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仿佛一切如往常一般平静。
李清风坐在街边的茶摊上,一边吃着油饼,一边翻看着手中的《北洲晨报》。
这是一份北洲独有的报纸,每日清晨由报童沿街售卖,内容大多是州府的公告、商家的广告和一些琐碎的市井新闻。
对于李清风来说,这是他每日必做的事情,一边吃早饭,一边看报纸,是他一天中难得的悠闲时刻。
今天,报纸的版面似乎有些不同。李清风的目光被左下角的一个小专栏吸引住了——“防疫小知识”。
他微微皱眉,觉得有些新奇,毕竟这种内容在以往的报纸上从未出现过。
“防疫?难道北洲也有疫病了?”李清风心中一惊,赶忙仔细读了起来。
报纸上用浅显易懂的文字,介绍了疫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还附上了几幅简单的图示。
李清风越看越觉得不对劲,他想起了年前从陇西传来的消息——陇西地龙翻身,出现了大批流民。
但是北洲属于边远地区,少有流民往这边来。
不过好像还是有部分流民被招工到北洲,这些招工的流民会不会也染上了疫病?
“小二,再给我来碗豆浆。”李清风一边叫着,一边将报纸折好,放进袖子里。他决定去州府打听一下消息。
州府门前,人来人往,一片忙碌。
李清风站在人群中,目光扫过那些进进出出的官员和衙役。
他注意到,州府的门口贴着一张告示,上面写着“防疫告示”,内容与报纸上的专栏如出一辙。
“这位小哥,你知道官府突然挂这告示是什么意思吗?”李清风拉住一个衙役,低声问道。
衙役看了看李清风,又看了看他递过来的银子,利索的收进口袋,悄摸看了四周,小声对着李清风说道:“这位公子,最近北洲有些不太平,听说陇西的流民带了疫病过来。
不过你放心,官府已经在安排人手处理了,还让郎中们熬制汤药,免费发放给百姓。”
李清风心中一紧,果然被他猜中了。
回到家中,李清风将报纸摊开,仔细研究起那篇防疫专栏。
他发现,专栏中提到的预防方法虽然简单,但却十分实用。他决定按照上面的方法,为家人准备一些防疫用品。
“清风,你在看什么呢?”李清风的母亲走了过来,看到他手中的报纸,好奇地问道。
“娘,这报纸上有个防疫专栏,说最近北洲可能会有疫病。我们得小心些。”李清风将报纸递给母亲。
母亲接过报纸,仔细看了一遍,脸上露出一丝担忧:“清风,那我们该怎么办?”
李清风微微一笑:“娘,您放心,我已经按照上面的方法准备了一些防疫用品。只要我们小心些,应该不会有事的。”
母亲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不止李清风注意到北洲晨报上的防疫知识,许许多多的读书人、富户也注意到了。
纷纷重视起来,告知家里与乡民,虽然有些许异动,但也被他们自己安抚住了。
他们相信北洲官府,不会坐以待毙。也相信北洲官府的能力。
第二天,越来越多的人早早地来到街边的报摊,等待着《北洲晨报》的售卖。
他想看看报纸上是否会有更多关于防疫的消息。
“北洲晨报,北洲晨报,今日出报啦!”报童的叫卖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李清风赶忙掏出几枚铜钱,买了一份报纸。
翻开报纸,他惊喜地发现,防疫专栏不仅保留了下来,内容还更加丰富了。
除了预防方法,还介绍了一些简单的自我诊断方法,以及如何照顾感染疫病的家人。
“这位公子,你也对防疫感兴趣?”一个温柔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李清风抬起头,只见一个身着素色长裙的女子站在他面前,眉眼如画,气质温婉。
李清风心中一震,这是第一次有女子主动与他搭讪。
“你是……”李清风试探性地问道。
女子微微一笑:“我是刘念儿,是北阳郡戏剧团的工作人员,这次被北阳郡报社征用,暗访民众。
公子看起来对防疫很关心,不知道是否有什么疑问?”
说着,刘念儿从背包里拿出了记录的本子和笔。
笔是图书专卖店新出的,叫做水笔,方便携带。
李清风心中一惊,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会被北阳郡报社采访,这样说来,他岂不是会上报纸了。
他赶忙起身,恭敬地行了一礼:“在下李清风,只是普通百姓。只是看到报纸上的防疫专栏,觉得有些新奇,所以多看了两眼。”
265戒严
刘念儿点了点头:“李公子,你很细心。这次疫病来得突然,官府担心百姓们会不知所措,所以才在报纸上开设了防疫专栏。
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防疫知识,保护自己和家人。
也希望百姓遇到疫病不要慌张,能科学有效的应对疫病。”
李清风心中一暖,他看着刘念儿,心中满是敬佩:“刘小姐英勇,为了百姓们,奋斗在第一线。不过在下有一问不知当问不当问?”
刘念儿微微一笑,“李公子请说。”
她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后,又拿起了本子随时记录。
“请问刘小姐,针对这次疫病,官府有采取什么重要举措吗?或者官府接下来会怎么做?”
刘念儿抬头看了眼李清风,将自己知道的脱口而出,语气十分官方,毕竟,
她们是为官府做事,也是提前经过培训,培训通过才能出来暗访的。
“李公子,我们只是做了我们该做的事情。并且官府已经组织了大批的医务人员,为百姓免费发放防治疫病的汤药。
还安排了郎中们在各处巡诊,随时为百姓提供帮助。
药王谷的谷主也在研究药方,相信不用多久,就能攻破!”
李清风心中震撼,药王谷的谷主在研究药方,他没有听错吧!
要是有药王谷谷主加持,那他们根本就不用担心了。
这个世界上还没有药王谷谷主治不了的疾病。
虽然这其中有夸张成分在,但总算是吃了一颗定心丸。
其他许许多多得到暗访的民众也都知道了这一消息,确实松了一口气。
-
接下来的几天,北洲百姓每天都关注着《北洲晨报》上的防疫专栏和陇西疫病的最新消息。
随着身边越来越多的人生病咳嗽,北洲百姓越来越觉得不对劲,一时间人心惶惶。
书房内,昏黄的灯光下,王维维的面容显得格外凝重。
她的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沉声问道:“安抚的情况如何?”
站在她面前的是几位心腹幕僚,她们面带忧虑,微微垂首。
片刻后,一位身材微胖、面容和善的幕僚开口说道:“夫人,安抚之事,我们已尽力而为。各地百姓虽惊慌,但是配合度很高。
我们各县都已经准备好赈济物资,草药、食物、隔离区全部都部署完毕。
只是这城门都大开,陇西流民依旧可以涌入北洲,怕是会有不妥……”
王维维微微皱眉,“吩咐下去,三日后关城门,其他地区设置关卡,全州百姓居家隔离。所有人员禁止出入、流动。”
音落,王维维身边的一位女官领命。
王维维接着又问,“那疫病蔓延程度呢?”
另一位幕僚,身形瘦削、眼神锐利,急忙接道:“疫病的蔓延之势确实不容乐观。
据各地上报,感染人数仍在不断增加,且已经扩散到了多个县。
虽然我们已经下令加强防疫措施,但因为缺乏有效的药物,疫情仍在一定程度上失控。
各地的医馆人满为患,许多大夫也染病倒下,情况十分危急。”
王维维听后,沉默良久,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轻微的声响。
她深知,这场疫病不仅仅是对百姓生命的威胁,更是对北洲稳定的重大考验。
随即她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缓缓说道:“安抚工作必须继续加强,要让百姓明白,我们不会坐视不管。
同时,立刻调集各地名医,组织防疫队伍,必要时抽调百姓做志愿者,全力控制疫病蔓延。
另外,派人去周边州郡采购药材,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保障药品供应。此事关乎北洲安危,绝不能有丝毫懈怠!”
众人见王维维如此决绝,纷纷点头应道:“夫人放心,我等定当全力以赴!”
书房内,气氛虽沉重,但众人的决心却如磐石般坚定。
-
北洲的天空,阴沉得仿佛能拧出水来。乌云低垂,压得人喘不过气。
城门口,一队队士兵手持长枪,如临大敌般将城门死死守住。
城内,街道空无一人,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更添几分凄凉。
王维维站在城楼上,望着城内城外的景象,心中满是忧虑。
“夫人,这疫病来得太突然,我们真的能控制住吗?”长缨站在她身后,语气里满是担忧。
王维维眼神坚定:“长缨,越是危急时刻,越不能乱了阵脚。”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
王维维转身望去,只见一队人马疾驰而来,为首之人正是秦风。
“夫人,城内的情况怎么样了?”秦风翻身下马,快步走到王维维面前,语气急切。
王维维微微颔首:“城内还算安稳,只是这疫病传播得太快,人手有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