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零文艺妇女_分节阅读_第105节
小说作者:木头山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08 KB   上传时间:2025-07-07 13:19:08

  这样的产业链,不仅没有因为信息的发达销声匿迹,甚至越发猖獗,已经到了可以指定孩子的地步。

  有专门的人在各个幼儿园踩点,偷偷拍摄儿童照片,有买家看上,要出钱购买,才会出手。

  家长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己看好孩子,因为大部分孩子一旦被拐走,就很难被找回来。

  被找回来的,很多也都已经隔了很多年,他们和他们家人丢失的时间,又有谁来弥补呢。

  人贩子通常很难被找到,依旧逍遥法外,去祸害一个又一个家庭。

  从《父母手册》第一个故事发布之后,很多家庭都在期待李稻花的第二个故事。

  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他们都觉得这样的故事,拉进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借着看小说,发表自己对故事看法的机会,双方又多沟通了很多。

  尤其是家长,迫切希望第二个故事能继续让自己多了解孩子。

  真的看到第二个故事的时候,很多家长都后背一凉。

  因为李稻花在这里面写的很多人贩子的手段,真有人遇到过,只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自己的孩子没有被拐走。

  也有人其实没有遇到过,但是把自己身边的一些正常事情联系起来,总觉得可怕。

  “哎,你记不记得,李姐家孩子被拐走的时候,好像咱家附近,就是来了个磨剪子的小车,当时你还说呢,谁家磨剪子还开车。

  你说……李姐家小孩会不会就是让那辆车给拐走了?对了,那辆车的喇叭声也很大!”

  看完故事,女人就跟男人提起一年前他们街坊李姐家的儿子被拐走的事。

  当时找不到自己家孩子之后,不止是李姐全家,他们这街里街坊的,全都发动起来,一起跟着找。

  结果当然是没找到,两岁多的孩子,就算是自己跑出去,也跑不远,他们找不到,那就只能说明是被拐走了。

  从那之后,李姐就好像变了个人,每天精神恍惚。

  有些事情就不能多想,越想破绽越多。

  “你说的还真是!走,咱们去跟王哥说去。”王哥是李姐的老公,他们不跟李姐说的原因是,万一不是真的,只是他们多想,最后没把孩子找回来,那对李姐来说又是一次打击。

  王哥这会儿也火急火燎回家呢,他在自行车厂上班,厂里待遇还不错,各种文化宣传也到位。

  李稻花的《父母手册》,厂里人都爱看,每次发表之后,厂里也都会放在宣传栏,方便大家观看。

  看到李稻花写的人贩子各种各样手段的时候,他也是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那个小车。

  那个小车太扎眼了,当初可不是一个两个人有这样的疑问,更别说,他们磨的刀还不怎么样。

  王哥用最快的速度请假回家,就是想向街坊们打听打听,记不记得那辆车具体长什么样子,车牌号是多少。

  这时候的汽车虽然比之前多了很多,可还属于是稀罕玩意,王哥就是寄希望于大家会记得这辆车。

  “我就记得是辆白车,车玻璃黑漆漆的,看不到里面。”

  “我记得磨剪刀的那个男的额头上有颗黑痣,还挺大的。”

  “我知道车牌号!”

  突然有个稚嫩的声音,说自己记得车牌号,所有人转头,就看到是个扎着蝴蝶结的小女孩。

  “别瞎说,说错了,警察叔叔把你抓走。”小女孩的爸妈威胁道,随后跟街坊们道歉,说小孩子不懂事瞎说的。

  王哥这会儿已经顾不得了,街坊里,只有这个小女孩说自己记得,死马当成活马医。

  “洄洄,你跟叔叔说,车牌号是多少?”

  “我不记得了……”

  听到洄洄改口,王哥都急了,刚准备再问,就听到洄洄继续说:“我不记得车牌号,但是我之前画下来了,我在上面写了。”

  这时,洄洄妈妈惊喜地说:“对!那天正好是教洄洄画车,就看到了那辆车,洄洄是按照那辆车画的,车牌号也画了,画我还收着呢!”

  女人说完就回家,从床底拉出一个箱子,里面都是小女孩的东西,各种各样的玩具,还有看过的书,用过的作业本……

  总算是在里面找到了那张画,根据画里的车牌号,公安很快就找到车主,车主就是那个磨剪刀的男人。

  公安找到他的时候,他在另一个市里磨剪刀呢。

  车上当场被搜出来一个附近的小孩,两个男人差点没被当地群众给活活打死,还是公安人员护住他们,说要带他们回去,找到更多被拐卖的孩子,当地群众才冷静下来。

  这才知道,这两人不是第一次拐卖孩子。

  证实他们真是拐卖孩子的,王哥的心里燃起希望。

  这两个人,只有头上有痣的男人是之前来王哥他们家附近的,另一个男人王哥他们没见过,看来他们是团伙作案,不止这两个人。

  公安根据群众们提供的线索,还有这两人的招供,很快就找到了另外几个还没被卖出去的孩子,王哥的孩子不在其中。

  他的孩子具体被卖到了哪里,这两人也不知道,因为他们只负责拐孩子,卖孩子的是另外的人。

  拐卖孩子的故事一发布,不止是教育界,很多行业都感受到了来自李稻花的深深恶意。

第106章 以麦代稻首先是医院,第二个故事……

  首先是医院,第二个故事里,李稻花提到了,会有医院帮忙开出生证明。

  这个年代开出生证明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计划生育严格推行之后,有些地方生孩子要提前打报告。

  打报告之后的两年内,如果没生孩子,那报告作废,重新申请。

  超生的孩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黑户,直到家里补上罚款,或者是用其他方法,落户在别人名下。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贩子轻而易举就能拿到出生证明,这说明什么?说明医院里有坏人啊。

  之前教育界被盯着的时候,其他各行各业都看热闹,也加入进来,积极监管,现在总算是轮到他们了。

  除了医院,还有许多其他行业,比如走街串巷的小商贩。

  不过小商贩也没有受到太大的打击,这时候的小商贩,自己挣钱,都是一点点挣起来的,没办法跟国营单位一生全包相比。

  他们挣钱之后,第一件事不是买车,而是存钱自己盖房子或者是买房子。

  就算是买车,买个自行车,完全够平时走街串巷拉货用。

  用小轿车拉货,拉的货利润不大的话,卖货挣的钱,可能都填不上油费的。

  有小孩的家长,突然觉得,身边可疑的事情变多了,好像谁都在密谋拐卖自己家的孩子。

  街道上,人们看到朝人要钱的小乞丐,第一反应不是避之不及,而是感慨,

  这可能是谁家的孩子,被拐卖到这里,现在这么可怜。

  还有一些真的是自己家里不愿意养孩子,想要把孩子卖出去的人,这会儿对方也担心,他们这不是他们自己的孩子,是拐卖来的孩子。

  两者可是完全不一样的,别人不愿意养,他们养了,他们是在做好事,对孩子来说也是件好事,毕竟连孩子都要卖的家庭,非让他们养的话,这孩子也不会过上什么好日子。

  而拐卖来的孩子,他们养的话,那就是作孽,对孩子来说也是坏事,人家本来可以在亲生父母身边的。

  一些本来就想着买孩子传宗接代,不管孩子到底是哪来的人,这会儿就觉得李稻花多管闲事,孩子都涨价了。

  当然,影响最大的其实还是人贩子。

  他们的手段,几乎让李稻花给暴露了个七七八八,要想提高成功率,还要改良手段。

  改良这件事可不是说句话那么容易的,任何一次改良,都需要经过多次的验证,才能确定,是往好的方向改良的,而不是反向修改。

  继赌博行业之后,又一个违法犯罪行业被李稻花基本上全暴露出来。

  要知道,人贩子贩卖人口的时候,不是只拐卖小孩的,只不过小孩相对更容易拐卖,所以他们更多的时候是拐卖小孩罢了。

  可生育的妇女,同样是他们的拐卖目标。

  因为李稻花的这本书,已经不只有一个人贩子团伙被发现,抓到了不少人,虽然没有完全根除,对人贩子团伙也是不小的打击。

  有不少人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发现的,他们没看过李稻花的《父母手册》。

  而人贩子的核心头目就不一样了,这些核心头目通常心狠手辣,还有家族传承,为了能更好的掌控整个贩卖团伙,通常都要有一技之长,核心技术是不能让别人知道的,避免自己被踢出去。

  手底下的人被抓,也要调查啊,得知道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这样才能避免更多的人被抓。

  调查来调查去,就调查到了李稻花的头上。

  看完李稻花写的《父母手册》,人贩子头目都气笑了,你有这技术,你自己拉个班子,正儿八经的拐卖人口不行吗,你在这给大家拆台?

  老祖宗的玩意全让你给抖露出来了,缺不缺德啊。

  到底是谁缺德这事先放一边,反正缺德的人贩子决定,好好给李稻花上一课。

  她不是喜欢教别人怎么防备人贩子,那行,他们就直接拐卖她!直接来个根除!

  人贩子和人贩子之间也是有联系的,毕竟买家也就这么多,一个地界有钱买的也就这么多,大家是竞争对手,也是隐形的合伙人。

  听说要拐卖李稻花,就有其他的人贩子一起,商量着要把李稻花卖到最偏僻的地方去,还要卖给最残忍的家里去,哪怕是不挣钱,倒贴钱,他们也愿意。

  “我这有一个合适的人,他家之前在我这买了个女的回去当媳妇,两年之后又想找我买,但是他们钱不够,还没给他们物色呢。

  据说上一个女的,到他家之后,当天就被打断腿,拔了舌头,省得担心她逃跑,女的还挺犟,就这样,还不让那家的傻儿子碰,那老头就给她饿了三天,饿的没力气,傻儿子再进去就容易了。

  那老头可狠多了,说到那女的的时候,就说死了就死了,尸体直接扔猪圈,还能给猪补补,可惜生的是个闺女,没养活,一起扔猪圈了,要不还准备卖给我,让我便宜给他在买个女的。”

  “这个行,家够不够偏?不够偏可不行,这女的,就算是打断腿,拔了舌头,人家还有手,还能写。”

  “那就把手也打断,多大点事。”一个头发花白的妇人阴狠地说。

  其他男人赞同的点头,李稻花确实值得这样的待遇。

  “绝对够偏,我办事,你们放心。”

  “行,那我们就商量商量,怎么把她拐出来,一般的方法可不管用。”

  以前他们拐卖妇女很容易的,看到形单影只的,直接捂住嘴巴带走,这是最粗暴的,也是最考验体力和技术的,必须要壮汉才行。

  稍微用点技术的,就是骗,说带着她们去挣钱,或者是利用同情心,说自己的孙子丢了,或者是什么东西丢了,让帮忙找找,这么找着找着,就找到了偏僻的地方。

  说带李稻花挣钱这项首先就被排除了,他们一群人,整天提心吊胆挣的钱,还不如人家坐在家里,动动脑子挣的多。

  更别说,人家不仅挣得多,还风光啊,名利双收。

  他们还带人家挣钱呢,真不够笑掉大牙的。

  直接抓就更不靠谱了,根据报纸上说的,李稻花平时就不经常出门,只要出门,大多数就是去学校或者是单位,参加什么演讲会,车接车送的,他们根本就没机会。

  思来想去,他们觉得,好像不管用什么方法,他们都很难把李稻花拐出来,因为第一步,接近李稻花他们就很难做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4页  当前第10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5/1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零文艺妇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