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无非是翻炒。
何母见闺女炒起菜来有模有样,这才放下心来,端上那盘口蘑出了厨房拿到厅里放饭桌上。恰好孙子孙女放学回来,她招呼着这些孩子去水井旁洗手,又忍不住唠叨可杰玩得满手泥巴脏兮兮的。
上午桂芳、桂希、可柔在大队小学里读书,桂棉和可杰还不到年纪,就在村里和那些小孩子撒泼了玩,到点才跟着哥姐回家。
不到一会,地里上工的何家人也回家了。
钱春和鼻子灵,才刚走到厅里就感觉不对劲:“怎么好像有股味,是厨房里什么东西烧糊了?”
大伙一听望向何母,娘在这里,那厨房里谁在炒东西?
“糟了!”被儿媳妇这么一提醒,何母闻着也觉得味道不对,连忙跑去厨房,就见闺女正火急缭绕地把菜心捞进盘里呢。
何素素也无奈,她刚开始炒菜还好好的,拿着锅铲时不时翻炒一下。后来想着不用这么勤快,偶尔给翻炒下就行了,就没怎么动。再说爹牙口不好,得吃煮得软烂点的青菜才行,就由着锅里继续烧青菜。
谁知就一眨眼的功夫,她闻到一股糊味,赶忙用锅铲翻一下菜心,那底下的菜叶子都烧糊了。
何母听闺女说完后,安慰道:“怪我,忘了和你说这菜心要煮得软烂,下点水盖锅盖焖着就行了。没事,只要是你炒的青菜,哪怕烧糊了也是好吃的。”
还好菜心是自家院子里种的不要钱,都这个点了也不可能再去摘菜重新炒,勉强吃一顿就是了。
何素素哭笑不得,怎么自己炒个菜也能炒糊。
何家人看着饭桌上这盘菜心,有五个根菜叶子都糊了,其它的挑挑拣拣还能吃。知道这是何素素头次下厨炒的,何父和何大哥何二哥都不忍心说什么,特别给面子地夹了吃,还一个劲地夸:“这菜心炒得够味道,好吃!”
五个孩子聪明得很,平时就不爱吃青菜,这会都伸筷子夹口蘑吃。
赵米玲吃着青菜,那股糊味得忍一下才能咽下去。她琢磨着话说:“小姑啊,做饭这活以后还是交给我们来做好了。”
钱春和点头:“是啊小姑,炉灶里的活计危险,别伤着你才好。”
何素素偷偷看着购物系统,见炒糊了菜也照样赚了1个勤劳值,笑道:“没事,我还能再干点活。”
何家人都不敢说话了。
1点勤劳值兑换不了什么东西,何素素决定先攒着。家里能干的活计不少,但她做什么,什么就出问题,何素素多少也有点谨慎了。
夜里吃过饭,桂芳拿着扫帚准备扫院子,她连忙走过去:“桂芳,把扫帚给我,我来扫院子。”
桂芳忙抱紧扫帚:“小姑,扫院子这点活是我该做的,你坐着看我扫就行了。”
何素素:“不行,我长这么大还没扫过院子呢,让我干一回。”
桂芳拗不过小姑,只好把扫帚递给她。
何素素拿到扫帚,在院子里像模像样扫起来。她是没有扫过家里的院子,上学也有帮着打扫过教室,这会扫起地来不难。
何家院子不大不小,靠左一片用泥土堆成菜地种菜,剩下一片多是开门时吹进来的沙尘,还有院子围墙上的爬山虎掉下的叶子。
她来回用扫帚扫一圈,再用木铲铲起来,院子里就干干净净了。
这活计简单,还不会出错,何素素查看到购物系统里多出来1点勤劳值,觉得以后可以把扫院子作为每天必做的活计。
她心情很好地把扫帚递给桂芳让她拿去放好,桂芳还把木铲拿去门口将里头的叶子沙尘都倒掉。
夜里洗过澡,何素素在房间里擦着头发,边想着事。
之前的山鸡还可以说是在后山碰巧抓到的,要是兑换了猪肉或者米面,可就不能用这借口了。她得想想法子,起码让家里人知道明面上自己可以赚到钱,才好把从系统里兑换的东西借口自己买的带回家里来。
这时,何母敲门进来,她看了下闺女额头上的伤:“还好这伤口愈合得好,现在除了有点红,基本上看不出什么来了。”
何素素醒来没两天就拆掉了额头上的纱布,伤口结痂后很快掉皮,确实如王大夫说的那样没有留疤。
何母说起正事:“对了菜地里的菜长出新的一茬,你看看明天得空去县城一趟,把这些菜给你大姐送过去。正好又到了你三哥寄钱回来的时候,你去取一下。还有,得去供销社买个碗回来才行。”
何素素有个姐姐叫何秀秀。她是个心气高的,受惯了农村一年到头吃不上几顿肉的日子,一直很羡慕城里人有工作能够吃商品粮,励志想要嫁个城里人。
说来也是幸运,有回她去供销社买东西撞到了一个钢铁厂的男职工,两人一下子看对眼了,接触几回后谈起对象。对方家里条件不错,父亲同样是钢铁厂的职工,母亲是街道妇女主任,在男方的坚持下家里人只好同意这门婚事,何秀秀顺利嫁到城里去。
过上想要的好日子后,何秀秀也没有嫌弃娘家人,时不时攒着好东西补贴娘家。
何母不乐意收大闺女拿回来的东西,更怕亲家觉得自家打秋风因此看不上大闺女,知道城里吃青菜还得去买,每回菜地里长出一茬青菜,她总要摘了送过去。有来有往,这才是亲家。
何家人白天都得到地里上工,请假一天就少了八九个公分,何素素向来爱去城里,大姐每回都会偷偷给她塞点好吃的或者钱票,这送青菜的事一直被她揽下去完成。
这会听娘一说,何素素当即答应下来:“行啊,明天我去趟城里送青菜就是了。”
何母从衣兜里掏出两块钱、一张糖票和一张粮票:“这钱和票你拿着,买完碗剩下的钱你就买半斤大白兔糖回来吃。”
这是之前答应好的事。
何素素也不客气,笑着接过应好。
见闺女心情好,想了下何母还是试探问:“你三嫂最近带着大宝二宝在她娘家住,要不你带多点青菜,顺带送点到你三嫂娘家。这样子我们也好意思些。”
第6章 进县城。
其实在磕到头这出事之前,在何素素看来,她和三嫂关系挺好的。
她因为读到高中毕业很是骄傲,也有点看不起家里只读到小学毕业勉强认识几个字的大嫂二嫂,对同样高中毕业又是城里人的三嫂很有好感,也爱和她打交道。
印象里三嫂性子温柔,教得两个孩子也有礼貌,平日里有什么好东西也会分点给自己,所以那天大宝手里拿着颗大白兔糖,她想吃了才会直接开口要,大宝不给之后又上手要抢。
原本她连带着对三嫂有点生气的,在她的认知里和三嫂关系很好,三嫂有什么好东西都会第一时间分给她,但这回却没有分大白兔糖给她。
但从觉醒记忆,还知道了这本书未来的剧情,哪怕书里的懒小姑给三哥三嫂一家带来的坏影响,认真来说也不是现在的她造成的,何素素还是有点愧疚,连带着那点气也消了。
现在的三嫂是重生回来的,带着未来的记忆,还因为自己一心想要从何家分房出去,何素素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和她相处。
她这些日子也没有想起三嫂这事,这会听娘提起,就想着顺其自然吧。而且三嫂白天要上班,自己去送青菜,也碰不上她。
何素素想清楚后点头应好:“行啊,三嫂娘家我知道在哪,多跑一趟就是了。”
见闺女没把之前的闹剧放心上,生她三嫂的气,何母也高兴:“哎那就好,你和你三哥向来关系好,要是和你三嫂有疙瘩在,你三哥夹在中间也难受。”
一家子下地赚的公分勉强够养活全家,这日子真正好起来还是在老三去当兵每月寄津贴回来后。哪怕是老三结婚了,和老三媳妇夫妻俩商量后每月也还是会直接寄十五块钱给家里。她每回给素素开小灶,用的就是这里头的钱。
目前来看家里就老三最有前途,她自然是盼着素素和她三哥关系好,日后也好互相扶持着。
何素素哪知道娘想了这么多,她笑着道:“我哪是那么小气的人,那天和大宝抢大白兔糖也实在是晕了头,想开了就是了。”
见闺女能这样想,何母也安下心来。说没几句话,她就赶着去院子里菜地摸黑摘菜。连着给大闺女婆家和老三媳妇娘家的菜可不少,明早又还要上工,只能这会先把菜摘好洒水放着,明早拿到城里去也新鲜。
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何素素拿上钱票,背起装满各样青菜的竹篓出发。
从清河生产队到县城路程不算近,以何素素的脚程得一个多小时。她向来是舍不得委屈自己的,到了村口那掏了两分钱坐上待会赶去县城的牛车。
大队里隔天就会有牛车载人往返县城,上午和下午各来回一次,大山叔作为赶车的人也能赚到队里给的公分。
当然也有舍不得花这两分钱的,凭着一双脚走去县城。
何素素是坐马车的熟客,和车上其她大婶打过招呼后,她自顾自地坐在一个角落,听着那些个大婶聊谁家的媳妇和婆婆吵架了,谁家的娃胆子大跑河里摸鱼了,也挺有意思。
半个小时多点,牛车到了县城供销社门口,大伙各自下车。
何素素原本想着背着竹篓不方便,买碗的事就等办完事回来再买。心念一动,她还是迈步进了供销社,直往卖糖果的柜台:“同志,给我来半斤大白兔糖。”
售货员不耐烦地报了价钱。
何素素将糖票和钱递给她,对方才从柜台里拿出大白兔糖,称了半斤装袋子里给她。
买完糖,何素素出了供销社直往钢铁厂家属院走去。
这个点工人都去上班了,家属楼里时不时传来孩子的嬉闹声,以及妇女干活或教训孩子的怒骂声。
走到一栋墙角长满绿藤蔓的楼房前,何素素顺着楼梯走到三楼,右边的房门关着,隐约能够听到里头孩子玩闹的声音。她伸手敲门喊:“大姐,我是素素,开下门。”
里头很快传来孩子的回应:“是小姨!”
很快门打开,两个长相相似的男孩子冲过来高兴喊着小姨,是大姐何秀秀的儿子,四岁多点。
接着屋里头走出来走出来一个和何素素眉眼相似,年纪稍长些的姑娘,就是何秀秀。她结婚后没多久就怀孕,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婆家高兴得不行,才真正地接纳了她。
何秀秀见到小妹也高兴,连忙把她迎进来,帮忙接过她背上的竹篓:“怎么又带这么多青菜过来,都说了不用麻烦,我们想吃青菜城里买就是了,家里人多这些青菜留着慢慢吃啊。”
何素素找了张椅子坐下:“你又不是不知道娘惦记着你,家里菜地长出好一茬青菜,够吃很久了,姐你安心就是了。”
说着,她从袋子里拿出大白兔糖来,招呼着双胞胎:“浩浩、觉觉,给你们一人两颗大白兔糖。”
“哇,谢谢小姨!”浩浩、觉觉听了眼前一亮,连忙凑过来接过大白兔糖,嘴巴甜甜地道谢。每回小姨过来会带点东西给他们,娘也会掏钱让小姨带他们去买冰棍吃,两小孩都很喜欢小姨。
何秀秀瞧见了一笑:“你来就是了,怎么还去买了大白兔糖给他们。”
“这不是事出有因嘛。”何素素打发两个孩子去玩,和大姐说起先前那场闹剧。
何秀秀听完先是仔细瞧了下小妹额头上的伤,轻舒口气:“还好没有留疤,不然我都该心疼了。”
接着又是皱起眉头,“虽然你磕着头这事怪不上大宝,他还是个孩子护食也正常,苏玉怎么还不讲理发起脾气来,居然还和娘吵架,带着孩子搬回娘家去住了呢?”
何素素笑了笑:“三嫂估计也是护着大宝吧,我在家里做什么都霸道,估计她心里也有气在。不过这些都是小事,我想开了也不在意,娘让我送点青菜去三嫂娘家,我照送就是了。”
何秀秀点头,欣慰道:“小妹你能这么想就好,是长大了点。既然你要去苏玉娘家,反正我在家也没事,就跟着你一起过去吧。”
说起来,和苏玉这门亲事还是她托婆婆帮忙给介绍的。自从嫁到城里后,她也想着拉扯娘家,三弟在部队里当上军官也算有能力,知道娘想介绍对象给三弟,何秀秀费了不少心思才介绍了苏玉回去,因此和苏玉的娘也算打过不少交道。
何素素笑着应好。
何秀秀当即站起来:“这竹篓里的青菜我留一点起来就好了,剩下的都带到苏玉娘家去,也好意思些。”
何素素连忙拦着:“大姐不用,娘都给分好了,用菜叶子绑着的就是给你的,用草绳绑着的是给三嫂她娘家的,份量都刚好。”
“行吧,那就听娘的。”何秀秀整理了下竹篓,见留给苏玉娘家的青菜不少,才答应下来。她交代两个儿子自己要陪小姨出趟门,很快回来,就把他们俩送到隔壁家去玩。
姐妹俩出了门下楼,走出钢铁厂家属楼往苏玉她娘家那走去。
路上,何秀秀说起心里话:“素素啊,你和你三嫂得搞好关系才行。我这边人脉有限,虽然也托你姐夫他帮忙去问了,但他认识的都是钢铁厂这些重活,不适合你。你三嫂同样是高中毕业,又在广播台工作,认识的人多,要是她有门路能帮着介绍份工作,进别的厂当个宣传干事也好啊,起码有份工作能赚钱。”
“而且你年纪也不小了,长得漂亮学历又好,有我帮着找,加上你三嫂帮忙,总能介绍个城里有才能的年轻小伙子给你认识的。”
她最近为了这事没少费心。
在何秀秀看来,自家小妹长这么好看,又是高中毕业,嘴巴甜会说话,除了不爱干活外没啥毛病。这么优秀的女同志,肯定要嫁到城里人来过日子才行。
要是找个在地里上工干活的,哪怕是天天赚满公分,也给不了小妹时常吃肉穿好看衣服的日子。
听了大姐的话,何素素不在意道:“我知道,和三嫂的关系不用你操心。”
在磕着头之前,何素素对找份城里工作,还有介绍个城里好看的对象挺着急的。她可不想落到最后得去地里上工干活。
现在的话,她反而不急了。找份城里的工作累死累活无非是赚工资票证,现在自己辛苦干点活就能在购物系统里兑换东西。
找个城里对象暂时也不急,自己长得这么漂亮,缘分到了自然有看上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