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五零香江豪门生存法则_分节阅读_第233节
小说作者:老衲吃素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30 KB   上传时间:2025-05-22 12:43:13

  外婆看到这么多钱吓了一跳,赶紧拒绝,“同志,这可使不得、使不得,你赶紧收回去吧!”

  苏文娴甚至还低声地在她耳边说:“你把钱留着,将来在首都买一套四合院。”

  她小时候记得外婆提过以前在四合院跟其他几家挤着住的痛苦,给她钱买下一整套,外婆就会舒坦了。

  结果没想到外婆捏着手里的钱对华侨委的两个人说:“两位干事,我想把这些钱捐给国家!”

  孙卫国他们根本没想到外婆竟然会把这么多钱捐出来,三千元在这年代可是巨款啊!

  “如果你想捐款的话,可以去你的街道里捐,捐给孤儿院。”

  苏文娴一叹气,这就是她的外婆。

  钱给她了,她愿意怎么花都行,她高兴就好。

  她又拿出了准备好的三支盘尼西林,“这三支盘尼西林你留着吧,国内现在不好买,将来需要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用上,能救命的。”

  外婆把钱都捐了,但收下了这三支盘尼西林。

  后来从棉纺厂离开的时候,趁着孙卫国他们没注意,外婆低声地对苏文娴道:“谢谢你的好意,可是捐出去的话,对我是最安全的。”

  苏文娴想到几年后国内要经历的十年,叹了一口气,“你是对的,我一会问问孙干事能不能给你弄个奖状什么的。”

  外婆笑了笑,“谢谢你,姑娘。”

  “虽然我之前没见过你,但是看到你,我就很高兴呢。”

  “你长得可真好看,希望我未来的孩子能像你这么漂亮。”

  苏文娴的眼眶又红了,低下头不想让外婆看到,“嗯,一定会的。”

  依依不舍地告别的外婆,她又去看了爷爷和奶奶。

  她去的时候正好赶上了炼钢厂下班,爷爷和奶奶正端着铝饭盒要去食堂打饭。

  有了见到外婆的经历之后,再看到爷爷奶奶的时候,她已经能控制好情绪不哭出来了。

  不过奶奶在现在二十多岁的年纪,眼睛还很好,手上也没有烫出来的疤。

  苏文娴这次学聪明了,只给了爷爷奶奶二百元,这年代在国内一根大金条能兑换五百元,二百元属于是横财但又没有特别多的范围内,普通人拿着并不显眼。

  苏文娴还拿出了一付特意给奶奶准备好的眼镜,知道要来国内她就特意找星城的工匠帮她做的,一个能全面包围住眼睛的眼镜。

  叮嘱着此时还年轻的奶奶:“你工作的时候戴上这个眼镜,保护你的眼睛。”

  上辈子奶奶在炼钢厂工作时伤了眼睛,后来这只眼到老年时瞎了,连带着另一只眼睛的视力也不好,在她死之前,几乎只能看到个模糊的人影。

  除此之外,苏文娴也拿出了三支盘尼西林,说辞跟对外婆的话是一样的。

  她之所以特意带着盘尼西林过来是她上辈子听奶奶说过,大伯小时候就是因为没有及时救治死了,若是能早点打上一只盘尼西林的话就能活下来了。

  奶奶面对这两个细心的礼物很感动,她虽然也不知道自己父母什么时候救过这个漂亮姑娘的长辈,但是看到这女孩专门为她准备的礼物,她没有拒绝,但是拒绝了那二百元钱。

  “钱你收着吧,东西我留下了,谢谢你。”

  奶奶和外婆一样,都拒绝了苏文娴递过来的钱。

  苏文娴对这个结果也不太意外,好在东西收了。

  挥别了爷爷奶奶之后,苏文娴又拿出三千元给孙卫国,“以他们夫妻的名义给孤儿院捐款。”

  既然外婆捐了,那给爷爷奶奶也捐一个吧。

  孙卫国说:“我跟领导请示一下。”

  第二天,孙卫国正式接受了苏文娴的捐款,特意把捐款奖状派发到了爷爷奶奶所在的炼钢厂,别人不明白怎么回事,但是看到国家给送来的奖状和表扬信,大家都羡慕极了,因为今年炼钢厂评先进员工肯定会给他家一个名额的。

  外婆那边也一样,在把钱捐到街道的孤儿院之后,没几天就被街道干事喜气洋洋地送来了奖状,让外婆在街道上都很有名。

  见过了这四位长辈之后,苏文娴接下来几天就处于逛吃买的状态里,吃了东来顺火锅,又去古董一条街淘弄好东西。

  一开始她就是想看看,她不会看古董,怕被打眼了,但是有孙卫国跟着,他对老板说了句:“这位是爱国华商,抗战时捐了三架战斗机。”

  这个古董店老板一下子神色就变了,先是冲苏文娴鞠了一躬,“是我失敬了,您稍等。”

  接着他帘子一掀去了内室,再出来时抱了很多东西,他说:“这些东西都是真的,我儿子能活着从外东北战场回来,我心里感激您,绝不敢骗您。”

  苏文娴后来把这一堆东西全买了,手里的现金几乎都花光了,把老板半个店铺的真货都买走了。

  连孙卫国已经见过这位星城大豪商出手阔绰的程度,都为她此时买古董时不眨眼的样子惊到了。

  一转眼花了三十根金条的钱买这一堆不能吃不能用的古董?果然星城大豪商的喜好他们普通人猜不到。

  苏文娴买的这些字画每一张留到后世都能卖出几千万元的价格,最贵的那张她上辈子后来见到过苏富比拍卖行卖了一亿多。

  而且如今三十根金条的价格对她而言不过是毛毛雨。

  她买走这些珍品 ,将来等国内稳定了,开始珍视这些古董的重要历史价值的时候,她再捐给国内的博物馆也行啊。

  从古董店出来的时候,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拎满了东西。

  接下来几天苏文娴都是拿钱去古董街买古董,又花了三十根金条的钱,每个人的行李箱里都塞满了她的古董,她又买了四个行李箱再也装不下去了,才收手。

  等到沈越声让他们去研究所试一试他仿制出来的汽水时,苏文娴身上的荷包已经空了,蒋希慎带的现金也被她花了七七八八。

  但她和蒋希慎都觉得挺值的,只有孙卫国两人为她花钱的方式咋舌。

  大豪商果然出手阔绰。

  研究所里,几人看到沈越声从实验室的玻璃器皿里给每人倒了一杯汽水,汽水咕嘟咕嘟冒泡的样子还挺像雷碧的。

  苏文娴先闻了一下,气味也挺像,喝一口之后她惊讶道:“您这是直接把我留给您的那瓶汽水给我喝了?”

  真的是几乎一模一样啊。

  沈越声有些得意地推了推拿胶带缠着眼镜腿的眼镜,“这是我仿制的。”

  他把写满了成分配比的纸递给苏文娴,“这是成分的配比和原材料。”

  指着上面的一些字:“我还特意把国内哪里能买到这些原材料的地方给你写出来了,后面是他们的地址和联系方式。”

  “虽然星城跟国内表面上不通商,但是你也可以通过一些特殊渠道嘛。”

  星城船王就在旁边,想运什么东西运不到?

  苏文娴就这样带着十分满意的汽水回到了星城。

  飞机落到南江机场的时候,她还特意去了一趟南江一个已经不开工的汽水厂那里,把汽水厂里的机器买走了。

  先是运到了濠江,又从濠江偷偷运到的星城。

  找杨港过来过来给她安装和调试汽水机,他虽然不懂做汽水,但是他懂机械,研究了几天之后就调试好了机器。

  苏文娴将从玻璃厂定好的汽水瓶放到机器上,机器的另一边是她从木屋区难民里挖到的从沪上逃难来的曾经的汽水厂工人,工人熟练地操作着机器。

  机器轰隆隆地响了,透明的、带着气泡的液体从机器里流了出来,柠檬和糖的微妙香气飘荡在工厂里。

  她和蒋希慎喝了第一瓶,咂了咂嘴,就是这个味道!

  蒋希慎道:“你还没有给这个汽水起名字。”

  苏文娴想了想,“那就叫雪柠汽水吧。”

  几天后,她的雪柠汽水上市了。

  利用《星光日报》的优势,一上市就开始大面积的打广告和推销。

  “喝雪柠水,冰爽一夏天!”

  而且她还搞起了瓶盖兑奖活动,“喝一瓶,赠一瓶!”

  这种上辈子已经被玩烂了的营销方式在这辈子还很新鲜,那些图便宜的老百姓真的很多人会为了赠一瓶而去买。

  销量就慢慢涨了起来。

  *

  等雪柠汽水逐渐打开了销量,她才开始考虑在首都时对领导提起过的那个想法,开一个华人产品博览会。

  先给工厂主联合会的几个股东开会,把这个想法提了出来,他们几个一听就明白这种展览会能提高自家工厂的销量,众人一致赞同,“这个想法非常好,我同意!”

  “现在市面上充斥着倭国和米国的产品,我们华人也要当自强!”

  既然大家都同意,苏文娴就开始着手准备了。

  首先是跟布政司署打交道办审批手续,跟这些鬼佬打交道不用多说别的,只需要把钱给到位,几个办事专员都收了她的大红包,自然是一路绿灯通过了审批手续。

  审批办好之后,租一个大型场地,给想参加博览会的工厂分摊位,协调展会的水和电,还有如何收费等等,从大事到小事她十分重视。

  这是第一届,她希望办好第一届之后,今后能把这个博览会做起来。

  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了一个多月之后,第一届星城华商产品博览会正式召开。

  开幕第一天,在热闹的舞狮和鞭炮声之中,迎来了很多热情来参观的老百姓。

  博览会除了卖搪瓷、五金、塑胶产品这些用的东西之外,还有很多小吃摊,能让老百姓一边逛一边吃,就像逛夜市那么惬意。

  各产品摊位除了卖散户之外,更重要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批量订货单。

  有些东南亚的进货商特意来进货,各个工业产品类的摊位或多或少都卖出了大订单。

  苏文娴这边的塑胶花也定出了一批货,不过她现在的心思主要在雪柠汽水上。

  为了让更多人试喝汽水,她特意让塑胶厂那边给她做了一大批一次性塑胶杯。

  没想到有人买了汽水之后,跟她定了很多一次性塑胶杯,卖出的订单跟塑胶花一样多,也是意外之喜了。

  展会上除了东南亚客户之外,还有一些欧洲客户,有一个说着一口兰国口音洋文的大胡子喝了雪柠汽水之后,当场就跟她定了一万瓶!

  付了一半的钱,跟她约定好半个月后装船运到兰国去。

  但是他要求先把现场这几百瓶的汽水提走,大胡子说:“这个汽水太好喝了,我要给我的朋友们分享。”

  苏文娴当时也没多想,反正客户给钱了,拿走几百瓶不算什么。

  收到钱之后,汽水厂开始加班加点干活,半个月内做出了一万瓶。

  这个大胡子客户在验收之后痛快地把剩下的一半钱给了,让她找人帮他抬到船上去。

  这点小事自然是没什么问题。

  但是苏文娴发现船上的人虽然也说兰国语,但是有一种不太熟练的感觉,就像是华国人说洋文,大多数都带着一点口音的,无伤大雅,但是能听出来不是母语。

  接着苏文娴就听到了船上两个鬼佬竟然低声地说起了北方大国的西语!

  她忽然意识到,这些人可是不是兰国人,而是北方大国的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7页  当前第2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3/2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五零香江豪门生存法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