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觅可以安心选人。
另外就是,她这次又遇上了先前的那位礼仪小姐姐——黄怡。
“又见面了呀。”
“很高兴,又见到您了。”
对方精神面貌比起上一次好多了。
米觅上了电梯。
这一次选角进行得较为顺利,无论是外形也好,演技也好,合适的人竟然不少,选起来自然没有从前费劲。
不过她也注意到,这次来的人里,不少是二线三线的艺人,像是名气不足的艺人排在了后面。
难怪选人容易了。
本身这些二线三线的艺人,外形和演技就被筛过一轮了,才能杀出重围。
自然比起纯素人或者学生好选。
米觅不介意用他们,只要形象贴合,演技足够,名气都是其次了。
这次选人来的人不少,他们见了她都带上了最好的笑脸。
她渐渐有了,好像发展不错的错觉。
当她用一部电视剧收获了成绩,这些人都开始向她释放善意和热情,不再是拍摄短剧时招募演员的场景。
米觅:【世界还挺现实。】
只要能选到演员就行。
可选择的对象多了起来,也是好事,更能筛选出最好的那一个。
米觅从电视剧后选择继续拍摄短剧,在不少明星眼里,都不一样了,她已经证明了她拍摄电视剧的能力,以后随时都可以再拍。
她想拍短剧,只是因为她想拍短剧而已。
相反,他们需要和她结善缘了,也许以后她拍电视剧就能用上他们了,卖个好总是没错的。
这就是这次米觅能看见不少知名且有演技二线三线艺人的原因。
在不少导演眼里,也证明了她的能力。
“虽然米导又拍了短剧,但可能就是单纯的想拍吧。”
而不是之前的,她只能拍短剧。
这就是区别。
一部《仙》足够证明了。
“米导不但拍摄短剧之后,拍摄电视剧的能力没有下降,还更精湛了。”
不少导演隐隐佩服起了米觅。
不是任何人改了赛道,还能轻易改回来的,米觅能够反复横跳,是她的能力。
再有拿拍短剧就是不行这种理由攻击米觅,都会有人拿《仙》反击。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导演审视起了短剧这片领域。
“从前觉得吧,短剧确实不咋地,可是为什麽米导还是喜欢拍短剧,是不是我们小看了它?”
“有可能,短剧可能真有我们没发现的优点吧。”
“先前不是有人想要效仿米导吗,也去拍了,不过短剧跟常规电视剧有点不同,就坠机了,这证明啊,拍短剧不是那麽容易的事。”
现在更多人以公正的态度去看待短剧,愿意仔细看了。
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傲慢和不屑一顾。
“米导可能就是在短剧里练出来了,”不少人动了拿短剧练练手的心思,并且迅速组建了班底。
还有人给米觅微号发了私信,请教她拍短剧的相关事宜。
米觅如今隔三差五还得上一下微号看看消息,现在给她发消息的人不少了,她得看看。
她看到了一些人咨询短剧的事,也将经验传授出去。
短剧是和电视剧不大一样,在节奏剧情上,比常规电视剧更快,要快还要保证看点,其实有点考验人。
一些习惯了拍摄常规电视剧的导演,可能会水土不服。
对面的导演:【受教了。】
然后向她发出了邀请:【听闻米导下部剧要拍摄爱情剧,我的朋友正好也要拍摄这种类型,米导有意向合作吗?】
米觅不意外消息的迅速流通,不过她还是拒绝了,哪怕知道这是好意。
【不必了。】
对面导演:【好。】
似乎从《仙》成功以后,类似的邀请就多了,从前短剧的成功,好像都没有这种效果。
米觅不得不感叹,圈子的偏见。
不过,她对短剧和电视剧还真没这种偏见,不论是哪一种,都是作品呈现的一种形式而已,真要说起来,哪有什麽高低贵贱。
她无法理解这种偏见的原因。
为什麽短剧就是圈子里鄙视链最底层?
这很不科学。
她暂时无法为导演将她的短剧和其他人的短剧分隔开来,而感到高兴。
因为她只是用实力证明了自己而已。
短剧导演还需要用更多作品来证明自己,也许到了那个时候,她才会真正的高兴吧。
所以什麽时候才能抛开这种成见?
第98章 98% 那个好心的邻居
米觅也不知道。
一个时代的偏见,不是一个人就能改变的。
名导系统:【时代是发展的,潜意识里的偏见需要无数人的努力才能移除,觅觅你不用想太多。】
米觅微微惊讶:【你怎麽知道我在想这个?】
【不难推测,】名导系统机械的声音里似乎也有了感情。
米觅对它笑:【我觉得你不像机器,倒像是个人,都能猜我在想什麽了,或者说你们的科技真的发达到这种程度了吗,可以探测出人的内心。】
【科技发展再发达,也无法探测人类的内心,不同的种族,内心想法瞬息万变,科技无法捕捉,只能根据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种族习惯,合理得出一个结论,】名导系统解释,【就算是系统,也只能在经过准许后,作用于人类表皮上,并不能掠夺个体。】
【这个我倒是有所耳闻,上一世科学院公开研究过一点有关系统的存在,】毕竟米觅生活的世界里,有很多系统和外界来客,系统并不是稀奇的存在。
所以一穿越拥有系统,她倒是没有特别惊讶,只是比较抗拒任务。
【只不过,虽然文娱发达,那时的科技并不足以解析系统。】
【这一世稍微还好一点,但是也只是好一点。】
实话说,米觅对比不出这个世界和那个世界科技的水平,因为各有千秋。
这个世界的发展都点亮在了武器实力上,她那个世界应该是文娱的科技发展更高。
一开始她还以为这个世界的观众除了狗血不会对其他类型的剧感兴趣,看着僵化掉的剧类型,米觅起初也是拿不准的,现在逐渐明白过来了,哪里是没有需求。
只是前人的成功,导致大家一窝蜂都去拍摄狗血剧了,创新又容易稳不住收视率,还不如呆在狗血这个大圈子里。
观众也只能被迫接受狗血剧。
他们不是不想要更好的剧,是太少太少了,而且也没人推到台前,部分狗血剧收视率很好,导致导演继续拍。
这个圈子就变成这样了。
米觅的到来算是初步打破了僵化,她能获得成功,观众的需求功不可没,也让其他导演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更多的人愿意尝试,市场也有了变化。
哪怕是跟风,也有了不同类型剧的活跃。
米觅什麽类型成功了,接下来一定有很多人跟风这个类型。
有她这个成功范例在前,模仿起套路之类也容易了很多。
正所谓,一饮一啄,自有定数。
米觅筹集演员完毕,进入了拍摄阶段,又开始了早出晚归,辛勤剪辑的日子。
几乎是天不亮,她已经起了,回来的时候,路上不见了人影,只有她一个人摩挲路面的声音。
沙……沙……
米觅在路灯下,静悄悄走着,思索着接下来要怎麽拍。
她轻轻呼出一口气:“呼……”
六月了,天气渐渐热起来了,天黑的时间开始晚了。
今晚的星星还不错,再这样的时代里还能看到漫天繁星,实在难得。
她不禁想起了课本里描写的,葡萄藤下,秋千架荡着,一抬眼全是明亮的星。
这个时代似乎也经历过那种安宁时光,有时间她有点想拍一个这种类型了。
一个慢节奏,静谧的生活,抛开一切喧嚣,独属于那个时代。
她不禁抬起手,张开五指,透过指缝看着星光,那个时代……要是拍摄该怎麽展现?
米觅一时间入了迷,张开的手指慢慢下移,是黑夜,路灯,稀少的路人,还有……一张融着灯光和夜色的脸?
她顿住。
邻居这麽晚了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