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母原本在厨房给闺女加热早饭,这会端了早饭出来放饭桌上,见她们夫妻俩在说话凑过来,看到闺女红肿的手指也是惊了。
“哎呦怎么肿成这样,昨天都还好好的。我去拿点止痒的药膏给你擦擦吧,上回桂棉脚上起了疹子还发痒,就是用这个药膏擦好的。”
何素素想着大清早去县城医院也是折腾,就说道:“那行,娘你先拿药膏给我擦擦,看看会不会好些。”
“哎好。”何母应了声,回房间去拿了药膏出来给闺女擦在红肿的手指上,“你接下来就不用碰水了,等药膏生效说不定就好起来了。”
何素素应好,走到饭桌前坐下吃早饭。
程时看着,暂且松下心来。
何素素吃早饭时还挺不习惯的,红肿的手指不好弯曲,连带着拿筷子夹菜都不怎么舒服。好在还能勉强夹起菜吃,勉强吃过早饭后,她才松了口气。
因为手指红肿起小水泡这回事,何素素也没了钩织毛衣的兴致,自己这手也不允许干这活,索性放松下来坐在堂屋陪爹娘。
堂屋里摆着些瓜子糖果,嗑着瓜子倒也得了些意趣。时不时有村里相熟的人上门来走动互道新年好,瞧见何素素和程时这对新人热情地送上祝福,何素素和程时也笑着道谢。
又送走一波村里人,何素素凑过去低声和程时说道:“农村里的人大多热情,你要是不习惯的话,我们干脆就躲屋里去好了。”
程时笑了笑:“没事,我也不用多招呼什么,爹娘听着高兴,那些祝福落到我们身上也是好的,我爱听。”
好吧,何素素看着程时嘴角掩不住的笑容明悟了,这人向来爱听别人夸她们夫妻俩般配的话。
中午依旧是艰难用筷子夹了肉菜吃,何素素感觉右手中指涂了药膏好像也没什么好转的迹象,稍微活动一下就能感受到那股痒意。
她懒得费心思在不舒服的手指上,索性回房间睡了个午觉。
等何素素睡醒后,看了下右手中指感觉更加红肿了,于是不再耽搁,套上外衣喊上坐在堂屋的程时:“程时,我感觉我的手没有好转,你载我去县城医院看一下吧。”
程时二话不说应下,瞧了眼素素的手着实心痛:“好,我回房间套件外衣就出发。”
何母凑近瞧了下闺女的手很是心疼:“哎呦怎么更肿了,这药膏居然不管用,你赶紧去医院看看吧。”
她暗叹这糟心的日子呦,闺女在家最后一日居然还摊上这种事,莫名奇妙手痒红肿。
何父看了也着急,目送着女婿骑自行车载闺女去县城。
程时一路骑着自行车急匆匆到了县城,何素素记着县城医院的位置时不时出声为他指路,夫妻俩很快到了县城医院。
许是过年,医院里没什么人,只有值班的医生和护士坚守在岗位上,应付着偶尔到来的病人。
何素素挂了个号,和程时走到对应的诊室,不用排队就直接进了诊室看病。
她坐下伸出右手手指给医生看:“医生你好,我的右手中指从昨晚开始发痒红肿,早上涂了祛疹子的药膏后没有好转,下午看起来反倒是更加红肿了。”
鬓间发白的老医生看了下她手指上的红肿和小水泡,而后道:“急性的皮肤瘙痒症,和寻常湿疹那些是不一样的,得对症下药才行。”
说着他拿笔写药方,“开一瓶药膏给你回去每日擦两到三次,运气好的话一两天就能消下去了。”
听见不是什么大问题,程时率先松了口气。
何素素笑着道谢:“多谢医生。”
之后夫妻俩拿着药方去缴费,又从药房那拿了药膏,直接在医院这里先擦上一回。
药膏抹在手指上,何素素只觉得冰冰凉凉的,好像一瞬间抑制那股经久不断地痒意。她终于露出舒心的笑容:“我感觉涂了药膏手指舒服了些,应该是有用的。”
“那就好。”程时笑道,将药膏收进军大衣口袋里,两人走出医院。
到了医院门口坐上自行车,程时本来想直接骑回家,何素素却道:“我们去趟供销社吧,买套钩织工具回头我在火车上好把给娘的那件毛衣给完成了。”
因为手指突然红肿的事,她今儿肯定不能把那件毛衣给织成,只好留着路上织了。
倒不是何素素真有多爱织毛衣,这事未曾说给婆婆听过,哪怕没有完成也不碍事,程时更加不会介意。但她是那种既然决心做一件事,再怎么样也会尽力完成的人。
从这边到沪市要先坐三个小时火车到玉市转车,再坐上二十多个小时的火车才能到沪市,路途漫长也算打发时间了。
总不能一路睡着过去吧,睡眠再好也经不起这么睡的。
程时下意识拒绝:“毛衣织不成就算了,你现在手指不舒服干脆休息,路上坐车更加累,哪有精力织毛衣?”
何素素笑道:“你就放心好了,刚医生说了手指说不定明天就好了,路上坐车累但也无聊啊,我织毛衣还能打发时间呢。”
程时说过素素,更不愿意拒绝她任何一件事,只好调转方向骑去供销社,买了套钩织工具才骑回家。
何父何母在家等着,虽说手指红肿也不是什么大事,但落在心爱的闺女身上那就是大事,一直担心着。
这会见闺女和女婿回来了,忙问:“看过医生了怎么说?”
何素素笑道:“医生说是急性皮肤瘙痒,给我开了药膏回来擦,说是一两天就能消。爹娘你们就放心好了,我刚已经在医院擦了一回,冰冰凉凉挺舒服的应该有用。”
“那就好那就好。”何母松了口气,露出笑容来。
何父也安心了。
下午的时间去趟县城看病回来基本上就结束了,晚饭难得丰盛,毕竟明早何素素和程时就要离家了,大伙聚在一起再吃这一顿,热热闹闹的。
晚上洗漱好后,何素素回房间收拾东西。其实也就是把她和程时穿的那些衣服收进包裹里,今晚换洗出来的衣服挂在院子里到明天应该也就干了。
没了来时的海鲜干货,这会一个包裹就收拾好了,不过明天还得带上些吃的,两个包裹时免不了的。
等她收拾完,何母敲门进来:“素素,娘来找你说说话。”
彼时程时也被何父拉着在堂屋里坐,少不得交代他平时多照顾着些闺女,闺女性子有点懒,有什么做不好的地方还请他多包容。
何素素笑着招呼:“娘,你快过来坐。”
何母坐下,拉着闺女的手满是不舍:“嗐这日子过得真快,转眼你们就要离开了。”
盼了大半年才盼来这几天相聚,何母还跟在做梦一样。但闺女和女婿要去沪市看公婆,那也是天经地义的事。
她已经很满足了,闺女出嫁后的头年还能回家和她们一起过年,但凡女婿要先回沪市过年后再来拜访他们,谁也挑不出个错来。
她重复交代一些说过的话,“到了沪市那头见到公婆客气些,有时候该主动干点活你就干点,反正在沪市那边也待不了几天。不过如果真的和公婆处不来,咱也不用忍着,程时要是不站在你这头,你就写信和爹娘说,爹娘永远是你的依靠。”
“等回了部队,你和程时两个人经营小家,凡是有商有量的别计较。这过日子嘛难免有些磕磕碰碰的,都是需要你自己去慢慢克服,有什么想说又找不到人说的话就打电话给娘说。这点电话费娘还是舍得出的。”
何素素听着感动,知道娘是担心自己,她挽住的娘的胳膊靠在娘的肩膀上,柔声说:“娘我知道的,你就放心好了。你和爹在家也要保重身体,平时上工看着点来别太累,家里粮食够吃你们也别老是为了赚满公分累着自己。有什么事就让桂芳写信和我说,打电话也行。”
何母笑着应好,想起什么又笑道:“回头等你有好消息了告诉我,我就过去部队看你,陪住一阵子。等快生了的时候,如果你婆婆没空的话,娘就跟过去照顾你坐月子。”
她私心里自然盼着闺女的婆婆没空,好让自己跟过去亲手照顾闺女坐月子。
但这年头婆婆照顾媳妇坐月子天经地义,如果闺女婆婆乐意过去照顾闺女,她还真抢不过闺女的婆婆。
何素素被娘这话逗红了脸:“娘你说什么呢,有孩子坐月子这些事还早着呢。”
何母笑道:“你和女婿感情这么好,啥时候有孩子那也就是缘分的事,娘也就是先这么和你说一嘴,有个盼头。”
毕竟明年过年,闺女女婿应该就不会回来过年了。
何素素听出她话里的不舍,配合点头:“好好好,反正等真有好消息了,肯定第一时间说给你和爹听。”
关于生孩子的事,她和程时没细聊过。她知道这年头如果暂时不想有孩子,可以去医院领那计生用品用着,但程时没提,两人也就想着顺其自然了。
母女俩又说了些体己话,何母这才说道:“行了,该说的话我都说完了,素素你今晚好好休息,明天出门累着呢。我也先回屋睡了。”
“好,那娘你慢点走。”何素素站起身送娘出了房间,在过一会程时也回屋来。
夫妻俩检查了下明天出门的东西都收拾好,也就躺床上睡下。
年初四,何素素难得跟着程时一块起床,套上外衣去洗漱,接着一家子吃顿早饭。
饭后何素素将晾在竹竿上的衣服给收下来,回房间叠进包裹里,程时也收了他的洗漱用品放起来。
何母在厨房里重新加热给闺女女婿准备的午饭,一大早起来做的韭菜盒子煎得金黄酥脆,很是诱人。
她拿出闺女带回来的铝制饭盒,往里头装了六块韭菜盒子。
这天冷饭盒里放什么东西都容易冷,本来何母是想包肉包子的,后来又想着肉包子冷了不好吃,才做了韭菜盒子,起码冷了没那么难吃。
何素素在房间里再三看过没有什么要拿的东西,将床上的棉被叠好放下蚊帐,书桌桌面再次清空,这里很快又要封闭起来。
她提着包裹走出房门,程时很快过来伸手接过。
此时何连州和何大哥也去县城借了苏玉娘家的自行车回来,打算待会一人骑一辆送小妹和妹夫去车站坐车。
何母把装好的铝制饭盒拿出来交给闺女放好,见时间不早了忙交代:“你们去沪市一路小心,互相看顾着点。”
何素素笑着应好:“到了那边我们第一时间拍电报和爹娘你们报平安。”
何父昨晚跟女婿交代了不少东西,这会没什么要说的,只道:“一路平安。”
哥嫂们拉着何素素道别,孩子们对小姑也很是不舍,只有大宝二宝心情挺好,反正回了部队那边他们也能见到小姑。
何素素交代钱春和:“嫂子你也保重身子,等有好消息了再和我们说。”
钱春和笑得柔和:“好的知道了,小妹你也保重。”
苏玉笑道:“小妹,那我们就回头部队见了。”
何素素点头:“好的,三嫂我们回头部队见。”
何家人送着他们出门口,何素素坐在自家自行车后座由何连州载着,程时则背着包裹坐在另一辆自行车后座由何大哥载着。
何素素挥挥手:“爹娘哥嫂们,我们就先走了,再见!”
程时也跟着道别。
何父何母藏住不舍笑着点头:“素素程时再见,路上小心。”
哥嫂还有孩子们也都笑着挥挥手道别。
很快车轮转动,自行车往县城去,一路骑到车站。
何素素和程时进了车站先去买了到玉市的票,那天回来到车站时他们有提前看过到玉市的班次,这会算着时间过来,还有二十分钟不到列车就将到站。
何连州和何大哥一路推着自行车送他们到站台,该说的话基本上在家里说得差不多了,这会只交代些火车站上注意的事。
何连州像交代小孩一样说道:“素素,你去沪市路上可得全程跟着程时,特别是到玉市转车的时候两人千万不能走散,要不然联系起来麻烦。”
何素素点头:“三哥你放心好了。”
何大哥只对程时说道:“素素就麻烦你看顾了。”
程时应好:“大哥放心吧。”
呜呼声近,列车到站,何素素和程时与何连州何大哥道别,顺着人潮上了车厢。
他们在车厢中找到对应的座位坐下,和以往一样装衣服的包裹放在座位下方,装着铝制饭盒和毛线、钩织工具的包裹放腿边随时能够拿到。
成功在座位上安顿下来,何素素顿时松了口气:“这上车后也就安稳了。”
程时笑道:“困的话你可以先睡会,补补觉。”
这节车厢里人不多,三三两两错落开,哪怕这会各处有说话声也不显得嘈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