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以前也这么关照她,可还没到事无巨细的地步。
自从来到正溪村,他几乎将她生活上的琐事都包揽了。
温稚知道陈明洲对她有意,但喜欢一个人真能事事都能为她做的面面俱到吗?在温稚认识的人里,二姐夫虽然对二姐很好,但并没有事无巨细,大姐夫更不用说了,杨慧的丈夫也是一样。
温稚忽然发现,她好像找到任何一个可以和陈明洲相比的人。
他太好了,也太优秀了。
而她呢?没学问,没工作没钱,娘家也一大堆破事,怎么看都配不上他,别说他了,就是当初的陈尧书,温稚也觉得自己配不上那么好的人。
温稚努力不去想昨晚和陈明洲发生的事,洗漱后出去吃饭的时候发现县里来的那波人都不见了,倒是对面的知青们在院里吃早饭。
邓洁看到出来的温稚,说道:“他们天不亮就走了,听说机子出问题了,陷沟里了。”
温稚笑了下:“我知道。”
话刚说完,外面便想起了说话声,一群大老爷们陆续进来,看见站在院里的温稚,一个个经过时都打了声招呼:“嫂子。”
温稚被叫的有些不自在,她笑着应了声,转身时看见了朝她走来的陈明洲,温稚脸色微微变了下,脚下不自觉的往后退了一步,眼前的陈明洲眉眼清朗温润,丝毫不见昨晚的失控。
陈明洲当做没看见她的躲闪,温声问道:“吃过饭了吗?”
温稚低下头:“还没,我刚起床。”
陈明洲:“过去先坐着,我洗完手去拿饭盒。”
温稚:“不用,我去拿。”
说完转身进了屋子,再出来时手里抱着两个人的饭盒。
那边的女知青和邓洁说话:“你发现没,陈同志特别黏她媳妇,一回来先找媳妇。”
说完没忍住笑起来。
邓洁煞有其事的点头:“羡慕啊,我啥时候能找到像陈同志这么优秀又疼媳妇的丈夫啊。”
苏悦:……
“你脑子除了结婚嫁人,就不能想点别的?”
邓洁:……
她撇了撇嘴:“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悦悦,我有时都怀疑你是不是女人,咱两从小一起长大,喜欢你的人优秀青年也不少,你咋没看上一个?”
苏悦喝了口能照见人影的稀饭:“婚姻不是凑合,再没找到我我打心眼里觉得喜欢合适的人,我宁愿下乡吃苦。”
吃过饭陈明洲他们又要去忙。
温稚跟着其他人去了地里,先把人数统计一下,剩下的就是中午和晚上的事了,一上午也没事可做,温稚也不想回屋待着,一进屋子她就控制不住的去想昨晚的事。
自从昨晚的事发生后,一连十天,温稚都没怎么跟陈明洲说过话,都是陈明洲找话题跟她说上几句,不过到了晚上,陈明洲还是一样的厚脸皮,非得抱着她睡觉,她推都推不开。
在正溪村待的低三十天后,温稚迎来了第一个休息。
不止她休息,知青们也休息一天,她们好久都没去县里买过东西了,邓洁一直发牢骚,说她好久都没吃水果糖了,就馋那一口,怎么着都要去县里供销社买上几个糖嗦嗦味。
苏悦也要去趟县城,上个月家里给她寄信,说最近再想办法给她买工作,家里不止有她一个孩子,她还有个哥哥,哥哥年前刚结婚,彩礼钱和结婚的酒席就花了不少,家里哪还有多余的闲钱给她卖工作。
而且为了个哥哥娶媳妇,妈连自己工作都卖了,苏悦不敢想家里人为了让她回来又从哪弄钱,所以她得赶紧给家里寄封信,让爸妈打消这个念头,告诉爸妈,她在乡下过得挺好的。
苏悦和邓洁收拾好,特意来找温稚,问她去不去县里。
温稚眼睛一亮:“我去!”
她回屋拿了点钱和票,走了几步又想到陈明洲,怕他中午回来不见她人,又开始到处找她,于是留了一张字条在家里,这才跟着苏悦和邓洁还有男男女女十几个知青去县里。
正溪村到县里走路得一个小时,一群人结伴走,温稚只跟苏悦和邓洁数,所以她们三人走在一起,邓洁爱说话,苏悦话也不少,基本都是两个人说,温稚安静的听着。
“小稚,你和陈同志结婚多久了?”
邓洁忽然问了一句,问的温稚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倒是苏悦察觉到了温稚的脸色有些不对劲,这段时间她也隐约看出来了些,温稚和陈同志好像在闹矛盾。
不过应该是温稚单方面跟陈同志闹矛盾,因为陈同志一直温温和和的和温稚说话,事无巨细的照顾她,反倒是温稚一直冷着脸回避她。
前面有人叫邓洁,想问问她去城里买啥,大家凑凑钱要不要再买点菜种子。
邓洁跑过去和知青们商量菜种子的事,只留下苏悦和温稚两人。
苏悦看了眼一直闷着头不说话的温稚,主动打破沉默:“要不要跟我说说,你在烦恼什么?说不定我能帮到你。”
温稚诧异看向苏悦,苏悦笑了笑:“如果涉及隐私的事不方便告诉我也没事。”
温稚抿了抿唇,实在不知道怎么开口。
她每次面对苏悦都有种抢了别人东西的愧疚和不自在,原本在剧情里,她才是和陈明洲是一对的人,而自己就像个鸠占鹊巢的坏蛋。
第53章 他想她想的快疯了
温稚犹豫了很久才开口:“悦悦,如果有一天你和一个男人结婚,对方样样都很优秀,对你也体贴入微,但是……”她顿了下,看着苏悦澄亮的眼睛:“你觉得你自己配不上他,还会给他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你会怎么做?”
苏悦没回答她,反问了一句:“那个男人是我喜欢的吗?”
温稚知道苏悦是在变相的问她。
她垂下眸,心脏忽然间漏了一拍,心跳的也比刚才还快了许多。
苏悦的话像是一把锋利的尖刀剖开温稚一直以来封闭的内心,她开始反问自己,陈明洲是她喜欢的人吗?温稚回忆着被陈明洲接回陈家后和他的点点滴滴,不由得问苏悦:“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
其实苏悦也不动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不过她知道哥哥喜欢嫂子是什么感觉,因为哥哥天天在她面前说,听得她耳朵都起茧子了。
“他开心,你也跟着开心,他要是没吃饭,你会担心他饿着,他受伤你会心疼,他难过,你会跟着难过,可以说他的情绪会间接影响到你的情绪,如果他和别的异性走得近,你会不舒服,会吃醋。”
当时她嫂子就被厂里的男同志追着,哥哥为此吃了不少醋。
温稚听着苏悦的话,不自觉回想起以前的事。
尤其来到正溪村后,和陈明洲冷脸的这十几天,看着陈明洲努力找话题和她说话,想着陈明洲每晚入睡前固执的抱着她才睡觉,想着陈明洲每天事无巨细的为她安排好生活的琐事。
这十几天温稚会想他有没有睡好过?会想她这么做,他会有多难受。
她看了眼身边的苏悦,也想过陈明洲和苏悦,只是一想到他们两在一起时,温稚就觉得心口跟针扎了似的,抽疼。
她缓缓吸了口气,意识到一个自己一直以来忽略的一个事事。
——她好像一早就对陈明洲有了不该有的心思。
意识到这一点,温稚只觉得耳朵嗡嗡的,脸颊都攀上了热意。
温稚缓和了好一会才接受这个事实,她回答苏悦提出的问题:“是你喜欢的。”
苏悦笑道:“既然我喜欢他,他也喜欢我,那有什么可纠结的?我们要活的是自己的人生,为什么要在意别人的看法,要是你非要按照每个人定给你的看法活下去,那还是你自己吗?每个人的出生选择权都不是自己能决定的,但大家都是人,吃的都是五谷杂粮,分什么三六九等?配不配的,都只是你心里给自己定的规矩而已。”
苏悦看向前方的路,续道:“如果对方足够爱我,为了我可以不顾别人的眼光和前程,那我还犹豫什么?人活一世,遇到一个真心爱自己的人不容易,与其有那些自卑不足的心里,还不如多学习学习,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让自己能够与他并肩。”
温稚看着苏悦,连日来眼里的沉闷也在一瞬间消散了。
苏悦真的很好,和书中描写的一样,自信,阳光,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能坦然面对,和书中的陈明洲一样优秀,两人一个在学业上有成就,一个在事业上功成名就。
温稚笑道:“悦悦,谢谢你。”
苏悦笑道:“咱两虽然认识的时间不长,不过我对你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
她歪了下头,评价道:“你多愁善感,自卑内向,遇到什么难题和矛盾就喜欢憋在肚子里,你不仅自己难受,还让爱你的人难受,所以,你得改改你这个毛病,以后有什么事还是坦诚的说出来好,至少让别人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温稚也知道自己的性格,这是从小大家在家里养成的,一时间难以改变。
不过她会努力让自己越变越好。
和苏悦聊了一通,温稚觉得一直压抑在心里的烦闷好像被一股风吹散了。
是啊,人活一辈子,为什么总在意别人怎么看她的?
不累吗?
说实话,很累,温稚的二十年里,都活在被家人认可的生活里,去了陈家后,又活在大家嘴里,生怕自己哪里做的不好,别人会说陈家的寡妇不守妇道,给陈家抹黑。
何亚兰那一次便是个例子。
如果再来一次,她或许不会再向之前那样觉得天要塌下来的崩溃的感觉了。
之前她想过活出自我,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可是那只是自以为,如今涉及到她和陈明洲的事,温稚再一次陷入了自卑纠结中,现在经过苏悦一开解,顿时觉得那些事好像并没有她想象中那么害怕了。
温稚对苏悦说:“我知道了。”
苏悦笑道:“好了,既然出来了,那就好好玩一天。”
温稚点头:“嗯。”
今天去县里最多的都是各个村里的知青,等到了县城入口,已经是乌泱泱的一群人,邓洁她们问了才知道今天县城有集市,各个村里的人代表着自家公社出来摆摊卖东西。
苏悦她们买了些菜种子,现在九月份,天还热着,种的菜还能长出来,等入了冬就不行了。
温稚看着苏悦充满活力的模样,丝毫不为自己下乡后的辛苦放在心上,反倒积极面对每天的生活,她和苏悦也认识了十几天,基本看她天天都乐呵呵的。
苏悦去了趟邮局,把信寄给父母就出来了。
一眨眼到了中午,一群人去了集市上摆摊的地方,手里有点钱和粮票的都要了一碗带肉片的面条,拮据的都是要了一碗素面,虽然只是白水面条,也比天天在知青宿舍啃野菜团子强。
。
中午饭点,挖掘机那边的人也陆续回去了。
陈明洲一进院便看到房门上了锁,对面的知青宿舍也上着锁,张明也看到了,说道:“今天知青们休息,估摸着全去县城了。”
他注意到了陈明洲房门挂了锁,笑道:“嫂子肯定也去了。”
这句话在陈明洲进屋后看到桌上的字条时印证了。
指腹摩挲了下字条上的字迹,陈明洲唇边勾起笑意,将字条折起来放进口袋,温稚能出去和知青们一起走走转转也好,总好过一个人没事了待在屋子里好受。
这边吃过饭午休了一会就走了,县城那边的人也找了个大树遮阳休息,等太阳没那么烤人了,才往正溪村走。
温稚其实什么也不缺,正溪村公社有个小的供销社,东西虽然不多,倒也齐全,即使到了这边,陈明洲还是会隔三差五的给她买些零嘴,至于她吃不吃就是她的事。
温稚在县里转了一圈,说实话,胡阳县并不大,还没青城市那片的工业区大,她就买了一瓶黄桃罐头,不过就是这一罐头就够好多人眼馋了,黄桃罐头可是紧俏货,不仅贵,还要票,知青们生活都很拮据,谁也舍不得花钱买这么一瓶罐头。
这瓶罐头是用温稚在正溪村干活挣的工资买的。
虽然她挣的工资不多,一半的钱都用来买罐头了,但她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