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这边干活的人见他们围在一起面带笑容,好奇问何母在吃什么。
何母笑道:“闺女心疼我们在地里干活辛苦,特意煮了绿豆汤冰镇了送过来给我们喝,好解暑。”
大伙一听,有点不敢置信,何家闺女什么时候这么懂事了?
但事实如此,她们也都亲眼看到了,绿豆汤估摸着冰冰凉凉很好喝,何家人才会有说有笑的,只好夸起何素素懂事来。
她们也热乎啊,她们也想喝上冰镇过的绿豆汤,可惜没有。
何素素在家没有喝绿豆汤,这会也跟着拿碗装了绿豆汤喝,冰凉的口赶加上甜甜的滋味,那绿豆熬出沙来不用嚼就能直接咽下,确实好喝。整个人稍微凉快些,也就没那么燥热了。
听着娘交代她碗都做了记号,晚上吃饭直接照着用就是了不用洗,何素素笑着应好,提了竹篮回家。
之后她照常上班,何母则利用中午时间煮了绿豆汤冰镇在水井里,下午上工间隙跑回家提过去田地里给家里人喝,下工了再提回家。
何素素虽然没能喝上绿豆汤,但也没亏待了自己。
她发现购物系统里有现磨豆浆可以兑换,两杯才需1点勤劳值,兑换时还能选择常温或是冰镇。
于是何素素每天早上骑着自行车到电影院,浑身出了层薄汗热乎乎时,就从购物系统里兑换一杯冰镇豆浆喝,剩下一杯则存放在储物格里,留着明天喝。
豆浆入嘴同样冰冰凉凉的,许是现磨得仔细,豆香味浓郁的同时豆浆无比丝滑,喝上一杯整个人舒畅起来,也有了好心情进入一天的工作。
等到何素素又一天休息时,何母拿出攒了一年的布票给她:“素素,这些布票够你去买布料回来做一身夏衣了。你去年做的冬衣,那两三身夏衣轮着穿也快穿旧了,多做一身也好,免得去电影院上班被人嫌弃。”
家里也就何素素有这资格每年能做一身衣服,其他人都是缝缝补补又三年,衣服破了就缝上补丁,孩子的衣服大的穿不下就给小的穿。
何素素笑着接过:“行我知道了,谢谢娘。”
她确实打算做身夏衣,之前那些衣服穿上几个月就已经有了磨损,但到底没有破洞打补丁,在何素素看来已经不太满意了。
不过她并没有想像以前一般,拿着布票到供销社那苦守着买那七尺布料,还经常挑不上好颜色的布料。
夜里,何素素躺在床上,调动购物系统光屏出来查看起衣服。
系统里可兑换的衣服各式各样,都是这个年代流行的款式,布料有土棉布、的确良、灯芯绒、涤纶等,她还看到百货商店卖得最贵还时常没货的布拉吉。
若换做以前,何素素肯定选最时兴的布拉吉,那些碎花、格纹的都很漂亮,穿在身上走出去肯定能引来不少赞叹和羡慕。但她不知什么时候换了品味,倒是更青睐穿在身上柔软舒服的土棉布。
购物系统里用土棉布制成的衣服款式也有很多,上衣有衬衫、圆领泡泡袖,下身的裤子寻常些,连衣裙的话也有碎花的、格子的。
再看那兑换所需的勤劳值,上衣一件5点勤劳值左右,裤子只需3点勤劳值,连衣裙贵些要6点勤劳值。
这是土棉布制成的衣服的价格,换做的确良、涤纶那些要稍微贵些,和现实中一样兑换布拉吉裙子所需的勤劳值最高。
何素素将目光放在土棉布制成的衣服上,对比着自己已有的夏衣,挑了件姚黄色上衣和黑色长裤,又选了一条浅绿色碎花连衣裙。
想到爹娘常年就穿那两身衣服,上头都不知道缝了多少补丁还舍不得换,何素素又给爹挑了一身土灰色衣服,给娘挑了一身藏青色衣服,当然挑的都是土棉布。
其实兑换布料拿回家里自己做成衣服会划算很多,能节省一些勤劳值。
但何素素了解爹娘的性子,如果自己兑换布料带回家,他们说什么也不会给自己做新衣服的,那不就浪费了她的一番心意吗?
好在购物系统里买衣服会弹出对应的尺码让她选,何素素照着爹娘的身形给挑了合适的尺码,兑换后先放在储物格里收好,隔了几天下班后再拿回家。
这天吃过晚饭,趁着爹娘空闲的时候,何素素回房间拿了个包裹出来。她打开包裹,将里头的衣服都拿出来。
何素素:“爹娘,我本来想去供销社买布料的,恰好碰到同学有门路,带回来一批外地的衣服,都是土棉布做的,价钱合适还不要布票。我给自己买了一身夏衣和一条连衣裙,也给你们各挑了一身衣服,都拿去试试看合不合身。”
第22章 暴雨。
何父何母瞧见闺女拿出这么多衣服来时就惊了,听到闺女给自己买了衣服的同时还给他们各买了一身,是又高兴又心疼。
何父率先道:“素素,爹有衣服穿,用不着给我买。我这成天在地里忙活,沾了泥巴磨破洞的,穿新衣服太浪费了。”
何母点头附和:“是啊,我们哪里用得着穿新衣服。这些衣服虽然说不要布票,但一身衣服买下来起码也得几块钱,你这么买东西赚的工资哪里够用,快拿回去退给你同学吧!”
何素素笑道:“钱的事你们不用担心,忘了我除了在电影院上班,还有在写文章投稿赚稿费吗?这衣服买回来你们就踏实地拿去穿吧,难得碰上不要布票的好事,过了这门可就没这店了。在地里干活怎么了,你们劳作这么久要还没身新衣服穿,那才是最亏的。”
她着重道,“这是我当闺女的一片心意,爹娘你们就收下吧。”
何父和何母对视一眼,被闺女的话暖到心窝去了,态度软和下来,也没再拒绝。
何母拿过衣服摸了摸:“这土棉布摸着就是舒服,以前孩子刚出生有条件的都是拿土棉布包着,才不会磨破那娇嫩的皮肤。”
何素素点头:“我也是想着土棉布穿着舒服,你们俩在地里干活可不就得穿着舒服吗?我自己也是买了这土棉布做成的衣服。爹,这身灰色的衣服是给你的。娘,这身藏青色衣服是给你的。”
她将给爹娘的衣服分出来给他们俩。
何父接过衣服,下意识在身上比划两下,咧开嘴笑道:“这衣服够合身,还是闺女你了解我。”
“我们这成天住在一起,闺女还能买错衣服不成?”何母拿着新衣服怎么看怎么合眼缘,听见老头这么说忍不住道。
何素素见他们俩的衣服都合身也是松了口气,交代道:“衣服合身就好,今晚把衣服洗了晾起来,后天就能穿了。你们可千万别舍不得穿新衣服,这衣服买来藏在衣柜里可就对不起我的心意了。”
她要不这么说,以爹娘的性子还真有可能把新衣服放起来,接着穿那旧衣服去上工。
何父何母虽然心疼新衣服刚买回来就穿去下田地干活,要是哪里刮到蹭到缝上补丁就亏大了,但听了闺女的话也只好答应下来。
他们暗自提醒自己,穿了新衣服可得小心着些才行。
何素素把早先娘交给自己的七尺布票还回去:“娘,这回买衣服不要布票,这些布票还给你,你看着处理吧。”
“行。”何母也不客气,直接接了过来。往年布票是最稀罕的,家里一整年攒下来的布票都拿给闺女去买布料做衣服了。
今年运气好,闺女碰上有门路的同学买到这不要票的成衣,那么没用到的布票攒着明年再用也行。
虽说一身心顾着最小的闺女,何母也是记着三个儿子的。
老三媳妇在城里有份正经工作,有固定发放的布票,老三在部队那边发的布票多少也寄回来补贴她们娘仨,不用自己操心。剩下老大老二那两家子,倒也有几年没有做新衣服了。
何母拿着布票,干脆喊了老大媳妇和老二媳妇出来:“这里有七尺布票,都是今年攒下来的,素素没用到还给我,我就交给你们了。你们俩有空去供销社买了布票回来,给桂芳和可柔做身衣服吧。”
七尺布票只够做一个成人的衣服,分给老大家还是老二家都不好分,干脆分给两房的孩子做衣服。
桂芳和可柔是老大家和老二家最大的孩子,又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等穿不下了还能留给家里小的穿。她可不是个重男轻女的。
至于这七尺布料,桂芳大些自然是大房拿多些,好在两个儿媳妇处得好,也就不去计较那么多。
赵米玲和钱春和听了高兴,没想到今年闺女还有做新衣服的好事,纷纷道:“谢谢娘,我们知道了,回头就去买了布料回来给她们做新衣服。”
何母点头应好,又去房间拿了钱出来:“这钱给你们买布料用的,回头有剩的再还给我就是了。”
她许久没去县城买过布料,以往这布料都是素素自己去买的,只知道个大概的价钱,所以拿的钱占多了些,才知道交代。
赵米玲和钱春和自然是笑着应好。
桂芳和可柔听到自己要有新衣服穿,高兴得不行,纷纷跑来抱住奶:“奶,你对我们真好。”
何母摸摸两个孙女的秀发笑道:“不用谢我,谢你小姑就行了。”
两个女孩也上道,又凑去何素素面前脆声声道:“多谢小姑,小姑你真好!”
她们喜欢这样的小姑,时不时会买肉回家给她们吃,如今还省出布票来,奶才会让娘给她们做衣服。
赵米玲和钱春和都是办事利落的人,心里惦记着买布料的事,买回来就能抓紧做出新衣服来给闺女穿。
这些年她们俩都没去县城买过布料,图个新鲜劲,难得大方一回两人都请了一上午的假,吃过早饭后就走路去县城了。
没办法,她们可舍不得那坐牛车的钱,两个人就四分钱了。小姑骑自行车最多只能载一个人,她们两个还不如搭个伴一起走路去县城,路上还能说会话。
她们两个出门早脚程又快,到县城时供销社刚开门不久,直接走到卖布料的柜台挑起来。
这年头土黄、灰色、藏青这些布料大众一些,像正红、姚黄、桃红这些漂亮颜色的布料就紧俏些,到货不久就被卖光了。
也是她们俩运气好,碰上有匹桃红的布料刚到货,钱春和当即拿出布票和钱来:“同志你好,我要七尺桃红布料。”
售货员接过钱和布票,当即裁剪起布料来。
按照赵米玲的意思,是想着买藏青这种沉一点颜色的布料,闺女背着个竹篓割猪草,穿亮色的衣服容易脏。
但这会她瞧见这匹桃红色的布料也是挪不开眼,闺女正是娇俏的年纪,就该穿这种漂亮颜色的布料才行。
两人买了布料也没耽搁,连别的柜台也没去看一眼,反正看了也不舍得花钱买,干脆直接往回走。请了半天假,回去早的话还能做顿午饭给家里人吃。
之后赵米玲和钱春和过起白天上工干活,晚上吃过饭后在房间里借着油灯的光拿针线做衣服。桂芳和可柔都是个懂事的,各自凑娘的身旁帮忙穿针引线,盼着自己的新衣服。
七月里还有一件农村人最看重的事,那就是双抢。
一是抢收田地里的早稻,收起来的稻谷晒干交给公社;二是抢着插上晚稻秧苗,再种上一轮稻米可是能收上不少粮食,这可是大伙一年到头的口粮。
但这也是一年到头最辛苦的时候,基本上全生产队的人出动,顶着炎炎烈日在地里忙活个不停,都不带停歇的。饶是最年轻强壮的劳动力,一轮双抢忙活下来也得瘦上几斤。
何素素记着这件事,想着得提前准备起来,多兑换些猪肉拿回家里水井冰镇着,好让家里人双抢那段日子能够顿顿吃上肉。
肚子里油星足了,哪怕忙活得累些也没那么容易掉秤。
她打开购物系统看了下勤劳值那栏的余额,自己每天能赚2点勤劳值,到秋收那会兑换多点猪肉带回家应该是没问题的。
这天夜里突然起风,接着是雨淅沥淅沥落了下来,渐渐变大,那落地的声响敲击着,好似要把睡梦中的人吵醒一般。
主屋这边,何父听到雨声起来把木窗户给关上。大房二房也紧跟着起床把木窗户关上,免得大雨泼进来打湿屋里。
何素素也听见雨声,睁开眼缓了一会,想到自己睡觉向来是紧闭门户的,也就翻了个身继续睡觉。
第二天,她比平时还要早起些。实在是外头雨声不断,扰人清梦。
何素素换了身衣服走出房间来洗漱,何家人还没去上工,今天雨这么大要是不停的话估计要休息了。
何母念叨着:“这雨都下一夜了,阵仗还不小,真是耽误事。”
等闺女洗漱好,她问,“素素啊,下雨天不好骑自行车,要不今天你也别去上班了?”
何素素确实为难,下雨天出门本就困难,更别说骑自行车了。但电影院就她一个工作人员,又没提前和住在县城的陈姐说让她顶班,就是不想去上班也得去了。
她说:“没事,回头我戴上草帽穿上蓑衣,骑自行车时小心些就是了。”
蓑衣是麦秸编织而成的,雨势要是大的话,风一吹斜斜地拍打在身上,哪怕穿着一身蓑衣出去,估计到电影院也得一身湿了。
购物系统里倒是有雨衣,不过她平时带什么东西回来娘都知道,何素素倒也不好凭空拿出雨衣来。
这时村里广播响起,通知大伙说今日下雨不停,全村人在家休息一天。
何家人听完广播放松下来,慢悠悠吃起早饭,还在感叹:“这场雨下得好啊,让我们能在双抢之前休息一天。下雨过后估计也能凉爽一阵,在地里干活没那么热了。”
何素素和他们一块吃早饭,也很赞同。天气凉爽下来,哪怕只有那么一天半天,对于在地里上工的人也是好的。
何母吃饭时还惦记着闺女冒雨去上班的事,等吃完饭突然想起什么,赶忙回房间里打开木箱子一顿翻找。
过了会她高兴出来,手里拿着一身衣服:“素素,我想起你三哥之前给你爹留下一身解放军老式雨衣,说是让他下雨干活时穿的。这解放军老式雨衣质量最好,防雨也厉害,穿上后不怕被雨打湿,比那蓑衣还要好,你待会就穿这身出门吧。”
何素素惊喜接过:“有这解放军老式雨衣是再好不过的了,这样子就不用担心到电影院那浑身衣服湿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