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死道友不死贫道,唐出生也不值得他搭上自己的职业生涯。
那个丁丽也真是,有稻花老师这关系为什么不用?如果用上稻花老师,这件事就是另一种结局啊。
所以说最大的问题就在李稻花身上,李稻花为什么要偷偷的回来。
反正呢,怪了一圈,这个校长就是觉得跟自己没关系,自己委屈得很。
在这种群情激愤的条件下,很快,校长和唐出生都被停职调查,这次调查更加全面,负责调查的人也更厉害和权威,誓要给大家一个说法。
而李稻花还在输出,不仅质问这两个人,还质问起整个教育系统,这两个人狼狈为奸这么长时间,难道就没有人发现吗?
发现为什么不举报,如果有举报,为什么没人处理?
是没有人负责管这一块,还是负责人也知情不报,参与其中?
除了大学,还有多少学校存在这样的事情,别跟她说没有,那不可能,她不相信。
麻了,教育系统的人都麻了,对不起长官,刚开始没认出是你。
不过她也不是信口胡诌,她说的也是有道理的,趁着现在严打的热度还没下去,干脆在教育界也来个严打。
李稻花说的有没有人管这一块,照目前的教育系统来说,并不完善,确实存在监管不力,权责不明的问题。
李稻花甚至开始质疑,她之前资助的图书角,是否真的有送到学校,还是被人用其他方式截流,以这个校长和唐出生的道德标准,她是不相信这两人会为学生办好事。
别念了,师傅别念了,已经在做了,人都要忙出火星了。
李稻花的知名度跟以前比起来,那是天差地别,全国上下,不说百分百,百分之七八十的人还是听说过的。
之前她做图书角的事,她没宣传,很多人也就不知道,也就是学校里会悄无声息的出现一个小小的图书角。
这次的质问,很多家长开始问自己孩子,他们学校有没有这样的图书角。
不是所有的家庭都富裕,很多家庭也都是省吃俭用的供自己孩子上学,学校有一个图书角对孩子和家庭都是好事。
“有啊,每天去借书的人可多了,老师让我们要爱护里面的图书,报纸栏也经常会换新的报纸。”
小孩漫不经心的回答,这个图书角在他们学校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大家都从新奇转向习以为常。
其实图书角刚建成的时候,他们也跟爸爸妈妈说过。
那时候很多家长都不以为意,或者是认为这就是学校应对上级领导检查,过段时间就没了,没想到还真一直开着啊。
那也不是所有的学校执行的都很好,李稻花说的没错,确实有学校,拿到图书后,转手就把它卖出去,或者是拿给老师当顺水人情……
为了减少贪污情况,李稻花已经尽量不给钱,而是直接给东西了,那也挡不住有心人的算计。
知道自己孩子所在的学校没有图书角的家长,也不说别的,跟学校掰扯没用,就给稻花老师,不对,是稻花同志写信。
在这个贫穷的年代,私人慈善还很少,李稻花的这个举动,让很多人又重新认识李稻花。
以前只是觉得,李稻花是大作家,有钱,还喜欢在报纸上骂人,属于瑕不掩瑜。
现在不一样,稻花同志不仅教大家挣钱,有钱她是真办好事啊,那些骂稻花同志的人,他们愿意把自己的钱拿出来为大家做好事吗?
没问题的校长和老师自然是兴高采烈,把这些蛀虫踢出去,他们也能更好的进行工作。
有问题的可就开始担惊受怕了,想方设法的送礼,就是想保住自己,哪怕保不住自己的位置,只保住自己的命就行啊。
“一般情况,只是批评教育,谁还没有个犯错的时候,只要诚恳认错,以后不再犯就行,顶多是开除,情节严重,比如说像这次的乱搞男女关系之类的,或者是致人死亡,才有可能有牢狱之灾,甚至枪毙……等会儿,你不会是……”
走关系嘛,那肯定是有关系才能走,没关系你直接拿东西过去,人还以为你钓鱼呢。
这有关系就得提点两句啊,提点就提点到问题上面了,谁也不傻,有些事,可以帮忙走关系,有些事,那有了关系,就得担责任。
担不动,那就不是走关系,是害人。
丁丽和李丰获两人回老家,偏僻的小山村,信息也十分闭塞,等到李丰获准备走的时候,外面的消息才传过来一点。
这消息还是学校传出来的,《白色象牙塔》想要传到他们这边时间还早着呢。
第86章 没受过专业训练“学校图书角?学……
“学校图书角?学校什么时候有图书角了?”
丁丽上学的时候,他们学校可破着呢,要什么没什么,书本都只有一套,老师用,每天上课,都是老师把课文抄在黑板上。
他们这里的学校经费有限,村里也穷,大家课本都买不起,更别说什么课外书之类的。
也是因为这样,山里的孩子们见识要比城里的孩子少很多,她曾经也自卑过。
不过一步步考上大学的过程中,她逐渐接受外界,自卑也逐渐减退。
如果她上学的时候,学校就有图书角,或许她就能更早的知道外面的世界,也会有更多的同学能继续上学。
“学校没有图书角,但是老师听说稻花老师其实一直都在资助各个学校办图书角,老师说,想去试试看咱们学校能不能申请到。”
“这个是不用申请的,只要
是正规的学校,都应该有的,你们学校没有,可能是漏了吧?”
李丰获觉得,丁丽她老家,比他们老家还要偏僻,被他们当地统计的时候漏掉也不是没可能。
“真的吗?老师已经去了,真希望我们学校也能有图书角!”
张春是红星小学的校长兼老师,准确的说,他们学校就他一个老师,他是之前十年的时候来这里的,年纪大了,不折腾了。
这里的村民对他也挺好的,那时候村民们也接济过他不少,在这里当老师,算是发挥余热,回报这片大地。
来县里的时候,他是有些忐忑的,他也算是在大城市呆过的人,不是一无所知。
他兜里还有一封信,如果县里不解决图书角的事,他就准备给稻花同志寄信。
“你们学校没有图书角?”听到张春这么说,接待人员头都大了,这可不是小事。
现在全国人民都在关注教育问题,每个地方都在自查自纠,已经有地方有人下马了。
此时,所有人的想法都是,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超负荷运转,把自己负责的事情尽可能的做完美。
这会儿听到有学校没有图书角,甚至都没听说过这件事,接待人员脑子里已经瞬间想好处理方案。
还准备着揪出背后贪污受贿的人,说不定还能小小的立功。
“你们学校所属的单位、乡镇、具体地址、学校名字、校长名字、……”
“我们学校是村办小学,所属乡镇是桥头镇,红星小学,校长名字张春,就是我。”
按照张春提供的详细信息,接待人员带着他到档案室一通找,结果发现,桥头镇下面根本就没有叫红星小学的学校。
打电话到桥头镇,桥头镇也表示不知道这个学校。
几经周折才知道,他们这个学校成立的时候就不规范,所以桥头镇根本就没有档案。
没有档案,在整理图书角名额的时候,也就没有把他们学校算在内。
现在需要去实地考察他们学校,确定这是个正在使用,确实存在的学校,确认之后,会给他们也安排上图书角。
“麻烦你们了,学校的孩子们也盼着这个图书角呢。”
“不麻烦不麻烦,学生们有你这样的好校长,好老师,是他们的福气啊!”
张春回来把这个消息告诉学生们,所有的学生都激动的跳起来。
丁丽也从张春这里知道,李稻花在报纸上发的读后感。
“太好了,是稻花同志,我们有救了!没想到稻花同志也关注着这件事呢。”
李丰获心想,她不仅关注着这件事,这件事闹出来还是她出的主意呢。
管杀不管埋算什么,稻花主打一个丧葬一条龙。
“稻花同志知道的可真多,没想到,唐老师……不对,唐出生真的还能到别的学校当老师啊……”
丁丽惊出一身冷汗,气的浑身发抖,她真的以为,举报成功,唐出生以后就再也不能祸害人了。
“没事,稻花只要出手,对方就算是不死也要脱层皮。”
李丰获可是知道自己这个妹妹,长得乖乖巧巧的,看起来又是个拿笔杆子的,可她那笔杆子真能戳死人。
更别说,她可不是什么善茬,惹到她头上,那算是完了。
丁丽不乐意,撇李丰获一眼:“你对稻花同志尊重点,稻花同志现在不让别人叫她老师,那也不能直呼其名啊。”
李丰获无语,他在家都是这么叫的,习惯了,李稻花作为他堂妹,他总不能在家还叫她稻花老师,稻花同志吧……
他要是真敢这么叫,别说他三叔,就是他爸,都得打他一顿。
他已经见过丁丽的外婆,丁丽外婆对他也很满意,没有因为他没上过大学,只是个开大车的工人就觉得配不上丁丽。
只是让他一定要对丁丽好,说丁丽太苦了,从小没了爸妈,别的亲戚又把她当成累赘,现在丁丽有出息了,又想沾上来。
“小丽啊,你就跟着丰获走吧,不然等过年,那些人来,又要说你不孝顺,你们以后啊,也少回来……”
外婆叮嘱着,她觉得李丰获是个好小伙,比丁丽的那些亲戚好。
“外婆……”丁丽想留下来过年,她要是不在家过年,外婆一个人孤苦伶仃的。
前几年她刚考上大学的时候,每到过年,那些亲戚就过来,还有给她说亲的,非要让她嫁给有钱人家的傻儿子,还说自己过去就是享福的。
她还要护着外婆,就算是想打他们,也放不开手脚。
“要不,让外婆跟咱们一起去北平吧,我在北平还有套小房子,你们先住那。”
丁丽犹豫,李丰获说:“你还犹豫什么啊,怎么,你不愿意嫁给我当媳妇啊。”
“说什么呢,越说越离谱,我要是不愿意,能把你带回来见外婆啊。”丁丽羞恼地锤了李丰获一拳。
“就这么决定了,我去再买张火车票,咱们收拾收拾就走。”
外婆不愿意,丁丽就哭着说自己害怕过去被人欺负,让外婆跟她一起,她才不害怕。
两人去买车票,李丰获踌躇半天,直到买好票,回来路上才下定决心。
“小丽,我跟你说件事,这事也不是故意瞒着你的,主要是家里人不让说,但是现在咱们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过年我也准备带你去见我父母,你迟早要知道的。”
李丰获在这铺垫半天,他越是铺垫,丁丽的心越是往下沉。
众所周知,铺垫越多,事越大。
结合着之前唐出生的事,丁丽都开始怀疑李丰获是不是已经结婚,也把她当做消遣。
丁丽的眼睛已经开始积蓄泪水,毕竟,李丰获的年龄确实不算小,他这个年龄,还有正经工作,按理说很好找对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