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虑再三,还是准备找一个王维维不在县城的时间去吉祥楼吃吃看。
秦梅花见自己对陈芳的建议有用,便开始对陈芳提要求了。
两人最后在陈记又是吃又是拿的。
直到陈芳脸色黑了才作罢。
王维维盘完胭脂铺的账,就在颜娘的带领下去看了县城里的一套宅子。
三进的宅子,王维维只看了一眼就十分满意。
不过,宅子有些破旧,需要翻新翻新。
再是宅子买了,需要找几个看宅子的人。
王维维之前买的奴仆培训完之后都分散到各个岗位去了。
她身边还是挺缺人的。
她倒是想雇人来着,但雇人没有买的人方便。
买来的人那可是能用一辈子的,甚至生了孩子也继续是家生奴婢。
更何况她现在身边的人都是做工的,而且只签了五年约。
说话间,她们就到了安居县的奴隶市场。
这里不仅有奴隶售卖,还有各种牲畜。
有卖牛、骡、驴的。
还有卖猪、狗、羊、鸡鸭的。
甚至一些乡里猎户猎到的野物也都在这边卖。
“老板娘,要买,最好就买一家人。
这样男的可以看家护院,女的可以洗衣做饭。
若是还有姑娘儿子,那女儿可以端茶倒水,儿子还能喂马赶车或者做长随。”
颜娘非常有经验。
买这样的一家人是非常划算的,他们是一家人,不容易发生龃龉,好相处,也容易稳定。
再则,一家人正好可以胜任各个工作。
王维维也深以为然。
今日运气好,她们不仅碰到有一家人的。
还碰到两个十分适合跟在王维维身边做贴身丫鬟的。
王维维二话没说,直接买下了。
要是王维维知道,这两个丫鬟是秦翊故意安排在她身边保护她的,她就不会花这冤枉钱了。
王维维买的一家人,父母两个是三十多岁。
因为之前是家生子,所以是和前主人姓的。
男的叫陆丰,女的叫陆瑛。
孩子一男一女,十四、五岁的年纪。
男的叫陆柯燃,女的叫陆丹丹。
一家人是罪臣的家生子,罪臣流放后,他们也就被发卖了。
两个丫鬟有十七八岁了,都会点功夫,但一个肥胖不已,一个脸上有道疤。
据说是因为长得丑被主家嫌弃了,然后才被发卖的。
肥胖的女孩叫长缨,脸上有道疤的女孩叫十一。
王维维懒得赐名了,让他们就用原名了。
180道歉
丰管事一家,王维维打算让他们就住县城里了。
但是他们没有行李,所以现在带他们去买些生活用品和衣物。
买完东西后,王维维又给了丰管事五百两银票让他负责修缮打理县城里的房屋。
若是不够,则可以去胭脂铺找颜娘支取。
做完这些,王维维也准备回浮云山庄了。
一听到
要回家,两个小朋友兴奋的一蹦一跳的。
他们终于可以吃到蛋糕了。
就在王维维等人离开后。
离她们不远的巷子里,衣裳褴褛的邢道荣挣扎着永远闭上了眼睛。
而一旁亲眼目睹邢道荣死状的牛娇娇直接疯了。
毛头村。
王维维的马车从官道驶入毛头村。
夕阳已经落山,天际冲起一团半圆形的霞光。
霞光是橘黄色的,由里向外,色度逐渐由浅变深,最后变成橘红。
绵延不绝的大山,有轻烟萦绕其间,透露着出尘的气息。
山峰下是一溜的梯田,稻谷接近成熟,微风吹拂,卷起层层淡金色的波浪。
山涧传来河流奔腾咆哮之声,越发显得此处的原始与寂静。
与世无争,岁月静好。
可在古代,这样的地方却代表着贫穷落后,狗都不愿意多待。
深入村庄,四周炊烟袅袅,烟火气儿扑鼻而来,偶尔有听到有狗吠。
人行道上,三两孩童欢呼雀跃。
这真是一个极好的世外桃源。
毛头村的中心地带,也就是王维维的住宅。
此时此刻围满了毛头村的村民。
“村长,我们真的知道错了,你就让我们回来吧!”
吴美丽看着毛头村的变化,心里五味杂陈。
“不行,我们不能收留逃兵。若你们再不走我就报官了。”
李大娘一听要报官,赶忙跪了下来,“村长……”
李大娘的这个举动吓坏众人,村长更甚,赶忙扶起李大娘,“李大娘,你这是干什么?
当初他们为了躲避征兵,可是扔下你就跑了。
这么不孝顺的子女,现在回来算怎么回事?
难道你还幻想着让他们伺候你,给你养老送终?”
村长见李大娘不为所动,叹息一声,“官府要是追究逃兵,毛头村的村民一个也跑不了。
说不定整个浮云山庄都要受牵连。
李大娘,你确定要这么做吗?
你对得起庄主吗?”
李大娘一听浮云山庄会受到牵连,犹豫了,吞吞吐吐说道,“我……我不知道会连累到庄主,我……”
“唉,这次我就不追究你私自放人进来,若有下次,严惩不贷。
大峰,将人赶出去。”
吴美丽见李大娘被村长说动,慌张不已,赶忙打了下一旁懵懵懂懂的李小军。
“求你娘啊,难道你还想回我娘家受苦受气?”
吴美丽见李小军无动于衷,又打了下她面前的李大炮。
李大炮同样无动于衷,低着头,眼里噙着泪,什么话也没说。
李二炮眼珠子转溜了下,赶忙跑到李大娘的身边抱住李大娘,放声大哭,“奶奶,奶奶,我不想走,我不想去外婆家,外婆家的哥哥姐姐他们都欺负我。”
李大娘见李二炮哭的如此惨烈,可见是被欺负狠了。
终是不忍心,开口求情道,“村长,我就小军这么一个孩子,逃兵是我逼他当的。
你也是看着小军长大的,小军那孩子没什么心眼。
我怕他去战场上就回不来了。
官府若是追究,追究我一个人就好了。
反正我一把年纪了,好日子也享受到了。
我就想着……在我入土之前,能一家团聚……”
征兵后,村里几乎都是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
年轻汉子大多都是被征兵走了,当然还有一部分当逃兵的。
要不是王维维,他们这群老弱病幼估计早就见祖宗去了。
哪里还有现在的好生活。
不过人老了,日子舒坦了,就看不得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