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事。”
衍圣公心头一紧,就怕皇上还有事。
“朕观圣庙彝器不过汉时所造,色泽不能甚古,着内务府所藏周范铜器十件,以供阙里庙庭。世守勿替!”
“谢主隆恩!”这是何等荣誉能得到皇家珍藏的商周铜器!衍圣公简直乐傻了!
皇帝太后一走孔家便开始新一轮的忙碌起来,庙里要为迎接皇家赐给的贡品做准备,家里要为明年迎娶大夫人做准备。
安然本以为还要回到小厨房,没想到衍圣公亲自将她要走,安然莫名,这是要把她往哪儿安排?没多话,跟着走,衍圣公将她带去前宅,那里聚集了府里一些人,有些人认识,有些不认识。上首是五太爷六太爷、公爷和大公子,下面大多是管事,书香也在里面。书香朝她点点头,让她过去。人比较多,安然靠近书香用眼神问她什么事?
书香摇头,等人到齐了衍圣公这才说了召集众人的目的,原来还是为那两件事。公爷一一派发任务,每人都有任务,各有不同,到了书香这里衍圣公道“书香,你们带安姑娘跟大管事熟悉一下府里一切事物,具体分工你们跟于管事商议。”
熟悉府里事物?安然有些莫名其妙,等众人散去大公子特意将书香安然留下。“安姐姐,是这样”少年笑得很阳光,“御赐贡品过来后我和父亲会进京谢恩,顺便去于家下聘,为了让三小姐提前了解府里,我想带上你和书香姐姐。”
原来这样,安然点头,少年接着道“这些年我知道你一直在学府里的膳食,趁着这次机会我就把你要了出来,姐姐不会怪我吧?”
“多谢大公子!奴婢感激不尽!”
“呵呵,本来书香姐姐一人就够,可我还是想吃到姐姐做的饭菜。姐姐可以趁此机会堂而皇之地跟那些厨子学,谁不教就告诉我!”
安然忙点头,少年笑容绽开“以后我那院子怕是要麻烦姐姐了!”
“不麻烦不麻烦!”安然也笑起来。
这个差事好,就如大公子说的,她可以拿着鸡毛当令箭,堂而皇之以熟悉府菜为借口跟着学。学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让未来的女主人熟悉各个菜肴的特点口味。
安然没跟书香说自己这些年的生活,书香也没问,一切都在不言中,不需要过多交流,两人一起彼此有了共同目的,心意自然相通。
书香是跟着大管事天天忙,回来还会看一些账簿记事簿等,安然则天天泡在内外厨房和各大库房膳食管理处。既然负责了这一块她就想干好,自己也做一些记录,书香还好奇安然什么时候学会了写字?想想这些年安然一直窝在小厨房,学点什么不奇怪。
上次盛宴后杜氏和妮子都回家了,一边是带孩子,一边加工奶制品。现在那些奶酪奶油和炼乳等物都是在家加工好卖给府里。这比去厨房打杂赚的多,妮子看到了收入也不去争那个位置,累死累活还不如她赚的多呢!
至于番茄酱,说起来杜氏一肚子不满,老爷子临终将几个儿子叫到跟前,因为二房有奶制品便将番茄酱加工的活计给了大房,四房就做小生意,三房在银钱上得了便宜。二房则是奉献了方子什么好处也没捞到。
安万里是没意见,都是一家人,杜氏再气又能如何?有那功夫还不如多弄奶油做点心!
安然对他们这个决定很支持,人就应该这样,何必一棵树上吊死人?她教了她们几道点心,在家做好送点心铺子还能赚一笔。杜氏现在是真的想开了,看到闺女越混越好只好叮嘱儿媳妇多生几个孩子,将来过继给闺女一个。
安然无奈,任由他们折腾,她刚多大?她对自己的未来还是很有信心的,大不了赎身回家!衍圣公府即将变天,好戏还在后面。
通过小麦她知道陈氏从她走后发了很多次火,为什么发火不说也能猜到。程氏出身虽然是正三品吏部右侍郎家,可即将嫁进来的于氏的爹是从一品,而且兼着军机大臣之职,手握重权的权臣。程氏还是继室,于氏那是未来的衍圣公正牌夫人,她拿什么跟于氏比?这样的媳妇她能约束的了吗?
但皇家的旨意是不可违的,不管她多不愿意院子该收拾还是要收拾。院子是太夫人亲自跟着挑选的,房子从里到外修了一番,程氏干着活窝着火,她的心情能有多好?
时间到了九月,皇上赏给孔家的十件商周古铜器送达,十件重器件件价值连城:木工鼎、亚工觚(gu古代盛酒器具)、方鼎、饕鬄甗(yan古代炊具)、牺尊、伯彝、宝簠、蟠夔敦、夔凤豆、册父已卣各一,此即为著名的“商周十供”
随着供品进入孔庙,安然知道他们快走了,这一走怕是要等明年才能回来。安然回了一趟家,与家人一起吃了一个团圆饭,安然不知道该跟他们说什么,只听着父母一句句的叮咛。
从曲阜到京城大约走了十来天,一路坐马车,没有想象的颠簸,可能是皇上经常走,路比较平坦,此时正值入冬,车里备了碳炉依旧不暖和。幸好他们出门都带了棉被披风等物。书香还带了件灰鼠皮的披风车里几人盖着保暖。
衍圣公出行随行人员也是不少的,光丫头婆子小厮就有十余人,加上护卫和运送聘礼的车队足有百十号人。厨房除了安然还陈婶的大儿媳邱氏、闺女红玉,老熟人菊香。
邱氏和红玉是陈婶求到公爷大公子跟前进来的,大公子因着娘的关系将她们安排到去京城的人员里,如果于氏看重就留小厨房,看不中回来再做安置。
邱氏从婆婆那里知道安然与婆婆的关系,来了就跟安然自来熟,使唤起来也是自来熟,那是一点不客气。安然给她脸,只要不过分便忍了。红玉还算单纯,安然不讨厌。倒是菊香经常给邱氏大白眼,“陈婶子怎么有这样的儿媳妇?陈婶在家该不会受气吧?”
“你怎么谁的心都操?别人家的事看看听听就行了!”安然笑她。
“就是看不惯!我可不想跟这样的天天一起。”
“呵呵!”
路上无聊,几个人经常凑一起玩玩叶子牌,但绝不叫上邱氏,最多把红玉叫上。
“这披风还是夫人当初送给我的。”书香睹物思人,想起那个短命女人忍不住悲伤,随后笑道“转眼大公子都要娶亲了,夫人知道了一定高兴。”
安然点头,她能脱离程氏的小厨房也多亏了大公子,她内心是感激的。
“安安,别担心”书香见安然不语以为她担心自己的将来,“太夫人说新夫人若不留你就还去她那里,你做的饭菜那么好,相信新夫人一定会喜欢的。”
安然一笑“书香姐,我在哪儿都好,府里不好待了还能赎身出去,我哥嫂早说了,啥时候回来都养着我,再说我的契早就到了。”
书香想起那五年卖身契就笑“我倒是忘了,那你是想继续留在府上还是回家?当初我们都笑你为啥只签五年契呢!别人可是巴不得签终身。”
“是啊安安姐,我娘就让我签了终身契”红玉道。
“嗯,如果可以我还是想呆在府上,毕竟还有很多东西没学到,我最大的心愿便是学做菜,做好菜。”
“呵呵,你怎么就那么喜欢做菜?”
“可能上辈子我就是厨娘,这辈子还要做厨娘!”
“奶奶说你做的东西可好了,让我跟你多学,安安姐,要不你收我做徒弟?”红玉又插嘴。
“等我有空教你就是,你奶奶手艺也不错,听说你娘的手艺也很好,你也要多跟她们学。”安然还真不想弄个徒弟做累赘。
“你安安姐说的对,陈家嫂子做的饭菜也很好。”书香道,母女进来在太夫人小厨房待了几日,邱氏也展示过自己的厨艺,只能说一般,不管在哪厨房都适合打杂。这次带来大公子也是让她们历练历练,如果能被新夫人看重更好,即使看不上府里哪儿还塞不了这俩人?
“安安,如果你只是这个心愿我想很好实现。”书香感觉安然变得太沉默了,安然越这样书香越觉得她在程氏那边一定受到了莫大的委屈。当初确实没办法,如今不同了,想安排一个厨娘不过是公爷或大公子一句话,有这么好的手艺别人巴不得想要呢!
第140章 几人一路说话倒不寂寞,越靠近京城天气越冷,沿途村镇并没所谓康乾盛世……
几人一路说话倒不寂寞,越靠近京城天气越冷,沿途村镇并没所谓康乾盛世的繁荣,从衣着上看百姓的日子并不好过,想到府里的奢侈生活真是很讽刺的对比。
孔家在京城是有自己的宅院的,还是明英宗当初见十岁的六十代衍圣公时,因其进止有仪十分喜爱,特赐府邸于孔家。
宅院很大,有四进,前院北方三间,二进北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三进北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后院后罩十二间。院子不但大,位置也很好,就在太仆寺街,隔壁街便是李阁老胡同,这里几乎住的都是京城最显贵的人家。
府里一直有打理的仆役,还有一个厨娘徐嫂。众人入府,男在前,女在后,因为没女主人,书香等人住在了三进厢房,安然和菊香住在了一起。
作为仆从是没权利休息的,哪怕你是厨娘,一路过来大家都很冷很疲惫。安然看了一下厨房,徐嫂做了几锅包子馒头,因准备仓促东西不多,倒是有两只宰杀好的羊,猪肉牛肉不少,鸡鸭鱼和一些菜都有。人太多,天又冷,不如熬一锅羊肉汤。主子可以吃锅子,皇帝喜欢吃火锅,大臣百姓也流行火锅。这时候不叫火锅,只是叫锅子或汤锅。
安然就听着陈家嫂子在那边嚷着没这个没那个,“安安啊,你看这啥也不全怎么弄?这边管事是干啥吃的?不知道公爷和大公子远道过来要吃喝吗?这个差事怎么当的?我看干脆撤了!”得!一张嘴将这里的人全得罪了。
一路走来安然便知道了这个陈家嫂子依仗自己婆婆是前夫人的厨娘与大公子衍圣公有几分情分就很把自己不当外人。
“陈嫂,你喊什么?这里是京城不是曲阜老家,知道隔壁住的都是什么人吗?让人听到岂不笑话咱们不懂规矩!”书香严词呵斥道,如果不是陈婶面子这里她们母女是不会被带上京的。
“书香姑娘,我这不得着急吗?”陈家嫂子忙讪讪道。
“再着急也得注意,安安,你看中午怎么吃?”
“徐嫂做了不少包子馒头,咱们人多,炒两三个菜做一锅羊肉汤先凑合着。公爷和大公子吃锅子吧,很快的!”
“好,那就准备锅子!你吩咐她们都干什么,不要再弄出动静了。”
安然应了,吩咐起来:“菊香你帮着徐嫂炒一*个白菜肉,一个大葱豆腐,一个辣子鸡,用羊肉萝卜做一锅萝卜丝羊肉汤。”
“安姑娘,那个辣子鸡怎么做?”徐嫂不会做什么辣子鸡。
“那就粉炖肉!”
“行!”这个没难度!不过萝卜丝怎么做羊肉汤?
“红玉去准备锅子,陈家嫂子将这些食材处理了把这块牛肉捶成肉泥,管事去让人买两个木工刨子——”安然井然有序吩咐着,自己没几下就将羊剃了肉,留了一块切片做汤,拣整齐部位好的码放好,压上石板放冷窖冻上。
羊骨羊蝎子熬上汤,安然告诉徐嫂怎么做萝卜丝羊肉汤。各种材料准备停当,麻酱腐乳韭菜花等一一准备齐全。到点锅子点上,羊肉也冻得差不多了,虽然用不了刨子手切却是没问题。书香和跟来的俩丫头伺候着公爷和大公子这边吃,安然一旁切。
父子俩锅子吃了无数次却是第一次吃食材如此丰盛的锅子,不管蔬菜、豆腐、豆皮、豆芽菜、粉条都往里面扔,还有牛肉丸子、猪肉丸子、羊肉丸,猪肚羊肚,好像就没不能涮的。
当然书香也是问好了才会放,父子俩开始是只吃羊肉,后来尝尝这个也不错那个也可以,没多久便头冒细汗肚子溜圆。
“好了,你们下去赶紧吃!”父子俩吃饱便让四人下去吃,陈家嫂子和红玉菊香等人已经吃上了,安然便在书香墨香屋里放了一张桌子四人吃,都是公爷那边剩下的材料,四人没一会儿也冒了汗。
“早知道你还有这一手真该早点把你要来!”书香吃了一颗牛肉丸感觉味道口感非常好。
“现在也不晚,在我看来吃锅子没讲究,喜欢什么就放什么,要是这汤再熬得久一些就更好了。”安然感觉太久都没吃火锅了,这么一吃勾起了她的馋虫。
“我看大冬天做什么菜?倒不如吃锅子呢!下次咱们好好准备一下。”书香道,只是她不能吃辣,看安然弄了一碗辣椒油吃的香喷喷想吃却怕的很。
“下次就不切了。”
“不切怎么吃?”
“用刨子,等下次我做给你们!”她还要亲自去买食材,让她们都尝尝那些想都想不到的东西刷着吃多好吃!
可能是天冷的关系,衍圣公和大公子晚上又要了锅子,这回汤熬的到位,食材更充分,羊肉片薄如纸,父子俩吃得大为畅快!
第二日衍圣公带儿子进宫谢恩,皇上见大公子腿脚好了甚是欢喜,“宪允不妥,倒不如改为宪培”培字有三意,一为培养,二为垒墙,三为通冯,冯者乘风也,乾隆真心希望孔家第72代衍圣公在自己的培养下驾罡风,乘彩云,天马行空,独来独往。
父子二人谢恩,随后衍圣公将给于家的聘礼单给皇上过目,天下第一家出手自是不凡,尤其是与于家接亲。不看曾面看佛面,衍圣公也不敢给少了!何为佛面?佛自然是眼前的帝王。
而他家要娶的于家三小姐另一个身份便是这位大佛的干闺女!皇帝对这个干闺女疼爱有加,不然也不会如此关心她的终身大事,在众人眼里那也算是公主格格了,实际上就是,只不过很少人知道罢了。
乾隆自己都有十位公主,为啥还要认干闺女,原因众说纷纭,但不影响于三小姐在皇帝眼中的地位。
乾隆将礼单仔仔细细看了个遍后才满意点头,“爱卿可择日下聘!”
“臣回去就请官媒,选吉日下聘!”
“好,太后还想见见大公子,今日你们父子就在宫里用膳吧!”
这是皇家给他们的恩宠,父子俩再次谢恩——
父子回来便请官媒走程序,书香和太夫人身边派来的老嬷嬷跟着官媒行走于孔府于府。越是高门讲究越多,三书六礼一样都不能少,所谓三书:聘书、礼书、迎书。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
男女双方婚事从纳彩第一步开始,媒人带着男方的礼物去女方说亲,在这里只是走形式,接着便是问名纳吉,下聘书,与女方商定好下聘日子就到了纳征这一步,也就是过大礼,下聘送彩礼了!这时候要送上礼单,也就是所谓的礼书。
尽管心里有准备,安然还是问了问跟去于家的书香未来夫人如何?这也是府里所有人都想知道的。
书香回答“三小姐很漂亮,很贵气。”
安然知道这是没别的优点才会这样说,心里一叹,本来没报什么希望不过印证一下罢了。
书香又道:“三小姐的亲娘原来是于大人的妾室,被皇上亲封了三品淑人,这还真稀奇。”
古代妾室很少有品级的,除非她的男人立了大功为她请封,或她本身也为家族朝廷做出特殊贡献才有机会被封品级,这个妾可就有意思了!
在安然看来没什么,于三小姐嫁的人是天下第一家的孔家,她的身份就不能低了,怎么抬高她的身份?除了她老子的身份地位还有她亲生娘。于敏中的正妻死的早,这位格格被送来只能认妾室做娘。
为了闺女的身份地位皇帝也会将妾室身份抬高,何况于敏中屡次立功,本应嘉奖,没了正妻只能封妾室。
格格怎么到了于家还有一个故事,据说这位格格生下来脸上长了一颗黑痣,相士认为格格面相凶险,必须嫁给比王公贵族还要高贵的人家。世间比王公贵族还要高贵的人家便只有天下第一家的孔家。但满汉不通婚,皇上便出了一个将格格养在于家的主意。这也就印证了皇家为啥那么关心臣女出嫁的事了。
定了下聘的日子,书香带着人手跟着管事开始了满京城的采买,他们是从老家带了东西,可那些东西都是贵重物件,普通物件用品不会大老远劳师动众带来,都要从京城采买。
“玉器首饰古董都已经备好了的,所差的就是茶点衣料三牲四果等俗物。”书香和丫头们回来安然都会给们做好东西准备着,人一来便送过来,也只有到了家里她们才放松下来。
“成回亲可真麻烦!”安然给两人倒上热汤让她们先喝口暖暖身子。
“可不麻烦!不过要是蝇头百姓就省事多了,哪还需要这么多的聘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