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文在跟阿公学手艺,很听话懂事,这块布是圣文用工钱买给您和阿公的!”安然从带的东西里找了两块颜色深的的确良给了黄家阿婆。
老太太上手一摸稀罕的很,尤其听说是孙子给的更是高兴,拉着安然唠嗑,等林雅琴回来还很惊讶她家阿婆今日怎么这么热情?等会房间一问才知道老太太是得了东西欢喜的。
“哼!现在知道孙子好了,小时候一点不心疼圣文!”她忙问儿子如何?老爸如何等等。
安然将带来的东西给她,“这几件衣服是阿爸给你们买的,我来是有件事问问你的意思——”安然便将想让她卖货赚*钱的事一说。
林雅琴没表现出多有兴致:“我们到现在都没分家,赚了钱也是交公中,你看,连车子钱都没还清呢!我这婆家啊——”林雅琴摇头。
“大姐,要不这样,你去我那边几天,就说帮我做事还车子钱。”
“我说说看,不一定成。”
“你就说我是来要车子钱的,不让你去就还钱吧!”安然道。
林雅琴出去了一会儿回来一笑“你这招好用,我那婆婆不但让我去,还得带上圣雪!我给你要了一袋我晒好的鱼胶,不给你也是便宜给别人。”
“那就一起去吧!我隔壁三嫂和本家的一个兄弟都在帮我卖东西呢,让他们带着你。”
可能是看在安然过来带的东西不少,黄家阿婆留了安然吃饭,饭后两人带着孩子返回林家。
安然一样说了一下给林雅琴的价,她卖多少随她定价,“你们三最好一个价,这样能减少矛盾,还多赚钱。要是你便宜点她再便宜点,最后得了便宜的可是别人。”
林雅琴明白,对明日很期待。整理出自己那份后开始帮着安然与村民换东西。有大伯母和族里人帮着张罗,连外村的都过来换了。
安然这次要主要是要虾米、品质好的咸鱼,鱿鱼干、鱼胶,鲜活品质好的斗鲳白鲳、沙尖、赤棕、黄脚立、换米鱼等。一双袜子就能换一斤多重的换米鱼,很划算。要知道这鱼以后能到五六十块一斤,味道一点不输于黄脚立,也就是蔡澜老先生很推崇的黄鳍棘鲷,也有叫它黄墙的鱼。
这种鱼不管是炖汤还是煎烧焖都很好吃,就是抹一层薄盐什么都不放清蒸都能让你吃下一整条的鱼,安然吃了一次就喜欢上了。
鲜活的鱼安然说做成咸鱼和油浸,真正被做咸鱼的依旧是少数,大多进了空间。
晚上徐英和彪子回来汇报战绩,依旧是彪子多些。林雅琴没想到一天能赚大几十块!恨不得现在就去县城出摊。几个人重新整理了一下货品,三人卖的东西各有侧重。看着眼前一堆货物,林雅琴对明日更加期待。
送走徐英和彪子,两人忙道很晚才给孩子们洗洗上床,林雅琴躺在父母的床上只感慨了一下就睡着了。
第二天安然跟他们去了县城,林雅琴与徐英在早市一头一个摆摊,彪子继续在各生活区轮着出摊。安然推车一辆新车去找修车大爷,新的换旧的,得了几十块钱,回来带着两孩子两只狐狸开始了以物易物的日子。
“把她们给我,你忙你的!”大伯母将美凤和圣雪带去了她那边,安然赶紧找了一些糖果糕点送去。没了外人她更好作弊,一边收一边收。
林雅琴第一次出摊的收入让她不能淡定了,“我想多留几日,这钱也太好赚了!”
“随你,你要是不想回去就留下,这钱你可要装自己兜,就是姐夫你最好也不要说。”
“我知道,不过过几日我回去一趟,给他们点甜头,不待上十天半月我是不走了。”弟妹这里吃得饱吃得好,自己赚到了钱还比在婆家轻松,林雅琴很想不走了。
安然让林雅琴安心待着,三人生意每天都不错,安然每天给他们配的东西时常变化,偶尔让他们带一桶油过去卖、偶尔带一些花生红豆的,偶尔还有胶鞋球鞋。他们根据个人的情况也会提出想要的东西,总之什么好卖卖什么。
起初每人只赚几十块,后来都上百了。看着儿媳妇越来越翘起的嘴,大伯母倒是忍着没问她赚了多少。徐英赚了钱手便大方起来,每次回来多少都给家里买些东西,没别的媳妇,大伯母更是睁一眼闭一眼。
林雅琴一样往家买东西,只是安然不让,家里缺啥?家里吃用都不缺,连水果都有人拿来换东西了。安然来者不拒,村里人带了鸭蛋的她也要,门口摆了一张桌子想换什么门**易!
炎热的夏季安然不会亏了自己,一盆甘草水水果长期备着,放些冰渣连小狐狸都喜欢。她决定下次去佛山一定带一台冰箱回来!
家里有一台电风扇,吃喝不愁,林雅琴感觉这几天自己都长肉了。安然怕林雅琴过意不去便让她教她做草粿,林雅琴见安然准备的是干草便在第二天买回来鲜草粿草。
草粿草也叫凉粉草,仙人草,它的茎含有大量草髓,经过长达五个小时以上的熬煮可以将草髓提炼成粘稠的汁液。一般熬煮的时候加入少量食碱可以加速草髓液的提取速度。为了使过滤出来的汁液凝固成块,下一步便是加薯粉勾兑,使其凝结。
“除了加薯粉还可以加米浆、淀粉,其实最好的还是面筋水。这是我婆家族里一位卖草粿的阿伯说的,他家卖了好多年草粿,都说他家的最好吃。这个秘密是他儿子告诉你姐夫的,咱们在家做可以用,千万别外传。”林雅琴叮嘱着安然,如果不是觉得欠了安然人情她也不会说。
安然保证不外传,她又不做草粿买卖,这也是林雅琴放心的地方,弟妹绝不会去做草粿生意就是。
草粿放在井水里冰镇后更加结实了,上面起了一层绉绉的硬皮。安然拿出来切成块,淋上蜂蜜糖水分给众人。两只是必须算人头的,大家一顿猛吃,加了蜂蜜糖水的草粿清新冰凉,甜丝丝。那层皮最是劲道,安然一下子干了一碗。
圣雪美凤吃得满嘴都是,好吃!好爽!“三四月卖杨梅,五六月煠(zha烧的意思)草粿!”时节做时粿,这时候吃上一碗冰凉的草粿果然是清热解毒,降温去暑。
安然用淀粉、薯粉、木薯粉、洗面水都试过做草粿,洗面水的效果果然是最好的。安然确信,在潮汕,吃食在民间,她不急着去佛山了,她还有很多东西要学。
“嫂子,要这些鱼吗?”几个男孩过来拎着一个桶,里面是钓来的鱼,安然看着鱼还不错“你们想换什么?”
“球鞋,铅笔橡皮,本子。”原来这些孩子是学校的学生,周末去钓鱼来换学习用具。
“有!都有!”表面没有安然去空间找也要找到,对学习的孩子她会大力支持。她给他们合的价格很高,一桶鱼除了球鞋没能人人满足,人人都得了本子铅笔橡皮。
这一交易打开了很多人的认知范围,更多的孩子们去摸鱼抓虾了,回来都能换到东西。他们临近入海河口,水是海水淡水的混合水,这样的水质鱼虾非常好吃,安然也很喜欢,基本上他们要什么只要有的她都会尽量满足。
原来安然这里连糖果都有!老太太们哄孩子也会过来换一把糖,有了安然这里村民是方便了。
“美凤妈,有酱油吗?”
安然感觉自己应该弄个杂货铺!本来东西就那几种,没两天东西越来越多了。而她收的东西也越来越杂。村里的大船带回来品质很好的斗鲳、沙尖赤棕,安然也会买一些囤起来。香煎斗鲳味道出奇的好,不用吃饭,安然能吃一条。
美凤已经两周了,几乎什么都能吃,有圣雪作伴,两孩子比着吃。两只狐狸吃过后抓耳挠腮地想去弄更多。去了几次河口弄回来的都是别的鱼,没办法安然只能多买,别人一问只说家里人口多,吃得多。
村里更希望把东西卖了钱,巴不得安然将鱼全买了。林成荣在收到货的当天就打了电话,鱿鱼干和虾米鱼胶都能卖,价格比这边高三四成,关键是怎么运过去?安然深深体会到了交通的重要性。你的东西再好运不出去也是没办法的事。货车在这个年代还算是稀有,铁路上的车皮不是他们能弄到的。
“阿爸,要不您先打过四万来,等你中元节回来再把东西带走如何?”
林成荣不知道儿媳妇为啥这样说,“好,我向你表舅先借一下。”林成荣顺坡下。
村长一听简直是千恩万谢,四万也好,剩下的两万大家凑凑或许就够了!
安然第二日在邮局又给林成荣打了电话“阿爸,临来我给浩然表哥留了一万块,我手里还有两万,您先向表舅借一万,我这边卖卖东西很快能还表舅,那批货咱们暂时留下,不管是卖还是留着都很好。”
“行,我这里还有三千块,咱们借七千就够了!”
“您先等一下,我给我哥打个电话,看看那边能不能腾出七千来。”安然计算了一下,那边大致能出来几千。
果然,安然一问安国梁那边,七千块没问题,这样四万便凑上了。
等将几番周折凑出来的四万交给村长安然不禁狠狠骂了一通黄麻子,要不是他弄出这点破事何至于把她累个半死?
随后村长发动全员集资这两万,村里不白花大家钱,接下来到年底的鱼货都不上交公社了,由村里自行处理,这是村长争取来的利益。本来修路是国家的事,这回弄得他们不上不下的。
第188章 趁林雅琴回黄家,村里那批货被拉到安然这里,一部分被存进空间,一部分……
趁林雅琴回黄家,村里那批货被拉到安然这里,一部分被存进空间,一部分装进房间给外人看。林雅琴回来笑着对安然说“我家阿婆让我再待阵子。”
“你给了他们多少钱?”
“我说干完这阵子会拿回去五十块!呵呵!”
“姐夫没说什么吧?”
“他能说啥?这回我可以放心多待阵子了!”
“嗯,你和三艘他们赶紧帮我卖吧!没看家里堆得东西到处都是?”
“我明日带一些看看能不能卖。”林雅琴也发愁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我也去,给阿爸那边寄一些。”
安然隔三差五带几袋子货开始往林成荣那边寄,的确寄一些,但大多还是进了空间。
这里的虾米品质的确不错,还有虾皮,咸鱼。中原地区可能不会煲汤,但香煎味道十分的好。还有紫菜,安然想起檀香来,那一家也不知道在做什么生意?
她带了一些香皂洗头水和毛巾去了李家,她想换紫菜。
李家依旧在赶海,在撬蚝仔,鲜货会以最快的速度送去县城,他们已经与一个蚝烙摊子达成长久生意。檀香家不但自己撬蚝仔,还收别人家的,收入还算可以。
檀香见到安然自然是开心,李家其实很怀念安然那般豪爽的收获。“妹子,你这次还要啥鱼货?”
安然给李家准备了一瓶洗发水,两块香皂,两条毛巾。“姐,我弄了一些这东西,这是给你们用的。你们先用,我给你留一些,帮我换头水紫菜。”
“好说!这东西在我们这里家家都有!”檀香闻着香皂喜欢的不行,比供销社卖的好闻。
打开一洗手,泡沫丰富细腻,还有一股茉莉香,另一块是玫瑰香,当即檀香便去找人换。以物易物在没多少钱的地方非常好用,尤其安然要的是他们这里最多的紫菜。一块香皂能换一大包紫菜,安然回来差点被紫菜吞了。
那些村民还追着问安然啥时候能来呢!看来家家囤积了不少。
回来赶紧吃了一大碗冰草粿,安然在里面加了腌渍糖青梅汁和蜂蜜调配的水,酸甜冰凉,非常解暑气。
在几个人共同努力下,安然家的东西终于被消耗了一大半,林雅琴依依不舍回去了。出来太久不回去不好说,再有最近一直下雨出不去,在家除了吃又没事。
“等过阵子再来。”安然只好安慰她,林雅琴人还是不错的,很勤快干净,更是煲了一手好汤。这个季节主要是用苦瓜、节瓜、丝瓜煲汤去暑气。
南方的苦瓜与北方的不同,是短粗的那种,苦味略淡,用来煲咸菜苦瓜汤、酸菜苦瓜汤、排骨苦瓜汤都很好,据说还能与五花肉一起卤制,这个安然没尝试。
林雅琴煲的最多的还是节瓜汤,节瓜很像小冬瓜,但这里叫节瓜,安然便叫节瓜。节瓜与很多食材都很搭,节瓜肉片、节瓜老鸭鱿鱼干、节瓜鱼尾、节瓜章鱼干、蛤蜊、瑶柱——,清清爽爽,可口得很。
“我应该知足了!”林雅琴笑着摸摸手里的钱包,不到一个月,她居然赚到了两千块!她只带一百回去,剩下的按安然说的,存进信用社,锁进阿爸的箱子。只要她不说没人知道,这是将来给儿子娶媳妇的钱,她要好好保存。
送走林雅琴,安然又把东西整合了一下,剩下的东西不多了,也就够徐英和彪子卖十天半月。如果安然再拿出来部分换东西,就真没剩了。
村里大批量已经换完,零星的偶尔有几个,不多。安然也不想天天伺候着。她想去大的马头看鱼货,只有那里才能见识更多。
说走就走,安然给彪子和徐英留了十天的货便带着美凤走了,去了大鱼港。
这才叫渔港!放眼就是一片大小渔船,赶上渔船回来到岸的鱼多的让你应接不暇。不但有一两斤的黄墙、换米鱼、白花鱼、巴浪鱼,还有十几,几十斤的章鱼、鱿鱼、剥皮鱼,鲳鱼、木叶鲽鱼、大鳗鱼、各种石斑鱼、大小黄花鱼、午鱼,甚至还有上百斤罕见的中华马鲛,大龙趸。
还有那说不上名字的好多杂鱼,大的鱼几乎都被运走了,安然跟着抢了一些两三斤以上的金鲳、银鲳、斗鲳,按当地谚语,五六月就就是吃马鲛和鲳鱼的季节。这里说的鲳鱼多指银鲳鱼斗鲳,虽然金鲳鱼口感略差,但上了四五斤的会好吃很多。这是一位老阿婆说的,她就买了不少金鲳鱼,因为便宜,安然也跟着买了一些。
至于马鲛鱼,种类很多,安然经过与资深食客探讨和资料查询,得出蓝点马鲛口味最佳,经济实惠。尤其七八斤到十几斤的马鲛,口感最好。太小的肉嫩,太大的肉柴,总之按老渔民说的选没错。
与蓝点马鲛鱼很相似的叫斑点马鲛,“同样的马鲛,口味就差多了!买鱼一定要会选鱼,这种刺鲅口味更差,肉很柴!”老渔民只是一扫便知道鱼的品种和好不好吃。
不管好不好吃安然都要亲口尝试一下,别人告诉你的口感只是他个人的口感,安然要亲自把握。赶着潮买完鱼便找一家饭馆让他们加工,一是就着新鲜尝,再有也看看当地怎么做鱼。
与店家混熟了安然会被允许带美凤去后厨看老板煮鱼,小的饭馆都是个人开的,一般都是夫妻档。
越是新鲜的鱼做法越简单,很多时候就是抹盐清蒸,或酱油水,煮汤。安然让他们随意发挥,只有经常接触它们的人才懂得怎么去吃。安然花钱大方,吃的同时也会请教什么鱼好吃等等。
尝试过多次后,安然得出一个结论,跟着老前辈选鱼没错!
“这种换米鱼和黄脚立味道最好,以前我们就用这种鱼换米。”
所以叫换米鱼?黄脚立便是北方的加吉鱼,安然在老家常吃,前阵子与林雅琴也吃过几次,感觉没有北方的味道鲜,肉质紧实,也不知道是不是水域水温的问题。
大船上的鱼个头大却都是死的,回来几乎全是腌制了的。倒是小船上来的鱼大多是活鱼。安然跟着一群阿婆挑两种只有巴掌大的小鱼。
这鱼叫什么?
“油鳓!沙尖!”
“怎么吃?”
“油煎、清蒸、煮汤!”
看老阿婆们挑的起劲安然赶紧下手。选好鱼去排队称重付钱,看看这个村买卖做的!
沙尖细长,银灰色,按科目划分属于鱚科,常栖息在近海沙地,因喜欢钻沙,也叫钻沙鱼!安然没想到这么一条小小的不起眼的鱼如此鲜美!做菜的老板直夸安然有眼光,“这种鱼炖汤油煎炊(蒸)都是很好,别人喜欢吃大,我们却很喜欢这种小鱼!”
“就按您说的每种做法都做一下吧!”安然又指着另一种也不大扁平的鱼问这种鱼怎么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