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
似乎曾经的遗憾也没了,他终于听见了这一声念念不忘的哥哥。
全剧终。
第94章 94% 后续分析
【呜呜呜呜呜……我哭了啊!】
【哭了!】
【我的天哪,他终于听见了!】
【这一声迟来的哥哥还是来到了,终于还是来了!】
【这一句我在,我一整个爆哭!】
无数观众沉沦在结局的氛围里,久久不能出戏。
【啊啊啊啊啊啊——】
【卧槽!太好哭了啊!】
【结局太感人了!】
《仙》播完那一刻,热搜一排都是它。
#《仙》#
#《仙》结局#
#我在#
#竟然都是他!#
#庄年#
#《仙》,爆#
评论区都是激烈讨论的网友们。
“我真的,绷不住了!结局太好哭了呜呜呜呜……”
“我真的没想到,一切竟然是这样!”
“可恶我的眼泪不值钱!”
“啊啊啊啊——”
“怎麽会是这样?怎麽能这样!!”
“庄年……竟然都是庄年!他救了他,他杀了他,最终也是成全,呜呜呜呜,太刀了!剧情太绝了!”
无数讨论激增。
各平台讨论贴一瞬间盖了高楼。
《关于仙的剧情》
《关于仙的结局》
《庄年》
《一场以重生为名义的救赎》
底下的讨论同样很热烈,大概是刚看完,所有人都很有激情讨论着。
“实话说,我没想到会是这样的。”
“我也,一开始,我以为只是一个普通的重生剧,大家都是这样,重回过去挽回遗憾,可没想到,《仙》不仅仅是这样,它颠覆了我的认知。”
“同,我现在久久不能平静,当一切谜底揭开,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仙》当然也是挽回遗憾,他想保护家人的心一直没有动摇,包括变强后,也一样,他一直都在努力着,哪怕是真要成为魔物,他也心甘情愿。”
“我们常说,为国死,为情爱死,然而庄年却是愿为家人九死未悔,这又怎麽不让人动容,在这部剧里,我看到的是比爱情更多的友情和亲情,它没有爱情,可是我们都没有注意这一点,因为米导拍摄出来的情谊足够让我们动容了。”
不少人落在了友情和亲情的讨论上,还有人分析起了《仙》。
它确实是一部普通的重生剧,只是描绘的情谊太过动人,感动了无数人。
他们发现,原来没有爱情的剧,也可以很好看,并不是为爱人殉情才是最动人的。
大家甚至都注意不到爱情这部分,被庄年牵动着心弦。
“一部没有爱情的剧,米导太敢拍了!”
这一句话出,不少导演都很赞同,不少网友也深以为然。
“米导确实很敢拍,换做其他导演,就算爱情再怎麽镶边,都会加上去。”
“因为普世的意义里,要有爱情,人生才圆满,最好是还有亲情和友情,缺一不可。”
“是这样,类似只讲友情或者亲情的剧,太少了。”
“所以才说,米导太敢了,她似乎都不担心收视问题,拍的题材总是剑走偏锋,可偏偏她总是成功。”
“或许这就是成功的原因吧。”
大家讨论起了米觅,无非是佩服她的勇气和想法,不禁觉得她脑子里,有太多太多东西,展现出来的只有一点点,但是只是这一点点,观众们都觉得很好看。
当然,不乏有观众觉得《仙》有点绕。
有人解释:“这部剧全部看完之后,其实也很好理解了。”
“是的,一开始只是以庄年视角探寻谜题,但如果以另一个庄年的视角去拍,其实也是一样的,只不过他们的结局不一样罢了。”
“那我就分为主角庄年和庄年吧。”
“也行。”
大家一致认定,《仙》里的两个庄年不好区分,就叫以主视角展开的称为庄年,另一个就是主角庄年。
两个都是主角,只不过一个是视角的主角,另一个是故事定位的“主角”,但在最后庄年也成了“主角”。
“实话说,我一开始都没想到,主角可以是魔物,仙界不会对魔物一味的喊打喊杀。”
“对,这里我也很惊讶,可我觉得,这才应该是修仙界,他们应该是包容、平和、宽仁的,不会因为庄年成了魔物,就判定了他是恶,光是这点,就很不一样了。”
“而且,两个庄年的设置,也很有意思。”
“+1,这点很悬念,意味着,庄年既是主角,也是反派,初时我一直在好奇主角庄年这个角色,因为他很特别,不像是普世意义上的反派,以及,他对庄年的感情很复杂。”
“确实复杂,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很像一个循环,只是《仙》里,采取的是庄年的视角展现而已,他不知道发生了什麽,重生后一直努力探寻真相,尽管真相很无情,仅仅因为命运的需要,他就要付出血的代价,以此作为他重生后的动力,可当一切揭开,纵然是庄年,也犹豫了,他是否要为家人走上命运规划的道路,在这里,他就是故事里定位的“反派”,不得不做,不得不成为,又怎麽不是心甘情愿,一切很奇妙,又很巧妙。”
两个庄年的设置,让人拍案叫绝。
“可是因为主角庄年,他最终也没有成为“反派”,反而是成了“主角”,此后,他就是绝对的主角了,不论是故事里还是视角上的。”
“这点确实很不同寻常,我们一直默认,重生后的主角就是“主角”,《仙》里颠覆了这点,不是你重生了你才是“主角”,你也有可能是“反派”。”
“对,如果从主角庄年的视角去看,他又未尝不是真正的“主角”呢,既是故事里的“主角”,也是让渡了“主角”定位的主角。”
“主角庄年也很让人唏嘘,他和庄年有着同样的命运,同样是家人惨死,只不过他还活着,为了追寻真相,为了成长变强,庄年早已在他之前经历过了,还要忍着痛,助他成为“主角”,不论情愿或是不情愿,庄年都为了主角庄年,成了“反派”,手染鲜血,一步一步做下罪孽,只为了让主角庄年成为“主角”,只为了让主角庄年可以圆满,他最终没有真正杀了主角庄年的家人,一切只不过是假象,所以主角庄年在真正杀了庄年的那一刻,才会大恸!”
评论者唏嘘。
“他亲手杀了一路陪伴他的师傅,也得知了真相,这一幕和庄年是一样的,很有戏剧性。”
“不论是“主角”还是“反派”,所经历的事像是一个轮回。”
“先有了“反派”,再有了“主角”,庄年的痛不比主角庄年少,他也是恨的吧,故事里被选为“反派”的庄年,又做错了什麽呢,可是命运从来不以两家的悲痛为转移变化,命运是无情的,它站在众生的角度去看问题。”
“庄年是怎麽样面对主角庄年的我们暂未得知,不过是主角庄年只言片语里拼凑出来的零星半点作为“反派”的庄年,会是怎样的。”
“所以,在《仙》里,主角庄年一出场才会对重生的庄年心情复杂,可以对比得出,怕是当初的庄年,面对主角庄年也是同样的心情,因为这样一个理由,家人死了,自己只不过是被选定的“反派”,要为了“主角”而死,主角庄年记忆里的庄年,怕是早就想死了,也想解脱了,心如死灰,不外如是。”
站在主角庄年的立场和记忆去看庄年,也让人唏嘘。
他也是一样的美惨强,只不过是“反派”而已。
“一样的命运,一样的结局,两个人按理来说都是要死的,可是啊,偏偏也是主角庄年,为了谋求一个不同的结局,用尽了努力,家人死了,师傅死了,他难道不想死吗,反正命运也要他死了献祭给这个世界,他又怎麽不心如死灰,然而他真的找到了办法,逆着时间线,找到那个没有被灭门的师傅,选择了让渡“主角”身份,夺取师傅“反派”的身份,选择了让师傅活下去,让师傅和家人一起活下去,如果世界最后灵气要消失,家人也不可能活下去,他选择为了家人献祭自己,这样若干年后,庄家还在,妹妹也还在,只是他不在而已。”
“主角庄年按照命运规划的,最终死于献祭。”
“如果总要有人死,那就付出最小的代价,如果要成为“反派”前,先作恶,那就作恶,他相当于走了一遍师傅的路,难怪每次看到庄年,他的眼神很复杂,想恨,可是真正推动他家灭门的人,是命运,他要恨也不纯粹,因为庄年作为师傅,同样陪伴了他很多年,让他变强,他没办法太恨同样失去了一切的师傅,不论如何,庄年教给了他很多。”
“正如同,主角庄年面对一无所知的师傅时,心情太复杂,早前恨,后来又羡慕,师傅家人健在,他却没了,什麽都没了,可是当他得知了真相,都不知道该恨谁,只能说命运的选择是残酷而正确的,灭门之恨,让他迅速成长,可是也是用了庄年这一个血淋淋的教训,因为庄年也是这样变强的,才能在后来教导主角庄年,推动他成为“主角”。”
两个庄年,谁又比谁好?剥开血淋淋的事实,也许还是庄年更惨。
因为命运要让他成为“反派”。
只不过,《仙》是以重生的庄年去讲述这个故事而已,主角庄年视角下的庄年,才会被只言片语盖过。
但是观众里不乏福尔摩斯,能从这零星里扒出,庄年在那条时间线里,也是同样的痛。
多少人为主角庄年而哭,就有多少人为了庄年而哭。
他们能够想象,面对主角庄年时的庄年该是什麽样的心情和心如死灰。
他竟然没有因为恨,而真的杀了主角庄年的家人,造成灭门惨案,光凭这一点,已经超越太多人了。
他是故事里的反派,也是主角。
他把主角庄年教得同样很好,几乎像是另一个自己。
由主角看反派,再由反派看主角,都是悲剧。
只是,主角庄年改变了悲剧。
“……主角庄年找到了办法,成全了师傅,让自己以“主角”的身份献祭,同时夺取了“反派”的身份,让师傅不至于死,师傅的家人也活下来了。”
“这一刻的主角庄年,他不是反派,而是真正的主角。”
“主角庄年从来不是反派,他一直都是主角,也不愧是主角,比起动不动就黑化屠杀世界,被刻意抹黑的原主角好多了。”
“能成为主角的人,品德总是高尚的,正如故事里被定位为“反派”,这一世成为“主角”的庄年,他当年不正是成全了主角庄年吗?”
“他们都是主角。”
“不论是“主角”、“反派”,还是主角、反派,哪一个庄年都担得起。”
“所以才说,两个庄年和主角反派的设置很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