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快穿之食味_分节阅读_第261节
小说作者:沙柳273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4 MB   上传时间:2025-05-18 11:32:49

  这么一弄没有谁不知道鲁味斋是为鬼子干事的,国人拿着一样的眼光看他们,连周遭邻里都不和善起来,杨林只有苦笑。

  鬼子给送了大米白面,但你要花钱买,而且价格一点不低,食材是买的山上的野菜和野味,搭上少量的土豆红薯粉,依旧主打的大锅炖。不这样做怎么做?食材有限没办法。

  偶尔有包子卖,河里的鱼杨林暂时没用,这段时间的鱼他不敢吃,怕有菌。来吃饭的鬼子倒是没意见,怎么做都比他们做的好吃。就是天天吃——

  没两天,几个鬼子给送了一车野物,安然很想掐死他们,真是到哪儿祸害哪儿。

  

第452章 对方拿了食材,杨林和徐师傅父子就要大干一场,但他们不吃,安然不让,……

  对方拿了食材,杨林和徐师傅父子就要大干一场,但他们不吃,安然不让,做完饭菜他们都要将自身和灶具全部清晰煮开消毒,她觉得山上的野物也有病毒,毕竟经历了那么一场罕见的洪水和暴雨。

  饭食里安然还要加上管痢疾的抗菌药,真在这儿吃坏肚子他们不会找动物自身原因,而是将问题归到鲁味斋。

  第一次交任务,杨林交上一份大酱的制作过程,可能是太普通,居然没有与别人相撞。第一次算是过了。

  “没交任务的怎么处理的?”安然很好奇。

  拉出去打了一顿,很惨,皮开肉绽的,还带了辣椒水打的,我们都要观看整个过程,简直没一点人性。

  安然点头,好在他们是饮食类,如果是技术类太难了。

  这个冬天悄然来,悄然走,在风雪中不知道冻死了多少人?枪炮再次响起,安然最担心上海明玥一家,也不知道走了没有?

  风雨飘摇的夜与华夏大地一样黑暗绝望,安然没事喜欢去山林里溜达,收集一些山菌,猎杀一些健康的小动物。遇到鬼子的猎杀队毫不手软,一定团灭。遇到抗日军则送上一份大礼,让他们在山林中能好过一些。

  她知道为啥大神们没给她腾空空间的机会了,这样年代多少物资都不够。做好事讲究留名,尤其杨林这样的身份,安然不得不为往后考虑。所以她每送出一次物资都要一个收据,渐渐这一片的抗日军都知道了有她这个人,还有她的家人,他们的鲁味斋。至于物资怎么弄来的,谁要管?

  安然没有再隐瞒杨林自己的秘密,这些年杨林应该早就能觉察出异样。她一点不怕他泄露她的秘密,如果她感觉到了危险,自然会离开这个世界。杨林果然没意外,他猜测了很多,唯独没猜到安然有异宝,这样很好,媳妇有保命手段他会放心很多,做事也不会太过顾虑。

  要说整个东北谁最苦,非东北的抗日军莫属,他们不但缺武器弹药,更缺抗寒的冬衣、食物和药品,这些安然都在提供。偶尔还当情报员帮着传递一下消息,被考察了两年后,杨家从鬼子的人转为红方可信赖的人,批准同时为两边服务。

  “你们的情况我们已经记录在案,先被列为能信得过的友好人士,想转正要等上面批示,还要看你们以后做出的成绩。”

  安然挑挑眉,还怎么没看成绩?你们拿到的东西还少吗?

  “好,我们就做友好人士吧,我们会尽最大可能帮着你们。”

  “杨太太千万别误会,我们总要一个过程,也许这个过程需要很长时间,但我们绝对相信你们,还希望咱们继续合作。”

  安然很喜欢与他们合作,只要他们攻打哪儿,她就可以去浑水摸鱼干一票,不但杀鬼子,还能截货,获取的物资再送去红方部队。

  他们在城镇乡村疯狂抓捕嫌疑人,大肆搜查山林,可代价太高,往往进深山的都没出来。经过N次扫荡失败后,他们只想窝在重要城镇,守着重要路线,保障往前方输送兵力和物资。即使这点愿望都不好实现,机动灵活的红方不断对鬼子多方面骚扰,让你活着都提心吊胆。

  鬼子出动大量兵力围剿时,那些人仿佛消失在天地间,无从寻找,最终抓一些无关人泄愤。随后又迎来一波突袭,两边你来我往,谁也没占谁的便宜,但谁也没太好过,冰天雪地的山林每一天都要与恶劣的环境相抗,抗不过就要埋在大山里。

  每每看到那些战天斗地的战士,安然心里最不好受,她尽可能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居住条件,交上一份有物资储备的山洞地点,只要找到便能随便使用。大家都在猜测杨家到底藏了多少物资在山里?可谁也没得到过准确答案。

  41年42年的河南山东大旱天灾再次拉开了大半华夏饥荒序幕,战乱饥荒让整个华夏陷入史无前例的灾难中。回去的人再次回来,安大成再次见到侄孙时得到哥哥弟弟和姐姐等人相继离世的消息。

  “当初真不该让你们离开,这次安顿下来就别走了。”随后想到这里已经没他们的土地后又是感叹连连。

  土地被鬼子侨民霸占了,他们只能去更偏僻的地方开荒。鲁味斋需要人手,安云安辰和几个想学厨子的小辈都可以留下,更多的人却没办法安排。

  大家理解,愿意去开荒重新生活。杨林帮着他们落户在大柳树村不远的地方重新垦荒安家。这次来的人都是一个村的,路上又收了一些人,谁曾想他们会二次进东北。

  安然给他们准备了一批粮食,躲进深山曾经大柳树村的人下山帮着他们建房,开荒。第一年据说免税,这就给了他们一年的喘息。难捱的日子很快过去,安然并没让他们凑合,房子还是要建结实些,起码能抗暴风雨。

  想到那场罕见的暴雨洪涝,众人心有余悸。这是多灾多难的时代,黎明前至暗时刻,大家都在努力撑着,希望等到能见曙光的那一刻。

  很快村里又多了几个陌生人,他们帮着村民开荒种地安家,与他们聊天谈心,甚至与他们吃住一起,将散落的村民联合起来共同应对困难和偶尔来搜山的鬼子伪军。

  画面如此熟悉,不得不说我方群众思想工作做得好。胜利者不是无缘无故的取胜,没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凭什么靠小米步枪战胜强大的美式装备军?安然能做的就是多多提供物资。

  安大成因亲人过世悲痛之下病倒了,尽管安然他们悉心照料安大成的身体依旧大不如前,他强支撑着身体为侄子们操持建房的事,侄子们的房子还没建成他就不行了。安然惋惜安大成没等到解放那天。

  随着二战全面爆发,鬼子对东北的搜刮到了极致。这里俨然成了他们的大后方,补给站,物资一车车运走,到了目的地却发现很多车厢是空的。

  这是怎么回事?暴怒的鬼子疯狂报复起无辜的百姓,被欺压狠了的百姓再也不想做沉默羔羊,爆炸声枪声无时无刻不在反击着侵略者,就连侨民都被无差别攻击了。本属于我们的土地凭什么被你们占有?在秋季收获季,时不时就有人去偷抢鬼子侨民的收成。

  当大东北乱起来后鬼子因战线过长自顾不暇,他们让侨民拿起武器反击,可原住民也不是吃素的,那就相互伤害吧!看谁能干过谁?除非鬼子动用重型武器,否则输赢另论。

  安然的物资不断提供给越来越多的队伍,空间储备日益减少。随着投降日期临近,接到指令的鬼子将搜刮来的大批财物运走,安然就是那个截胡的,空间开始充盈起来。再多自己就是过过手,将来还是国家的,这回自己真是赔大了!

  鬼子投降后东北就是一大块蛋糕,大家都在抢,毛子不顾道义首先对技术含量高的厂子下手。那些重要工厂全部被看守起来,里面的机械设备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当然,还有技术人员和图纸。安然很快意识到什么,赶紧让小狐狸帮着截留图纸和设备。

  可惜东北的工厂太多,光鬼子的工业生产厂就有七十多家,辅助工业一百五十多家,这些工厂包括武器制造、汽车制造、飞机制造和炼油加工等等。安然根本顾及不到更多,眼看着毛子对一些工厂开始动手却没能力阻止。

  这日安然家深夜来了几个人,“娘!”一个男人抱住安然激动地唤了一声。

  “志鹏!怎么说你!”安然没想到这时候能见到儿子。

  “娘,是我!”已经三十多岁的儿子在母亲身边依旧是孩子。

  “娘稍后我们谈,您先给我们弄些吃的,我们连夜赶过来的。”

  安然赶紧去招呼人做饭,面条最快,正好有卤好的牛肉,炖好的狍子肉,做一盆羊肉臊子,再来一盆西红柿鸡蛋。热热的一吃,这才有空说话。原来这些人是奔着鬼子留下的工厂设备来的,跟毛子争分夺秒抢设备。

  “有关部门已经在与毛子交涉,等交涉结果太晚,毛子已经动手拆卸了,我们在不干点什么最终怕是只剩下一个空壳。”

  非常对,历史也是如此。他们就想掏空东北,让东北由强转弱,让华夏大地少了坚强后盾,让你永远弱不禁风。可惜事实并没按他们设想的走,尽管经历了波折坎坷,最终华夏还是站了起来。

  “我们想混入拆卸工人里,偷些重要部件。”

  “你们能偷出来吗?我觉得他们会看管的很严,重要部件不一定被你们摸到。”

  “不试试怎么行?不管多困难我们必须搞出一些零部件。”

  “给你个机会,选一家还没拆卸的工厂,我们将看守迷晕,你们进去拆卸,东西帮你们运走如何?”

  “太好了娘!”杨志鹏给安然了一个大大拥抱,他知道他娘有些不为人知的本事,如果这样太好了!跟来的人也很激动,东北的群众基础很好,没想到好到这种程度。

  现在就去好好休息,天黑后大家一起出发,杨林出去找帮手。杨志鹏睡了一会儿便围着老娘聊天,说说他自己,说说孩子们,还有他姐一家已经去了云南,后来战事逼近武汉,他和媳妇孩子岳家也过去了。

  “你在为谁工作?”

  “嘿嘿,跟娘你们一样,不然组织也不会派我来。”

  安然点头,“云南挺好,想留就留在那边,冬天没东北冷。”她真不希望孩子们再经历几年战乱。

  当晚,安然带他们进入厂子,看守人员全部迷晕,机械厂太大,有的设备上吨甚至几吨重,这些人看什么都想带走,可他们没能力。杨志鹏属于技术人员,他一看便知道哪部分是关键,他做记号大家拆,包括杨林带着安家兄弟们。

  拆出来的零部件被安然带人送去家里地窖,看着安然轻松搬起一件零件,大家才知道这位母亲是大力士。

  

第453章 杨志鹏告诉老娘哪些备件要带走,还有生产的成品、工具、图纸等都带走,……

  杨志鹏告诉老娘哪些备件要带走,还有生产的成品、工具、图纸等都带走,他看什么都眼红,这些都是鬼子工业上的精髓,被毛子弄走是华国一大损失,更会让整个国家的工业多走N年。

  安然开始在各车间绕,将能收走的收走,今夜怕是只能干这一票,明日毛子一看丢了东西一定加强戒备加快动作。

  东北鬼子的厂子很多,单单一个哈尔滨就不少,安然抽空去附近的厂子收,回头再帮他们运。直到黎明大家不得停下手离开,安然让小狐狸去将那些看守弄醒。

  看看地窖的东西这次算没白来,明天希望还有机会,如果毛子不进厂房是不会发现少了东西的。

  第二日那座厂子依旧,看来昨日的事没被发现,那么晚上继续干。机会没给他们多少,第三日毛子的人就过来拆卸了,而且根本没用外人,全是他们自己人。这些人一进去就看出机械被人拆过了,丢的还都是重要部件。

  随后所有厂子都加强了戒备,杨志鹏等人急的冒火,安然只得自己行动,与毛子抢时间抢设备——

  毛子一边与华国两方周旋,一边疯狂掠夺高价值资产,哈尔滨现在是毛子控制的城市。三方势力开始角逐,杨林去找相关部门想要回小洋楼,鬼子一走小楼就被查封了。封的时候有人管,想找谁负责的时候却是推来推去,就是不想给,更别想搬进去,否则造成什么损失你负责。

  杨林觉得赶走了一个强盗又来了另一个强盗,小洋楼搬不进去被抢夺的土地却是可以拿回。没了鬼子撑腰侨民便没了保护伞,他们有的被军方国家遗弃在陌生的土地,有的随着遣返的士兵返回自己的国土。

  被遗弃还失去了土地房屋的侨民成了难民,随时成为百姓泄愤的对象,即使不是他们犯下的罪也在承担着后果。他们无辜吗?当你来到不属于自己的领土,想占有别人东西的时候就要有承担后果的自知。

  街上多了很多兜售物品的鬼子侨民,有的甚至将自己卖了,最有价值的就是女人,其次是孩子。安然对此无动于衷,视而不见,相比华国百姓所遭受的痛他们算什么?

  躲起来的村民在组织的号召下积极返回自己村子,拿回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和田产,积极耕种,这是最值得高兴的事。山里生活了好几年的人终于下山了,可惜一些老人没等到这一天。

  安家又搬回了原来的家,留在鲁味斋的安家人为此还特意回去过一次。

  鲁味斋的饭菜慢慢恢复到最初开业的状况,杨林还在门口放了一堆鞭炮。那些鬼子签名早被他一把火烧了。鲁味斋明晃晃成了我军的一处站点,来人都*可以在这儿吃一顿再走,干粮随便拿。

  来往之人很多都跟这里的老板伙计熟了,来这儿就如到家里,有的还就是家里人。随着村民下山一些青年参加了队伍,有的的在附近,有的去了远方。

  鬼子走了内战没波及这里,他们能做的就是给前方补给。毛子将空荡荡的厂子归还给华夏后,那些丢失的机械零部件彷佛一夜间重新回归到它原本的地方,而且还多了很多东西。

  杨志鹏带着全家又回来了,重新回到原来的军工厂,姚云之在一所学校继续做教师。孙子孙女继续上学。小洋楼在各方努力下归还给杨家,安然找人重新收拾了一下让大儿子一家搬来进去,她依旧住在鲁味斋。

  “让舅舅和小妹二弟他们回来吗?”杨志鹏问安然。

  “我亲自过去问问,想回就回,不想回无所谓,哪儿还不能活人。”安然对此没任何看法,如果已经习惯了外面,回来干什么?等他们的又不是好日子。

  “你跟上面熟,看看能不能在南岗或道里批几块地方?道外的环境太不好,夏天路很难走。安云安辰两个舅舅家最好搬出去,还有你小舅舅他们,要是回来也有地方安置。”

  杨志鹏将老娘的话当回了事,想想道外的环境的确差了些。鬼子走后倒是收上一些房屋,大多用于安置工作人员了,地皮应该不难。

  安然跟着看了几处,给安恒和两个儿子加上自己家都定了位置。以后还是要低调,小洋楼能住几年?估计到时候又要送出去了,她后悔当初为啥脑子一抽就建了它,自家真正住的时间加起来没几年。想要真正落入自家手里怕是又要经历一段漫长岁月。

  所以还是普通房子住着踏实,这次选地方安然叫上安云安辰兄弟,就建青砖房,结实点,别糊弄。现在他们孙子都有了,自然不糊弄。两家建的都是结实宽敞的青砖房,完工后赶着上冻全搬了进去。

  鲁味斋一下子清净了,那么多人挤在鲁味斋安然实在嫌乱,世界终于清净了,杨林苦笑“我知道你喜欢清净,这回就剩下咱们俩老的了!”

  “谁让咱们没接班的呢!如果安恒回来鲁味斋直接交给他就好了。”美国之行必须安排,安然说让杨林陪她一起去,杨林答应了,所以这一个冬天他很用心地教小辈。

  一份红烧熊掌端上来,安然很满足地吃了一口,软糯香浓,满满的胶原,还有特殊的香气混合着一丝丝甜。姚云之时隔多年再次怀孕,一句话想吃熊掌杨林便做,杨林喜欢孩子,希望小一辈出一个能喜欢厨艺的,目前为止还没一个想接他班的。

  就是不知道志昆那边孩子如何,兄妹俩早几年就都结了婚,时局紧张,生孩子时安然都没过去。杨林很想念孩子们,所以他对美国之行很期待。

  “爹娘,你们真要去美国?我生产时怎么办?”姚云之担心身边没人。

  “放心,等你生产时我们一定赶回来,要不将亲家母叫来。”

  “我爹娘还在武汉,怎么过得来?”

  “我会让你两个舅母帮着照看一下。”

  “要不让姐姐来如何?”大姑姐可是医生,有她在她会更安心。

  “我们不走了!等你生完孩子再说!”安然翻了儿媳一眼,怎么就你娇贵!

  姚云之讪讪“娘,别生气,我是害怕!毕竟我都好多年没生孩子了。”

  安然想想也是“好了,我会陪你生完,美国那边不急。”的确不急,内战还有三四年呢。

  这回安然是真不着急了,与儿媳想着样的吃,一个冬天将山珍吃了一个遍,就差海味了。开春安然去了一趟苏联境内,薅了一批人参灵芝和珍贵木材去海边囤了一批海鲜回来。海鲜只能夫妻俩悄悄吃,让杨林做好了囤起来说是慢慢吃,一部分又到了两只狐狸嘴里。

  这一世界小狐狸立了大功,安然也不会吝啬,该奖励奖励,就希望它们能陪她走的更远些。经过紫貂的事,安然明白,不是所有动物都能如这两只一般长寿,或者这俩已经不再是凡胎了。

  姚云之再次生了儿子,安然伺候了三个月才和杨林踏上去美国的路。第一次出这么远门的杨林很紧张,路上时间长,再紧张也习惯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5页  当前第2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1/27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快穿之食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