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的大宅里,陆振雄听到了这个消息惊得从病床上坐了起来,“这是要置我们何家于死地啊……”
陆大夫人六神无主:“这可怎么办啊?现在家里的账户上根本没有四百万啊,连二十万都……”
“家里的现金都拿去堵填海造地的窟窿了,自从地皮价格飞涨之后,会风银行以当初合同签订的为由,把利息从8%提升到了15%,跟那些华商银行一样贵了,药糖厂每个月的现金几乎都还给会风银行当做利息了啊。”
“如果不是因为会风银行逼迫的话 ,阿霖也不会铤而走险去搞房地产……”
陆大夫人焦急道:“老爷,现在我们怎么办啊?”
陆振雄道:“扶我起来,我要去魏家。”
陆大夫人:“去魏家借钱吗?可是我们家只剩鹤咀山那块祖产没有抵押出去了,连阿雲的药糖厂都抵押出去了。”
陆振雄道:“不,我们家在恒顺银行还有钱。”
这年代虽说法律监管不严格,但是自从烂尾楼出现之后,行业内已经有了自我监管,那就是开发商——律师楼——银行这三家里,业主更信任有权威性的律师楼,为了让房子能够卖出去,开发商会和一间有名望的律师楼合作,律师楼来给业主们做信用背书。
具体方式就是在开发商没盖楼之前,律师楼只批准银行给开发商30%的业主房款,之后随着工程的推进,逐渐给到房款的50%、80%,一直到业主拿到房子钥匙之后银行才会把剩下的房款全都转给开发商。
这种方式对开发商起到一个监管的作用。
如今陆家就只从恒顺银行那里只拿到了30%的房款,一百多万而已,若是能从恒顺银行拿到全部房款的话,就有四百多万了,这样就可以不用拆借也能拿到政府的开工许可证。
陆家想的很好,但是当他们上门的时候,魏家递给陆振雄一封信,上面使用从报纸上扣下来的字,让人猜不到写信人的笔迹。
用胶水粘的几排打字机规矩的字:“魏家若是敢破坏规矩帮陆家的话,那么我会让恒顺发生挤提,届时魏家就会永远地失去恒顺的管理权。”
挤提?
现在的恒顺只是一家中型银行而已,若是发生挤提的话必然破产!
所谓挤提就是老百姓忽然挤到一起上门来把钱都从银行里提走了!
没了钱,银行自然就破产了!
这是谁,给陆家布下的局?
第176章
苏文娴其实还是仁慈了, 按照她原来的策略,恒顺银行的魏家若是要在这个时候拉陆家一把的话,她就会让这间银行发生挤提, 进而让恒顺银行破产, 或者魏家会为了挽救恒顺银行而卖掉股份给会风银行或者其他洋人资本财团。
但她想到恒顺银行的信用一向很好, 魏家跟她也没有什么过节, 若是因此迁怒于他的话还是缺少道义。
而且很多老百姓都在这里存钱, 她若是为了围剿陆家而把恒顺银行弄破产的话, 可能会让很多无辜的老百姓受到牵连。
所以她才直接给魏家送去了一封信提醒一下,若是魏家不听她的劝告的话, 那么她再使用点办法咯。
希望魏家识相一点。
但是她显然也低估了陆家跟魏家的关系, 陆家和魏家也是姻亲关系,陆家二房的女儿嫁给了魏家长房当儿媳妇,再加上陆振雄扯下脸去求的情况下, 魏家还是同意了陆家从恒顺这里把剩下三百万房款拿走了。
让陆家给政府交上了监管账户的保证金,顺利开工了。
苏文娴知道这件事之后先去见了一个人, 内地在星城的办事处《华明公报》的社长周永棠。
以前每次来都是提着钱来捐款的, 这次苏文娴来自然也不是空手来的, 拎了五十万现金递给周永棠。
周永棠熟练地为她写下捐赠感谢信,旁边的小社员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现金, 数钱的时候还有点手抖。
将感谢信递给苏文娴的时候,周永棠道:“外东北战争已经结束了,没想到何小姐还是这样心系祖国,我那句老话已经对你说了好多次, 但还得说一次,我替祖国人民感谢你。”
苏文娴接过感谢信,“周社长, 其实我有一件事想找你帮忙。”
“哦?什么忙?”一听到苏文娴有求于他,周永棠其实还有点高兴,前前后后收了苏文娴二三百万的捐款了,虽说是捐给国内的,但是星城捐这么多钱的大华商她可是独一份,这样好的人民群众有困难了,能帮自然要帮一把的。
“不是什么大事,我需要你帮我引荐个人。”
接着在周永棠的引荐下,苏文娴见到了一位倾向国内的银行家,同时也是恒生的一个股东,宋明远。
这人现在不显眼,宋家在星城的豪门之中也不是最顶尖的行列,只能算是个中等,但是他的儿子很给力,他对外宣称大儿子死了,其实大儿子是偷偷参军了,在战争中因为屡次建立功勋已经成为国内的高级将领。
现在为了不给宋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一层关系并没有露出来,还是后世的那些解密节目里以“豪门大少爷却成为马上将军”为噱头在短视频上播放,苏文娴刷到过就记了下来。
此时找宋家,或者说如果真的要有一方拿到恒顺这个胜利品的话,那也得是国内。
魏家既然不听劝,那就得尝一尝不听劝的后果。
第二天,星城的小报上开始出现了:“恒顺银行投资太多房地产,收不回来钱了!大家赶紧去把钱取回来啊!去晚了的话可能就拿不回自己的存款了!”
一开始只有一两家小报报道,恒顺银行魏家看到这种传言很生气,拍着桌子就要上门找小报去理论。
但是根本没用,星城大大小小报纸几百家,很快就有小报跟风报道这件事。
老百姓虽然不知道真假,但是谁也不敢拿自己的钱开玩笑,自己一辈子攒了这么点辛苦钱若是被恒顺银行给赔光了的话,那就完了!
不如提回家或者改到别的更稳定的银行里存起来。
恒顺银行的大门口开始有很多人拥挤着去提钱,保安在门口使劲大喊银行里的钱充足够用,但是这些老百姓根本不听,后来魏家话事人魏老爷出面发话也没用了。
因为这是涉及到钱,一分一厘大家都是心疼的。
拥挤提钱的人越来越多,第一天就提走了五百多万现金。
第二天七百多万,第三天更多,将近一千万。
三天就提走了两千多万,恒顺银行后面的金库里存的钱很快就要见底了,根本不够这些老百姓上门来取的。
真的,挤提了。
魏老爷三天几乎没怎么睡觉,此时再拿出那张寄来的信,上面明明白白地写着如果魏家帮助陆家的话,恒顺银行就会发生挤提。
当时他还不相信,他们魏家在星城也不是没名没姓的人物,怎么可能说挤提就挤提?
但是事情就是这样发生了。
恒顺银行的几个董事坐下来,有人这才知道魏家帮了陆家的事,“魏生,你糊涂啊!”
“既然提前警告你,你怎么能无视警告呢?”
“为了帮助陆家,把我们恒顺银行搭进去了!你是恒顺的罪人!”
“魏生,你引咎辞职吧!”
“这个董事长的位置你还是不要做了!”
魏老爷满面愁容,“祸是我惹出来的,让我从董事长的位置上退下来我没意见,但是当务之急得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这次挤提,度过这次难关,否则恒顺就要破产了!”
有人提议道:“要不然找会风银行呢?”
一直没发话的宋明远道:“会风银行会趁机吃掉恒顺的。”
是的,会风银行可是吃人不吐骨头的,看看他们对陆家的态度,为了得到陆家填海造地项目,连切断水泥供应这种事都能做出来,甚至还能通过立法更改规则。
他们以为这么大的事是那些洋人大班才能做出来的,有这样手腕能说动总督的除了那些洋人还能是谁?
不就是想用这种手段逼迫陆家就范吗?
可是现在这把火从陆家烧到了恒顺,也就烧到了他们身上,一听到恒顺要破产,这些董事们一个个跟魏老爷拍桌子骂他:“你怎么可以为了陆家不顾我们这些古董的利益呢?”
“如果恒顺破产了,魏家要赔偿我们的损失!”
“我们这些股东跟魏家不会善罢甘休!”
恒顺银行是魏家占大头股份,但以前创始人是几家联合,并不是魏家一家独大,魏家在陆家这件事上确实托大了。
他就是根本没把那封苏文娴最后的善心当回事。
“可是不找会风银行注资的话,我们能找谁呢?”
谁能拿出这么一大笔钱来帮恒顺度过难关呢?
这时候宋明远发话了,“我愿意再掏一些钱出来帮恒顺度过难关。”
其他几个股东看到宋明远这个股份排第五位的股东都掏腰包慷慨解囊了,也都咬了咬牙,“那我们也掏一些。”
但是他们也都怕恒顺过不去这次的坎,那个写信的人说会发生挤提,但是这个挤提要到什么程度对方才满意呢?
难道真的要搞到恒顺银行破产吗?
有人问魏老爷,“魏生,写信的人到底是谁?”
魏老爷摇了摇头,“字迹隐藏得很小心,但从后面这些手段来看,何家是最可疑的。”
他一开始其实有些不敢置信,对方会因为陆家就做到这个程度,手段未免太狠辣了。
但是在他托人打听了那几个率先发难的小报的总编之后,发现这几个总编有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曾经在星光系报业工作过,后来跟总编徐金昌跳槽到了马报,这件事还曾经在星城报业内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后来何莹娴重掌何家之后,星光报业被她收入囊中,这时众人才知道这位何小姐布局很深,连马报也是她的,那一出徐金昌跳槽到马报的事不过都在她的掌控之下罢了。
也就是说,这些小报幕后的老板其实是何家,或者更准确点,是何莹娴这个女仔。
何家与陆家从何老太爷死后就有了嫌隙这件事星城人大多都知道,毕竟当时因为报业集团的事闹得满城风雨,后来听说俩家已经重归于好,魏老爷还以为何莹娴年纪轻不敢与陆家争斗,却没想到这个何莹娴哪里是什么不敢跟陆家斗,连魏家这个帮忙贷款的她也敢拉下马!
这个何莹娴好大的胆子!
当晚魏老爷坐进了何家老宅的客厅里,何莹娴特意被何宽福叫了回来。
一见面,苏文娴客客气气喊了一声:“魏伯。”
魏老爷却是将她从头打量到脚,说了句:“何侄女好厉害的手段,这是要把恒顺银行搞破产吗?”
苏文娴揣着明白装糊涂,“魏伯在说什么?我没听懂。”
魏老爷道:“那封信,是你写的吧?”
苏文娴见他提到那封信也没直接回答,只是坐下来喝了一口佣人端上来的茶水,润了润喉咙,这才慢悠悠地承认了,“没错,是我。”
既然他直接问了,那她就不掖着藏着了,为双方都节省时间。
“我是好心,但是魏伯并没有听我的。”
魏老爷:“这是你跟陆家的事,不要把恒顺牵扯起来。”
苏文娴慢条斯理地用手指拈起一块茯苓糕,吃了一小口,“劝过你了,你不听,那我也没办法。”
魏老爷呵斥道:“那你就停止在报纸上诋毁恒顺!”
“恒顺是无辜的!”
“无辜?”苏文娴笑出了声,“根据行业内的规定,只有在老百姓拿到房纸鹤钥匙的时候,银行才能放全款给置业商,可是恒顺怎么做的?”
“为了你魏家的一己私利,直接不顾老百姓的利益,现在就把全部的钱给了陆家,你这是无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