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胃在就适应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要慢慢接纳才行,明日我给你们包饺子吧!”
“明日我得走了,家里还有一摊事,下次一定尝你做的饺子。”
“明日就走啊?行,做面食我还是可以的。”安然对王浩然感观不错,别管这人对外如何,他对你没存坏心就好,这种人往往更可信。
这晚林成荣将儿子已经牺牲的事告诉了王浩然,“我不是不想去帮你阿爸,而是安然母女刚过来对这里还不熟悉,我离不开啊!”
王浩然双眼含泪,他见识很多,对舍身卫国的英雄最是钦佩:“叔,什么都不用说,我阿爸说一切听您的意思,您要是在这儿闷了就去我们那边待阵子,看上面意思要对咱们这边有大动作,相信以后你们这里也会有变化,要是表弟妹和孩子想跟去我们都欢迎。”
“好,叔答应你!只要她们母女愿意离开我去哪里都一样。”
王浩然郑重地给林川峰上了三炷香才离开。
等王浩然走后林成荣说了王浩然此次过来的目的,“多年都没联系了,也是离着远出行不便。这回浩然过来是想让我过去帮他开饭店,我没答应。”
第173章 “他们是想在哪儿开饭店?”“佛山,以前的手艺人不多了,很多……
“他们是想在哪儿开饭店?”
“佛山,以前的手艺人不多了,很多老菜根本不会做,你表舅估计是实在找不到合适人手了才来找我的。”
安然明白,解放后很多餐饮饭店都改为国营,有些干脆关掉了,由于物资的匮乏有手艺都没材料,更别说传承了。一晃三十年,老师傅还活着的还有多少?这一断崖是华夏厨界的悲哀,如果能拯救自然拯救起来。
“啊爸,我赞成你去表舅那边,即使您不去美凤大些我也想带你离开村子,去县城或其他地方。我是为美凤考虑,村里只有一个小学,还是一个老师,想学好最好去大城市。”
林成荣没想到儿媳妇有这打算,安然说的的确有道理,“我过去了你和美凤也要跟过去吗?”
“我想在村里待一两年,要是表舅他们能在咱们市里开饭店就好了,我还是舍不得咱们这儿的。”
“等过年我们去看看你表舅再定。”
家里没了外人安然这才将林川峰的东西都拿了出来,林成荣看到儿子东西忍不住抱着哭起来,安然带着美凤默默离开,将空间留给了可怜的父亲。
她给隔壁大伯母家送了一些老家的特产,大伯母现在对安然好了很多,“你家来的是什么亲戚?”
“是我公公养母家的人,早年我公公不是一直跟着那边舅舅学手艺吗?”
大伯母想起来了,“这些年都没来往了怎么突然上门了?”她没有打探隐私的想法,纯属好奇。
“来的是表舅家的孩子,他想开个饭店,让我公公去帮忙,我公公没同意,这不就走了。”
“你阿公已经快六十了,干啥去?不去就对了。”大伯母显然也不赞成林成荣过去,聊了几句大伯母说起自家的鸭蛋生意,“你不在这段时间我们腌了好多了,走了拿些吃去。”
“都是三嫂出去卖吗?”
“亏了她能干,都是起早送去县城,咱们鸭蛋好,回头客很多,竟有提前定的。”说起这些大伯母心情很好,拉着安然聊了好一阵子。
接着,安然又去拜访了其他几家,尤其本家几位教她做粿的族婶家,这让安然想到她妈挨家送东西的事,真是开着门口过日子不得不走动关系。人的关系就需要维系,什么血缘宗族朋友,如果不维系都是扯淡!
安然笑盈盈去着一家家人家,就连黄婆子家都过去打了个招呼,给孩子们留了一包花生糖,黄婆子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邻里还是这样好。
等安然再次回家林成荣已经整理好自己,带着安然给权叔的东西去了河边。
林成荣也不知道安然都给权哥准备了什么,只是一个篮子,估计是吃食。他只猜对了一半,除了糕点还有两身平日外穿的便服,两身里面穿的秋衣裤,两双袜子,两条大裤衩,两个大背心。
“你这儿媳妇好贴心!成荣,你有福了!”权哥哈哈笑。
“呵呵,这孩子谁都想着!”林成荣向他炫耀着自己的茶壶,还给他带了一个“都是安然从老家带来的老物件,你看看吧,都是好东西!”
两人马上烧水沏茶,品茶品壶,品人生。
随着气温的降低鱼货的种类多起来,不但有鱼货,还有蛤蜊蚶子蛏子等物,有时候还上来海参龙虾。龙虾喜欢在五到十米深的浅海礁石群生活,昼伏夜出,群居生活,橄榄色的中国龙虾肉质鲜美相较个头更大的花龙(锦绣龙虾)更受欢迎。但人们更喜欢肉质鲜美的花虾,也叫斑节虾、黑虎虾。
现在人们对龙虾还没有那么狂热,既然没人喜欢,安然便喜欢,这种东西以后面世的更多是养殖的,野生的会越来越少。
龙虾安然做了蒜蓉龙虾和菠萝咕咾龙虾球,林成荣用龙虾蒸的蛋鲜到了家,但生腌还是他的最爱。这阵子仿佛家家都在吃生腌,鱼货丰收的季节也是各家食物丰富的季节。
红蟹蒸糯米饭,红蟹蒸蛋,盐焗蟹,蟹味粥,虽然到他们手里都是小的蟹,但一点不影响食物的口感。只要家里食材丰富就能做出各种美味,林成荣都奇怪,家里的东西怎么用都用不完似的。想到安然隔三差五就跑出去便释然。
本村的东西安然不敢收,李家那边是可以收的。回来后安然将母女俩的户口落在村里,户口过来她依旧没参加集体劳动。她致力于收东西!缺钱了就拿出一些存货往外卖卖,等物资丰富了还能都补回来。那辆三轮车倒成了她摆摊收获的工具车子自然不会让林成荣知道。
安然回来便用一辆新车换了一辆七八成新的加重男车给李家送去。李家非常喜欢,这种车子实用啊!安然也不要钱,就要东西,海蟹、河蟹、海虾、龙虾、海参、鲍鱼、石斑、黄花都可以,还有李家晒的鱼鳔,俗称胶仔,也有叫花胶的。各家自晒的胶仔品质都一般,好的也到不到他们手里,平时炖个汤还是可以的。
李家一口答应下来,谁知第一次交货全是龙虾,各个都有三十多厘米,生龙活虎的。李家还觉得不好意思,因为这东西中看不中吃,那么一大个就身子那么点肉,其余的都是空壳!
“没关系,这些也行,就是价格可能上不去。”安然心里高兴却不能表现,在鱼货如此丰盈的季节龙虾真的就是鸡肋,捕捞上来运输不出去,不如鱼可以腌了晒干了,一只龙虾能晒多少肉?还不够费事!就是在外面卖价格还卖不过海虾海蟹,这东西就是中看不中吃!
见安然喜欢李家人松口气,抓龙虾比抓鱼更容易,就是有些危险,个头大的不好抓,一不小心就被伤到,现在他们都是用长杆绳套抓,然后放笼子里养在海水里。
“那个龙虾多不多?”安然很想下去看看。
“这东西想要就多,不过要去远点礁石岛上,我们都是晚上借村里的小木船把人送过去,在上面待一两日再接回来。”檀香道。
这个办法好,安然决定找机会过去一趟,檀香看出安然的打算道:“你想去了抽空过来,就是在海岛上要过夜,天冷怕你受不住。”
“这倒没什么,我很期待能体验一次。”
“行,你定时间!想去就提前过来。”李家很欢迎,这样抓到的东西可以直接给安然,不需要看着养着了。
“你要不要紫菜?现在正是采摘头水的时候,我们这里的紫菜很好吃的。”檀香想起岛上礁石上那么多紫菜问安然。
“要!不过要干的,别有砂石!”紫菜大多生长在靠海水里的岩石礁石上,越冷质量越好。紫菜以头茬最好,也就是这里所谓的头水紫菜。头水紫菜色泽光亮,非常细腻,口感爽滑,有浓浓的紫菜香气,越以后采的品质越差。
如果能收当然收,最好自己实地看看,她还没看过紫菜是怎么时采收的呢!据说干这活很有风险,海上风浪大,礁石很滑,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大海被浪卷走。当然也有地势平缓的地方,总之紫菜在这里想采多少有多少。
安然却发愁怎么跟林成荣说,一般外出有事一天便能办好,哪里有机会留在外面过夜?
机会需要人创造,安然在听到林成荣回来说村里鱼货滞销后便想出了主意,村里现在存了大量的各种咸鱼、干鱿、鱼墨斗、大地鱼等,供销社也销不出去了,但每天依旧有鱼源源不断上岸。这可把村长书记愁坏了,主要是运不出去,汽车太少,铁路运输困难,一个车皮难求。
今年鱼货格外多,附近地区已经到了极限,“都想想办法,这可关系到年底分红!要是卖不出去咱们就不是分钱了,而是分鱼!”
作为村里一员,林成荣也跟着发愁,安然算算自己手里的钱真不多,但她有物资,有珠宝古董。安然更想用物资换,尤其以后烂大街的纺织品,还有米面油粮等。
她跟林成荣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我想把村里的存货带出去换物资,就如米面油,布匹等。”
“你去哪儿换?”林成荣道。
“我爸妈都是纺织厂的,我们那里是粮食大省,你看我带回来的布料怎么样?”安然给林成荣和权叔各做了一身便服,正装她做不好,但那种盘扣对襟的便服她做的很好,老人们穿着还舒服。
“很好,我穿着很舒服,你权叔也很喜欢。”
“我想带一批过去探探路。”
“你怎么带?火车上不会让带很多东西,车皮咱们没人弄不来。”
安然一笑,拿出一个很古朴,看不出什么材质的小布袋,“阿爸,这次回家我真的捡到宝了!”安然决定拿出一个储物袋,有了储物袋行事会便方便很多,再说这玩意她很多。
“这是?”林成荣想象不出这个袋子有什么稀奇。
安然挥手一收,一张桌子就进了袋子,林成荣睁大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袋子能收东西?那么这袋子是?他有了大胆的猜测“乾坤袋?”
安然点头,“我无异发现它还能装东西,具体能装多少我还没试,大概能装这么一屋子东西吧!”
林成荣还在震惊中,一个袋子装一个屋子东西?“是仙家宝物吗?”
“可能吧!我先用着,以后给美凤留着。”
“好!宝物可传家,你好好保存着,千万别弄坏了,也别告诉别人了。”林成荣想想用宝物袋子装东西或许真行,只是不能被人知道,需要做好掩护。
“我向村长问问,看咱们村要不要那些布?”
“还有面粉,黄豆,花生,都可以,咱们是私下去换,这事就不要张罗开了。”
“行啊!”
第174章 林成荣连夜与村长商量以物易物的事,村长哪有不同意的?当即叫来安然一……
林成荣连夜与村长商量以物易物的事,村长哪有不同意的?当即叫来安然一起商量定价的事。咸鱼干货就按采购站收购的价格算,粮食布匹等物没票可能比市场价稍高。
村长列了一个清单,写上村里需要的东西,“就麻烦侄媳妇跑一趟了!回来叔给你奖励!”
“都是自己人客气啥?村长叔,我看及早不及晚,我一早就去找车,你让人点出数量来,车来咱们就拉走。”
“好!”村长喜欢痛快人,只要这次顺利还有下次不是?
回来安然跟林成荣说了一下计划,她去找车将东西运到某个地方,最好是晚上,等没人了装袋子她就走,“估计这一去就得十来天,爸,美凤交给您了。”
“行,美凤现在懂事很多,何况还有两只小狐狸呢!”
安然找的是一辆拖拉机,那人也是想赚外快,既然是晚上他愿意跑两趟。东西都运到大路边,等将人打发走,安然这才收了东西。林成荣过来亲眼看着那小山一般的干货就那么消失还是很震惊,“走吧!别着急,能换多少是多少。”
安然点头,朝着车站走了,她需要定一批面袋装面粉,装大米,需要一批麻袋装花生装豆子,村长要的豆子有黄豆绿豆红小豆,她都得分着装好。
找有缝纫机的人家现在不难,尤其在县城或市里,有条件的都有缝纫机。安然找的街边出来做活的,给了她白棉布让她找人帮着加工布口袋,一条八分加工费,女人乐颠颠收了摊子去赶活。
麻袋想找也不难,电话簿上慢慢找,河北山东河南等地都有麻袋厂,安然一一打去电话,却因为她的量小不给运,最好上门取货,安然只能在土产那边买了一些用着。
她当然不会去郑州老家,这段时间就是自己的了。这回去海底抓龙虾有时间了,但她没去李家,沿着海岸线随便找位置她都能出海,这就是空间的力量,一艘快艇什么都能解决,只要避开那些出海的渔船。
近海一座孤岛,安然换上潜水服下沉到海底,紫玉小爷给的宝贝的确不少,避水珠便是其中之一,有了避水珠她便能在水下安然待很久。
这里水深二三十米,水下物种很丰富,随处都能看到游动的鱼类。海蟹却喜欢钻沙地,裸露的爪子暴露了它的行踪,礁石缝里一根根触须不是龙虾的又是谁的?轻轻一碰,那些龙虾便进了空间,那一排排一簇簇的龙虾须让安然收的手软。而且个头都很大,花龙都有小手臂长。
蠕动的海参和黏在礁石上的鲍鱼,成群的鱼,跳动的虾,藏在礁石里的石斑,钻进缝隙里的章鱼,游走的墨鱼,沙地上的花螺、香螺,原来这时候的海底是如此的富饶。
安然抓累了龙虾螃蟹便跟着鱼儿游,成群的带鱼银光闪闪,安然拉着一张渔网,几下子就把一个储物袋装满了。形体修长的马鲛鱼,扁平的鞋底鱼,她最爱的老鼠斑东星斑,越远东西越多,硕大的响螺排着队地等你拿,漂亮的椰子螺随你抓,累了进空间屋,休息好了出来。
这一待便是十来天时间,如果不是惦记着美凤她真想再待几日,她舍不得啊!
此次收获够多了,安然出来直接去拿布袋,结了账开始在空间装东西。只是她没称,都是估计个大概。面粉好说,标准重量,换换袋子即可。豆子只能装大概。各色的棉布,红糖,白糖,胶鞋,毛巾枕巾,床单、暖水瓶,胶鞋袜子,被里被面,棉花等等,林林总总弄了一大堆东西。
她按市价计算过了,只多不少。这样又过了两日,算算时间,如果说搭车可能节省一下时间,一来一去半月差不多了。
安然将物资卸到大路口开始等村里有没有人出来,两道红影最先发现了安然,“去,把美凤阿公叫来!”
两只撒欢地跑了,林成荣带着美凤先来了,美凤见到妈妈抱着安然脖子委屈地哭起来,安然只好安慰“好了,妈妈以后不走了!不把美凤一人留下了。”
小姑娘抽噎着就是不离开妈妈怀抱,林成荣看到那一堆东西很是高兴,“我去叫人!”
东西是用推车一次次拉回去的,村里人无不激动,看看都是好东西!“美凤妈就是本事!”
“我就说美凤妈厉害吧!”徐英是极力地推崇安然,她可是两三天就能进一笔钱了,虽然属于公中,但也有她一份不是?
村长让会计将东西一一登记后来与安然对账,安然这边物资合的钱比供销社高一些,又比市场价低一点,村长满意的很!“可能有些损耗就多弄了一些,那边先赊着。”
“应该的,已经很好了,都是好东西,这多出来的?”
“多出来的东西就用墨鱼干和虾米虾皮抵吧!那个好些的咸鱼也行,这三样那边人比较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