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懒小姑有购物系统_分节阅读_第23节
小说作者:安宫的竹子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30 KB   上传时间:2025-06-05 12:20:06

  何素素看了好一会,就回家了,她还得赶去上班来着。

  到了电影院,依旧是没什么顾客的一天。何素素闲坐在售票台前,没什么事情干,想到早上看到的田地间那一幕还是有不少感触。

  劳动人民对待粮食珍重,面对艰难天气无畏地做斗争,为美好生活奋斗不止。一个个主题和传递的精神不断在脑海里冒出来,何素素灵感涌动,突然想写一篇关于秋收的文章。

  手里头有笔,售票台抽屉里有白纸备用,何素素索性拿起纸笔打起文章的大纲来。这一写是文思泉涌,根本停不下来。

  很快把大致的大纲写好,如果不是这会没有信纸,她甚至都可以直接写起全篇文章来了。

  到了中午休息的时间点,何素素加热了饭菜吃起来。快吃完时,听到外头有声响,接着电影院虚掩的大门被拉开,她抬头望过去,发现是大姐过来了。

  何秀秀是在饭堂吃过午饭才过来的,和之前一样,还特意留了些豆腐焖肉沫过来:“这道菜不错,还热乎着,小妹你快吃。”

  “多谢大姐,还给我加餐了。”何素素笑道,接过饭盒用勺子舀了吃。

  下雨天过来确实不易,何秀秀担忧问:“这些天一直下雨我就没过来,想着最近差不多是抢收的时候,村里那边什么情况?这稻穗成天泡在水里,肯定要发霉的,到时候还影响收成。”

  她好歹是在农村长大,对农事还是了解的。正因为了解,才担心,这可是关乎到娘家明年一整年的粮食。

  这问题,要是换之前大姐过来,何素素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好在现在都有了章程。“公社里开了会,组织各个生产队冒雨抢收。我们村里今天开始抢收,爹娘和大哥他们一早吃过早饭就去上工了。”

  她还特意描绘了下那阵仗。

  何秀秀听完,一时不知道是该放心大队有了安排开始抢收,还是该担心爹娘他们冒雨抢收。

  她交代:“哪怕穿了蓑衣,弯身在地里干活多少也会淋到雨。你回去记得和娘说,让她们煮点姜水去去寒,免得回头生病了。”

  这个何素素还真没想到:“好的大姐,我记住了。”

  何秀秀瞧了下电影院:“这些天你这顾客多不?”

  何素素摇头:“基本上没人来看电影,我也就乐得清闲了。除了上下班麻烦些,其它时候都能干自己的事。”

  何秀秀点头:“那你就当休息了,这份工作还是挺清闲的。”

  姐妹俩聊了会,何素素让大姐和自己在这趴桌子上午休,睡醒再回肉联厂去。

  何秀秀自然应下,厂里车间工人多,休息时难免有别的声响,多数时候是睡不好的,电影院这边要安静不少。

  到了下班的点,何素素和陈姐打过招呼后,骑着自行车回家。她骑到村里时并没有直接往家里的方向去,而是绕到田地那边去看了下,稻田里的秧苗割了不少,大伙都还在忙着,估计没这么早下工。

  这抢收自然是得抢着时间点进行。

  何素素骑着自行车回家,家里五个孩子在家,听到声响赶忙来开门:“小姑你回来啦。”

  “嗯。”何素素应了声,将自行车停好后走到大厅里脱了一身雨衣。桂芳这丫头机灵,接过雨衣拿去挂起来。

  可柔说道:“小姑,我刚和姐还在商量要先洗米煮饭,这样子待会我娘回来炒个肉菜就可以吃了。”

  小姑是这会家里唯一的大人,她下意识汇报一下。

  “可以啊,你们俩真乖。”何素素夸道。

  想到还在田地里忙活的爹娘,记着大姐交代的煮姜水驱寒,何素素也没停歇,走去厨房找出一块姜来。

  她先将炉灶起火,倒了一锅水下去煮着,再拿刀切起姜片来。为了效果好,何素素直接切了大半块姜,放进锅里和水一起煮,这样子待会全家都能喝上一碗。

  桂芳进来舀米要去淘洗,何素素交代她:“这几天你爹娘他们辛苦,煮个七成精米三成糙米的米饭吧。”

  要是煮了全精米的米饭,娘知道了怕是得心疼死,没办法。

  桂芳自然应好。

  很快姜水煮好,何素素先装了六碗,喊上五个孩子过来:“你们过来,一人一碗姜水给喝了驱驱寒,免得感冒了。”

  桂希一想到姜的辛辣就忍不住抗拒:“小姑,我们能不能不喝啊?在家里也没淋到雨,不用驱寒的。”

  何素素坚持:“不行,喝上一碗安全些,回头你们生病了辛苦不说,还得你们爹娘担心。”

  桂希无奈只好答应。桂芳作为大姐带头喝起姜水来,还告诉弟妹:“你们快喝,小姑煮的姜水刚好,就一点点辣。”

  可柔几个小的跟着端起碗喝了起来。

  何素素也喝了一碗姜水,入嘴带着微微辛辣,多数是因为姜水太热引起的,但不难接受。

  一碗姜水下肚,整个人由内及外地暖和起来,再没有那种阴雨天浑身萦绕着微微的湿冷。

  怕姜水凉了,何素素并没有将锅里剩下的姜水装到大盆里,而是借着炉灶的余热保温着,方便爹娘他们下工回来可以喝上口热乎的姜水。反正一时半会也不会用到炉灶。

  桂芳是个眼里有活的,撑着把伞在院子里菜地里摘了菜,又全部洗干净放好备用。

  再是去水井里把吊桶提上来,打开盖子将那块猪肉拿出来到厨房,拿菜刀切了今晚要吃的量,余下的放回吊桶里沉回水井,又回厨房拿菜刀将猪肉切成肉片备用。

  何素素看在眼里,不由得感叹这个大侄女是个勤快孝顺的。她最多就煮个姜水给家里人喝,还借机赚了1点勤劳值。

  比平常稍微晚点,何家人下工回家。一个个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到大厅里脱下草帽蓑衣,全都挂起来晾着,得尽快晾干,明天还要穿呢。

  不用何素素多说,桂芳见爷奶他们回来,已经回厨房装了姜水端出来给他们一人一碗:“这姜水是小姑下班回来煮的,给爷奶你们驱驱寒。”

  何父他们接过喝了起来。

  一碗姜水喝完,何父道:“还是素素贴心。”

  何母也露出些笑容来:“要不说闺女是娘的贴心小棉袄,素素最关心我们了。”

  何大哥他们喝上姜水,在田地里泡了一整天的手脚没那么冰冷了,也是夸起何素素来:“小妹对我们最好了。”

  何素素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这姜水也是大姐中午跑来电影院问起秋收的事,特意交代我的。要不然我还真想不到。”

  何母想到在县城的大闺女:“你大姐最细心不过了,让她放心就是。”

  何素素点头:“我把大队里的情况和她说了,大姐说等休息了再回家来看你们。”

  钱春和回房间换了身衣服去厨房做饭,其他人身上衣服多少有些被淋湿,干脆排队先洗澡。等到吃饭时已经很晚了。

  吃过饭没什么事,大人们白天干活累坏了,一个个全都回房间睡觉。五个孩子跟着爹娘的动作来,也纷纷回房间躺床上试图入睡。

  何素素待在房间里倒没这么早睡觉。她将白天在电影院写了大纲的白纸带回家里来,这会房间里点着油灯,趁着有灵感的时候提笔在信纸上写起文章来。

  很快满满当当写了三页,何素素将全文通读一遍,越看越满意。她将这篇文章暂时先放起来,并不急着拿去邮局投递。

  一是想着接下来几天对秋收如果还有新的感悟,可以再写出文章来,到时候一起投稿;二是下雨天骑自行车到哪都麻烦,她不想遭这麻烦,反正也不是什么急事。

  夜已深,何素素熄灭油灯,躺床上睡觉去。

  第二天,何素素吃过午饭后,何秀秀又过来电影院找她了。当然,不忘把午饭的肉菜省出一些来给她吃。

  何秀秀拿出油纸包着的一块猪肉来:“我起了个大早去副食品店买的,这一斤猪肉你拿回家里去,给爹娘他们补补油水。”

  一斤肉要一斤肉票,何秀秀家里虽然现在有四个职工,肉票只有嫌少没有嫌多的时候。

  好在她现在在肉联厂工作,内部职工偶尔也能买到些不要票的肉。这回娘家秋收,她想着买斤猪肉回去给爹娘吃。就是她婆婆知道了也是赞成的,平时爹娘没少送菜给她们家,如今回斤猪肉不然什么。

  何素素推拒:“大姐不用了,这猪肉你拿回去炒个浩浩和觉觉他们吃吧。我托我同学帮忙买了猪肉给爹娘他们补油水,基本上顿顿能吃上肉的,你不用担心。”

  何秀秀却是坚持:“你买肉回去给爹娘他们吃那是你孝顺,这一斤肉是大姐我的心意,你可不许替爹娘他们拒绝。”

  话说到这个份上,何素素只好答应下来:“好吧,那我就收下了,爹娘知道了肯定高兴。”

  好在下雨天比较阴凉,不然这斤猪肉没有井水冰镇着,怕是得臭掉。

  等到傍晚何素素下班骑着自行车回家,同样是先煮了一锅姜水等着爹娘下工回来喝。

  而等何父何母回来知道大闺女还特意买了一斤肉托素素给捎带回来给他们吃,更是直念叨大闺女够贴心。

  何母盘算着等秋收过后,再割上一茬青菜送去大闺女家给她做脸面。

  隔天,何素素又从购物系统里将储存的三斤猪肉一并带回家里来。

  顿顿吃肉的日子太过美好,饶是冒雨抢收太过辛苦,何家人依旧保持着良好的精神面貌。

  田地里的稻穗一点点减少,露出土地本来的面貌。这回秋收的时间比往年稍微长些,足足四天结束。

  因为还下着雨,村干部几个商量后决定让大伙歇息一天,他们则开始犯愁割下的稻穗光通风不行,还得尽快晾晒起来。

  歇息这天,除了何母惦记着起来给闺女做午饭带去电影院中午吃,其他人可算是好好睡了一觉。

  天公作美,翌日出了大太阳。村里人纷纷欢呼起来,村里那块空地很快晒干,在村干部的组织下他们搬了稻穗铺散开晒了起来。

  田地里的水逐渐褪去,不少大人心念一动,反正家里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干脆派去田地里捡稻谷。哪怕知道大部分都泡发没用了,万一能捡到些好的呢?

  桂芳几个是闲不住的,也跟着小伙伴在田地里忙活。

  **在大队办公室这边,一眼就能望见空地上晒着的稻穗:“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把稻穗都晒干,估计里头发霉的不少。”

  老支书:“能够顺利完成抢收,把这些稻穗割下来,又有太阳可以晒,已经比预期中要好了。我们也算是完成了公社交代下来的任务。至于收成,得过几天才知道了。”

  **:“等田地稍微干些,也该组织起插秧苗了。这种晚稻比去年晚了几天,应该对明年春收影响不大。就是不知道要不要等公社安排。”

  老支书:“稳妥起见,我们还是往上面问问看吧。”

  **自然是应好。

  几天一晃而过,村里收上来的稻穗基本晒干,检查后万幸只有一成的稻谷要么发霉要么泡发软了晒干后变得干瘪。这比预想中的要好,村里人听到消息也是精神一振。

  何父心里踏实下来了。何母则是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让闺女交代同学买了十斤精米和十斤糙米,昨天刚拿回家里来。这多少能弥补年底分粮时减少的粮食了。

  何素素前几天刚把写好的两篇文章寄出去。这回她没有投稿给青年杂志,而是投稿给市报纸和省报纸。

  像秋收这种关乎农业民生的大事,她写的文章呈现出来的农民精神面貌更是昂扬向上,符合报纸向来刊登的风格,自然是要投给报社的。

  今天她正好收到回信。

  因为在电影院上班,邮寄地址她填的电影院,这会回信也是由邮差直接送到电影院来的。

  何素素接收后并没有立马看,而是先把来买电影票的顾客招待好,又照着时间点去放映厅放映电影,再回到售票台后坐下才终于闲下来。

  恰如她之前所说,之前因下雨没来看电影的顾客,在天晴之后热情空前高涨,一窝蜂地往电影院涌来,基本上每场放映厅里都坐满了看客。

  何素素也忙个不停。

  这会她拆开两封信封前后看起来。投稿给市报的两篇文章全部被选上了,其中一篇还放在农业板块的显眼地方。省报则只刊登了她第一次写的那篇文章。

  这种官方媒体给稿费比杂志社稍微要低些,都是按照千字两块算,市报这里给了十二块钱,省报则是四块钱,总计十六块。

  何素素很满意,将钱收好后,回信塞回信封里,随信寄来的刊登了她写的文章的报纸也都收好,待会下班回家好拿给家里人看,让他们也跟着高兴高兴。

  

第24章 齐聚。

  何素素回到家里把自己写的文章又被选中,刊登在报纸上的事说给家里人听。

  何家人自然为她高兴。等知道她文章里写的是这次冒雨抢收的事后,有种自己也跟着上了报纸的自豪。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4页  当前第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1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懒小姑有购物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