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钱夹里掏出今早从王掌柜那里预支的钱款,抽出五千元塞进胖子军需官的手里,“愿上帝保佑您这样善良的绅士吧。”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钱也塞进手里了,胖子军需官露出一副和善的笑容,倒真像个愿意帮助女仔的绅士,“我自然是帮助这个小忙的。”动作麻利地将钞票塞进衣服里。
苏文娴心里松了口气,指挥着傻头栓把发动机抬到小货车上,她则继续跟军需官又聊道:“Sir,若是您的军营里还有这样的机械可以提前通知我,我还需要您的好心帮助,在拍卖会之前买下来,钱则由您来交给军营。”
至于拿了钱之后这个胖子到底要怎么分或者干脆自己独吞,这些就跟她没关系了,场面话她是说到位了,这个胖子也都听明白了。
她把写着联昌公司电话和地址的纸条递过去,“这个电话可以找到我。”
军需官收下纸条,笑着道:“谁能拒绝帮助一位聪明可爱的女孩呢?”
“今后有东西我会先找你的。”他踱着步子满意地离开了。
他走了之后,苏文娴又找那个詹姆士军官,仍然是借一步说话的老戏码,在角落里她将那300元的差价钱七台机器合计2100元塞给了他。
跟这个已经买过一次的詹姆士她就不用那么虚伪地说话了,直接道:“还按照我们之前谈好的价格,我给你补上差价。”
这个詹姆士显然没想到苏文娴竟然还会主动给他一笔钱,虽然他是准备等军需官走了之后就来向她讨要这笔钱的,但是没想到这个华人女孩这么会做人,主动给了他。
苏文娴道:“我们合作愉快,今后有好东西别忘了找我。”也塞给他一张写着电话和地址的纸条。
詹姆士将钱和纸条收好,对于她这么主动地给钱他也很满意,虽然原来他可以独吞全部的钱,但是给了军需官之后能在上司那里博得一份好感。
这位上司的年纪马上快退休了,他空出来的位置也需要有人接手,借着苏文娴的钱去讨好上司,为他将来升职铺路,顺便再挣一点钱,简直是一石二鸟。
他微笑着对苏文娴道:“好的,合作愉快。”
*
买发动机这件事虽然有点小波折,但也还算顺利地处理好了,坐上小货车将发动机拉回联昌公司。
车上,傻头栓一边开车一边道:“苏小姐你好醒目啊,我从来没见过你这么聪明的女仔。”
“虽然我听不懂洋文,但是刚才那个胖子在为难你我能看得出来。”
“你叽里呱啦说了一通洋文就让那个胖子笑了出来,还让我们将东西拉走。”
“好厉害啊。”
“我要是像你这么厉害的话,就不会总被恩叔说我傻乎乎了。”
苏文娴道:“我哪厉害,不过就是会洋文而已,你要是在一个全都说洋文的国家里待几年的话,你也自动会洋文了。”
“而且啊,跟这些洋鬼子讲不通道理的,只有用钱才可以。”
她想了想,上辈子穿越前华国下饺子似的航母和打一发就能让全世界都变得客气的东风导弹,又补了一句:“当然了,除了钱之外用拳头也可以,你拳头大他们自然就得听你的了。”
傻头栓根本听不懂她这句话的另一层含义,点了点头,“没错,我以前就是村子里拳头最硬那个,所以那些烂仔都怕我,我娘怕我跟那些烂仔学坏才让我来恩叔这里帮忙的。”
“是吗?那你也很厉害啊,昨天在劳森道木屋区还多亏你保护我呢,我还没有谢过你,实在是昨天我有点受到了惊吓,谢谢你啊傻头栓。”
傻头栓摸了摸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没什么啦,打几个烂仔而已。”
“昨天我看你那么冷静,还以为你一点也不害怕呢。”
“哪有啊……”她昨晚做了一宿乱七八糟的梦,睡得并不踏实。
不过人真是愈合性很强的生物,睡了一宿起来,今天她对于昨天那些事就消化了不少。
1950年的星城就这样,法治可以贿赂,正义靠拳头,她想好好活下去就得成为强者。
“一会儿我请你吃午饭当谢礼啊。”
“好啊好啊。”傻头栓很高兴地应着。
正式上班第二天,苏文娴渐渐融入到新同事之中。
接下来几天,她在联昌的工作渐渐顺手了。
又过去十天左右,前期准备的货物差不多都进了他们在码头上的仓库,只等着清点好之后就装船了。
而‘和胜义’一直很安静,好像桂叔真的忍了,也许是看在她老板姓蒋的份上,也许是他们联昌的人确实很少,不值得针对。
其实从苏文娴作为现代人来看,码头上的生意各做各的,大家各凭本事挣钱,搞垄断是没法长久的。
而且联昌公司在码头仓库上的人并不是社团烂仔,都是公司的正经工人,根本达不到桂叔口中的‘插旗’的程度,就这十几个人怎么去侵占‘和胜义’的地盘啊?真要‘插旗’也得是同等规模来打群架吧?
王掌柜捋顺了联昌公司这边的财务工作之后就要回濠江那边了,临走前跟蒋希慎打招呼知会一声,问他:“二少,你最近不回濠江那边?”
蒋希慎回道:“等我们的船出海之后我再回去。”
只是,当天晚上,他接到了蒋家的电话,电话那头正是蒋希慎的爹蒋至仁。
苏文娴下意识的以为那个桂叔忍不住跟蒋老爷告状了,结果电话那头说的是:“你回来这么多天竟然都没有回家来住,你娘整天念叨你,臭小子你知不知道?”
“后天是大太太的生日,家里准备举行个家宴,不论如何你都得回家来。”
说了这一通话之后忍不住咳嗽了几声,听着咳嗽声还挺重的。
“爹,你生病了?”
“感染风寒了,吃点药就好了。”又忍不住说他:“你少气我点,我身体会更好啊!”
“我听说你最近有了个女人?”
嗯?
苏文娴感到有些不妙,下一句果然听见蒋老爷道:“听说你还为了这个女人杀了‘和胜义’的六个马仔?”
蒋希慎道:“爹,你从哪听说这些乱七八糟的传言,桂叔跟你告的状?”
“阿桂怎么会为这点小事告状,我是在小报上看到的!”
“杀人后的收尾都做不好!那些小报虽然没有拍到杀人现场,但是拍到了地上的血啊,还含沙射影地写是你为了一个女人才干出这种事!”
“蒋二少冲冠一怒为红颜,一回星城就上这种花边小报!我看你是要气死我!”
“你娘惦记你夜里都睡不好觉。”
“我让你娘听电话。”
电话那头就换成了一个柔和的女声,“慎仔啊你没事吧?小报怎么会写那种新闻啊?”
“娘,我没事,小报胡乱写的,那个女仔根本不是我的女人,是我为新公司招的女翻译。”
蒋希慎跟他娘说话难得解释了很多:“我的新公司是做转口贸易的,经常跟内地和倭国联系,这个女仔会三国语言,她一定人能顶两个,你说这么厉害的公司员工却被她爹娘要卖给‘和胜义’的赌档抵债当妓*女,很可怜的,我只是救了我的员工而已,根本不是小报乱写的什么我的女人。”
解释了一大通,以为他娘能放心了,却没想到对面的他娘说道:“那你把她带来给我看看啊。”
“不用了吧?”
蒋希慎要说的话就是苏文娴心里想说的,没必要吧。
但是老板他娘明显对她这个集悲惨身世和强大能力于一身的女仔有了兴趣,非得让蒋希慎带她回去,“娘也想和她聊聊天啊,每天接触不到外面的世界,好闷的。”
蒋希慎也只得应了下来,“好,我带她回去。”
就这样,苏文娴要跟着老板去见他娘。
第23章
蒋希慎挂了电话之后, 苏文娴立刻道:“老板,夫人误会了我们的关系。”
他揉了揉额角,显然也没想到他娘竟然会提这么个要求, 对苏文娴道:“等后天当面再跟她解释一下就好了, 她可能只是对你感到好奇。”
顿了一下, “你就当陪她说话为她解闷。”
“后天跟我一起回去参加大太太的生日宴, 你准备一下。”
准备什么?她不解地看向蒋希慎。
“参加宴会的服装, 难道你准备穿这身衣服去参加宴会吗?”
苏文娴低头看了下自己身上穿的衣服, 德婶给的衣服被她洗了,现在穿的是之前在苏家的时候在裁缝铺里定做的便宜素色旗袍, 穿到蒋家参加那种豪门宴会确实很不合适。
但问题是她只是他的下属而已, 本来就已经被八卦小报夸张写成是他的女人了,她再穿得招摇美丽的跟他进蒋家参加家宴,这个事就不好解释了。
她也不好当着老板的面直接拒绝, 只是点了点头,“明日午休时我去裁缝铺看看。”
第二天中午去裁缝铺的路上遇到一个卖报纸的摊位, 她买了一份八卦小报, 打开一看竟然真的看到了《船王二少为靓女怒砍社团烂仔?》, 这标题就跟上辈子那些无良公众号专门为了吸流量写的歪曲事实文章一样,都是为了吸引人眼球瞎写。
但这提醒了她, 今后做事要好好善后,同时这种绯闻出现之后,要注意跟老板的距离。
所以漂亮华服是不可能买的,她特意去洋服店买了一套很标准的工作装, 西装、衬衫配及膝半裙,标准职业装打扮,甚至还特意去买了一副没有度数的黑框眼镜, 戴上之后能遮挡半张脸,削弱了她精致的美貌给人带来的冲击感。
买眼镜很顺利,给钱就能直接拿到现货,买西装套装的时候裁缝却对她说:“订做需要等七天。”
苏文娴现在就想要,明天就要穿着去,根本不能等七天。
就像她曾经说过的,这个年代的星城,钱才是最大的规矩,她说:“我现在就需要,可以加钱。”
裁缝立刻说道:“我有一套之前给一位身材瘦小的先生定做的西装和衬衫,做好之后他一直没来取,稍微修改一下就能给你穿,只是你要的那种铅笔裙慢一点,我得连夜为您赶制一条,明早您来取,可以吗?”
看,钱可以为规矩开路。
“好的。”
裁缝为她量尺寸的时候,她特意提出:“铅笔裙不要太瘦,不要紧贴我的身体曲线,稍微肥一点。”
裁缝还以为她是怕自己变胖,提前留出变胖的余地,其实苏文娴是怕裙子太贴身会强调臀线,她只想穿一些不强调性别也不性感的衣服。
用钱开路一时爽,交钱的时候有点肉疼,竟然花了二百元,是码头苦力两个月的薪水,但她咬咬牙也还是买了,毕竟现在她也是资产过万的人了。
昨天蒋希慎让王掌柜给了她买七台发动机的钱合计21000,她给两个洋鬼子花了7000,剩下14000都是她的。
她当时想着这笔钱就不拿走了,在公司挣的钱在公司就花掉,很滑头地跟蒋希慎装可怜说:“老板,我身上有这么多钱我怕被抢啊,能不能让我把这些钱投入到联昌公司里啊?”
但蒋希慎立刻就看出她的意图,“想要公司股份?”
联昌公司的股份里恩叔、王掌柜还有阿财都有一点股份,这是绝对心腹的待遇。
蒋希慎道:“那你就好好干,到年底公司业绩好的话就会给你股份。”
她这个想把一万元跟着老板变成一个亿的梦想遭到第一次铩羽,但她不气馁,毕竟连比她早来的傻头栓都没有资格入股,她也就是向蒋希慎再次表达一下忠心下属的态度罢了,能成功自然好,不成功也没事,反正来日方长。
所以她手里现在有15000元,在这年代算是摆脱木屋区贫民的身份了。
但这些钱还是不够买房子的,现在买一栋二战后新建的钢筋水泥结构的四层唐楼要花费六到十万不等,地方偏僻的便宜一些,像蒋希慎这些处于离码头不远的蒲林西路的唐楼每栋至少要十万元。
她只能望而生叹,想买楼还要努力挣钱,现在远远不够。
至于租房子,蒲林西路上老板名下的其他唐楼基本没有装修,更主要的是,大多都是单租一个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