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很快找到银行,进去拿出那张汇款通知单和身份证给工作人员核对,拿到了八十块钱的巨资稿费。
出了银行,何素素也不急,随意地走着。绕过一条小巷子时,她看到好几个人穿得严实直往里头走,接着又看到有人提着包裹快步走出来,猜测里头可能有黑市,可以交易东西。
她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要买,没有那好奇心去探索,佯装什么也没有发现直接离开。
何素素往回走的时候,路过百货商店进去逛了下。
里头各个柜台卖的东西基本上和家里那边差不多,倒是有个柜台售货员不耐烦地在解释:“苹果数量有限,早就卖完了,你要买的话下回早点过来吧。”
“真的没有了,你再怎么求我也没用。”
何素素心念一动,来到这边不用愁吃肉菜,水果的话只吃过一回樱桃。她在家那边除了头回的香梨,也拿过苹果和橘子回家。
本来还没想吃苹果,听了售货员这么一嘴,倒是突然想吃苹果了。好在百货商店有买过,倒也不怕露馅。
出了百货商店找了个没人的地方,何素素直接打开购物系统兑换了两斤苹果。她看到干虾有特惠,只需要2点勤劳值就可以兑换一斤,干脆也兑换两斤。
来到部队这边赚了勤劳值,还从没有兑换过东西,这会特别豪横。
干虾就是虾晒干了还用盐腌制过,稍微加热剥了壳吃,既有虾的鲜味又咸香可口,虾肉还很扎实,用来就着饭或者粥喝都很不错。
将这些东西转移到背篓里,何素素往供销社走。
到了那里已经有不少军嫂买完东西在附近等着了,何素素走过去瞧见苏玉:“嫂子,我回来了。”
苏玉笑道:“回来就好,我东西买得差不多了。就是这边没有水井不好放肉,买回去头几天就得吃完,不然会坏掉,但这样子后面几天就没有肉吃了。我想着干脆一半腌制了风干成腊肉,还缺点白酒得去买,你帮我看着东西吧。”
何素素主动道:“嫂子你在这歇会吧,我去买。”
上回家里做腊肉,她兑换了白酒还剩八两在储物格里呢。
苏玉同意:“也好,你拿这个水壶去打白酒吧,我拿钱和酒票给你。”
得亏她出门时带了个水壶方便喝水,不然这会还真找不到瓶子打白酒。
何素素摇头:“不用,我手里头有钱和票。”
她接过水壶转头就走,不忘先把背篓放下免得背重。
苏玉旁边几个军嫂瞧见了夸道:“这姑娘是个勤快的,说要买东西转身就走。”
“我看也大方,她嫂子要给钱和票还不要呢,说是自己有。”
“这么个小姑子挺好的,不像我家那个只会白吃饭,照顾下孩子就没了。”
苏玉没搭理她们,看着小姑留下的背篓盖着布条,里头应该是买了些东西的。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她也没去看,免得要是有好东西被人看到。
何素素稍微走远绕进巷子里,意念一动从储物格里取出八两白酒直接倒进水壶里,购物系统配的瓶子则放回储物格。
她留足了跑去打白酒的时间,这*才拿着水壶往回走。
苏玉买了不少东西,猪肉、鱼、豆腐、红枣、糖,再是各种菜种子,还有锄头镰刀之类的农具,背篓和包裹装满了,手上还得提点。
车来时,何素素背上自己的竹篓,帮三嫂提了些东西,一起上车回部队。
第39章 见面。
车上何素素回忆了下看到的东西问:“嫂子,我怎么没看到你买青菜啊?”
苏玉解释:“陈嫂子说她家地里的菜多,在我们家种的菜能吃之前,直接去她家摘菜好了,比从副食品店这边买十天的量回去放着要好。”
青菜也不耐放,当然这青菜不能白拿,回头再照着市场价给钱好了。
何素素点头表示明白。
很快汽车回到军区,一个个下车点排队下车,何素素和苏玉提着一堆东西回家。
陈嫂子也回了家,大宝二宝知道娘和小姑回来了,也不贪玩,赶忙回了家。
他们看着放在地上的大包小包:“娘,你们买了什么好吃的回来啊?”
“就猪肉和鱼,都得炒了才能吃。”苏玉说道。她从包裹里拿出一袋子大白兔糖,拿了两颗给他们,又抓了一把塞过去,“这两颗糖你们一人一颗分了吃,这一把拿过去送给对门的哥哥姐姐。”
看似两家孩子凑一起玩,陈嫂子家的孩子年纪大帮着看好大宝二宝,她自然不能装傻充愣,这才买了糖回来分。
大宝二宝接过,先撕了糖纸把自己那颗糖给吃了,高高兴兴捧着一把糖又去对面。
苏玉在厨房收拾买回来的东西,今天要吃的青菜早上已经去陈嫂子的地里摘回来,顿时厨房里放置食物的地方又摆得满满当当。
何素素提着自己的背篓进来,拿出里头的东西:“嫂子,我运气好了碰到有人卖晒好腌制过的干虾,就买了些回来。另外还买了两斤苹果回来一起吃。”
苏玉瞧着那两斤干虾,一只只个头不小,应该挺新鲜的。再看那苹果,个头也不小,外皮完整红彤彤的格外喜人。
这边不靠海,但隔壁市靠海,有人带干虾过来卖也正常,小姑估计是在黑市那地方买的。
苏玉说道:“我看这些干虾不错,用来炒菜或者直接加热了吃都行,也算是肉了。苹果看着新鲜,正好大家都能吃点水果。你买这些花了多少钱?我待会拿钱给你。”
何素素拒绝:“嫂子你这说的什么话,哪里用得着这么客气。我都还没交粮食呢,碰到有好吃的买点回来一起吃多正常。放心,我刚拿到稿费来着,有钱。”
苏玉听了心里熨贴,笑了笑应下:“行,那我就可就不客气了。”
她接过干虾和苹果放起来。
时间不早,苏玉洗了米煮饭,想了下干脆趁新鲜拿了点干虾出来炒了当道菜,再炒个青菜就搞定了。
何连州下训回来问:“你们今天去县城买东西还顺利吧?”
苏玉点头:“顺利,该买的东西都买回来了。菜种子和锄头那些也买了,明天就可以去撒种子种菜了。”
何连州点头:“那就好,我明天早些过去菜地那边帮忙,弄完再回来吃早饭去训练。”
苏玉应好,她心疼丈夫也辛苦也不会把所有事情都揽身上,总得让他参与一些事情才知道自己的辛苦。
何素素等三嫂说完才补充:“三哥,我今天还买了苹果回来,你下午洗一个带过去部队那边,饿了也能吃。”
苏玉点头:“对,小姑买的苹果很新鲜,还买了干虾待会可以试试。”
“好。”何连州先去洗澡换掉一身汗湿的衣服,这才来吃饭。
干虾简单加热就溢出那股海鲜味来,晒干的虾壳有点发脆,牙齿一咬就全剥落下来。因为个头不小,去头去尾剥壳后虾仁还不小,吃起来也带劲,腌制得入味很是咸香,就着饭能连吃两口。
何素素吃着还挺爽快的,对这回买的干虾很满意。
苏玉和何连州也很爱吃,大宝二宝更是飞速地吃完一碗饭,也不怕咸,单独剥了干虾吃。
吃过饭坐了会,何素素回房间午休。还别说,早上去县城走了一趟挺累的。
等她睡醒,才知道三哥已经去部队训练了。何素素问了三嫂,知道他有带个苹果过去,也就没在意。
她自己去厨房拿个苹果洗干净,顺手也帮三嫂还有两个娃洗了苹果,懒得削皮就直接拿出来客厅吃。
苏玉见苹果个头大,大宝二宝要是吃不完就浪费了,干脆拿刀将苹果切成两半给他们分着吃。
何素素拿着苹果连皮一起咬了一口,苹果很脆,跟着又溢出汁水来,果肉沙沙的口感很不错。
她一口一口吃着,觉得还是得时常吃点水果好,解渴的同时还能补充一些营养,不然为什么这年头去医院看病人拿的最好的礼就是水果。
苏玉吃着也忍不住夸:“这苹果好吃,比我以前买的那些要甜,还挺清脆。”
大宝二宝就顾不得那么多了,三两下把半个苹果吃完,吵着还要。苏玉直接给拒绝了,吃太多回头晚饭就吃不下了。
清河生产队这边,何家人在田地里忙活。
何母这阵子除了上工的时候,都在惦记着小闺女。素素在家时她就疼得很,自从跟着老三媳妇去部队后,她老不习惯了。
早上总是想给她留早饭,没事就想去她房间找她说话,下工回去最先就想喊素素开门……
她刚开始担心素素她们有没有平安到部队,好在很快收到拍回来的电报,说是到了部队一切安好,何母这才放下心来。
接着她又记挂着闺女不知道在部队那边适应不。
当娘的是最了解闺女的,何母知道闺女不是个爱干活的性子,去到那肯定得自己洗衣服。要是天天懒着什么也不干,老三媳妇可不是她这个当娘的能够包容着,心里多多少少会有意见,要是相处不好吵架那就完了。
想着想着,何母又开始后悔让闺女跟着过去部队,在这边回头等秀秀介绍个县城的对象不就好了。
她想拍电报喊闺女回来,把这事和老头一说就被拒绝了。
何父分析:“既然都过去部队了,闺女没说住得不习惯咱也别提回来的事,等回头相中合适的对象再说。部队里的男娃子怎么都比县城这边的要强,咱得放长远来看。”
何母只好歇了这门心思,只是每天免不了想下闺女,这心情时好时坏的。
天知道在她收到邮差说有自家的信时有多高兴,不用想就知道是闺女寄回来的。
何母捏着信封拆开,无奈不识字看不懂上面写了什么。家里儿子媳妇都不怎么认字,只好等去上学的桂芳下学回来念给自己听。
要不怎么说一代更比一代强呢,自己和老头子不识字,儿子会认那么几个字闺女最厉害,到了孙子孙女这辈在读书的都是班里前几名,桂芳更是认了很多字,看书不成问题,自然也能看信。
何母没了心情上工,干脆请假在家里做饭等着。好不容易盼到桂芳回来,她赶忙拿了信封递给她:“桂芳,你小姑寄信过来了,快念给奶听。”
恰好何家人下工回来,何父嘴上不说心里也惦记着闺女,默默走到这边听着。连带着何大哥他们也关心小妹在部队那边过得怎么样,一时谁也没顾上吃饭。
桂芳被这么多人看着有点紧张,展开信纸还是口齿清晰地读了起来:“爹娘,我是素素。你们肯定很惦记着我吧,我也惦记着你们。我在部队这边过得很好,你们放心。三哥和嫂子很照顾着我,我基本上和在家里差不多。这边有个很好地方就是通电了,晚上亮堂堂的,我想要写文章也不怕伤了眼睛……”
念了足足五分钟,才把小姑的信念完。桂芳喘了口气接着念,“接下来是小叔写的信。爹娘,我是连州,小玉孩子还有小妹到了部队这边有我照顾着,你们放心。家里一切备齐了,瞬间热闹起来,我回家不再是一个人。在这边……”
其实何素素和何连州写的内容大部分撞一起了,只有各自的感受是不同的。但何家人听了两遍,还是听不腻,很是高兴。
何母也算是彻底放下心来:“素素到了那边习惯就好,部队通电了确实要方便不少,每十天能出去买回东西应该是不愁吃喝的。”
她更放心的是闺女在信里说,老三和老三媳妇对她很不错,素素可不会说假话哄她开心。
当然老三信里的内容也让她开心,就像他说的回家后再也不是孤家寡人一个,一家子总算是团聚了。
何父点头:“他们在部队那边妥当,我们这边也安心。”
何大哥跟着点头:“是啊,小妹过去那边习惯就好。”
何二哥笑道:“小妹到了那边还惦记着我们,这信里夹着两斤肉票,估计是老三发的。”
要说小妹过去部队之后,家里确实有点变化,能吃上的肉少了。好在大家都是苦日子走过来的人,少吃些肉也能习惯,现在时不时拿点猪肉脯尝个肉味。
“寄了肉票过来也不知道她们那边够不够用。”何母嘀咕道。她把两斤肉票收起来,“过几天老二你再起早去县城割斤猪肉回来打打牙祭。”
大家听了精神一振,纷纷期待起来。
何母还想着,等老二去县城买猪肉的时候得让他顺带去跟秀秀说一声,告诉她素素在部队那边住得挺好的消息才行。
两个闺女姐妹间感情好,秀秀肯定和自己一样惦记着素素的情况。
部队这边,何素素待在家里没什么事,稍微放纵自己休息几天后,又开始窝在房间里写稿子。
杂志社也是有约定最迟投稿时间的,她算着从部队投稿到杂志社的路程是要比从家里那边投稿要远,那么就得再提前一两天邮寄出去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