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三弟、五妹,一边去,二哥还没玩够呢!”安舒信一看帮手太多,自己还想练练呢!安然又踢怠
“三弟、五妹,一边去,二哥还没玩够呢!”安舒信一看帮手太多,自己还想练练呢!
安然又踢倒一个花子交给两个孩子退了下来,喊着别的孩子停手:“让我二哥三哥打!”
男孩子哪里听?这可是光明正大的打架,怎么能放下?于是几个孩子装作听不到,安然叹口气站在一旁观战。
“还真挺有意思!没想到来青龙镇一趟有如此收获?”一条船上站着一位青衫客与身边中年灰袍男子道。
“呵呵,老爷这是看上那小子了?”灰袍中那个年人道。
“就是小点,要是再大上几岁就可以派上用场了。”青衫客道。
“等下小人就去打听打听,问问这是谁家子?”灰袍人躬身离开。
青衫客微微嗯了一声,继续观看战局,可能是有了帮手,男孩这次打得很用力,速度也很快。几个趴下的花子本想起来。没想到那个小丫头上去就是一脚,倒下的继续倒下,站着的也很快被揍趴下,得胜的孩子欢呼起来。
“以后看到我们绕着走,知道吗?不然见一次就打你们一次!”安然恐吓完倒地的人笑盈盈凑到安舒信跟前:“二哥好厉害!”
“你们怎么来这儿了?赶紧回去!我送你们回去!”安舒信整理了一下衣服去拿篮子。
“二哥,我们是看你卖东西的。”安舒齐忙道。
“现在就回家!”安舒信知道自己这样子是不能继续卖下去了,必须回去换换衣服再回来。
“喂,小哥,有位爷要买你家驴肉,还有吗?”有一名船夫过来问。
“有呢!”安舒信转头已经带上了笑容举举篮子:“大叔,客人在哪儿?”
“那边”船夫一指不远站着的灰袍中年人。
安舒信一提篮子笑着过去开始介绍自己的东西,“这位爷,这是早上刚出锅的驴头肉、驴腱子,您想要点什么?如果想吃别的,我们铺子还有驴板肠、驴肋板、驴肉火烧、驴杂汤——”
安舒信吐字清晰,声音响亮,很快介绍完了自己篮子里的吃食和铺子里的吃食。
灰袍人一笑,看了看打开的遮布闻了闻,味道听着是不错:“就先尝尝你家的驴头肉和驴腱子”
“这块驴腱子刚好二斤,两百文,驴头肉是切开的,一块六十文,舌头一块五十文,您要哪块?”
灰袍人指了一块驴头肉一块驴舌,加上那块驴腱子,让安舒信送上船。
安然他们只能等在岸上,等了好一阵子安舒信才出来。
“二哥”
“先回家!”安舒信做成了一笔大生意很高兴,带着弟弟妹妹赶紧回去。那位爷真大方,尝了驴肉后将他带来的东西都留下了,连同那几个驴蹄。
“啊?都卖了?”安炳绪很意外儿子卖货的速度。
“那位爷说咱们家的驴肉好吃。”安舒信回道。
“咱们家煮了几十年了,当然好吃!”老太太收了钱,因为那位爷给了赏钱并没让儿媳妇说孙子衣服破口子的事,额外的钱足够买一件新衣服了。
即使有婆婆在旁说和张氏和李氏依旧认为打架的事很严重,警告以后不许打架了!心里也是埋怨镇上怎么来了那么花子!
花子多了外面肯定不太平,叮嘱着让安舒信以后小心些,几个孩子没事不要跑出去等等。本以为这些难民与安家无关,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安炳绪开门的时候门外躺着一个老人和一个孩子。
安炳绪忙上去探查,他怕人死在自家门口。一查才看出人是没死,却是睡相不好,像是昏睡的样子。老人呼吸似乎沉重,该不是生病了吧?
安炳绪忙叫醒两人,老人艰难地睁开眼,想起来却很困难,显然身体太虚弱。安炳绪扶起老人,“老人家,您这是?”
老人忙道歉:“对不起了主家,昨晚没地去就在您家门外歇了一晚上。”
安炳绪倒是无所谓,看老人样子很是不好,好心道:“没关系,你还好吧?”
老人凄然,拉着还懵懂着的小孩张张嘴,最后深深一揖:“您好心,能不能给口吃的?孩子两天没打吃东西了,拿了东西我们马上走!”老人说得很艰难,仿佛平生第一次开口乞讨一般,神色很羞愧却有着渴望期待。
安炳绪心生怜悯民,看这祖孙不像乞讨为生的,倒像落难的好人家的人。“您等一下,我去看看家里还有啥剩饭?早上的还没做。”说着要往里面走,却犹豫这门关是不关?院里可是煮着东西呢!
老人拉着孙女深深吸了一口院内飘出来的香气,目光突然坚定起来,鼓足勇气道:“主家,我们爷孙逃难到此却也不会白白要您家的吃食,我们家原本是做卤煮的,您家也是吧?虽然南卤北酱,但用料大同小异,无非都是对材料去腥增香,上色入味,引人食欲。
我闻着您家煮肉的气味味重且微苦,带着微焦糊味,您家的老汤一定用了很久的老汤,我倒有一法可以改变您家老汤的味道,使其香气更醇厚,没有焦糊味。“老人一口气说完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他忙扶住门框连连喘气。
安炳绪一听心里震惊不小,老人短短几句话道出了卤煮真谛,同时一针见血指出安家老汤的缺憾,他相信老人是有真本事的,忙过去扶住老人:“老人家,您先进去歇歇,我这就给您弄点吃的。”
老人没客气,牵着孙女进院坐在一张饭桌旁先喝了一碗水,然后吃了一块馒头便不再吃东西了。他让孙女吃,安炳绪给他们拿了两个馒头,从锅里捞了一块驴杂,“等下会有稀饭,你们要是饿久了先少吃点,不然胃受不住。”
“谢谢!好人啊!”老人知道他们遇到了好人,吃了东西也有了点力气,他站起来看安家的肉锅,尝了口驴杂,“正宗的关中黑驴肉,味道纯正,或许只有这里才能吃到这味道了!”
安炳绪点头,“是,我们镇上只做黑驴肉,来往客商都喜欢。”
“你们的料包是用了白芷良姜,八角桂皮,丁香肉蔻,茴香草果……”老人居然通过味道尝出来安家用料配方,安炳绪更加佩服,两人一说话,安仁泰便出来了,安炳绪跟老爷子介绍了老人。
陈克章朝安仁泰一揖:“实属无奈,打扰贵府了!”
“谁还没有落难的时候,老哥请勿多虑,您来我家就是缘分。”安仁泰客套道,对有本事的人他敬重。
三人围绕着卤煮边说边聊,陈家本是安徽人,家里做卤煮已经几代了,风风雨雨这些年生意却也不错,怎奈熬过了清军入关对中原的屠戮却没熬过太平军的屠杀抢掠。
第16章 “可怜我儿一家全遭了毒手,幸好那天我带着孙女出去没在家,等回来家里人都死了!”老人说着痛哭起来,……
“可怜我儿一家全遭了毒手,幸好那天我带着孙女出去没在家,等回来家里人都死了!”老人说着痛哭起来,女孩趴在他怀里用小手安慰着老人。
“我们那里全被毛子占了,谁想他们与强盗无异,我们不敢再待下去,只好收拾东西离开。要不说祸不单行,半路我们又被抢劫了,能走到这里已经是极限,呵呵呵!”老人惨笑不已,怀里的孩子跟着落泪叫着爷爷。
爷孙俩的凄惨让安家父子动容,安仁泰言语宽慰着,心中连连叹气。真是乱世的人活得不如太平的狗啊!
老人恢复情绪后细细道:“您家料包还算不错,其中几味若处理一下会减弱汤中的苦味。白芷用量可以大些,它的去腥效果好,香气持久,只是用前泡泡会减少苦味。肉桂用酒喷洒后香气更厚重,草果去籽就会减弱苦味,丁香的香味太冲,用多了汤味也发苦,宜减少用料,它的香气穿透力强,卤味里又是必不可少的一味……。”
老人很博学,将安家所用香料全部分析了一遍,又说了几种卤味中常用香料,还有老汤的使用保存,养护等等。老人说的几乎都是密不外传的东西,安家父子从没有听过这么详细的香料解析,他们配方全靠偷学和多年摸索出来的,原来料包的学问还这么大,安仁泰突然决定想留下陈家祖孙了。
“听您一席话让我们茅塞顿开,老哥要是没地去不放暂住我家,我们家日子虽然算不上富贵,却能温饱,老哥意向如何?”
老人想要的就是这结果,他身体不行了,遭了那次抢劫被打后身体每况愈下,他怕没能力把孙女养大,陈家就剩妞妞一个了!“那就打扰了!”先住下,再从长计议。说了这么久他也快坚持不住了,要不是为了打动这家人他哪里坚持到现在?
安仁泰看出老人的疲惫虚弱,带着他们先去丁老头那里歇歇,一会儿再吃点东西。安置好爷孙俩,安家女人起来开始做饭了,安然早在祖孙俩进来便醒了,她感觉自己对外部越来越敏锐,趴在窗户前将那老人的话听了个仔仔细细,能将香料琢磨的如此通透,老人绝不是等闲之辈。
安仁泰跟老太太商量着怎么安置那祖孙俩,安然继续每天雷达不动的练功,安舒信打完拳脚便去挑水,每人都有着固定的活计。
爷孙俩再次过来精神头好像好了一些,安炳绪让四妮帮着收拾一下小姑娘。可能是怕路上不方便,小姑娘却是男孩打扮。个头比安然高一些,一问年龄已经七岁了,与安舒齐同岁。
“你叫什么?”安然问。
“陈嘉怡,爹娘叫我妞妞,你叫啥?”
“安然,他们叫我五妮,因为我在家排行老五,我有四个姐姐!”
一旁的安舒齐马上道:“你啥时候叫安然了?你就叫五妮!”
对这种拆台的小屁孩安然只能瞪一眼“五妮是我的小名,大名就叫安然!”
“安然很好听啊”陈嘉怡忙道,脸上带着甜甜的笑,看着就招人喜欢。看小姑娘多会说话?安然决定跟陈嘉怡搞好关系,吃饭的时候安仁泰将陈家祖孙介绍给全家,“以后陈老哥和妞妞就先住在家里,对外就说是咱们家亲戚逃难过来的。”
“知道了爹”
“知道了爷爷!”
陈克章为了表达对安家收留之情先对安家卤煮驴头驴蹄的锅进行了改善,只是做了改善,这次主香换做白芷,为了突出主香味道,量用的很大,就在大家担心是不是用料过猛时,陈克章让他们无须担心。料下的多少是有比例的,不能盲目放,怎么个比例老人没说,估计是秘密。
整个方子配料他分成了四项,主料以白芷、良姜、桂皮、八角为主,优以白芷为突出。附料则为茴香、草果、豆蔻、山奈、香叶、陈皮、砂仁、花椒、甘草——
豆蔻的增加也出乎安家意料,陈克章解释:“驴头驴蹄都是带骨的东西,豆蔻起到的作用就是让骨肉分离。”
这一点做卤煮的都明白,香料用法相辅相成,看着方子安仁泰决定大胆用一下,不试怎么知道好不好?
安然有了陈嘉怡小朋友做伴有意思了很多,安家女人都忙的很,平时根本没空搭理她。这回好了,她让陈嘉怡干啥小姑娘就干啥,想怎么给她摆弄头发就怎么摆弄。小姑娘听话安静,还有眼力地帮着干点活。
陈嘉怡也任由安然玩,不过这小丫头偷偷往她嘴里塞的糖块好好吃!陈嘉怡眼睛笑眯了,这是她自从逃离老家最舒服的日子。
陈克章咬牙坚持将安家的卤锅弄好后,精神一放松便昏睡过去,安仁泰招人请了郎中看了看。
“身体熬坏了,好好将养着或许多活两三年!”
陈克章已经有准备,他唯一不放心的就是孙女了。
“老哥就好好在我家养着吧!其他别多想,妞妞还需要你呢!”
陈克章除了感激却是无可奈何,他要好好想想,为妞妞,为陈家,为安家——
安家在忐忑中等来肉出锅那一刻心情都很紧张,毕竟新味道,总有一种期待。陈嘉怡也学着安然的样子抱着一个大碗等大人分配。
孩子们每人得到了一块驴脸肉一块蹄筋,安然洗干净手就下手抓着吃,陈嘉怡纠结好久才下了手,但吃东西的样子一看就是有规矩的,很斯文。
“大口吃才香!”安然仗着自己小才没那些顾及,陈嘉怡环视四周,见没人注意大口咬下一块肉笑着咀嚼。肉软烂不失嚼劲,不柴不腻,香味十足,口齿留香,能吃到香料带来的味道,却没夺了主料驴肉的肉味,可以说这肉做的香味十足,回味有余,让人食欲大开,欲罢不能。
有几款香料本身就有刺激食欲的作用,就如草果、肉蔻、豆蔻、砂仁等。卤煮中有了它们参与简直就是事半功倍。
安然觉得自己练功后味觉更为敏锐,天然香料约1500种,常用的就有两百余种,安然决定把香料尽可能的尝一遍,掌握好习性和用途。这是做好卤煮最基本的,以前她就没好好过,爷爷和爸爸说过多少次,她权当做了耳旁风。现在她想学了,想好好学。配方只是其一,想做好一款卤煮还要熟悉原料,掌握火候等等。
陈克章在驴头肉上刷了一层老汤油,说明了一下香油更好。刷了油的肉顿时变得红亮油润了,让人一看便有食欲,何况还散发出阵阵香味呢!
“比我们做的颜色好看”安仁泰不住赞叹。就这一个方子足以报答了安家收留之情了。
第17章 陈克章没做过多客套,他有他的想法,安然通过老爷子对安家三兄弟的观察似乎嗅到了什么?她能觉……
陈克章没做过多客套,他有他的想法,安然通过老爷子对安家三兄弟的观察似乎嗅到了什么?
她能觉察到,安家人当然也能感觉到,李氏开始注意陈嘉怡小姑娘了,她与儿子一般大,年龄算是合适,小姑娘很文静懂事,教养一定很好,关键是老爷子有一手卤煮手艺,如果两家结亲,那手艺是一定传给孙女婿的。
李氏和安炳贵私下商量后很是愿意,就看陈家老头怎么选了。除了她儿子安舒信也算合适,安舒信比小姑娘大两岁,按说更适合。
这种事他们不能提,但李氏对小姑娘殷切起来,背地叮嘱儿子:“你要好好带妞妞玩,千万不能欺负她,更不能让别人欺负了,知道吗?”
“为啥?”七岁的娃怎么理解父母心?
李氏不好明讲,只好道:“她是女娃,你是男娃,你还会功夫,当然要保护女娃了!”
安舒齐想想也对,他本就对她很好,有好吃的都让她先吃的,可爱的小姑娘谁不喜欢?
可陈老头却没这样考虑,他想着要把陈家的香火传下去,安家大房一个儿子,或许不想让孙子孙女改姓陈呢!二房倒是两个,次子最合适,但也要看看人品。
几天观察下来,陈克章就发现安舒信别看只有九岁,却是很能独自去码头张罗生意了,腿脚勤快,做事踏实,他越看越满意,他想观察观察再作决断,毕竟关乎孙女的终身大事。
驴头肉改进后得到市场诸多认可,尤其往码头上一放,揭开盖子刹那不知吸引了多少船工往来客商。现在每天安舒信都去码头卖,顺便帮着张罗家里的生意,他们知道一上冻码头生意也就结束了。
安然和安舒信安舒齐每天的晨练让陈老头很意外,本以为只是小孩子耍耍,没想到越看越有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