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工人和他们身后的家庭要靠她吃饭,她虽然有些累,但也责无旁贷。
这些都是在上辈子没有过的体验。
一个月之后,十七层的星光报业集团大厦封顶。
这是全星城最高的大楼,甚至可以说是整个东南亚目前最高楼,高过了此前最高楼会风银行总部大楼。
封顶那天,苏文娴去银行保险柜里将自己许久没有拿出来的东西取了出来,并约蒋希慎一起。
两个人都很忙,只有晚上睡觉的时候能碰一面,很少在白天约会。
蒋希慎心情很好,跟苏文娴一起站在刚落成的报业大厦顶楼,这里离海边不太远,站在十七层顶楼可以看到很远的海景。
碧波荡漾的碧蓝大海,消失在地平线的湛蓝天空,不时盘旋在头上的海鸥。
还有她。
蒋希慎当年被迫与何莹夏订婚前一天,曾经约苏文娴在医院的天台上看过大海,诉过情肠,但那时她拒绝了他。
如今她和他已经明了心意,彼此相爱,看着佳人在侧的倩影,这一次,她是靠在自己身边的。
蒋希慎低头亲吻她的额头。
他明白,这是她的荣耀与他一起分享。
“十七楼的景色不错,不愧是全星城最高的楼。”
最高的楼与之匹配的是她的地位。
苏文娴忽然想到上辈子那些无厘头的台词,但此时很合适,“这都是朕打下的江山。”
这一刻,她还真的有那种这都是她打下的江山的感觉。
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果然很棒。
她看着远处的景色和楼下渺小成蚂蚁的人,这就是她拼来的成就。
这种成就感简直比喝任何美酒都让人迷醉。
野心和权利果然是最好的美容剂。
静静地和蒋希慎一起享受这种感觉,过了好一会儿,苏文娴忽然从包里拿出一瓶浅绿色的塑料瓶子和一个用塑料袋子装着的薯片。
是了,这是她穿越时带过来的一包薯片和一瓶雷碧。
这么多年她一直不舍得喝,想把他们当成一个对上辈子的念想,但是今天这座刻上了她名字的报业大厦落成,她忽然很想与蒋希慎一起分享这瓶雷碧和薯片。
当然是撕掉了外包装的,毕竟上面还有生产日期这些容易让人生疑的东西。
她拿出两个玻璃杯,拧开雷碧的浅绿色瓶子给俩人各自倒了一杯。
蒋希慎见她这珍惜的态度,还以为是什么名贵的佳酿,也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却发现是汽水,“可乐?”
“不,味道不一样。”
他举起杯子看了看冒着气泡的水,“柠檬口味的,比可乐口感更清淡,但是更爽口。”
又吃了一口苏文娴递上来的薯片,这是烧烤口味的,蒋希慎以前在国外吃过薯片,不过这东西在星城还是个奢侈品,那些驻军士兵想吃的话得经过45天海运从叶伦国本土运过来,并且是很贵的3元钱一罐。
这年代一个码头苦力一天的薪水才三元钱,普通大众怎么会舍得花三元钱吃一罐炸薯片呢?
摊位上能吃饱的鱼蛋面才两毛钱一碗而已。
不过蒋希慎还从来没有吃过烧烤味的薯片,觉得还挺好吃的,“鬼佬研究出来的新口味?”
“他们那些榆木脑袋终于知道发明新口味了。”
薯片有新口味在历史上要等到五十年代末才出现,现在还都是原味的。
他吃了几片薯片然后配着雪碧喝了一口,再加上眼前的美景和身边心爱的人,蒋希慎忽然脱下名贵的西装铺在地上。
两个身家千万的大佬竟然会席地而坐分吃一包薯片。
不过没人在乎这个,他俩在一起的时候才是最真实、无拘无束的样子。
蒋希慎很高兴,微风正好,空气里飘散着淡淡的海腥味和远处正在从蒸汽轮船里冒出的白烟的味道,这是星城的味道。
但他很喜欢。
苏文娴一小口一小口的吃着这珍贵的雷碧和薯片,如果告诉蒋希慎这是七十年后的东西,他大概会吓得合不拢嘴吧?
她忍不住笑了起来。
俩人很快将一瓶雷碧和一包薯片分食干净。
蒋希慎对薯片的喜好不如这辈柠檬汽水,晃着杯子问她:“还有吗?”
苏文娴摇了摇头,“没了。”
其实保险柜里还有一瓶,但她并不准备在此时喝光。
蒋希慎道:“这个汽水和炸薯片的口味我从来没有吃过,味道不错,尤其是这个柠檬汽水,若是在星城卖的话,应该会卖得不错。”
“比路边那些小摊贩卖的竹蔗水好喝。”
“口感类似可乐,大有可为。”
“阿娴,你是准备要做食品了吗?”
苏文娴其实一开始真的是单纯的因为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想跟蒋希慎分享她这个不能说的喜悦,却没想到让他误会以为自己要做汽水。
可是转念又一想,对啊,她为什么不能做个雷碧呢?
这年代雷碧还没有上市呢!
对,她要做这个世界的雷碧!
第178章
苏文娴想做这个年代的雷碧, 但是做汽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瓶子的问题。
这年代星城市面上的汽水都是玻璃瓶的,因为玻璃瓶成本低, 但苏文娴本身是开塑胶厂的, 同时也觉得塑料瓶子的饮料更方便长途运输, 于是就把手里那个雷碧的空塑料瓶交给杨港, 跟他说:“我想批量生产这种塑胶瓶, 你能帮我做到吗?”
杨港拿着瓶子翻来覆去的看了看, “这种吹塑工艺的塑胶瓶,问题应该不大, 我先做出模具试着生产看看。”
又对苏文娴说:“这个塑胶瓶可以先放在我这里吗?”
“当然。”
把瓶子的事交给杨港之后, 苏文娴开始琢磨做汽水最重要的问题,如何在这个年代仿制出雷碧的口味。
汽水这种东西最重要的就是口味,上辈子雷碧能风靡全球也是因为它清爽的口味。
这个问题就得找一个食品方面的化学专家来帮她了。
可是在星城想找到这方面的顶尖专家有点难, 她去星岛大学找化学系的教授,但是发现原来化学系里最好的教授已经回国内去了。
星岛大学跟何家的关系一向不错, 何宽福现在还是学校的董事, 苏文娴也曾经花费了大力气考入星岛大学读书, 后来她因为工作太忙中途退学,一直是她的遗憾。
星岛大学化学系这边给她的建议是:“你可以去国内找这方面的专家, 国内首都那边的食品轻工研究所前两年提取出了柠檬酸结晶,可能是你能用到的。”
这个建议给苏文娴指明了方向,从星岛大学离开之后去找了《华明公报》的社长周永棠。
“周社长,我想请国内的食品化学方面的专家帮我调配一款汽水, 我愿意付金条或者美元当做报酬,你能帮我联系一下吗?”
周永棠立刻道:“我帮你联系一下看看,一周后给你回复。”
几天之后, 杨港用麻袋装了一堆刚做好的塑胶瓶子给苏文娴,并且向她汇报道:“老板,这种塑胶瓶子我们能做,但是良品率比较低,才60%而已,而且我们现有的原材料做不出来这种透明的样式。”
他拿过来的这些瓶子是乳白色的,款式可以说跟雷碧是一模一样,但是做工粗糙,主要是瓶口的螺纹那里还需要趁着瓶子吹塑出来的时候手工切割两下,并不如大规模的机器生产出来那么精细。
杨港又从麻袋里掏出了一个浅绿色的玻璃瓶,“我算了下成本,做一个这样的塑胶瓶需要1毛5分钱,但从玻璃厂订一个这样的浅绿色玻璃瓶只需要3分钱而已。”
“我个人建议你还是用玻璃瓶更划算。”
好的手下就是这样,知道老板想要什么还能给出最好的方案来。
苏文娴当下决定使用这种玻璃瓶,现在的塑料瓶技术还不太成熟,原材料也贵,那就还是用玻璃瓶吧。
敲定了瓶子之后,杨港又给她汇报了一下最近注塑机厂的经营情况,这几年随着星城的塑胶产业的崛起,注塑机卖得不错,国外订单也挺多的,一直稳定地给苏文娴挣钱。
苏文娴能把精力大多用在房地产这边的主要原因也是这几个手下一直忠心耿耿,让她放心。
夸赞了他几句之后,邀请他中午一起吃饭。
午饭照常是在工厂里跟工人一起吃的大锅饭,只不过俩人的饭是端到办公室吃的。
在只有他俩的时候,杨港忽然问了她一句:“老板,蒋老板他……他对你好吗?”
感觉到苏文娴看向他的目光,杨港有些不自在的轻咳一下,“我的意思是,你跟他在一起幸福吗?”
这话听起来很平常,但大家成年男女了,其实听得出来这是变相的告白。
也许这句话接下来他可能会说:“如果你跟蒋老板不幸福的话,可以考虑我……”
这几年杨港每次来见她时炽热的眼神毫不掩饰地暴露了他的心意,但是没有明着说出来,苏文娴就当做不知道。
而且上下级之间搞这种暧昧关系影响到她挣钱,万一处理不好,这个得利的属下也许就没了。
所以苏文娴对杨港一向是保持着距离的。
杨港从当年苏文娴把他从死亡线边缘救回来的时候,杨港就一眼爱上了她。
只是当时他身无分文,就算有技术也分到了苏文娴给他的股份,但他始终不敢开口,想自己多攒点钱,底气更足一些。
可是现在他有了房子和车子,在外面也被人喊一声杨老板,但终究还是不如她,他才爬到半山腰,而她已经站在了山顶。
更重要的是,在他努力追赶的过程中,她已经跟蒋希慎在一起了。
他也知道自己没有什么资格问这种话,可是心里总还是放不下,就算他们之间不是爱人关系,仅仅作为下属,他也希望她好。
苏文娴说:“他对我很好,我和他在一起很幸福。”
下一句又说:“如果不是遇到他的话,我大概不会想要结婚的。”
一句话把杨港那点没说出口的心思也堵死了。
她不是海后,没必要养鱼。
有些话不明说,但聪明人都懂。
杨港低下头大口地咽了两口饭,“那我祝老板你和蒋先生一直幸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