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秦大郎,这个家以后只能靠秦四郎了,所以他不会将院子要回来,但村里的族老也不能得罪。
无法,秦福便打算做点脸面将王维维一家正式分出去。
等王维维和四个小娃娃到老宅的时候,毛头村的村长、族老也都到了。
秦福脸黑的像包公似的,他没想到秦家分家,毛、王两家的族老也会在,这下子不做脸面都不行了。
寒暄的话都没说,人都到齐了,分家也直接进入正题。
王维维没多说什么,还以为要泼妇骂街吵一架才会正式分家呢?
一来就进入正题,她也乐的清闲。
所有家产平分,其实就是拿着秦大郎赚的钱平分。
本来外嫁女儿不分家产,但秦福和秦母一视同仁,也算她们一份,但最后能否落到她们手上就不得而知了。
秦福,秦母占两份,其他儿女一人一份一共7份,所以家产需要平分9份出来。
家里一栋三进三出的房子价值两百两,镇上一家酒楼,说是价值一百两,但是真实情况不得而知。
田地一共一百二十五亩,分布各个村落。
因为秦四郎是秀才,挂在他名下能免税,所以他名下一共有四五百亩田地。
但是真正属于秦家的只有一百多亩,真实情况也不得而知。
一百二十多亩田地,良田只有二十亩,中等田地三十亩,下等田地五十亩,其他的都是山地。
山地还是之前秦大郎在家的时候,开荒开出来的,至今为止,五六年了,一亩荒地没多开出来。
现银一百两,现有粮食糙米100石,红薯50石,土豆50石,白面100石,鸡鸭个20只,猪3头,一头牛,以及其他的零零碎碎的都按人头分。
大房一共六个人,王维维,大娃,二娃,三娃,四娃,还有王维维的小女儿妞妞。
二房四个人,秦二郎秦德,陈芳,还有陈芳的两个儿子秦家骏,秦家豪。
三房两个人,秦三郎秦武,秦三郎的媳妇马若男。
其他的都没结婚都是一个人,不过秦大妞家一共是五个人,秦大妞,秦大妞的相公陈东,秦大妞的三个女儿,招娣,来弟,盼弟。
所以老宅这边加上秦福和秦母一共是十六个人。
按人头分,最终王维维分了3袋50斤的糙米、50斤的红薯、10斤的白面,两只鸡,十个鸡蛋,锅碗瓢盆也是分了一些。
反正不知道他们怎么算的,王维维也没计较,给了就行。
三娃一听可以分鸡,拉着四娃逮着最会下蛋的两只鸡就跑。
因为这些鸡平时就是他抓虫子喂的,所以哪只鸡最会下蛋他门清。
最后分钱,王维维得了十两银子。
因着老宅人多就直接住大房子了,给王维维建了新房子,也就是茅草屋。
老宅再补王维维十五两银子,也就是说那个茅草屋值十五两银子。
一旁念文书的村长也是扯了扯嘴角没有说话。
默默看向一旁的王维维,见当事人没有意见,也就忽略,接着念下去。
良田王维维分了俩亩,中等田地分了三亩,下等田地分了五亩,山地分了三亩。
但是因为酒楼王维维不会打理所以直接给她换算成十两银子。
价值一百两银子的酒楼最后只折算了十两银子,没人觉得不合理。
又因着老宅可怜王维维等人孤儿寡母所以想多给些田地,将十两银子直接换算成山地给了王维维。
最后二十五亩山地全都到了王维维手上。
看着地多了,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山地有什么用,产不出粮食不说,卖了也没人要,山上大把大把的荒地,谁都可以自己去开荒。
而且二十五亩山地十两银子,确实是有些亏心了,雪灾年,山地半两银子一亩都没人要。
文书念完,双方签了分家文书,王维维等人需要每年向老宅上缴十两银子的赡养费,节礼什么的另算。
能分到这些东西已经在王维维的意料之外了,所以痛痛快快签了文书。
此时的王维维没想到明面上公平的分家,后期会带来那么多的后遗症。
12买柴火
没等秦四郎开口,王维维就将地契拿了过来,拜托村长挂在大娃名下。
秦四郎刚到嘴边的话,又硬生生吞了下去,低语了句,“不识好歹!”
王维维对这些小角色完全不care,好像没听到似的,欢欢喜喜拿着东西就准备回家了,完全无视老宅那群人嫌恶的眼神。
碍于东西多,秦三郎和马若男主动帮忙,将东西用牛车给王维维送了回去。
刚刚分家,得了一些粮食,其余的什么东西都没有。
北方天气冷,碳火、粮食都要囤起来了。
盐,酱,油,醋,没分多少,紧着用也支撑不了多久了。
十个鸡蛋只剩五个,有两只母鸡专职下蛋,所以暂时鸡蛋不用买。
王维维想做点腊肉香肠,这过年没腊肉香肠吃,她浑身不得劲,感觉这个年没过一样。
所以鲜肉是需要采买的,刚好村头朱师傅卖猪肉,不用去镇上买,现在买回来,她熏腊肉香肠一个月左右刚好够时间。
要是能找到黄豆做点豆腐,说不定她还可以做一些猪血丸子。
村子里大多数人家都是一天吃两餐,有些穷的一天一餐,甚至隔天一餐。
王维维才不会委屈自己,誓要将一天三餐践行到底。
但是吃的多,粮食消耗的也快,所以粮食还是要再买一些,以备不时之需。
不过,目前房子是茅草屋,买多了粮食容易招贼。
她想着,等房子砌好了,再找人弄个地窖,存粮食方便。
家徒四壁,像样的家具就那么几件,还是原主刚到毛头村的时候反派相公给她买的。
就是几个大衣柜子和一个梳妆柜,不过梳妆柜的镜子不翼而飞了。
这几个大家伙质量都是顶好的,就是有点小,装了几床棉被和她的衣服后,大娃几个的东西就都放不下了。
不过大娃几个的衣裳总共也没几件,棉袄也是缝缝补补不知道用了多少年,里面的棉花都硬邦邦的,这种冬天铁定是穿不了了。
床是几块木板搭的,娘几个全部睡在一张床,这铁定是不行的,等
建好了房子就立马砌炕。
王维维突然觉得分家的钱和原主的这些体己太少了,完全不够用。
一文钱可以买一个鸡蛋,相当于现代的一块钱。
她送出去的白面饼子,三文钱一个,一次性送出去四五个,本来她还觉得寒酸,现在看来,已经算是不错了的。
原主攒了五六年才攒了二十二两银子,但她那两箱子衣服王维维估计都不止二十多两。
不过加上分家的钱一共三十多两存银,能让她们过一段时间了。
下午的时候,王维维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将村长盼过来了,村长带过来的还有上了大娃名下的地契。
“大郎家的,听我家那口子说,你要捯饬房子?”
“是的,村长,这不天天下雪,我怕这茅草屋不扛雪。
大郎就这么几个苗苗,可不能出事啊!”
村长看了看王维维的茅草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是的,村里已经有好几户房子塌了,人也压死了好几个。
我劝了好几户让他们加固房屋,但是都用没钱打发我了。
你能有这觉悟是好的,但是这房子要想扛雪还是得砌砖瓦房啊!”
“分家分了点钱,要是不够,我再去想办法凑点,总归这房子是要加固加固的。”
村长见王维维有这决心,顿时高看一眼,“行,这砖瓦你不用操心,我去帮你想办法,加固房屋的人我也给你找来。
就是这钱我事先和你说好,砖瓦的价格不变。
但是大雪封路,这运输的费用可能会贵点。
人工的话,你准备两餐饭就行了,但是不要太寒酸了。”
之前村里是出过只给了一碗野菜汤这种抠门事的,而且那户人家并不穷,所以村长特意提醒道。
“恩,好的村长,我晓得的,肯定不会太寒酸的。
就是我想把现有的主卧加固成砖瓦房,再加盖一间次卧和一个杂物房,厨房我也想用砖瓦捯饬捯饬。
最好再将这院子围起来,围墙起高点,你看这样可以吗?”
村长看了眼王维维,有些迟疑。
王维维急忙解释道,“村长,我这也是刚分家,孤儿寡母的,怕遭人惦记。”
王维维这一解释,村长也无话可说,点头答应了。
最后王维维给了村长十两银子定钱,但看村长那欲言又止的样子,王维维知道这十两银子远远不够。
看来赚钱势在必行,得想想有什么赚钱的门路了。
王维维在现代因为是孤儿出生,嘴巴不甜,没找到人资助,所以早早的步入社会。
经历过社会层层毒打,她什么都会一点。
没死之前,她主职是做化妆品的,时不时也会开几场直播。
虽然也自己做过化妆品,但原料什么的都是提前准备好的,自己按照比例调配就可以了。
要是让她从头到尾做一个完整的化妆品,那也不是不行,就是这大冬天的让她去哪里找原料啊!
虽然古往今来女人钱是最好赚的,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想着想着,王维维默默叹了口气,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