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是A,有的是S,有的是I……
“我之前说过甲国的含义,那么按照正常的翻译,这个甲国,应该被翻译成第一,乙国应该是第二,用字母ABCD的顺序来替代也可以。
但是很显然,这些国家选择用自己国家的首字母来替代了甲国,从而达到文化宣传的手段,暗示最优秀的国家是他们自己。
这点,各国的报纸上也能看到,同学们如果还有疑问,之后可以去查看。
正因如此,《时间围城》才会意外获奖,因为这部作品,是符合他们文化宣传理念的。”
这么充分的证据,大多数人还真是无话可说,甚至开始反思,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诺贝尔文学奖对国家来说,是否重要。
但是那个学生还是不同意,认为李稻花是在狡辩,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卑鄙可耻。
对于这种活在自己世界,沉浸在对西方幻想中的人,李稻花觉得自己都多余跟他解释。
最适合他的小说是《董乐成功学》,把这部小说里走线的方式吃透,赶紧去他向往的西方“圣地”去,要是这个人想要申请公费留学,她非把他搅和黄不可。
真把她李稻花当成是什么老好人了,姐姐有的是力气和手段,记住你了小子。
给欧阳远使个眼色,欧阳远无奈地记下这个男生的长相和他身边的人,准备等下去问问这个男生叫什么,哪个学校的……
他不是从犯,他只是为了维护社会安定,不让李稻花出口气,她指不定要在什么地方出气呢,精确打击,不伤及无辜。
更何况,稻花也不是没有分寸的人(应该吧)。
李稻花的这番言论,后来让在场的记者全都写进当天的演讲会报告中,没去现场的人大呼过瘾,也更后悔,自己怎么就没挤进去呢。
第96章 她值得一个□□李稻花还在这写签……
李稻花还在这写签名呢,演讲会之后就是签名会,她的签名,现在可值钱的很。
每个学生只签一本,有的学生一下子拿过来好几本,说是帮同学带的,谁知道到底是干什么。
李稻花随手拿出一本,签完就是下一个人。
等着签字的人太多了,就这样还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排到呢,时间一到,学校的护卫队就护着李稻花赶紧撤。
就这样,几次后,李稻花都想爆炸,直接去外地开始,路上好歹有时间可以休息,还是公费旅游。
在这个年代,省和省之间还没那么像,每到一个新的省份,都是完全不同的风貌。
相同的是,人们都很热情,很多地方的人,甚至还会给李稻花投喂食物,说她肯定没吃过他们当地的特色美食。
一趟下来,李稻花不仅没瘦,还略微胖了点,空手去的,大包小包回来的。
“挺好,这天南海北的,也是吃上了。”要不是过海关的时候,
拿这些熟食不方便,她高低要带过去吃。
十二月份要去参加颁奖典礼,去的时候,李稻花从上到下穿的衣服,都是有讲究的。
别人去穿什么无所谓,她李稻花一定要成为现场最靓的崽。
穿的衣服是新中式,方便活动的同时,还不耽误展现传统文化,跟其他人有明显的区分。
红色呢子大衣,黑色内衬和黑色马面裙,别问冷不冷,她下飞机就坐车,从车上下来直接就进有暖气的房里,吹冷风的机会很少。
头发全部盘起来,用一根金发簪固定,突出一个有钱,但是咱也不是那种暴发户。
这次去参加颁奖典礼,可不是她一个人去,还有陪同的人,就是为了做到尽善尽美,在这样的国际大舞台上展现出国家风采。
一路上,随行人员一直在给李稻花讲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见面的什么怎么样,平常的饮食之类的。
最重要的是,劝李稻花收着点。
“稻花同志这次是出来为国争光,这些外国人要是有些不了解我们文化,无礼的地方,稻花同志稍微忍忍,不要跟他们一般见识。
他们再怎么说,把这个奖给稻花同志你,就说明是认可稻花同志的才华的……”
跟李稻花接触多了就知道,李稻花完全就是吃软不吃硬,你要是来硬的,那她直接头铁莽过去,腰杆子太硬,受不了这委屈。
飞机刚落地,立刻就有人过来迎接,车都是准备好的,一排直接开到大使馆。
大使馆准备好了欢迎酒会,欢迎酒会不止是大使馆的人参加,当地华人和友好人士都参加了酒会。
李稻花也表达了自己的感谢,签名是少不了的,好在她已经习惯签名,很快就能签完一个。
再加上国家本来就不算大,当地的华人人数就更不算多,酒会总共也就几百个人。
这些人拿着的书,有中文版的,也有外文版的,外文版的要占大多数,毕竟,这里是外国。
参加酒会的人大多年龄都不算小,李稻花在这里算是年轻的那一批。
她是不喝酒的,喝不来这个味道,所以酒会给她准备的是汽水,还特地冰镇了,因为听说李稻花喜欢喝冰镇汽水。
酒会在操办的时候,特地找的年轻人一起准备,就是为了更合年轻人的风格。
在大家举杯庆祝的时候,李稻花的酒杯能看到明显的气泡,她喝了不止一杯。
也是因为有李稻花带头,一些本来不得不在这种场合喝酒的人,也有了选择汽水的机会。
随行记者都要把这些拍下来传回国内的,这可是一手素材。
“记住,一定要收敛点,这是别人的地盘,稻花同志,你是最棒的,祖国为你骄傲!”
临参加颁奖典礼之前,随行负责人还在叮嘱李稻花。
如果可以的话,他真的想从头到尾帮李稻花操办这次出席,可惜,李稻花不是别人,她还年轻,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
他们只能尽可能给李稻花建议,采不采纳,那就是李稻花自己的事情了。
他们还给李稻花准备了演讲稿,还有各种应对记者提问的稿子,想让李稻花记住这些,到时候能用上。
看起来是没用的,也没见李稻花看过几次稿子,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或许稻花同志晚上回房间之后,自己有在努力呢。
这种背地里偷偷卷的人,也不是没有。
可惜,李稻花并不是那样的人,她卷是真的,从她发布小说的速度就能看出来,偷偷卷是不存在的,在大家看不到她的地方,她只会更放松。
而且他们准备的稿子,其实也不需要怎么看,公式化的演讲稿,她又不是不会,真当她穿越之前只看营销号了?心眼子学习她也没少学!
到了会场,立刻就有人把她领到地方,在场的亚洲面孔很少,但是只要是亚洲面孔,看到李稻花都要用中文寒暄两句,哪怕只是说一句你好。
在这里,李稻花都已经不仅仅是代表自己的国家,还代表着其他亚洲国家。
其他的人很少跟李稻花打招呼,他们也不想留意和区分,亚洲面孔有什么不一样的,哪怕李稻花已经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毕竟,李稻花和她的国家只是遵守规则的人,而他们,是规则的制定者,这让他们天然的拥有优越感。
李稻花也不在乎,我还不想跟你们打招呼呢,最好大家别坐在一起。
等到与会人员全部到达,颁奖典礼正式开始,全场强光瞬间熄灭,颁奖台上的灯光最强。
在上台之前,会对获得者进行介绍,同时也是颁奖词。
李稻花是第二个上场的,在轮到李稻花的时候,颁奖词同样还是英文,李稻花身边的随行人员实时翻译。
这样的颁奖词通常会有一些专业词汇,带翻译员是防止李稻花哪里没听明白,同时也知道,李稻花肯定是要用中文发言的。
李稻花坚持用中文发言的初衷他们十分支持,也不能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来弥补。
这个翻译员不止是李稻花的,也是在场所有不懂中文的人的。
刚开始还好好的,尊敬的国王和皇后陛下,尊敬的诺贝尔奖得主们,女士们,先生们①,李稻花是位优秀的思想家。
后面就开始鬼扯,翻译员还在担心自己如实翻译会不会让李稻花生气。
实时翻译,只要对方不停顿,翻译人员就很少有长时间的停顿。
李稻花立刻就察觉到不对,而且,她也不是完全不懂英文。
“我能听出来他说的什么,你最好如实翻译,让我自己脑补的话……”
有些词李稻花听不懂没关系,做那么多年的阅读理解完形填空,不是白做的,结合上下文联系。
至于说联系的对不对,那就看天意了,反正她上学的时候,天意向来不站在她这边。
听到李稻花气势汹汹的要开始脑补,翻译人员快速如实翻译。
「她用充满理想的笔触,揭露了政治的黑暗,用理想中人性的光辉,映照出现实人性的黑暗。
她用无与伦比的想象力,为我们描绘出一个完美的乌托邦,在东大贫瘠的土壤中,爆发出巨大的反抗,身处黑暗,却心向光明。
对文明和光明的渴望,让她创作出《时间围城》这样的优秀作品……」
翻译人员越是翻译,李稻花的表情就越不好,甚至开始冷笑,这说明,人在怒极的情况下,真的是会笑的。
倭国和韩棒这些对中华文化了解比较多的人能看出来,李稻花这笑已经代表着她很不爽了,冷笑他们还是能看出来的。
可惜,他们能看出来,不代表着别人也能看出来,尤其是对西方人来说,他们并不关注亚洲面孔的变化,只能看出来李稻花笑了。
他们就觉得,李稻花果然是向往西方文明的,你看她都笑了。
随行人员一直担心李稻花会暴走,全身崩的紧紧的,随时准备站起来按住李稻花,让李稻花冷静。
可惜,准备了半天也没用上,李稻花稳稳的坐着,听他们把颁奖词说完,然后让她上台领奖致谢。
等到让李稻花上台的时候,旁边的人低声说:“完了……”
按照李稻花的性格,沉默这么长时间,指定是要来个大的,不来大的,那他就敢吹牛说李稻花能获得诺贝尔□□,她真的为
和平做出了贡献。
他猜的还真没错,短短的路上,李稻花就已经想好了,接下来自己要说什么。
和平个屁,我来是给你们脸,既然你们不要脸,那就别玩了!
真把自己当回事了?别人捧着你们,李稻花可不捧,今天就是这个奖不要,她也要开嘲讽。
在场的人还都想不到接下来会有什么样可怕的事情发生,看到李稻花往台上走,都在鼓掌,至于心里怎么想的,那就不清楚了。
参加活动的人穿的都比较正式,男的大多穿西装或者是民族服饰,而女的大多穿的晚礼服。
相比之下,李稻花穿的就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不过,她作为获奖者,暂时原谅她,后续让报纸批评她就行了。
她应该没参加过这么高档的典礼,有些不知所措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是小地方来的人。
一些贵族人士心里这样想着,用俯视的视线看着李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