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馨:“……所以你拿我和母鸡比?”
陆冲锋笑出声,双臂撑在床上,抬起胸膛亲了亲良馨的嘴,“你是财神爷,六连说要送你一头猪。”
“这都什么跟什么。”
良馨放下汤勺,“你没代我答应吧?”
“当然没有了,我答应不就成收礼了。”
陆冲锋侧躺在床上,“我刚听完也很好奇,六连为什么要送你一头猪,我还以为是看在我的面子上,后来一想,可能是你劝我们推进两用人才的建议传了出去,杨师长说他没说,而且就算说了,最多也是鲁学星感激你,六连不至于想到用一头猪感谢你,后来我才知道……”
良馨抬眼看他,“知道什么?”
陆冲锋却不说了,“明天全师都知道了。”
第二天一大早,六连就敲锣打鼓抬着一头绑着大红花的肥猪,一路穿过军营,穿过面包坊,穿过服务社,来了师职家属院。
一路引来了无数赶着去上班的干部家属。
“如果没有良馨同志给我们的建议,我们就不可能用婚鞋创造第一笔八千元的收益!”
六连指导员鲁学星道站在小院里,朝着二楼窗口喊道:“良馨同志,你一定要把这头猪收下!比起你给我们的建议,这头猪算不了什么!”
于是,全师干部家属都知道了。
这猪,不是感谢陆副师长让他们立功,而是为了感谢良馨。
良馨一句话,就让六连创造了八千块收益!
接着财生财,才买了猪崽和鱼苗,改造营房桌椅,改善伙食标准。
又财生才,买了几百本军地专业书籍,买了收音机、电视机、照相机等无线电机器。
不但弥补了公费不足,提高战士文化水平,还培养了一批已经会修无线电和高级电器的人才,成立了油漆、修表、摄影、家具、养鱼、种花、制药、作家、画家、歌唱家等学习小组。
最终让六连超额数倍完成向陆副师长和团部保证的利润额,还拿下了由军政委亲自请功的集体二等功,上了各大军报头版,成了全军近年名声最大的连队!
良馨隔着阳台往外
看,不好打开窗户,便让二嫂帮忙下去回答。
马小燕兴奋至极跑下楼梯,刚走到客厅,公公就凑上来问:“是不是良馨让你下来转达什么话了?她说什么了?我帮你去说!”
马小燕脚步没停,直接小跑到了院子里,对着满院的干部家属和六连干部战士们说:“良馨说了,你们今年才起步,先把猪留着犒劳自己,明年效益好的话,再收你们一头猪!”
良铁柱披着来到11师特地去做的人民装,手里拿着烟袋,堆着满脸的笑走上来,“不要客气,你们抬回去留着自己吃吧。”
“这是我们买猪崽的时候就想好多买一只,过年留着送给良馨同志。”鲁学星让战士们把猪放下,“良馨同志,我放在这里了!”
说着,六连的战士就抽走了抬猪的扁担,留下被五花大绑的肥猪。
他们是特地趁着陆副师长不在家送来的,良馨同志又在楼上坐月子,只要把猪一丢,就没人能再拦得住他们。
六连的人走后,干部家属们一致劝胡凤莲和良铁柱把猪留下,表示这是良馨应得的。
一头猪养得这么肥,差不多200斤,市场上猪肉七毛三一斤,一两百块在普通人家算大手笔的礼品,但跟六连挣得八千块利润一笔,便冰山一角了。
“留着吧。”
良馨最终道:“大家都知道什么原因送的猪,不会对冲锋造成影响,正好难得可以凑这么齐过年,嘟嘟的满月酒也趁着大家都在的时候办,省得找肉票买肉了。”
陆冲锋回来,又让六连的人把猪抬走了,抬走去杀。
1982年春节,六连大丰收,抽水机发出“嗡嗡”地震动声,鱼塘里的水顺着水管抽到了另一片新塘里,战士们洋溢着笑脸用力拉着绳索,白鲢、花鲢、鲫鱼、鲤鱼、小虾在阳光下闪着白光,被一网打尽捞上河岸。
一阵阵杀猪声同时从炊事班响起。
一大盆猪血、两大块猪板油、腰排肥肉、一整颗猪头全都送进了良馨家的院子,另有六条白鲢鲤鱼也一并放到了铝皮大盆里。
第91章 谁鬼叫了,我从来不鬼叫……
陆冲锋去养鸡场买来了第一批罗斯鸡红壳鸡蛋,一搬到家里就被围住。
“这就是洋鸡蛋?”
胡凤莲拿起一颗鸡蛋放到掌心,“壳跟鸡蛋糕的颜色一样,好像也比一般鸡蛋要硬?”
“个头也大。”
大嫂天天在家拿鸡蛋,“这个大,是不是要比家鸡下的鸡蛋要贵?”
“比土鸡蛋便宜。”
天黑了,客厅门被关上,良馨穿好了羽绒服和帽子,下楼坐在沙发里看着陆冲锋运回来的鸡蛋,“等下煮好了,一人尝一个。”
两筐鸡蛋买回来是为了做嘟嘟满月酒的红鸡蛋,散给亲戚朋友。
“我去煮。”
大嫂说着就往厨房走,指挥大哥和二哥将两筐鸡蛋都抬进厨房。
陆冲锋弯腰搬起一筐鸡蛋,陆和平紧跟其后搬起鸡蛋,没让大哥和二哥动手。
男同志们将鸡蛋放进铝皮大盆里清洗一遍,再放到大锅里用清水煮熟,捞出晾凉。
新房的厨房很大,能站满两家人还有余地。
良馨跟着挪到了厨房坐下,看着婆婆往大锅里倒入沙子,用沙子炒花生。
因为良馨突然想吃炒花生,婆婆便动手做了。
陆首长去军里开会了,年三十晚上才能回来。
除了陆首长,两家人全围在厨房里做红鸡蛋。
陆冲锋没有做过红鸡蛋,甚至都没有吃过。
乡下已经恢复了孩子生下来送红鸡蛋的习俗。
良铁柱将红色食用色素用温水调成一盆红色染料水,全家人围着大盆,挨个把鸡蛋放进染料水中上色。
胡凤莲用锅铲盛出一颗花生,吹了吹,递给良馨,“尝尝。”
陆冲锋起身用被红色染料染红的指腹,捏开滚烫的花生壳,继续吹了吹花生米,吹得差不多凉了才送给良馨。
良馨咬了花生米,刚炒出来没有那么脆,稍软的口感却也别有风味,“妈,好吃。”
胡凤莲笑了,把炒好的花生盛到簸箕里,“冷一会才脆,趁着这沙子,再炒一锅,留着你们过年吃。”
良馨看着簸箕里炒得焦香的花生,忍不住将手放上去捂热,陆冲锋也将手放了过来,两个人在花生上搓来搓去。
“累不累,要不要上去休息?”
“不用,看你们做饭。”
陆冲锋背对家人们,握了握良馨的指尖,起身去将外面大盆里的猪头、猪蹄、蹄髈都搬进来。
厨房里热气腾腾。
男同志们拿着镊子处理猪毛,女同志们染着鸡蛋。
鸡蛋稍微冷却之后,陆月季拿起一颗鸡蛋往桌子上敲了敲,在众人聚焦的目光下慢慢剥开了鸡蛋壳,看到雪白的蛋白,就忍不住惊呼一声,“一模一样!”
良馨:“……只是鸡的品种不同,蛋还是一样的蛋。”
陆冲锋也拿起一颗敲碎鸡蛋壳,“鸡蛋、鸭蛋、鹅蛋,就连鹌鹑蛋煮熟了剥开不都是一个样,大惊小怪。”
他这么一说,原本同样觉得惊讶的其他人,也不好意思发出没有常识的声音了。
“吃不出来有什么区别。”
陆月季掰了一半,另一半递给陆和平,“和平哥,你尝尝。”
陆和平接过鸡蛋先看了看,“好像蛋白更多?”
良馨点头,“洋鸡蛋的蛋黄没有土鸡蛋大,所以吃起来其实还是土鸡蛋口感更香,营养方面其实一样,硬要强行对比,土鸡蛋胆固醇比洋鸡蛋高,更适合儿童产妇,洋鸡蛋营养均衡,更适合中老年人需要,但这都只是微量元素差异。”
“我知道了,主要就是口感上的区别!”
陆月季道:“不过,我觉得这鸡蛋比土鸡蛋干净,一点鸡粪都没有。”
“这倒是。”
胡凤莲看着盆里一颗颗红鸡蛋,“这比以前用土鸡蛋省事多了,也漂亮多了。”
“养鸡场的鸡蛋每一颗都要经过严格安全检测,才能出场放到市场上。”
良馨笑着道:“你们是第一批吃到养鸡场鸡蛋的人。”
二哥笑着道:“那可真是托嘟嘟的福了!”
良馨待在厨房,楼下不敢开门窗,处理猪肉味道太大,屋子闷久了并不好闻。
再加上蜂窝煤炉子也要烧起来了,烧炭必须得通风,否则可能会因缺氧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良馨吃了几颗焦脆的花生,没有在楼下坐太久,抱起嘟嘟去楼上喂奶。
大年三十,除夕。
也是嘟嘟的满月礼。
陆冲锋先端来早饭,送到良馨床上。
良馨帮嘟嘟穿上了大红色织锦缎做的棉袄,戴上红色虎头帽,穿上虎头棉鞋,嘟嘟顿时变成了年画中福娃一样的宝宝。
随着天数越来越大,嘟嘟脸上的红已经慢慢褪去,变得娇嫩如雪。
陆冲锋小心将女儿托抱到臂弯,“真漂亮,嘟嘟是我见过最漂亮的孩子。”
“你每天早上都要说一句,嘟嘟耳朵听得都要起茧子了。”
“我一说,嘟嘟就笑,说明她爱听!”
陆冲锋抱着女儿,放到了婴儿床,回到床边坐下,端过小木桌上面的粥,拿起勺子帮良馨吹凉。
良馨将头发辫好,虽然军营家属们大部分都已经在服务社理发店烫了卷发,她还是编成了两条麻花辫。
月子期间,不影响睡觉,也不会让头发扰到日常生活。
楼下传来了剁肉的声音,良馨下意识往窗边看了看,“都准备好了吗?”
“自家人吃饭,喜欢吃什么就做什么菜,选除夕这一天,就是不想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