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香江小警花继承豪门幼崽后_分节阅读_第248节
小说作者:溯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73 KB   上传时间:2025-07-10 12:15:18

  梁奇凯笑了笑:“原来心理学还挺有趣的。”

  排查还在继续。

  祝晴和同事们一上午都在外奔波,为顾家的案子走访城市的各个角落。回到CID办公室时,案卷堆积如山,顾国栋、余丹翠和顾弘博的案子被摊开,等待整理。

  全港都在盯着这起案子,但警方办案的流程不会因舆论而改变。

  走访多次,三起案子表面上看并无异常。

  结案前,所有调查记录都必须归档。

  新的线索被记录,又被推翻。

  祝晴按照莫sir的指示,重新梳理卷宗。

  这曾是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

  顾旎曼“离世”后,面对媒体的穷追不舍,她的父母不得不带着年幼的儿子数次搬迁。

  在近日来的调查中,警方罗列他们频繁变更的住址记录,无意间勾勒出顾旎曼短暂的一生。

  顾父顾母都是勤勤恳恳的工厂工人。顾旎曼出生那年,恰逢父亲升任车间领班。六岁那年,弟弟出生,工厂宿舍逼仄,一家人搬了出来。最初租住在深水埗唐楼,后来辗转至太子道,在顾旎曼十岁时,随着祖父母的离世,他们终于在文华路的巷弄里拥有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

  警方的档案里,这些搬迁记录被一一标注。

  其中还夹杂着一张照片,是走访顾家亲戚时,一位亲戚找到的。

  照片里,年仅三五岁的顾旎曼明眸皓齿,五官带着与生俱来的精致出挑。

  那些年,顾家与亲戚们还保持着走动。是后来随着频繁搬家,才渐渐断了联系。

  在配合警方调查时,这位亲戚回忆,顾旎曼从小就是孩子群中最耀眼的存在。在儿时,她就能歌善舞,从不怯场。后来成为演员,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祝晴继续往后翻阅资料。

  后面的记录显示,顾家的搬家仍在继续。只是所有地址变更的登记信息里,永远少了那个重要的名字。

  “有发现。”小孙推门进来,打断她的思绪,声音里带着几分兴奋,“在霞光戏院找到疑似作案工具!”

  ……

  午后的会议室,警员们个个精神抖擞,丝毫不见倦意。

  新证据的出现,让每个人都为之振奋。

  “案发当天,戏院经理何立仁是最容易接近死者的人。”莫振邦用笔尖抵住现场照片,“本来就有旧日恩怨,这么好的机会——不在场证明当然是不可能有的,上班时间,他就在戏院。”

  徐家乐翻看员工证词:“这家戏院管理极其混乱松散,售票员经常离岗,放映员也不在放映间,就连清洁工都偷懒。整个案发时段,根本没人能替他作证。”

  “至于动机,”黎叔指着昨晚的笔录,“何立仁始终坚称自己没有杀人,唯一坦白的是,周永胜当时嘲讽他‘你现在混得更差了’。如果是冲动犯案,仅凭这一句话,足够作为杀人动机。”

  “不到两个小时,人就死在戏院放映厅里,作案工具是钢丝绳。”

  “昨晚员工配合做的笔录提起,案发当晚经理就急着整理道具间,把固定舞台背景板的钢丝全部处理掉了。”

  “但是舞台幕布还没拆。”曾咏珊抬头,“从幕布里抽出的钢丝,交给鉴证科了,正在和死者颈部的勒痕做比对。”

  戏院经理何立仁仍被羁押在审讯室里。

  审讯记录显示,他坚决否认杀人指控,反复强调自己妻子住院、儿子在上学,全家人都指望着他这份工作维持生计。

  “有几个凶手会痛快认罪的?”豪仔笑了一声,“不到铁证如山,他绝不会松口。”

  莫振邦说:“催一催鉴证科,尽快拿出比对结果。”

  会议室里,讨论声此起彼伏,又渐渐归于沉寂。

  警员们交换着眼神,都在思索这个案子是否真的即将画上句号。

  桌上散落的八卦周刊,那些夸张的标题和耸动的报道,静静地躺在角落。

  如今,一切终于慢慢平息下来。

  确实,即便是周永胜被害一案的凶手,也很难查到十年前周永胜假死的骗局。毕竟就连警方也是费尽周折才挖出这条线索。

  或许十年前的殉情案和十年后的谋杀案本就不该混为一谈。

  最终将周永胜推向死亡的,不过是一段私人恩怨。

  ……

  鉴证科的比对结果还没出来,连日来的不停走访总算可以暂时告一段落。

  同事们紧绷多日的神经难得松懈下来,不知道是谁提议着点下午茶缓解疲惫。

  “我来。”莫振邦将几张钞票拍在桌上。

  莫sir总是这样,大方到连下属们都为他的钱包心疼。

  一时没人应声,直到翁兆麟的办公室传来一声低哼——

  “今天算我的。”

  B组警员闻言立刻欢呼起来。

  至于莫sir……下周要考督察试,等莫沙展成了莫督察,要请顿更大的。

  楼下礼记茶x餐厅效率惊人,很快送来大包小包的下午茶。

  豪仔伸着懒腰,将吸管戳进饮品:“不管比对结果怎么样,至少今晚能回家吃顿正经饭了。”

  “闭上你的乌鸦嘴。”徐家乐斜他一眼,“要是结果比对不上,又不知道要熬多久。”

  虽然案子尚未落定,难得的喘息机会还是让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莫振邦特意提前放祝晴下班——他知道她母亲还在疗养院,需要人照顾。

  祝晴拿了一块酥皮蛋挞,放进外卖盒。

  翁兆麟踱步经过,余光扫向祝晴。

  她举了举盒子:“给放放带的。”

  这话说得就像他平时多苛待下属似的。

  “带就带,一块蛋挞而已,解释什么。”翁兆麟皱了皱眉。

  祝晴闻言又掀开盒盖,多拿了一块:“我也还没吃。”

  办公室里,憋笑声很明显。

  翁兆麟望着她匆匆离去背影,又好气又好笑。

  看在小知己的份上,就不跟他外甥女计较了。

  ……

  维斯顿幼稚园门口,家长们在寒风中等待着孩子们下课。

  祝晴独自站在最显眼的地方,保证盛放小朋友下课出来时一眼就看见自己。

  风大,大家都裹紧身上的外套。

  祝晴则小心地护着怀里的蛋挞盒,生怕被风吹凉。

  她猜,等一下小孩会飞扑上来,就像饿了一整天。

  校门口的人群自然地分成几个小圈子。

  妈妈们聚在一起,爸爸们三三两两地站着,老人们也凑在一块。

  人们只需要一个眼神交汇,就能默契地找到属于自己的群体。

  祝晴就是找遍整个幼稚园,也不可能找到和她一样大的外甥女。

  “你这大衣真好看。”一位老婆婆凑近,“和百货商店里卖的款式不一样。”

  “这是老式剪裁了,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懂。”卷发婆婆整理衣领,“是祥记老师傅的手艺。”

  “他做的衣服,一件能穿十几年都不变形。”她搓了搓冻红的手,“可惜后来搬走了。”

  “祥记裁缝店?我记得是在渡船街那边吧?”

  两位老人越聊越投机,脸上露出怀念的笑容。

  这时幼稚园里也传来窸窸窣窣的动静,孩子们排着小火车准备放学。

  今天轮到放放当“火车头”,远远看见外甥女就兴奋地挥手。

  “晴仔晴仔!”

  “挨着渡船街的转角,应该是文华街。”卷发婆婆继续回忆,“后来文华街扩建,整排铺子都拆了,也不知道那位老师傅搬到哪里去了。”

  “十几年前他就戴着老花镜,说缝纫越来越吃力了……”

  盛放已经飞扑过来。

  祝晴差点被撞倒,将酥皮蛋挞塞给放放宝宝,堵住他的小嘴巴。

  她的注意力,被“文华路”这三个字牢牢抓住。

  顾家的档案上,家庭住址曾登记文华路这条街。

  而文华路在扩建拆迁前,紧紧挨着渡船街。

  也就是说,过去从顾家到渡船街的霞光戏院,不过一个拐角的距离。

  ……

  晚上九点,盛放小朋友和外甥女从疗养院回来。

  萍姨正在厨房忙着。

  她似乎总是待在厨房里,亲手包出一个个带着温度的饺子、包子、汤圆……看着家里的小朋友和大朋友吃下,眼底染着慈祥的笑意。

  “回来啦?”

  “萍姨。”放放仰着小脸,一副神气的模样,“我今天跟大姐和外甥女告你的状哦。”

  萍姨擦着手从厨房出来,笑着问:“告我什么状了?”

  平日里,她多数时间和小少爷一起待着。

  孩子总归会释放出孩童天性,难免会捣蛋,每当小祖宗不听话,萍姨就会向他的大姐和外甥女告状。

  现在角色对调,放放叉着腰,小脸上写满得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34页  当前第2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8/3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香江小警花继承豪门幼崽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