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虎震惊,赶忙走上前,单膝跪地,双手抱拳,“末将赵大虎,参加夫人,谢夫人多年援助之恩!让我们免受诸多伤亡,打退敌军。”
“大虎,大虎你这是干嘛,夫人是王爷的发妻,你这谢礼太见外了!”
秦风说是这么说,但是没有再去扶赵大虎。
他知道,王爷手底下四十万的兵将见着王维维估计都有这一拜。
他们当年打秦国实在是太难了,要不是王维维源源不断的支持,他们这些人肯定要死一大半,说不定他赵大虎也折在了那次偷袭中。
王维维微微一笑,摆了摆手:“将军快快请起,我不过是尽了自己应尽的本分罢了。夫君在外征战,我虽不能亲临战场,但为他提供一些粮草和草药,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王维维说完,忍不住唾弃自己。这该死的古代,若她是个男人,就不用依附秦翊,说这些酸言酸语了!
赵大虎语气中带着几分激动:“夫人,您可知道,您提供的那些草药,救了多少兄弟们的性命啊!若非如此,我们这些人恐怕早已尸骨无存了。”
王维维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我深知战场的残酷,那些将士们都是为了保家卫国而战,我怎能坐视不理呢?我只是希望,我的夫君能够带领你们打胜仗,让百姓们能够过上安稳的日子。”
赵大虎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王维维:“夫人,您如此大义,我们这些将士们无不敬佩。愿为您和王爷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恭喜宿主,又收服一名大将,赵大虎,年龄32岁,单身,忠诚度80......】
王维维惊讶的看着赵大虎,她没想到,这赵大虎居然这么实诚,他们才第一次见面,忠诚度就这么高?
随即,王维维瞥了眼一旁的秦风有些嫌弃,亏她对这个秦风这么好,还认识那么久了,忠诚度都没这个赵大虎高!
踏入城主府,王维维的目光瞬间冷了下来,只见西北城主带着一众官员站在大堂中央,个个抬眸注释着她,有恃无恐。
王维维轻呵一声,“陆思恒,将他们砍了!”眼不见为净。
什么?
一众官员以为自己听错了,纷纷向周围的人确定,还未确定出结果,就看到陆思恒带着士兵朝他们走来,发现王维维是真的要砍了他们,这才急了。
“城主,城主,救我们啊!我们可都是听你的命令行事。”
西北城主也慌了,这个女人真的敢杀他们,可是他听说之前的北城城主是因为犯了事,才被眼前的这个女人杀了的。
他们什么都没做,他们怎么敢的?!
西北城主见身边的官员被一一带走,内心也慌了,赶忙呵斥道,“王维维,你敢,你知道私自砍杀朝廷命官是......”
“城主!”
西北城主的话还没说完,跟在王维维等人身后进来的师爷赶忙上前制止,跪在王维维的面前磕了几个响头。
师爷的额头已经磕出了血,却依旧不敢抬头看王维维一眼,他深知,他姐夫有今日的下场,怕是早已注定。
片刻,师爷声音微微颤抖,但语气坚定,“求王妃娘娘绕他们一命,城主虽有罪,但他已经提前投降,也算是有悔过之心。
况且北洲三城,北阳郡政局已定,西北才刚刚开始,而后还会有边城。若是杀了这些官员,城中百姓无人管理,政令又如何能顺利推行呢?
虽说王妃娘娘能用那些公务员考试选拔上来的人才,但是西北民风彪悍,又与秦国相邻,新人不一定能好用......”
王维维冷哼一声,目光如寒星般盯着师爷:“哼,你倒是会说,他残害百姓,搜刮民财,罪行累累,难道还能放过他不成?”
246戴罪立功
师爷语气急切,“王妃娘娘,城主功大于过,况且如今西北城百姓正需要安稳,若是杀了这些官员,城中必然大乱。
王妃娘娘您不是一直想要推行改革政令,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吗?若是城中大乱,政令又如何能推行下去呢?”
王维维沉默片刻,微微皱眉,似乎在思考师爷的话。
师爷见状,连忙继续说道:“王妃娘娘,这些官员虽然有罪,但他们也并非个个都是坏人。
若是能让他们戴罪立功,既能稳定城中局势,又能让他们有机会弥补过错。王妃娘娘您一向仁义,何不给他们一个机会呢?”
王维维目光闪动,看向眼前侃侃而谈的师爷,缓缓开口:“戴罪立功?好,这个西北城主由你来当,让他们配合你。
一月之内,我要看到另外一个北阳郡,若他们再有半点差池,我定不饶他们!”
师爷松了一口气,大喜,“娘娘英明!只要娘娘给臣下这个机会,臣下必定会尽心尽力,为推行政令出力!”
王维维冷笑一声,转身看向西北城主:“你可听清楚了?若是你再敢有半点不轨之心,休怪我手下无情!”
西北城主
连忙磕头如捣蒜:“小的明白,小的一定戴罪立功,绝不敢有半点违抗!”
王维维这才微微点头,转身离去,大堂内只留下众人松了一口气的声音。
西北城主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朝自己的小舅子感激的看了一眼。
看着王维维远去的背影感叹,这北城王妃也太凶悍了吧,比北城王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这么一个母老虎,北城王也受得了?
师爷王元睨了西北城主一眼,西北城主此刻也不装威严了,害怕的缩了一下脖子。
他这小舅子也是的,一当上城主,立马不给他留面子了。
周围的官员无视了前城主和前师爷王元的互动,劫后余生中赶忙上前恭维新城主。
-
扬州城内,一片人心惶惶。
那些曾趁北洲内乱之际,四处掠夺、投机倒把的商贾们,如今像是被惊醒的黄粱一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
李郡守的府邸,也是一片忙碌。
李郡守站在书房的窗前,望着窗外的天空,眉头紧锁。
他深知,北洲的平定,意味着扬州的好日子到头了。
这些年扬州一直苛扣朝廷命他们给北洲拨过去的粮食、草药等物资。
并且借机大肆在北洲掠夺财富、资源。这些北城王都一清二楚,只能顾全大局。
而现如今北洲彻底平定,又有了北阳郡改革成功的先例。
他们扬州估计要被秋后算账了!
李郡守想到这,急切地想要与北洲示好,以保全他们扬州城的安宁。
于是,他命人精心挑选了一批珍贵的礼品,准备送往北阳郡,希望借此搭上北阳郡郡守。
“大人,礼品已经准备妥当,您看是否现在就派人送去?”管家恭敬地站在李郡守身后,轻声问道。
李郡守点了点头,沉声道:“去吧,一定要小心行事。”
管家领命而去,李郡守则转身坐回书桌前,拿起毛笔,开始书写一封致歉信。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每一笔都充满了谨慎与诚恳。
-
江城张城主府邸也不遑多让,乱成了一团。
张城主坐在大厅的主位上,面色铁青,双手紧紧地攥着扶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变得苍白。
“城主,北洲的内乱已经平定了,我们怎么办?”谋士站在张城主面前,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张城主猛地一拍桌子,怒道:“怎么办?怎么办?我早就知道那个土匪头子靠不住,可谁想到北洲竟然这么快就平定了内乱!”
谋士低下头,不敢再言语。
张城主则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他深知,北洲的平定,意味着他们之前的所有计划都落空了。
如今,他们只能寄希望于朝廷。
“去,派人去给太子送信,向他表明我们的诚意,就说我们愿意臣服。”
张城主终于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
太子的后台终归没有二皇子的硬,但是此次二皇子挑起西北城与北阳郡的战事,并且落败,看来也不是一个有用的。
他如今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谋士领命而去,张城主则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思索着下一步该怎么走。
-
此时扬州城的粮食和草药店铺,更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这些店铺的掌柜们,原本以为北洲的内乱会持续很久,于是大肆囤积粮食和草药,准备狠狠赚一笔。
就像之前楚国与秦国开战期间一般,大发国难财。
可如今,北洲的内乱竟然这么快就平定了,他们囤积的粮食和草药,瞬间变得毫无价值。
“掌柜,这可怎么办啊?我们囤积的粮食和草药,要是卖不出去,我们可就破产了。”一名伙计焦急地对掌柜说道。
掌柜坐在柜台后,双手抱头,满脸愁容。
“掌柜,要不还是联系秦老板吧,秦老板每次来都买的多,而且从不砍价。”
掌柜抬头看了眼活计,悔不当初,“秦老板早就声明再也不从我们这里进货了。”
活计顿觉晴天霹雳,“啊~”
掌柜想了许久,终于抬起头,“去云州和陇西。或许,还能挽回一些损失。”
-
西北城议事厅内。
阳光透过雕花的木窗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王元坐在主位上,神情严肃,目光如炬。
厅内,众官员分列两旁,个个低着头,不敢直视王元。
他们没想到,一个走后门当上的师爷,现在居然变成了他们的顶头上司。幸好他们因为刘文清的态度恭敬,言语这才没有不当之处。
但是,他们也没有多尊重对方,只希望对方不要翻旧账,断了他们往后的官路!
气氛紧张而庄重,只能听到窗外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
王元微微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子,打破了沉默:“诸位,王妃娘娘已将西北城更名为西安郡,我虽暂代城主之职,但大家都是这西安郡的栋梁。
今日召集大家前来,一是商议新的政令,二是商讨下一步的行动。”
刘文清微微抬头,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但很快又恢复了恭敬:“大人,如今西北城刚刚更名,人心未稳,当务之急是安抚百姓,稳定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