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快穿之食味_分节阅读_第268节
小说作者:沙柳273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4 MB   上传时间:2025-05-18 11:32:49

  “行了,别想了,离着那么远咋去?就是能去你爸爸也不会答应的,要说还是猪肉香,想吃肉了咱们还是买猪肉吃!”吴建英绝不会放孩子们进山的,主要是太远,而且现在大雪封山进去很危险。

  安然知道说也白说,好在这两天就放假了,正好跟吴建英鼓捣吃食。魏芳现在迷上了织毛衣,拆了不少线手套练手,好毛线吴建英是不会让她霍霍的。

  安然对此兴趣不大,放假后承包了家里的一日两餐,魏老二魏老三则承包了排队抢年货。年货必须抢,不然你真抢不到。副食就那些,周围厂子就有几十家,哪家家属没有几百上千?上万的大厂人家自己就有副食店,别人是羡慕不来的。

  等到年根安然和魏芳也要跟着去抢,一人排一队,抢到啥算啥。这种在寒风中瑟瑟煎熬只有真正体会的才知道什么滋味,安然感觉鼻涕都冻在了鼻尖上。但这种煎熬能很快被手里抢到的东西治愈,等几个人瑟瑟地傻兮兮笑看到对方手里的东西时一切付出都值得了!

  过年猪肉炖粉条必备,酸菜白肉,山鸡炖蘑菇,再来一碗炖带鱼,炸一盘花生米,凉拌一个白菜心,众人围坐,魏广盛感慨发言几句,魏家在沈阳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趁着过年有时间,魏广盛带着全家回了一趟老家,这也是安然过来第一次与魏家人见面。原主记忆里魏家老家的人并不喜欢她,尤其魏家爷奶,对魏广盛收养战友遗孤颇有微词。他们不是不善良,而是怕这个孤女影响到儿子一家。

  安然想到魏广盛这次提前转业的事,也不知道魏家爷奶会是什么反应,本想不去却禁不住魏家人的执拗。

  魏广盛老家在农村,是一个很大的家庭,虽然分了家,魏广盛一家回来自然要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安然跟随魏家孩子们去外面玩耍,家里做饭的是女人们,男人只负责唠嗑。

  魏广盛也就说了自己转业的事,话一出口本来还热闹的气氛顿时停滞,听完缘由后魏家各家反应不一,魏大哥吸口烟试着问“小亮还能当兵不?”

  “应该可以,开春招兵我过来一趟。”

  “那行!你现在当科长了,能把家里孩子弄进厂子不?”

  众人一听这是重点,家里孩子多,谁不想让孩子进厂子当工人?于是女人们也纷纷过来探问。

  魏广盛不敢打包票“我刚去要看看情况,只要有机会一定想着家里侄子侄女。”

  有了这个话题屋内又热闹起来,连带着妯娌对吴建英都热络起来,倒是老太太哼了一声,“我就说那丫头留不得你们偏不听,这不连带着你们都受连累!广盛,听娘的,你们养了她六七年啥恩情也都该还清了,也该把孩子送回去了!”

  魏广盛含糊着应着,老太太就知道儿子又在糊弄,嗔声道“你可别不当回事,难道你还想一辈子不让她认祖归宗?我看那丫头越来越邪性,那眼神哪是孩子的眼神?你就不信吧,有你们后悔的时候!——”

  “是啊二哥,你想养孩子咱们家别的不多就孩子们多,你喜欢哪个便带走,丫头们高兴着呢!”魏家老三忙道。

  魏大嫂在外间干着活听着里面说话,插嘴道“这回咱们离着近了孩子们少不得要过去住几天,要说亲啊,还是自己有血缘的亲!你说是不是弟妹?”

  吴建英有些后悔了,她能想象到一群侄子侄女来家住的盛况,你能说不让他们来吗?孩子喜欢走亲戚有错吗?

  

第464章 安然也没想到这次回老家会跟回五六个孩子,而且这只是第一批,家里怕来……

  安然也没想到这次回老家会跟回五六个孩子,而且这只是第一批,家里怕来多了没地方住。难道这就有地方住?这不吴建英将男的女的分开住,一个挨一个的,而且还是两人一床被,没被的盖褥子大衣,就这条件孩子们还高兴的很,白天被魏老二魏芳带着出去玩,晚上叽叽喳喳说个没完。

  而且有两个女孩对安然非常有敌意,像看苍蝇一样嫌恶地看她。安然明白这是将她当多余人了,还是鸠占鹊巢的。安然知道这些人的心思,要说亲人家可比她一个外人亲。

  要不是吴建英背地安慰她让她忍忍,安然真想离开这里,她一个有空间有物资有空间屋的人至于在这儿受鸟气吗!好在忍了几天就开学了,本以为这些孩子会回去上学,哪只还是有一个女孩留下了,据说是等着魏广盛帮着找工作。

  女孩叫魏燕,今年十六,她说如果找不到班上回家就要说婆家,她不想早早嫁人。魏燕倒是勤快,几乎包揽了家里的活计,除了安然的衣服都管洗。三个女孩住一个房间倒是不挤,安然努力适应着,过了年她十三,如果满十六她会想办法离开。十六可以参加招工考试,可以工作。

  魏燕的到来只是在生活中有些影响,另一个让安然痛苦的是坐在教室跟一群少年男女学着简单枯燥的文化,做着幼稚的表演节目。

  这些痛苦折磨地她度日如年,又不能在魏家人面前表现明显,安然沉默地走在大街上,一阵似有似无的香气吸入鼻腔。这是什么味?普通食材可没这样的味道,循着气味安然来到一座院子前,她能肯定气味就是从这家传出的。

  这家院子很深,围墙也够高,看似不起眼,说不定内藏玄机。安然早就听说过,即使在六七十年代依旧有私房菜馆在特定群体存在着,只是不被外人知道。

  “小姑娘,你在这儿干啥?”安然刚站立不久不知从哪儿冒出一个老头问她。

  “大爷,我只是过来看看。”安然盯着那座院子答道,她猜测如果这里是一家私房菜馆,这个老头很可能是放哨的。

  “走吧,这儿有啥好看的!”老头明显在驱赶。

  安然一笑“我咋好像闻到蒸熊掌的味道了呢!这谁家啊?”

  “去去去,赶紧走,哪来的蒸熊掌?你做梦呢吧!”

  安然笑笑走了,她还会再来的。

  接下来只要有空安然便来这边溜达溜达,有时能闻到肉食味道,有时闻不到。魏燕来的好处就是魏芳有了志同道合的伙伴,两人一起织毛衣一起做家务,一起唠嗑唱歌,总之她们更有共同话题。

  安然对这些都没兴趣,只是做饭的时候更用心些,还有就是将这时代初高中的功课全部看了一遍。她不会将时间浪费在上学上,尤其这些知识对她来说毫无意义。但凡有时间她便进空间整理上一世的资料,加工一些食材。

  尤其帝王蟹和龙虾,个大废料多,去壳一只出不来多少肉,肉质还不如个小的青蟹雪蟹。安然拆卸着一只只巨大生物,享受着一个人在空间屋里的安宁,但这种安宁很少,大多时间都在魏家或上学。

  魏广盛很快利用人脉花了点钱安排魏燕进了纺织厂,而且还安排了宿舍。安然本以为这就完了,没想到走了魏燕又来了一个魏红,因魏红还没到工作年龄,她只能在家帮着做些家务。魏家老家那边不管谁,仿佛对安然都带着莫名的敌意,尤其魏红,时不时就用话刺挠一下安然,尤其在没人时。

  对小屁孩的挑衅安然直接回怼,既然都是寄人篱下谁又比谁高贵?但她心知在魏家不能久留了,等真翻脸会让魏家夫妻难做。所以在结束初一课程后,安然直接跳进了初三。虽然遭到魏芳严重抗议,在安然坚持下抗议无效。安然的成绩太优秀,魏广盛夫妻都很支持,既然会为什么浪费时间?夫妻俩还鼓励安然好好学,争取考上大学。

  初三对安然来说依旧很简单,在她保证能考第一的情况下老师对她还是宽容的,偶尔请半天假或早退两节课都不过问。安然便利用这些时间蹲守那家,她知道她已经引起这家的注意,所以当老头黑着脸将她带进院子时安然笑了。

  “说吧,你想干啥?”

  “我想学点手艺。”安然笑答。

  “我有啥手艺让你学?我们家就是普通工人家,能有啥教你的?”老头脸更黑了。他说的的确对,他就是一个看大门的,老伴就是一个家庭主妇。

  “我想学扒熊掌、烧海参、全鹿宴、飞龙汤、糟鱼片——”

  “停!”老头用怪异地眼神仔细打量安然,因为安然报的菜名都是他家最近做过的,“你从哪儿听到的?”

  “我天生鼻子好,闻过就忘不了,我在大饭店闻过这些菜,又在您家闻到,所以我能猜到您家是做什么的。”安然说了一下来意,她只想学点东西,给自己将来某条路,她说了自己身世,养父母那边已经不好呆了,她想尽快找个安身的地方。安然拿出一支百年份人参,“这是我的拜师礼,我知道您家有病人,或许能用得上。这是我自己进山挖来的,您可以放心收下。”

  人参还带着潮湿的土壤,一看就是刚出土不久,老头没说话,而是盯着这只人参,他家的确有病人需要百年人参入药,但——

  他看看人参,又看看眼前的小姑娘,理智最终战胜一切,“拿走,我家不需要,也没啥能教你的。”

  屋内这时传来一阵咳嗽声,老头忙跑进房间,床上男孩苍白的脸上泛起不正常的潮红,咳嗽声连带着消瘦的身体跟着颤抖,床边的老太太心疼地直抹眼泪,孙子自小体弱,就怕过着凉感冒,一个感冒就能要了孩子半条命。

  老头看着瘦弱的孙子最终狠了狠心,等孙子咳完躺下将老伴拉到一旁低声说了安然带来的老山参,“要不——?”

  老太太瞪了老头一眼,径自出去,来到安然跟前上下打量了一番眼前的小姑娘。小姑娘十三四的样子,神态安静沉稳,目光清澈,一看就不是心思多不安分的。

  她笑着将安然拉进房间“你的来意我家老头已经跟我说了,我就直说了,我父亲是宫里的御厨,后来跟着皇帝来了沈阳,我家也跟了过来。后来我爹没了宫里的差事便给达官贵人家做厨子,我和我娘也跟着在厨房帮忙,我家老头是我爹收的徒弟,做菜上他更强,我的白案更好。你要想学我们便教教,人参的确是我们需要——”

  老太太没在继续说,收一支百年人参做拜师礼着实重了,但他家真需要,大不了以后对丫头好些,听着丫头身世也怪可怜的。

  人参想要,但有些事还是要问清“这只人参你干爸妈不知道吧!”

  “人参他们不知道,是我偷偷进山弄来的,这事我还不想让他们知道,不然解释起来很麻烦,还可能生事。”安然说了一下魏家为人和复杂的人群关系,夫妻俩人品非常可靠,就是老家那边人对她怀有敌意。

  老头老太太犹豫起来,安然非常坚定,“我已经十三了,有决定自己命运和处置私有财务的权利。爷爷奶奶,这事只能听我的,我不想多事。魏家的恩情我会铭记,更会报答,但离开是最好的选择。”

  “好,这事就先这样定了,你回去与魏家爸妈说一下,如果同意我们就收下你,我家地方大,你要是愿意可以过来住,这样对你可能更方便。如果不同意这事只能作罢,人参我们会按市价买下,只是暂时手里没那么多钱。”老太太收下人参拍板决定。

  安然再次将院子打量了一番,院子建的很结实,三间正房*配有三间东厢房,不可谓宽敞。偌大的院子就老两口和一个病弱的孙子,的确很冷清。老太太说她儿子一家住在别处偶尔过来,她过来就给她腾一间厢房。

  安然看了一下房间,那间厢房里盘着炕,以前应该住过人,现在堆了一些杂物,收拾一下就能住人,安然对此很满意。

  辞别老夫妻,安然抽空与魏广盛和吴建英提了一下拜师的事。

  “可你还要学习,有空学别的吗?”吴建英问。

  “初中高中的功课我已经自学完了,要是允许考大学我现在就能考。爸妈,我在学校实在不知道干啥了。”66年到69年国家停止了全国统一高考招生,所以安然很不幸,别管学习好坏,她没大学上了。

  夫妻俩也犯了难,孩子太聪明,学都没得学了,刚十三四岁,没办法工作,大学不能考,你说让她干啥?学门手艺的确不错。

  见夫妻松动,安然便提出搬去曹家住,这样可以一边学手艺一边照顾两位老人。以前学手艺徒弟多在师傅跟前伺候,安然这样说不为过。

  于是魏家夫妻买了点心酒水带着安然登门拜访了曹家老夫妻,双方见面后彼此满意相谈甚欢,最后决定安然过来,魏家依旧是安然的家,想啥时候回去就回去。对外安然是曹家远房外甥女,搬过来与老人作伴。

  魏芳还很遗憾,但只是遗憾了一下,由于有魏红在旁挑唆,现在魏芳对安然也没那么深的姐妹情,反而安然走了家里地方宽裕了。

  初三别人紧张,安然依旧轻松过,每天放学回来帮着老夫妻做做家务,照料一下生病的曹博。偶尔有预约席面的便边学边做。

  这一做老夫妻发现丫头的确是学厨子的料,别管什么,几乎教一遍便会,开始虽然手生,跟着多做几次便完全能上手。

  安然这才知道不光老太太手艺好,老头手艺也不差,据说曾经是饭馆的学徒,。学的可都是宫廷菜,只是现在限于食材不能大展身手。有了这对夫妻的点播安然自觉厨艺更上一层楼。

  一头鹿从清汤鹿茸、辽参蹄筋、国药顿鹿肉、串烧鹿肉,到酱爆鹿腰、枸杞鞭花煲、酱鹿肉、五彩鹿肉丝、滋阴鹿排、当归鹿茸山鸡、烤鹿肉——,给你弄出几十道大菜轻而易举。

  珍珠雪耳、抓炒鱼片、金丝烧麦、桂花干贝、白扒四宝、玉掌献寿、鸳鸯簿乳、鸳鸯酥盒、云片鸽蛋,只要食材到位就没老夫妻不能做的,就是吃个火锅还要整一个御龙火锅,在安然看来就是一个复杂版的酸菜白肉锅。

  

第465章 来家里订餐的基本上都是熟客,偶尔出现一两个生面孔,但也是熟客带来的……

  来家里订餐的基本上都是熟客,偶尔出现一两个生面孔,但也是熟客带来的。这些人大多会提前将食材带来,告诉他们哪日吃饭,几个人。

  一般情况下就老夫妻带着安然做,他们很少让儿子来帮忙,曹家儿子叫曹德荣,媳妇白桦,夫妻俩都是大学生,在机车厂工作。他们去年刚有了一对龙凤双胞胎儿女,据说还是女方母亲帮着带,正因如此老夫妻更不愿意让儿子来帮忙了。

  每次那一家子过来都是好吃好吃招待,安然暗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可安然能感觉到白桦对大儿子关心少了一些诚意,她的关注点更多放在一对双胞胎上,对她也是客气居多。这样也好,大家客客气气相安无事就好。

  别管是百年人参的效果还是安然背地给曹博用了些空间樱桃果汁,曹博经过一年的调养终于面色红润起来,脸上身上也有了肉肉,天气好了还能在外面玩上半天。有了精神安然便开始给他补习功课,争取能跟上同龄进度。

  曹博很聪明,安然教的好他学的快,很快便将小学一二年级的数学语文学完。老夫妻更是高兴,心情好感觉身体都好了起来。这丫头哪是别人嘴里的扫把星,分明是福星!

  扫把星的传言少不了魏红等人的宣扬,正因如此安然更坚定离开魏家,但魏家对原主的养育之恩还是要报答的。安然偶尔会过去一趟,她的关系都在魏家,她不来吴建英就会把她的粮食和钱票送过来。为了减少吴建英的麻烦,安然适当时候是一定会过去。

  作为烈属遗孤安然每月有八块钱的抚养费,这笔钱会给到十八岁成年。这八块钱自从安然出来吴建英都是坚持给她,说是以前的也帮她存着呢!以前的钱安然肯定是不能要的,养活一个孩子哪有不花钱的?再要真成没良心的白眼狼了。

  要不是现在她没来钱的地方,这八块也不会要。母女推来推去,八块钱和票她就要了,以前的钱说啥都不会要。最后吴建英说先帮她藏着,等她用钱的时候再拿出来。安然没办法,只能先这样。

  初中毕业顺利升入高中,不管考不考得上大学,高中文凭她是一定要拿到手。魏老二终于当兵走了,可魏大哥马上就要退伍回来,回来就要结婚生子。安然能想象到魏家将会越来越热闹。

  今日有人给曹家送了一些野味,一对熊掌,一只大雁,两只飞龙,一头梅花鹿,一些野山菌。

  “九个人,点了十个菜,那只鹿要加工出来。”曹老头道。(这里文章需要,保护动物人人有责)

  安然马上动手收拾,现在初期加工的事一般都是她在做,安然做的干净利落,老夫妻也落得清闲。熊掌这次做红扒,别管做什么口味,前期处理费事又麻烦,整不好就会有股腥味。

  安然先整了一锅料水去洗两只肥厚的熊掌,一看便知这对熊掌是那两个前掌,前掌肥厚,口感最佳,是首选。清洗干净后便浸入料水进行第一次清煮,目的是初步去腥去毛去角质。

  熊掌耗时大约三天,大雁和飞龙可以先养着,倒是那头鹿需要尽快处理出来。剥皮剔肉去骨洗内脏,留下炖炒的,都进了汤锅进行卤煮。

  卤煮的地方是在一间地下室,入口就在一间厢房内,即使味道再大,经过一道道门窗味道也会变小。更何况味道最浓的时候一般都在晚上进行,飘到外面只剩下淡淡的味道。

  而且做菜的时候老夫妻都是一个人做一个人放哨,这也是安然很快被发现的原因。客人过来一般都是晚上,有的直接将饭菜打包打走,都想长久下去所以各自都很谨慎。

  老爷子告诉安然,他们做私房菜的首先就要谨慎不张扬,外面形式越来越严,吃的人小心,做的更要小心。

  安然当然知道,也严格遵守着老夫妻的告诫。在外她就是来曹家的远房亲戚,一边读书一边帮着照顾老人孩子。

  好的熊掌就要好的高汤,曹老头吊高汤很拿手,他不藏私,手把手一步步教,安然一点就透。初步加工过的熊掌需要在高汤内煨制最少一天,一锅高汤都是为那对熊掌的而准备。

  国人对软糯弹牙的胶原爱自己狂,不管是花胶还是鲍鱼海参,只为那一口的鲜美不惜熬制几个昼夜。出锅的熊掌非常软烂,去骨用砂锅做最后的入味,这道菜才算完成。

  红扒熊掌、焖烧大雁块、蹄筋炖花生、秘制瓦罐鹿肉、人参飞龙松茸汤、卤味拼盘、飞龙冬笋菌菇锅、酱爆鹿腰、腐竹烧雁肉、酿羊肚菌,主食是用鹿肉做的烧麦。

  客人就在厢房吃,厨房只留下曹老头在那里,老太太会告诉安然这些人都是什么人,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来的人看似普普通通,每一位却都有着不平凡的身份,或者是以前,或者现在。也是,没点家底身份的哪会来这里吃?

  “今儿来的王同志曾经是宏达面粉厂的东家,那位毕同志是一位留洋回来的工程师,还有那位柳同志,咱们光明路一半的商铺都是他家的,可惜现在都归国有了——”

  安然听着一位位曾经辉煌的过往,这些人手里都有家底,以前吃惯了山珍海味现在想吃只能偶尔找地方解解馋。

  也就是这些人支撑起城中暗藏的私房菜馆,安然对这种经营模式很喜欢,如果不是时代不允许,曹家生意应该很不错。做私房菜的好处除了赚些外快外,还有就是一些客人会多带一些食材给主家,另外就是客人打包带走后剩下的饭菜也会留给主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5页  当前第2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8/27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快穿之食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