们需要的棉布都要用骡马运过去,不但云南,还有藏区,缅越,建一个纺织厂不是无利可图。我们在上海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了,咱们争不过他们。”

  还有各方的盘剥,如果没有汪黄两家从中周旋,他们恐怕已经待不下去了,而他们能给两家的利益却越来越少。

  “我觉得安安的提议很好,咱们与云南那边可是有联系的,他们没少买法国过来的物资,我想让老二带人过去看看,先找地方建厂,设备可以从南方直接运进去,那里可不紧紧有云南的市场,还有广西、川贵——”沈安庭的思路打开后,略带激动地描绘着沈家的未来。他们不与上海各家争了!争不起!

  关于沈安乔在法国结婚的事,沈家这边鞭长莫及,只能让安然帮着操办,沈太太还是准备了很多东西邮寄过去,并在上海家里布置了新房等着小夫妻回来。这几年沈家算是发达了,除了纺织厂给沈家带来的红利,更多是来自每年从法国运回来的东西获利,尤其那些军需金属坯件,到岸就是抢手货。

  另外就是暗中做的枪械交易,不过知道的人不多,这事都是沈安宁负责,大多交易会在公海上完成。沈家做的另一项买卖便是粮食,有了钱他们便买田地,前些年粮食丰产便囤积了一些,去年春涝夏旱,囤积的粮食加上安然运回来的粮食又让他们赚了一笔。

  有了钱沈家日子也阔绰起来,各房都有了自己的洋楼,沈老爷沈太太已经安心定居在上海了。老家的生意转手给了大舅哥刘家。日子越好沈家人越是感激安然,尤其深知内情的沈老爷和沈安荣,所以在重大决定时他们更相信安然。

  1925年年初,安然带着全家和沈安乔夫妻返回上海,同来的还有她培养了五六年稍大些的孩子们。现在那些孩子有的已经是半大小子了,各个神采奕奕,精神焕发。这些孩子放哪儿都将是沈家的助力。

  沈太太都快不认识豆豆和糖糖了,“乖孙,都长这么高了!外婆都抱不动你们了!”

  两孩子喊着外公外婆,舅舅舅妈,表兄表姐——,两道影子也抱在一起,小红小火同样分开了六七年,那个亲热啊!

  已经长成少年的小志只是笑着看安然他们,安然突觉很对不住这孩子,自从她来后几乎就没怎么照顾这孩子。

  “小志!”

  “娘!安吉尔叔叔,糖糖豆豆!”小志很懂事,沈太太和顾青之将他教的很好。安然紧紧抱了一下儿子,弄得小志脸蛋绯红,还怪不好意思。

  

第293章 沈安乔正式将妻子介绍给沈家人,沈太太沈老爷乐的合不拢嘴,这个媳妇斯……

  沈安乔正式将妻子介绍给沈家人,沈太太沈老爷乐的合不拢嘴,这个媳妇斯斯文文的,看着就招人喜欢,赶紧将红包补上。

  一大家子团圆热闹了两日,有些事也要提上日程,沈家男人的会议唯一一个女人便是安然,安吉尔应邀也参加了。云南那边的厂子已经建好了,除了纺织厂还有发电厂,这是他们答应云南那边的条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5页  当前第1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4/27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快穿之食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