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巧。
郑小军提醒她的第二个可能有问题的人。
当时说,姓宋的家属可能会吃闷亏?
“还是轮流值班,公平点。”
“行,你看着安排。”
史兰芝高兴将宋教导员的家属推向前面,“小王是个实心肠的好同志,不是好同志我也不能往你们这送,就是太实心肠了,整天只愿待在家里,那水泥地都快擦得比军区大院将军楼的地板还要亮了,小王,以后你就把力气省着,用在这面包坊,知道了吗?”
小王看了看面包坊的四个人,躬着背点了点头。
“小丫我先带走,帮忙安排上学的事,你就在这好好做。”
史兰芝牵着小女孩走了。
小王回头看了一眼,再回过头来,有点不知所措,一转头看到了扫把和拖把,立马过去拿了起来,“俺……俺来打扫。”
“现在还没到打扫的时候。”良馨走过去将扫把拿下来,放回门后,“嫂子,你叫什么名字?”
“俺……俺叫王大丫。”
李茅“啊”了一声,“你叫大丫,你闺女叫小丫?”
小王面色讪讪点头,“俺……俺给取的名字,不,不好听?”
“蛮好听。”
良馨提起暖水壶往搪瓷盆里倒入开水,再添了一瓢冷水,“嫂子,你洗个手,跟其他嫂子们一起学做桃酥。”
“桃桃桃……桃桃酥?”
小王惊讶得更口吃了,“俺,俺不会做,不,不是,俺就能学,学桃酥了?”
良馨点了点头,“那边有刚才出炉的一批尝鲜桃酥,你可以过去尝尝,我先去服务社一趟,马上回来。”
服务社每天都会就近进一批水产品和海产品。
这些没人买。
完全不能和猪肉的销量比。
良馨用1毛钱称了一斤小杂鱼,称了一斤牛肉,去菜站买了半斤西红柿。
回到面包坊,王大丫已经戴上了白围裙和白帽子,正在认真看着钟雪莲调面。
良馨将牛肉洗了洗,放进蜂窝煤炉子上的钢精锅里,加清水,下葱、姜、大料,大火炖开后,调整封门转小火。
提着小杂鱼倒进搪瓷盆里,舀了几瓢冷水,拿上砧板和刀,坐到面包坊门口处理小鱼。
陆冲锋结束训练后,急匆匆大步赶回家准备给良馨做鱼冻。
转了弯下意识往面包坊看,意外看到良馨居然坐在面包坊门口,手里拿着刀,埋头在砧板上忙碌着。
走过去一看,陆冲锋疑惑,“你弄这做什么?”
这么小的鱼一看就不是给人吃的。
“做小鱼拌饭。”良馨手上活不停:“给小橘和小白吃。”
陆冲锋:“……”
过年前,军区大院腌咸鱼,一大盆的鱼,良馨没刮过一片鱼鳞。
随军后,吃了那么多次鱼,也都是他杀的鱼。
就连昨晚那条桂鱼,良馨想吃鱼冻,都懒得自己动手去杀。
现在竟然为了一只小猫和一只小狗,在这一条接一条的刮鱼鳞、去鱼鳃、剖鱼腹、清理鱼内脏!
特殊。
这才叫特殊!
这份特殊待遇绝不能给小猫小狗!
陆冲锋单膝蹲在良馨面前,“我突然想到了一道名菜,我们中午吃长江小杂鱼!”
第42章 你跟小猫和小狗学?……
良馨疑惑抬头,“家里有桂鱼不吃,你要吃小杂鱼?”
“桂鱼,桂鱼是留着给你做鱼冻的!”
陆冲锋端起搪瓷盆,看着里里的小鲫鱼、翘嘴白、小鲢鱼、小鲚鱼、刀鱼、几只小虾、花甲蛤蜊
贝壳类和螺丝……一看就是散称留着喂鸡的饲料。
搁平时他也不会想吃,但今天这锅鱼绝不能让给小橘和小白!
“我端走回家去红烧了。”
良馨还没反应过来,陆冲锋就把鱼真的端走了。
突然,他又回头,弯腰捡起了良馨砧板上两条还没处理的小鱼,“这两条我回去杀了,就够它们吃的了。”
“我锅里还炖着牛肉。”
“我今天就想吃红烧小杂鱼!”
看着陆冲锋急匆匆的背影消失在拐角。
像是生怕手里的鱼被抢了似的。
良馨:“……”
李茅走出来,“陆科长是不是来了?”
“回去烧鱼了。”
良馨把砧板和刀拿到墙边的水池里,打开水龙头,用洗涤灵清洗干净。
“真不错!”
李茅感叹,“我得回去跟我们家老雷掰扯掰扯,他再忙能有陆科长忙?看人陆科长每天自觉烧饭打扫卫生,有时候我早上起得早,都能听到陆科长拿着大扫把扫院子的声音,不能成天让他们爷四个就等着我做饭!”
良馨点头表示同意,“你现在也是技术员,是有工作的人。”
“那是!”
一句技术员让李茅嘴都笑歪了,跟在良馨后面走进面包坊,“我现在不但会做桃酥、脆麻花,连桃酥都会做了,虽然不认得字,那也是正儿八经的技术员!”
王大丫听到李茅不识字,惊讶抬头看了一眼。
良馨揭开钢精锅子的锅盖,用筷子戳了戳牛肉,“差不多了,这锅鸡蛋糕出来,就下班回去吃饭吧。”
“今天我值班。”
李茅拎过菜篮子,拿出里面的土豆削皮,“再在这里给他们烧一顿饭。”
夏霞摘下围裙,看着王大丫,“大丫,以后你也可以提前把菜拿过来烧,煤炭和柴火会在工资里扣。”
王大丫摆手,“俺,俺不,俺不用,俺在,在食堂吃。”
“在食堂吃?”李茅边削土豆边抬头,“你们家天天在食堂吃?我瞅你干活,不像是不会烧饭的样子,怎么会不在家里开火,跑食堂吃去了?”
王大丫抿着嘴巴,笑得很勉强。
良馨将牛肉捞到搪瓷碗里,就听到钟雪莲说:“宋教导员还没把钱和购物本给你?你自己的户口迁调过来了没有?”
王大丫摇头,“俺,俺不懂。”
李茅又问:“那你每天去食堂怎么买饭?”
“你别问了。”钟雪莲叹了口气,“自从她们娘俩来随军以后,宋教导员就不肯回家住,天天挤在宿舍,团里领导找他谈过好几次了,说什么都没有用,不回家住也就算了,工资、粮票、购物本什么都攥在手里,不管她们母女死活,要不是史会长发现大丫带着孩子天天挖野菜,感觉不对劲,去家里一看,米面粮油什么全空了,母女俩每天还得靠清水煮野菜活着。”
“什么?!”
李茅直起身体,瞪大眼睛,“这王八蛋什么意思?想饿死你们母女俩另娶别的老婆?”
王大丫连忙摆手,“没,不是,她爹就是,就是想,想……”
四人等了很久,王大丫也没说出,究竟想做什么。
因为王大丫自己也不清楚。
夏霞看了一眼良馨,小声问:“你们,也是包办婚姻?”
“不是。”
王大丫摇头,“我们,我们相亲,相亲认识的,在,在他爸当干部,当干部前,结,结的婚。”
“听说宋教导员家里爹娘都有病,爹是痨病,娘是个偏瘫,下面还有三四个弟妹。”
钟雪莲解下围裙,“当初宋指导员没提干之前,就跟所有当兵的一样,趁着满两年的探亲假,回家把亲事定下来,否则提不了干,复员回去再找对象就更难了,但当初宋教导员家那个条件,哪家会把女儿嫁过去,大丫家里是后娘,俗话说有后娘就有后爹,大丫就被安排和宋教导员相亲,这头一回相亲后,两人就看上了。”
良馨将搪瓷盆盖子盖上,拉开椅子坐下听故事。
夏霞疑惑,“相亲,两人都看上了,现在怎么会过成这样?”
“刚结婚都挺好,大丫真的就像当初写作班子给良馨写的故事那样,不对,那是比写作班子给良馨编的故事还要典型。”
钟雪莲细数,“大丫每天亲自给宋教导员他娘擦身体按摩,拖着他爹到处看病,既要照顾生产队的牲口挣工分,还要想办法养活底下的三四个弟妹,大丫真有本事,不但把家里照顾得好,还把三四个弟妹都送去读书学字了,但没想到,宋教导员有官运,有官运本来是好事,但升了官人就变了。”
“这种老婆对他和他家是有大恩的!他不知道感恩,还想变?”
李茅生气看向王大丫,“他变了,他爹他娘不管?”
王大丫紧张道:“管,管也,管不着。”
“你紧张什么,你又没有错。”钟雪莲又叹了一口气,“俗话又说了,上梁不正下梁歪,宋教导员能有这心思,他爹娘也好不到哪里去,听说大丫生了个女儿,很不受他爹娘待见,儿子升官了又突然开始嫌弃大丫有口吃,说话费劲,那几个弟妹都被大丫带到能自己伺候自己的爹娘了,一听说大丫要带着女儿随军,个个都不干了,拦了一两年,就是不肯让大丫走。”
“真的?!”
李茅看上去快要气炸了,“这一家丧良心的玩意!你是倒了血霉才会嫁到这家去!”
良馨眉头微微拧着,看向王大丫,“你们现在一天三顿都是去食堂吃饭?”
王大丫点了点头,“饭钱,饭钱说是,说是从她爹工资,工资里扣。”
“现在暂时不用担心了。”钟雪莲说完,自己的呼吸也很急促,“我听老季说了,团里给宋教导员下了警告,如果不好好对待老婆孩子,就把他刚提上来的教导员撤了,要是再做得过分,就让他转业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