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零文艺妇女_分节阅读_第98节
小说作者:木头山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08 KB   上传时间:2025-07-07 13:19:08

  其实从之前就能看出,李稻花是个很擅长跟媒体打交道,也很擅长营销的人。

  上次的星云奖,颁奖典礼之后,阿美莉卡读者的视线全都集中在李稻花身上,另外几个获奖者都没有多少人讨论。

  这次同样如此,许多国家的读者都在讨论李稻花,不论好坏,至少比没有人讨论要好,对于他们新闻人来说是这样的。

  被人们关注着的人,通常可以获得比较好的结果,最惨的是那些在无人在意的角落,悄无声息消失的人,他们可是见过不少这样的人。

  采访之前,首先要拍照,这座四合院并不大,本来也没打算当做长期居住的房子,它不仅不大,还没有好好装修。

  只是简单的收拾收拾,干净能住人就可以。

  这样的房子让过来采访的记者有些诧异,毕竟他们知道,不说在东大,李稻花在阿美莉卡都挣了不少钱,她完全可以住在大别墅里,特别豪华,自带花园的那种。

  现在看起来不是这样的,她的生活好像有些拮据。

  记者小心翼翼地问她是不是被打压了,或者是什么别的问题,或许他们可以帮忙。

  “当然没有,只是之前在颁奖典礼上被人羞辱,我的读者为我打抱不平,用鲜花表示对我的支持,鲜花太多,堵住了我家的大门,我只能暂时住在这里。

  你看,这里的花,就是从那里拿过来的,很漂亮。”

  这样的话,记者有些将信将疑,提出采访之后想去看看那样的场景,李稻花当然不会拒绝,她又没说谎。

  采访的时候,记者问到关于这次颁奖典礼,李稻花说的那些话,以及事后其他媒体对她的批判。

  李稻花淡定地说:“我说过,我就是未来,文学终究还是要回归到文学本身的,掺杂的杂质越多,也就越不纯粹。

  他们的老是刻在骨子里的,他们甚至不愿意睁开眼睛看看世界,老的只剩下陈腐的气息,迟早要被时代抛弃。

  未来不是属于他们的,未来是属于每一个努力奋斗的普通人。”

  哎呦,你要是这么说,我们可就来劲了,多说点我们爱听的。

  阿美莉卡的梦这时候还没有变质,至少底层人还并不知道,这只是个谎言。

  或者是,谎言说的太多,他们自己都相信了,毕竟,阿美莉卡最擅长弄虚作假。

  李稻花的这种底层人奋斗说,在阿美莉卡还是很有市场的,也是阿美莉卡一直在引导的价值观。

  他们也拍过不少影视作品,来展现,哪怕是再普通的人,也有机会通过奋斗,实现阶级跨越。

  在提到阿美莉卡有不少读者也支持她的时候,李稻花还特地说感谢支持她的读者,他们虽然远隔万里,还是希望她的每个读者都能家庭幸福美满,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记者听完翻译,还有些惊讶,他们也了解李稻花,来之前看过不少关于李稻花的采访,她之前的发言,怎么说呢。

  一点都不像他们认识的华人,攻击性极强,包括现在采访,他们也见识到了李稻花的攻击性。

  只是提到她的读者很支持她,瞬间就变了,这祝福,听起来诚意满满,从家庭到身体,再到方方面面。

  而且,听说,他们这里的人,都会巫术,搞不好这真的是祈福的一种,那他们要是没有享受到,岂不是太亏了。

  有记者赶紧补充,希望李稻花也能给他们这样的祝福。

  不要钱的祝福说送就送,收了不要钱的祝福,可就不能收要钱的喽~

  现在看来,李稻花人还怪好的,哪里好,当然是对读者好啊。

  不说有求必应吧,但是人家这巫术,搞不好读者都要占便宜。

  还有就是其他国家对李稻花的种种污蔑,什么私生活混乱之类的。

  李稻花的回答是:“建议你们去查查是谁说的,谁这么说我的,通常就代表着,他是这样的人,不然他怎么会这么想别人呢你说是吧。”

  当然,这话肯定是不对的,但是,李稻花觉得,这话放在那些人的身上,绝对是百分之一百的应验,甚至还会有意外惊喜。

  记者想想,别说好像还真是这样的,他们写新闻稿子胡编乱造的时候,那也是身边的案例信手拈来,用习惯了都。

  自己编那多费脑子啊,一个月挣几个钱,这么拼命。

  公司是老板的,身体可是自己的,能爱护尽量爱护。

  几个人在一起,捅咕半天,宾主尽欢。

  最后,李稻花还让欧阳远带着他们去之前的家外面转一趟,看看她李某人的名气。

  咱真不差啥,就咱在北平的读者数量,都可能超过了国外一个国家的读者数量,要不是为了挣外汇,老老实实在国内写都够她活的

  很潇洒了。

  记者们看到遍地的鲜花,也都惊呆了,尤其是,就在他们看的时候,还不停的有新的读者来送花。

  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可以说是全方位通杀。

  在这个时候,人口总数,以及集中居住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能够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人群。

  这是国外很多国家都做不到的,光是这么多人给李稻花家送花这件事本身就值得令人吃惊。

  他们随机采访了几个路人,问他们为什么这么支持李稻花,李稻花有什么魅力。

  成年人大多都是因为李稻花的作品,以及李稻花的爱国,小孩子更多的是因为李稻花的图书角计划。

  阿美莉卡也有慈善,只是他们的慈善在救助流浪汉,救助所谓的难民上,教育方面可做不得慈善。

  不仅不能做慈善,还要让人在教育上投入更多的钱。

  你都想要看着教育改变命运了,怎么能嫌命运贵呢?免费的也有,可是你愿意用吗?用了能改变命运吗?

  不学习,快乐教育,长大老老实实糊糊涂涂的被压榨,才是他们最希望的。

  不过这个他们回去是不会写的,能写李稻花积极参与慈善事业,都已经是看在李稻花祝福他们的份上了。

  要是让普通人知道,慈善事业还能这么做,他们岂不是要翻天。

  很快,《名利场》和《时代》关于李稻花的专题报道出炉,跟其他报道不同,他们是实打实的去采访了李稻花本人,并不是捕风捉影。

  这种隐藏一部分真话的报道,比全都是假话的报道要更权威,也更令人信服。

  李稻花没有拿走奖牌的事情也写了出来,在此之前,电视和媒体,都没报道李稻花拒绝了诺奖。

  哄堂大笑,酝酿了两个月,结果得主拒绝了,这对诺奖绝对是打击。

  你不给,跟你给了人家不要,这是两码事,后者代表,李稻花更强势,诺奖专业性再次受到打击。

  诺奖也急啊,你凭什么拒绝,我们不允许你拒绝!

  有报纸试图挽尊,说是诺奖不颁发给人品低劣的人。

  没用,诺奖得主也不是人人都是圣人,被钉死了人品低劣的可不是一个两个。

  其实也不对,对他们来说,这些人算不上人品低劣,人无完人,有点缺点不可避免,诺奖看的是文学本身。

  哎,这就自我打脸了,更何况,还是那句话,诺奖不是不颁发,是颁发了人家不要。

  就这样,报纸上围绕李稻花展开激烈讨论,李稻花的生平也被挖出来,各种真真假假的报道。

  国内的一些报道也被他们直接引用过去。

  李稻花家里,也有负责人打电话给她,让她要不就接受奖牌了吧,获奖也不容易。

  经过这么长时间,李稻花也冷静了很多,说:“让我接受也可以,颁奖词修改了,并且道歉,不然我就不拿,他们爱给谁给谁。

  到时候提起来,看是谁丢脸。”

  在让人丢脸这方面,李稻花是遥遥领先,毕竟,她可是靠这个起家的,人不能忘本。

  诺奖那边也不同意李稻花的说法,双方就这么一直僵持着,1985年就在这样的僵持中度过。

  过年的时候,李稻花都没敢出门,想让大家忘了她,得再有一件重大事件来转移人们的视线。

  这一天并不太遥远。

  临近过年的时候,李柱子和李三柱他们回老家去了,他们的舅舅去世了,这个舅舅对他们还是很好的,他们要回去奔丧,正好这几年一直没回家,回家祭祖去,过完年才回来。

  家里只剩下李稻花和欧阳远,两个人,干脆就直接在外面的饭店提的年夜饭,省得他们做。

  李三柱上路之前给张青山打电话,说他们要回去,得回家住。

  张青山也知道他们要回来,劝李三柱在李柱子家住,他家,恐怕是住不安稳,也住不习惯。

  “我家有什么住不安稳,住不习惯的。”李三柱不以为意。

第99章 刨祖坟“哎呀,我……我跟你们城……

  “哎呀,我……我跟你们城里人说不清,你先回来,等你回来就知道了。”张青山挂了电话,继续忙自己的事情。

  回来的路上,李三柱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不让他住自己家呢?大不了就是多花点时间打扫嘛。

  他们这次回来的人不少,打扫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转过几次车,好不容易才到了村口,李三柱扶着自己的腰,感叹,这山里回来一趟真不容易,交通也太不方便了。

  李柱子在旁边说:“你忘了,以前这路比现在还差,咱们不也过了几十年,这么快就忘本了?”

  李三柱笑笑,回想以前,确实不容易,不容易他们也只能苦中作乐。

  要不怎么说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呢。

  在北平,他们想去哪里都方便的很,还有地铁,更快,在这是想都别想,大巴车也破破烂烂的,不知道是哪里淘汰下来的旧车。

  即使这样,很多人也不舍得花钱坐车,能自己骑自行车就骑自行车。

  村子现在也是大变样,要不是周边的环境变化不是太大,他们都不敢认这是他们村。

  原本总是灰突突,破破烂烂的村子,现在新起了很多砖房,更神奇的是,这些砖房上居然还有字画。

  李三柱看了,字画有的是李稻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和电影海报,有的是李稻花小说的封面。

  这样的字画,给村子更增添了几分特殊,在其他村子都灰头土脸的时候,他们村子打扮的光鲜亮丽,与周围格格不入。

  还能看到有人就站在这些字画前让人给他们拍照。

  “哎,三爷爷!”

  拍照的人转过头,看到李三柱,惊喜地喊出声,跟等着拍照的人打声招呼,告诉他们,明天就能拿到照片,就跑了过来。

  等跑到李三柱跟前,他才发现,这人是村里的小伙子,比李稻花小几岁,但是辈分比较低,叫他三爷爷,叫李稻花姑。

  小伙子命不好,小学的时候,跟着家里人去地里干活,没留意,左手手指头被割掉三个,从此成了残疾。

  初中没考上高中,就只能在家里继续种地,少了三根手指头,种地不利索,找媳妇也不好找。

  人也慢慢变得少言寡语,每天除了下地就是在家里干活,也不经常出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4页  当前第9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8/1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零文艺妇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